?

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原則

2018-12-26 12:33何夏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美育小學語文

何夏萍

摘 要:上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在文學方面,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因此本文便以提升審美教育的有效性為目的,探討在古詩文教育之中滲透審美教育應當遵循怎樣的原則。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美育;小學語文

小學時期正是建立學生基本審美觀的關鍵時期,因此身為語文工作者,更應當注重將審美教育貫徹到古詩文教學之中,令學生繼承我國傳統審美之精粹,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然而由于當前小學中文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中更加重視應試成績,在古詩文教學之中的美育滲透,往往都不成體系,因此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通過古詩文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具體教學實踐還需進一步研究。

想要以古詩為素材,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大多需要經歷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對古詩進行感知,理解古詩所講述的內容。第二步體會古詩表達內容。第三步加入自己的理解,對古詩產生感悟。當然第二步與第三步并沒有嚴格的時間分界或上下分級關系,一般來說,第二步會先于第三步產生,但是第二步、第三步卻有著極為明顯的交叉范圍。而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之中,想要使學生獲得審美教育,一般都以第二步為標準。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審美仍在塑造階段,因此主要目的就是以對古詩的體味去塑造小學生的審美。此外小學生的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想要產生獨特而深刻的感悟難度是比較大的。

一、遵循整體感知性原則——文字、吟誦與動作結合

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之時,當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肢體來配合審美感受的強化。而古詩文與其他文學作品相比,獨特之處就是其本身具有著音樂美。詩文本身的韻律與古詩所表達的思想、詩人內心情感緊密結合,因此通過吟誦這種動作來強化對古詩文的審美感受更是事半功倍?;谛W生感知的整體性特點,在吟誦之中,教師可以根據古詩的具體內容、傳達的情感,加上一定的身體律動。這些律動或是舒緩的,或是頓挫的,或是激昂的。如此一來,感知過程中,學生自己對聲音的控制、朗誦時伴隨的身體律動、文字符號本身的意義以及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等方式對古詩文產生的理解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的提升了教師的審美教育效果。

例如在進行《黃鶴樓送別》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誦讀的時候將聲音處理得緩慢而悠長,同時在身體律動方面,帶領學生跟隨著誦讀內容做抬頭遠望等動作律動。

二、遵循直觀形象性原則——創設情境

兒童的審美特點具有相當明顯的直觀性,對于兒童而言,具體可感的事物相對于抽象的、邏輯的事物更能夠對兒童感官產生刺激,也更容易被兒童所理解。因此兒童對于形象、色彩、聲音等等可以通過感官進行直接感受的東西要更加敏感。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特點,強化學生的審美感受。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新的教學工具走入課堂,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方法。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更是為教師營造情境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充分運用多媒體,運用音樂,圖片,視頻等素材,為學生盡可能地創設一個貼近原文審美感受的情境。例如在《歸園田居》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率先向學生展示有著《高山流水》配樂與田園風光圖片的范讀,讓學生從聽覺、視覺等多個角度,感受田園風光之悠然自得美,為學生進一步理解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奠定堅實基礎。

三、遵循趣味奇特性原則——聯想與想象

兒童對從未見過的、有著趣味性的事物天然有著更高的興趣和更強的感知度。當審美活動有趣而豐富的時候,他們的興趣就會被審美活動牢牢的吸引住,他們會沉浸其中,廢寢忘食。而古詩所描述的內容,往往與如今的時代有著過長的時差,并且其描述的場景也是在生活之中并不常見且極具經典性的。這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古詩詞之中所講述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因為不曾經歷不曾體會,所以理解起來要更加困難。優勢確實正是因為不曾見過,所以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學生自然而然會將其作為一種未知的事物去理解,去感悟,去探索,而這一過程中充滿著趣味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審美特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聯想與想象。

例如在《黃鶴樓送別》這一課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一句所描繪的圖像進行聯想與想象,讓學生們感受到一葉孤帆在廣闊的長江之中,由近及遠,在天空與江面的交界之處,渺小如一粒芥子,而最后消失在天水相接之處的美麗畫面,感受這兩句詩中所表達的廣闊與悵然若失。

四、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

關于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語文課程標準》最終有著明確的闡述?!墩Z文課程標準》只中指出閱讀這種行為本身即為個性化,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的時候,不可以以自己的感受來代替學生的感受,更不可以硬性規定學生的情感活動。也就是說,在進行文學教學的時候,需要讓學生自主去感受,去探索并明晰自我的情感感受和情感體驗,最終能夠通過思考有所感悟,在審美方面、情感方面獲得熏陶與啟迪,感受文學之美,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文學興趣的目的,讓學生極力在課后也能夠積極的開展閱讀活動,實現文學素養與審美水平的雙向提升。

語文教育之中,小學階段的古詩雖然數量并不龐大,但是卻是眾多教材編撰工作者經精挑細選以奠定小學生古詩審美及日后學習基礎為目的所選擇出的。因此以小學古詩為教學素材對學生進行高質量教育是必然之選。教師當加強對古詩文審美教育的重視,以兒童審美心理特點為基礎,遵循整體感知性原則,直觀形象性原則,趣味性原則,與學生主體性原則,帶領學生徜徉在古詩詞的藝術之海中,使學生在語言、審美等多個方面受到教育,夯實學生的古詩文審美基礎,拓寬學生審美空間,提高小學古詩文審美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艷娜.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審美教育——以小學古詩詞為例[J].陰山學刊,2017,30(3):107-108.

[2]蘇敬文.巧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語文美育平臺[J].吉林教育,2017(33).

猜你喜歡
古詩文教學美育小學語文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古詩文教學對培養人文素養的思考
如何培養學生在學習古詩文中入情入境
淺論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利弊
美育教師
從“意會”走向“言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