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參與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探討

2018-12-26 12:33楊立嬌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參與度手段理念

楊立嬌

摘 要:教學工作脫離實際只談理論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教學是立足于實踐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而在教學實踐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狀況,因此要將教育的主動權下放到每個教師,提高教師的參與度。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有效參與是一個能夠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每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班級狀況的情況對于教育方針做出一定的調整,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在教學的有效參與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關鍵詞:有效參與教師科研能力

很多情況下提出的教育手段并不符合一些班級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為了迎合學校要求又要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只得做表面功夫,沒有一點實質性的幫助,同時也浪費了教育資源與教育時間。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且能堅持實施下去,許多優勢方面會不斷的顯現出來,教師的教學主動性會提高,專業素養也會越來越強。

一、提高教師有效參與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改進方法

在教師隊伍上的打造來說,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僵化,形成了一定的套路,然而這種套路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種模式不僅是對學生心理身體發展的一種傷害,對于教師來說,已經適應了這種教育模式并且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手段,就會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教學上再也沒有創新動力,自身的專業能力也會因此停滯不前,對于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有阻礙作用。

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有效參與對于教師來說其實也是提出的一種挑戰,教師的不斷成長應該是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在上完一堂課之后,要回頭看看自己的教學理念能不能夠被學生所接受,教學手段是否能夠被適應,其中的知識點有沒有講解清楚,是否完成教學任務等一系列問題,并不是得過且過,上完課就萬事大吉了,多去旁聽一些優秀教師的課程,找到其中的優點加以學習,不斷創新,了解自身的缺陷弊端,對不足之處加以針對性的訓練與學習,對優秀之處不斷地進行創新,爭取達到更加有效的效果狀態,不斷來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二、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是提高教師有效參與的必要手段

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提高教師參與度的必經之路,無論是教育目標的設立還是教育手段的改革,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往的課堂上教師講授,學生記錄,在實質上學生并沒有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在聽老師講述,因此有義務把學生參與到整個進度中來,首先營造一個愉悅融洽的氛圍,在這個氛圍中學生能夠自由的發問,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不會因為怕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者同學的嘲笑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導致問題的堆積。一名合格專業的教師不僅能在課堂學習中給學生幫助,還能在學生的生活中幫助他們解決日常中的困難,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與學生保持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狀態。

其次就是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我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提到一個教師一節課只要講課20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教給學生,正確的課堂模式應該是積極熱烈的,老師并不是權威的代表,學生能夠自由表達出自己的意見,由于所處時代的差異,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可能會碰撞出新的火花,校本研究所提倡的應該是一種自由的學術交流,并不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教學過程本身就是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往的“高分低能”的人會逐漸被淘汰,現在要教育的是能夠創新,頭腦靈活,思路清晰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這也并不代表就全部否定了應試教育中的特點。

三、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對教師進行培訓

作為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把主動權下放到每個教師中去,理論上是好的正確的,但是學校在這一方面并沒有足夠的實際經驗,以往也沒有可以參考的案例出現,因此會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設置課程時,不知道從何下手,并且沒有相關專家的指導,自我摸索的發展會走彎路,但是這是改革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任何一項成功的措施都是經過時間與困難的檢驗之后才能實施,也是一個由隨意、不規范向完善、科學的方向發展。專業的指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彎路和錯誤,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培訓,來增強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

開展多種類型的專題講座以促進觀念更新,在一定階段學??梢云刚埾嚓P專家進行溝通交流,促進教師的成長進步。提高教師在課堂的參與度給了教師很大的主動權,會讓教師一段時間內無所適從,因此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對于教師進行相關培訓,重點培養,使教師能夠快速成長,形成一套先進的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為打造專業的師資隊伍,學??梢栽谝欢螘r間內舉行教師之間的交流會,每個教師都能夠分享出自己認為優秀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手段,互相學習,這種做法能夠既能夠找到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也能夠吸取到其他老師身上先進的優秀的知識理念等,并且這種措施的實施能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創造出新型的教育理念或者手段,也能喚醒教師的主人翁意識,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精神物質保障,打造出一支更加優秀的專業教師隊伍。

四、總結

長期以來,由于教學目標錯位的錯誤引導,導致現在的課堂模式基本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底下記錄。一節課下來老師與學生甚至沒有一句話的交流,這種看似正常的我們追求的安靜的課堂氛圍其實并不是正確的課堂形式。提高教師的參與度其實是符合教育發展趨勢的。教師不必按照模式強行教學,而是創造性的實施。在以后的課程中對于學生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師也要在適當時候加強管制與督促,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曹麗花.試論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教育現代化.2017,15(06)97-99.

[2]江志峰.把握教學細節,演繹精彩的課堂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1)11-12.

猜你喜歡
參與度手段理念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創新執法手段,提升執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邏輯接續及其表達手段
臨機的手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