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2018-12-26 12:33盧漢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對策研究成因初中生

盧漢玉

摘 要: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學生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建立高尚的品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給家庭帶來幸福,給社會做出貢獻。反之,不良的行為習慣使社會道德敗壞,不利于集體、社會的團結和穩定。很多事實證明,走上違法道路都是因從小養成不良行為習慣,而初中階段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應引起各界高度的重視,本論文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衡量標準,結合初中學生常見的不良行為習慣,找到其根源并加以分析,找到適合的策略加以解決,希望能夠對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有所借鑒。

關鍵詞: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成因;對策研究

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明文規定加強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促進國家的快速健康發展。在教育工作會議中,制定了初中學生培養目標,在培養學生養成文明習慣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學習文明禮儀的意義,培養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識,培養熱心參與、友好交往的能力,能夠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完善個人素養??梢娭匾曃拿鞫Y儀也是讓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

1.當代不健全家庭比例越來越高。不健全家庭包括離異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罪犯家庭等等。家庭環境是學校德育的基礎環境。這主要是學校德育對象對家庭在經濟上和感情上的依賴。前者構成其成長的物質基礎,后者構成其成長的精神家園。它們都對兒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戀感等。失去了這些,必定會對生活在不健全家庭中的青少年道德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蔽覀冊倏匆粋€關于法治頻道的報道:

案例:小芳今年14歲,家在比較偏僻的農村,本來是上學的年齡,應該與同齡的孩子學習和歡樂的年齡,而她卻面臨著兩次婚姻。第一次是嫁給了一個啞巴,第二次是候嫁給了大她三十歲的男人,后來有小孩了,這讓我們不禁驚嘆和憐憫。我們再看一下她背后的經歷,四歲時,她的父母爭吵打架離婚,當時小芳判給了父親,她的父親打罵她、不管她,十多歲時,她的父親為了金錢把她先后嫁給兩個人。她的母親呢?離婚后又結婚了,生了一個小男孩,婚后再沒有看過小芳。這樣的經歷非常的悲慘,可見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1]。

2.家庭教育不當。有些家長認為子女是自己辛苦生養的,所以家長有權利對孩子進行各種體罰,在他門腦海中“棍棒出英才”的說法根深蒂固。這種極其嚴重的錯誤觀念造成了家長對其子女進行體罰,缺乏應有的鼓勵。家長任意體罰,動不動心情不好就責罵孩子,貶損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孩子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2]。

案例:我們班有個叫王某的學生,調皮、搗蛋、吸煙,上課與老師對著干。有一次,他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把他的父親叫到學校,他的父親二話沒說上去“啪啪”打耳光,還一頓踹,把鼻子都打出血了。我當時在想王某是不是他親生兒子,后來了解到這都不算什么,他的父親從小就揍他,有時候吊起來用鞭子抽,可以想象到當時的情景,但就是這樣我看他還是沒改掉自己的毛病。

二、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解決對策

1.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和諧、平等是子女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條件。作為子女都有人格尊嚴,不要用老一套的觀念認為孩子沒有尊嚴,尊重、體貼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愛好、交往等,建立起和諧、民主的橋梁,縮小“代溝”。家庭關系不和睦,如父母不孝敬老人、經常吵架、婚外戀等,這些會影響孩子良好道德的養成,要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3]。有很多家庭是健全的家庭,但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上一輩來管,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隔一輩老人的教育方式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再就是老人特別溺愛孩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孩子一-定要自己來撫養,多與孩子溝通、平等地對待孩子,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重中之重。

2.提升父母的素質?!白龈改傅牟坏貌皇率轮斏?,務使已身堪有作則之價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無意,對孩子來說都是榜樣。初中生正處在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階段,善于學習和模仿,如果作為父母不注意自己的小節,言行舉止不當,很容易給學生造成負面的影響。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4]。一個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講誠信的子女,一個邋遏、屋里亂七八糟,不注重衛生的人很難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講衛生、愛干凈的人。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學習、生活,都應該先用同樣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更愿意看看父母是怎么做的,而不是聽他們說。

3.大力加強學校的德育管理。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進一步提高國旗下講話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利用好課間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又要根據每個月的工作重點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如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抓住清明節等教育契機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傳統的“愛勞動月”,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勞動意識,學習勞動技能,體驗勞動生活;提倡鼓勵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整理家務。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我們要注意對初中生良好行為的指導,良好的習慣的培養不只是說教,而要學握具體的方法和策略,不斷地將良好的學習習慣轉化為初中生個人的需要和準則,在行動中體現,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闭f的就是,要形成好習慣,貴在行動,希望每一名初中生都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新一代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牛超.矯正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有效方法[J].華夏教師,2017(10):83-84.

[2]許曉東.初中生常見的不良行為及管理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7.

[3]黎瑾.初中生行為習慣現狀的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4]遲明軍.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及改善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

猜你喜歡
對策研究成因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翻譯實踐問題及成因
“酒”類語符兩個修辭場及其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