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認知

2018-12-26 12:33鄭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培養對策認知初中化學

鄭敏

摘 要:關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認知和培養,已成為當前初中化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是化學中的基本素養,在培養學生把握解決問題能力和化學思維的同時,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化學教學時,我們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本文以此切入,通過介紹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對當前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和應該轉變的教學觀念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認知;培養對策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未來的人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學生今后駐足于社會的基本資本,所以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和學生的核心素養都有很高的要求。就化學學科而言,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化學思維和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下面,筆者據此做一些基本的闡釋:

首先,我們來厘清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是化學這門學科的本質素養,具有恒定性,它不會因為時間或者地域的變化而變化,是化學學科原本就有的重要素養,是其他學科的素養無法代替的重要存在,也是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產生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最有用的化學能力和思維。而化學核心素養完全擁有穩定、關鍵、實踐等等特征,這正是初中生所需要的,應該引起師生的高度關注。

其次,我們要改變教學觀點以培養化學核心素養。當前,就具體而微的初中化學教學而言,教師大都是為了讓學生對付考試,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中的化學公式以及重點化學反應,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能動性,讓原本有趣的化學實驗課變成了枯燥了背誦課,進而喪失化學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可以在教學時多進行一些實驗。比如,讓清水變成牛奶的實驗等等,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仔細觀察,并且把實驗原理解釋給學生聽,在學生集中注意聽課時,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實驗原理,還讓學生記住了實驗規律,進而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興趣。在學生掌握實驗操作后,教師就可以通過物質的狀態變化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在規律,進而讓學生在之后的化學計算中減輕壓力。通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潛移默化掌握化學的化學思維,在腦海中樹立正確的化學觀念。

最關鍵在于,我們要有培養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策略。在觀念先行的基礎上,有效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是基本保障。我們可以從以下路徑著力,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是加強結構性質的關聯?;瘜W是通過微觀解釋宏觀性質的一門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是宏觀和微觀的聯系。當前,化學標志已經成為了化學學科的通用標志,不僅可以通過微觀說明物質的構成和變化,還可以通過宏觀展示物質的形態和本質,可以說化學語言是連接宏觀和微觀的紐帶。因此,加強結構性質的關聯就是要強化化學中微觀、宏觀和標志三重世界的聯合。例如,在關于“分子和原子”的內容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具有微觀性的分子、原子這兩類物質有一個宏觀的認識,教師可以將玉米與芝麻這兩類物質相混合,使學生獲得關于分子、原子特征的啟發。當學生認識到分子與原子之間的區別之后,教師可以再進一步引導,“分子之間會不會存在間隔?”通過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使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在這一例子中,分子和原子屬于微觀世界中的物質,而玉米和芝麻則是宏觀世界中的物質,其中這兩組對象之間的特征差異就是“標志”。通過將三個要素相聯系,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

二是加強反應原理的教學。在化學反應中,即便是在常溫下發生了反應,也有相應的反應條件,并且也有守恒能量等等方面的規律。教學中,務必闡述清楚,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明白,并能夠實現靈活運用。

三是注重科學倫理的教育。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時又要承擔無法推卸的責任,不能因為謀私利而危害人們健康和鞏固安全,這是當前化學服務社會的科學倫理價值觀取向。這個問題,可以聯系當今社會一定程度存在的種種危害自身的添加劑等現象予以闡述。

四是著重化學思維的引導。由于學科特點不同,每種學科都有不同是思維模式和方法,而化學思維擁有比能力和素養更高的地位?;瘜W的思維模式,要以“結構決定性質、決定應用”或者“應用反應性質、反應結構”的構建為基礎,才能為之后“化學宏觀、微觀、標志的三重結合”思維模式打下基礎。

五是創建真實問題的情景??茖W研究普遍都是由解決問題開始的,問題才是科學研究的起始,越真實的問題情景,越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已學到的知識解決有關問題,在不斷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新知識。在進行化學物質的構成、性質和應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實驗,是實現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重要渠道。所以,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要通過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真實情景設立問題,才能增加學生的思考興趣。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交警是運用乙醇的什么性質和化學原理來判斷司機到底有沒有酒后駕車?”“在制取氫氣時為什么只能將Zn作為材料,而不是使用Mg和Fe?”等等問題,學生在自主思考、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就會根據問題設立實驗目標進行實驗,在進行實驗和分析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化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在清楚認識到關于物質的構成、性質、應用等等問題時,就可以依據科學探究中包括的設計方案、進行試驗、分析成果。最后產生結論,形成一套有步驟的研究模式,進而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試驗探究能力和相關化學素養。

核心素養培養,關乎學生個體未來發展,關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教師責任重大。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達成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目標,就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化學思維和科學倫理,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物質的構成和性質,通過操作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參考文獻:

[1]房宏.中學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6.

[2]沈翔.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6,2.

[3]馮海燕.淺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4,12.

猜你喜歡
培養對策認知初中化學
公安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對策初探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對我國文化經紀人的素質培養探討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