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中學生物學教學的探討

2018-12-26 12:33景喜林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中學生物優化教學有效策略

景喜林

摘 要: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生物教師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點,把握探究性學習的本質,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手段,實施個性化、人性化教學,努力使課堂更精彩,教學更有成效。

關鍵詞:中學生物;優化教學;有效策略

一名中學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改進和進行新的嘗試。下面就優化生物教學,談談筆者的一些簡單看法。

一、深化教育目標,處理好全面發展學生素養與應試能力提高的關系

當前的中學課堂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單純以應試為目標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了課堂教學的唯一或主要的價值取向。在這種價值取向下,灌輸、機械重復與訓練就成了課堂的主旋律。這種課堂教學把應試推到了發展學生素養的對立面,教學的價值就剩下了應試。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講,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中學教學又必須面對升學的,這是一個回避不了的現實,因此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也就成為一種現實的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高考考綱界定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求,其實正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以科學素養考查為主要目標的試題,諸如實驗設計與分析,信息的獲取、處理、轉換與表達等類型的試題已成為高考的主要題型??梢哉f,高考改革與課程改革是同步進行的,在某些方面它們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應指向學生素養的提高,還應有助于有效提高學生應試的能力。

二、優化教學方法,合理使用教學需要的教學手段

教學的目標確定后,正確地選擇教學方法才能高效達成教學目標。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法等“百花齊放”,它們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種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但解決另一問題則可能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于達到某種目的,卻妨礙達到另一些目的。以探究活動為主的引導發現法,在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形成科學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優勢,但難以保證學生在短時間獲得最多的知識,而且對于陳述性的知識也沒有探究的必要。討論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針對性強、便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特點,但往往使知識缺少系統性。自學輔導法有利于學生獨立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但只適合于較簡單的學習內容。而講解法雖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統、邏輯性強的優點(這些優點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對于知識接受為主要目標的課型,講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就必須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克服其劣勢,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

優化教學方法還應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應該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種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課堂上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而這時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思維活動停留在淺層次上,這樣的參與是低效或無效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不會是有效的。

教師要合理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已走進課堂,這些手段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高效。對于一些公開課、評優課來講,多媒體的使用有些已走向了極致,動畫、色彩、聲音等,能用的都用上了。這樣的課是不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只具有表現與展示的功能,帶有“做秀”的成分,或只適合于少數課例,對于一些平常的課,這種課件常常只是替代板書與掛圖,而且既定的程序限定了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發揮,鮮活的課堂教學也就因此變得機械刻板,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無從談起。如何運用,這是每位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

三、將教育理念、學習方法踐行于教學實踐

中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不可否認由此而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厭學情緒,有興趣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對所有的教師來說的確是很大的挑戰,做法也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注重學生“答”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問”的指導與培養,這樣就僵化了學生的思維,大大抑制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皢枴睂τ趯W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幫助。幫助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加強記憶和改進學習方法。教師不能僅傳授知識,更應傳授方法。好的方法自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1)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記得扎實;只有形式簡練,才能記得迅速。生物不能教成“死物”,因此教師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必須千方百計讓學生把知識理解透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加工整理,把知識變成便于記憶的層次清楚的簡單形式。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基礎知識,而且學會了記憶方法,記住的知識才能記得扎實。(2)對于學生學習生物課的方法,教師應給出一定的建議。比如:課前如何預習,課堂如何提高學習效率,課后如何歸納和復習等。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給出不同建議,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及時給予幫助。高中生物中有許多重要的結論和規律,傳統教學中,往往都是由教師直接教給學生。那么現在,能否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實驗、探索以及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學習生物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觀點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法寶,也是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必備能力。

深化教育目標,處理好全面發展學生素養與應試能力提高的關系。優化教學方法,合理使用教學需要的教學手段,將教育理念、學習方法踐行于教學實踐中,實施個性化、人性化教學,努力使課堂更精彩,教學更有成效。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通過不斷反思與改進教學,相信教學的質量和價值一定能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萬才.初中生物教育與初中教育專業生物課程設計[J]. 課程·教材·法,2017,(01):77-80.

猜你喜歡
中學生物優化教學有效策略
中學生物細胞相關知識的解讀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網絡環境下海南中學生物研究性學習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