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

2018-12-26 12:33王有水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化學教學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王有水

摘 要:化學實驗是人們認識和研究物質的一種科學方法,是人們根據研究的對象和研究的目的,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知識和實驗手段,有計劃地實施探究性實踐活動的過程。能夠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以及遵守紀律、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等優良品質。所以,做為一名化學教師,上好化學實驗課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化學教學

化學的感性認識靠化學實驗提供,重視化學實驗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知識不斷完善的動力源泉。實驗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有助于培養科學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有效舉措。

一、對課前的反思——優化實驗程序,提高教學質量

課前,教師一定要先動手做一做準備實驗。對實驗中的重點、難點、可能出現的問題心中有數。對于學生難于理解的原理、儀器的使用方法等,可借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教師要對實驗內容進行行挖掘擴展,盡量提高學生對實驗本身的興趣。雖然教師實驗課備課量多了些,但對每個學生來說是受益非淺。

在《性質活潑的氧氣》的教學中,教材上是先探究氧氣的性質,再學習氧氣的制取,從學生的認知能力上看,有一定的優勢,但從具體的教學上看,缺乏科學的安排和靈活性。若學生按原來實驗教學的進行,錯誤不斷。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我作了改進,第一節課講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演示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性質,學生照著老師的要求搭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并學會裝置的氣密性檢驗,第二節課學生制取氧氣并探究氧氣的性質,一氣呵成。

二、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科學設計趣味實驗,大大加深學生領悟知識的深度

在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種物質的每個知識點都設計相應的實驗。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彈性設計一些新實驗,從而讓學生養成以實驗探究來解決問題的化學學習思想。根據物質的性質設計有趣的實驗,既能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鞏固知識。例如,在考題中介紹了金屬鈉能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有些學生在課外實驗中是將鈉放入水中反應,觀察現象,并收集一試管氣體點燃,再向反應得到的液體中滴入酚酞試液。這樣的做法顯得平淡,不具趣味性。如這樣設計該實驗:取一支大試管,內裝入一粒金屬鈉,注滿水后迅速用附有S形尖嘴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倒置,在噴嘴的下邊放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燒杯,觀察。然后又將試管正放,將導氣管尖嘴伸入肥皂水,用燃著的火柴去點吹出的肥皂泡,觀察。實驗所產生的效果就好得多,這樣的設計既簡單,安全、易操作,現象又很明顯,有很強的趣味性。像這樣的設計才能讓學生感到化學知識就是魔術般的神奇,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課堂中的反思——增加探究成分,尋求實驗原理

過去化學實驗時,教師總是讓學生預先知道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實驗結論,要求學生背熟實驗步驟后才能用固定的實驗器材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學生根本不考慮為何要這樣做。探究實驗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種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并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數據→分析歸納、獲得結論→評估與交流”。與驗證實驗相比,它的優點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學生的性格品質,更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初中化學教材中探究實驗已明顯增加,而且我們認為演示實驗、小實驗等都可挖掘一些探究的要素。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以前,要多下一番苦功夫,想方設法將實驗設計為探索性實驗,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探究的氛圍,擴大探究空間和思維空間,并能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尋找創新的突破口。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演示實驗是說明探究式教學優越性好例子。教師可提出問題,為什么采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做為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物,而不用其他的物質哪?學生會覺得問題很難。不過教師再提示學生以前學習過哪些產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學生開始積極思考回憶學過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總結反應再提問的實驗過程。結合實驗特點,讓學生討論,集思廣益,設計實驗方案。在探討研究的平和氣氛中,蘊涵著無窮趣味,在教師的一步步的嚴謹邏輯關系引導下,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分析聯想的思維流暢性,學生的智能得到健康發展,優良的思維品質就會慢慢形成。

四、恰當改進實驗方案,豐富學生實驗情感

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戴安邦說過,實驗室是培養全面化學人才的最好場所。由此,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和學習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意義極大。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分解放出氧氣"實驗中,可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會觀察到小木條復燃的現象。然而我們的實驗卻不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看不到火星變旺,而發現會熄滅。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引起的,還是由于分解產物中有大量水蒸氣造成的呢?讓學生分組去探究。一組可試驗10%、15%、20%等多種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一組可加長導管,待生成的水蒸氣冷卻后,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測試。結果發現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導學生去改進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溫度不要太高,盡量減少水分蒸發,有大量氣泡冒出時,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氣體通過盛有生石灰(或堿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檢驗。

通過科學中化學實驗的教學,突破傳統實驗教學,在安全范圍內讓學生自己思考設計實驗,自行探索,既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猜你喜歡
化學教學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