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8-12-27 02:03高玉鳳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中年級閱讀問題

高玉鳳

【摘要】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貫穿于整個教學始終,然而在教學中發現,閱讀教學常被部分教師定位在高年級,認為閱讀教學是高年級的主要任務,中年級語文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句、段,這種錯誤的認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通過對佛曇中心學校部分師生的調查,分析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的個人經驗,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中年級 閱讀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73-01

閱讀是學生借助書本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讀書,讀中感悟,提高中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

一、中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滿堂灌

中年級的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一節課下來專心聽講的時間有限,有的教師為了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唯恐學生對課文理解不足,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整節課都在講解課文,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產生厭倦,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一旦少了教師的指導,學生便無法自主閱讀。

(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研討中發現,有的教師為了“嚴格掌控”課堂秩序,唯恐控制不住學生的活躍氛圍,置學生的主體地位于不顧,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教學時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很少與學生互動,缺乏互動的教學過程如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導致學生對閱讀教學失去興趣,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忽略傳授閱讀技巧

俗話說:“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痹诮虒W中發現,有的教師為了所謂的“速效法”,閱讀教學時,喜歡把知識點直接念出來,甚至抄給學生背誦,忽略閱讀技巧的傳授,這樣的教學方式如同授魚而非授漁,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依賴心理,離開了教師便無法自己閱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忽略課外閱讀指導

閱讀可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課外閱讀往往被廣大教師所忽略,縱觀近幾年的教學改革,閱讀與寫作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然而,有的教師認為只要把課內閱讀完成了就很好了,特別是中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有限,覺得課外閱讀為時過早,錯過了最佳的課外閱讀指導年齡段。學生平時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閱讀量自然少,積累的詞句也就寥寥無幾,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習作能力。

二、中年級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寫作的基礎,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閱讀教學存在的現狀,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提出如下教學策略:

(一)合理安排時間

中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有限,如果一堂課40分鐘都在進行閱讀教學,幾乎不可能讓學生完全接受,很容易讓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合理分配時間,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朗讀教學、寫作教學合理分配,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如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花的學?!芬晃臅r,本文是印度泰戈爾的一篇散文詩,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8分鐘左右的時間對課文的生字進行簡單的辨析,緊接著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帶領學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交流朗讀后的心得感悟,最后留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提出有疑問的地方,通過討論后解決問題,一堂課下來,識字、朗讀、感悟、質疑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增強互動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課堂應該屬于學生的,不應該被教師所占有,教師不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唱“獨角戲”,為此,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提問是增強互動的主要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預設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進行思考,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由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如教學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喜歡課文中大青樹下的小學嗎?為什么?”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比欢鴨柤霸驎r卻鴉雀無聲,這時候可以讓學生間進行互動,在互動交流中發現不僅喜歡美麗的大青樹下的小學,還喜歡大青樹下不同民族的小學生成為好朋友的團結精神。

(三)傳授閱讀技巧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诮虒W中,傳授閱讀技巧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如教學三年級上冊《不懂就要問》一文時,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將課文默讀一遍,在默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生字可以借助手中的字典進行識字;接著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思考課文中的主人公是誰,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針對自主閱讀過程中存在的疑惑提出問題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如“孫中山向先生提出問題后,學生、先生的表情有何變化,為什么?”、“老師平時一直鼓勵我們要大膽提出問題,為什么課文中向先生提出問題還要挨打?”“孫中山明知提交會受挨打,為什么還要向先生提出問題呢?”等,通過各種閱讀方法進行整合,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技巧,能獨立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就隨之提高。

(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遍喿x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課內閱讀向學生傳授閱讀方法,然而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也不容忽視,如同為學生尋找永不枯竭的水源,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可以建立圖書角,組織學生將自己的好書與同學進行分享,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逐漸養成,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學生喜歡閱讀,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總之,無論在哪個年段,閱讀教學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正確認識閱讀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養成樂于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薇.談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7).

[2]徐紅霞.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優化策略分析[J].教育.2018(5).

猜你喜歡
中年級閱讀問題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