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混合教學模式在《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2018-12-27 02:03田瑤周金彩任娜顏曉維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混合教學模式

田瑤 周金彩 任娜 顏曉維

【摘要】針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以《軟膏劑》教學內容為例,在理論課和實訓課中同時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教學模式,按照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提升三個步驟實施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 混合教學模式 藥物制劑技術 軟膏劑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職業學院2018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為例”(項目編號:KJJYYB201806)。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20-02

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上課時玩手機的情況很普遍,課堂成為教師與手機爭奪學生注意力的戰場,在高職院校這種現象尤其突出,如何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也成為高職院校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混合教學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兩種方式的結合。

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手機智能教學助手,教師可以采用“云班課”推送豐富的教學活動,隨時與學生互動,平臺記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以“經驗值”作為量化指標。

《藥物制劑技術》是在藥劑學的理論指導下,研究藥物制劑制備技術和生產的綜合性應用技術課程,是藥學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組前期已對該課程進行了改革,獲得了一定成果[1]。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學內容抽象,講授難度大;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參與度低等。

針對《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該課程中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教學模式,本文將以《軟膏劑》教學內容為例,闡述該教學模式的應用。

1.教學分析

1.1內容分析

《軟膏劑》選自教材第十一章內容,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理論和實訓教學同時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教學模式。

1.2資源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周金彩主編的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藥劑學》,在教學過程中還會運用到多媒體教室、手機、所屬二級學院實訓室和網絡教學資源等。

1.3學情分析

本課程開設在藥學類全日制三年制大專的第四個學期;學生已有基礎有:《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藥理學》等先導課程,本課程也已學習完液體制劑、固體制劑等常見劑型;學生基礎不夠好但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強,樂于嘗試新的學習方法,已在課程前部分的學習中嘗試應用了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教學模式。

1.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軟膏劑的概念、特點、常用軟膏劑的基質、制備方法;熟悉軟膏劑的質量檢查。

能力目標:能生產出符合藥典要求的軟膏劑;能對軟膏劑進行質量檢查。

素質目標:培養藥學類專業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及創新、合作的工作思維。

2.教學過程

2.1理論課教學過程

2.1.1課前預習

課前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中推送《軟膏劑》教學課件,教學相關資料,并推送“頭腦風暴”活動,頭腦風暴活動內容為:“說一說你都用什么護膚品?列出一種你正在用的霜或膏類護膚品的處方吧!”利用平臺的“班課通知”功能推送通知,要求學生完成《軟膏劑》理論課預習、參與頭腦風暴活動,學生通過查閱課前預習資料、參與互動獲得經驗值,教師時時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況,利用平臺提醒未查看班課活動的同學查看和參與活動。

2.1.2課堂教學

(1)引入:首先對課前預習的情況進行總結,分享同學們在“頭腦風暴”的回答,引入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2)前測:針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推送《軟膏劑》理論課前測試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測學生預習的效果,測試結束后利用平臺分析前測的結果,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答題情況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更有針對性。

(3)參與式的學習:在理論課教學中應用云班課的“舉手”、“搶答”、“隨機選人(搖一搖)”、“手動選人”等功能與學生開展實時互動,以“經驗值”作為獎勵鼓勵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活動。如通過課前預習以及回顧自己使用軟膏劑的經歷,教師在云班課中發起“舉手”活動,請同學總結軟膏劑的優缺點和質量要求;將軟膏劑的處方組成和制備方法講解完后,教師發起 “隨機選人(搖一搖)”活動,隨機搖取同學進行軟膏劑處方分析,分析正確的同學增加經驗值,分析錯誤的同學扣除經驗值,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理論知識講解完成后,教師發起“搶答”活動,講解教材后目標檢測題鞏固所學知識,回答正確的同學給予經驗值獎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4)后測:課堂教學的最后由教師推送《軟膏劑》理論課后測試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并總結本堂課教學內容。

2.1.3課后提升

課后,教師在云班課中發起關于《軟膏劑》理論課的“答疑/討論”活動,同學們對本部分內容相互討論答疑,老師適時進行點評,對在“答疑/討論”中表現精彩的同學,“點贊”并給予經驗值獎勵。

2.2實訓課教學過程

2.2.1課前預習

課前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中推送《軟膏劑的制備》實訓指導,實訓前測試題,利用平臺的“班課通知”功能推送通知,要求學生完成《軟膏劑的制備》實訓預習報告和前測試題,學生通過查閱實訓預習報告和完成前測試題獲得經驗值,教師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況,利用平臺的功能提醒未查看班課活動的同學查看和參與活動。

2.2.2課堂教學

(1)實訓前講解:教師檢查學生預習報告完成情況,對未按要求完成預習報告的同學扣除經驗值,分析實訓前測答題情況,采用“隨機選人(搖一搖)”功能隨機選取學生講述實訓過程和實訓注意事項,并由教師進行補充。教師在實訓開始前發布實訓小組互評任務:在完成軟膏劑制備實訓的同時,以組為單位拍攝《O/W 型乳劑型基質》的抖音小視頻,要求操作規范,包含O/W 型乳劑型基質制備的過程、最后的成品,拍攝完成后上傳至藍墨云班課,在實訓結束后進行小組互評。

(2)分組實訓:學生根據實訓指導和實訓評分細則,以組為單位完成軟膏劑的制備實訓,并拍攝抖音小視頻上傳至平臺,教師對每組實訓完成情況指導和打分。

(3)后測和實訓總結:在實訓的最后,教師推送實訓后測,學生完成測試后,由教師對測試情況和本次實訓進行總結。

2.2.3課后提升

課后,在所有實訓小組完成《O/W 型乳劑型基質》抖音小視頻上傳后,要求每位同學完成小組互評和打分,同時可以對每組完成情況相互點評和討論,學生通過完成小組互評任務獲得經驗值。

3.結語

3.1教學效果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教學效果良好。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學對參與教學活動興趣不高,體現在經驗值排名靠后,教師應該與經驗值排名靠后的同學多交流,了解這些同學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的原因,適當調整教學方案。

3.2經驗值

學生通過在藍墨云班課中參與教學活動獲得的經驗值,經驗值將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參考,直接影響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

3.3手機在課堂中的使用

筆者在《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混合教學模式初期,未對手機進行集中管理,部分同學在課堂中還是忍不住的拿出手機進行與學習無關的活動。針對這種現象,調整了對課堂中手機的管理,課堂中學生使用手機進行教學活動集中在每堂課上課的前幾分鐘或者下課的前幾分鐘,其余的時間手機上交集中管理,大大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中玩手機的現象,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娜,何蓉.淺談高職院?!端幬镏苿┘夹g》課程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13(15):224.

作者簡介:

田瑤,女,1987年9月出生,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藥物制劑技術、現代教育技術。

猜你喜歡
藍墨云班課混合教學模式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藍墨云班課手機平臺在班會活動中的應用
微信與藍墨云班課的應用
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混合教學模式初探
慕課結合傳統教學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
也談“翻轉課堂”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