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

2018-12-28 09:11
藝術評論 2018年8期
關鍵詞:哲學史文學

孫明君.南北朝貴族文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該著分上下兩編,全書研究圍繞著當時呈現出世族文學、宮廷文學等多種形式的貴族文學創作展開,剖析了貴族文學產生的社會和文化原因、貴族文學的特點、貴族文學與文學本身發展潮流的關系等問題,對南北朝時期的貴族文學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并對南北朝文學家共19人的生平事跡進行了全面考證。作者孫明君先生現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另出版有《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漢魏文學與政治》《三曹與中國詩史》《兩晉士族文學研究》等著。

柴文華主編.中國哲學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該著是中國哲學史的史,亦即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發展史。古代的學術史是中國哲學史的前史;20世紀上半葉是中國哲學史的創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中國哲學史的書寫進入到“對子結構”和“螺旋結構”階段;同一時期的港臺學者也在中西哲學的融通下展開了對中國哲學史的研究?!爸袊軐W史學史”是一個可以質疑但無法繞過的事實存在,該書對這一領域進行了嘗試性研究,相信在客觀呈現中國哲學史學科發展歷史的同時會為當下和未來的中國哲學史書寫提供重要啟示。

羅安憲.儒道心性論的追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該著是作者近十年來公開發表關于儒學、道家及儒道關系方面的研究論文自選集,共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內容包括道學、儒學、儒道關系、傳統與現代四個方面:關涉道家性論、天命論、心性論、老子“虛心”論、莊子心性論及“吾喪我”之意解;關涉儒學心性論的歷史進程、孔子仁學思想的邏輯結構、孔子“直”論之內涵及其人格意義、孔子的君子論及其現代意義等;關涉儒道人性論之基本差異,敬、靜、凈——儒道佛心性論比較研究,容納百川與創新學術;關涉中國人的宇宙意識、天人同構與中國傳統美學精神、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現代反思、中國哲學話語系統的現代轉換、《周易》的養生理論、儒家傳統的當代命運。

謝辰生口述、姚遠撰寫.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該著為我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的見證者和當事人——謝辰生的口述歷史。該著既有對重要歷史事件、重大決策過程的回顧,也有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思考,全面記載了謝辰生數十載在我國文物工作關鍵崗位的親身經歷:起草文化部建議國務院保護北京城墻和西安城墻的報告;執筆起草中共中央保護文物圖書的文件;堅持文物工作“保護為主”,抵制“以文物養文物”思潮;面對房地產開發浪潮,在古城存廢的歷史關頭,他更是與“推土機”進行抗爭,全力加速了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立法進程。

馬明博.愿力的奇跡[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該著為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華山(地藏道場)之參訪記,共九章。作者以游記的形式,借由在九華山山居數日的所見所聞,既介紹了九華山的歷史人文、自然風光,又借景抒情、借事顯理,一路感悟人生、體會處世哲學。書中結合一個個發人深省、啟人心智的禪宗故事,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智慧與慈悲”“給人信心,給人勇氣,給人歡喜,給人力量”,為讀者解決現實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參照。該著還推出繁體版《人間何處不靈山》,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

吳夏平.唐代文館文士朝野遷轉與文學互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該著綜合運用傳統考據學與文學社會學等研究方法,以“制度—文人—文學”及“制度—文化—文學”為基本闡釋框架,在詳考文士朝野遷轉路徑和方式的基礎上,論述文士空間轉換、角色變化、階層流動及其與文學之互動關系。作者指出,文學互動的實質是權力與文學的聯動,主要表征為文士個體知識和能力的改變,及其與地方文學群體之間的復雜關系。此外,文士朝野遷轉和角色變換還與文體變遷關聯密切,例如詩歌理性的回歸、游記文體的寫實性、碑志文發展的多樣化等,這些現象均有深層次的制度淵源。

王義遒.探索新型綜合大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

20世紀最后20年,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深度變革,北京大學亦從1952年院系調整后的一所文理“綜合大學”演變成為具有文、理、工、管、醫等學科的新型綜合大學。這是一個充滿阻力和矛盾沖突的艱苦歷程,需要克服思想、精神和物質條件上的大量困難與障礙。作者作為親歷者、見證者,為此做了許多探索、思考、呼號與實踐,該著即對此段歷程的真實反映與記錄,對理解中國高等教育在轉型過程的改革演變和當下的開拓發展都很有裨益。

范冬青.說瓷[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

該著是關于中國古陶瓷鑒定和收藏的專著,是作者從事中國古陶瓷研究與鑒定五十多年來的工作心得,書中旁征博引,從傳世實物到歷史文獻,再從考古資料到窯址發掘,講解各個窯口風格和特征,深入淺出,內容詳實。正文內容突破了同類圖書傳統的敘述慣例,大量應用了實物圖片,專業而不晦澀,嚴謹而不呆板,并創出“平面+”的出版新概念,特別制作3D交互式全景圖像,掃二維碼即可無死角地賞析封面精美絕倫的傳世孤品。

張北海.俠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2018.

該著講述一個民國初年的俠義故事,在文字中復活北平繁華頂點。全書寫作歷時六年,參考了幾百本有關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因而,對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寫確鑿、細致,一街一門,一草一木,都力求符合當時史實。張北海筆下的北京,是一個“有錢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傳統和現代,市井和江湖,中國的和西洋的,平常的和傳奇的,融為一爐,它透過今日開放社會的眼光去回望傳統,發現其中的美好,并創造一個理想的城市。阿城先生稱贊《俠隱》具有“貼骨到肉的質感”“果然好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時間:它對我們做什么和我們用它做什么

該著從人類對時間的初始體驗——“無聊”感覺的出現,到開始感知時間,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到對時間進行社會化,學習管理時間,尋求時間的最大價值,再到人類對時間的物理學意義上的發現(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最終到宗教意義上的不朽和復活。全圖景、多角度地研究時間在人類進化史上的角色變化和意義變化,涉及哲學、文學、宗教學、物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多個領域。

猜你喜歡
哲學史文學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的
最有思想的句子
論湯一介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思想
哲學與哲學史
黑格爾的“哲學史”思想評析
一本可讀性強的哲學普及讀物
文學小說
文學
文學社團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