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2018-12-29 09:13張田
新課程·中旬 2018年11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張田

摘 要:數學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教學永恒的話題。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可構建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能夠使教學信息傳遞更加標準化,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培養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孩子們能夠愉悅地學習,使孩子們切切實實投入教學中去,鼓勵和幫助學生學習解決難題將化壓力為動力,是提升學生學習態度、增強教學效率的關鍵手段。想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用到了信息技術,在對講授新知識用其合理導入。信息技術對創建和諧的教學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課堂更有趣

很簡單的一件小事,例如:聽一首歌,講一個故事,猜一個字迷等都可以成為課前導引。但是,這些小事都需要以為學生營造開心舒適的學習氛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主要前提,以達到學生愿意并善于學習,而且能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的效果。課前一個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準備可以為有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認識分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一個《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我們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里,師徒一行人路經一片西瓜地,夏日炎炎,大家都口渴難耐,于是,八戒和猴哥兒就忍不住去摘西瓜了。就在這時,看瓜的老爺爺制止了他們,并且說道:“你們若是能答對我的問題,就可以吃西瓜了?!彪S后,老爺爺拿出四個西瓜,問道:“你們兩個人分這四個西瓜,一個人應該得到幾個?”他們答道:“一人得兩個?!庇谑抢蠣敔敱憬o了他們一人兩個西瓜。然后老爺爺又取來一個西瓜,問道:“你們兩個人分這一個西瓜,一人分幾個?”八戒和猴哥兒異口同聲答道:“半個?!崩蠣敔斦f:“半個西瓜怎么用數字來表示呢?”這一下便難倒了八戒和猴哥兒,他們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來。這個例子中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了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使學生從整數除法的舊知跨越到了認識分數的新知。這種“啟”而能“發”的教學環節成功地激發了學生對新知的追求和渴望。

二、巧用信息技術,挖掘學生認知渴求

課改之后,指出數學教學轉變為活動中的教學。在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眾多思想中,令我記憶頗深的是:“教師要把人類的智力財富傳授給學生,并能在他們的心靈中點燃求知的欲望和熱愛知識的火種”。這是教育家們共同的目標。教育,不止是一味教授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主動發現學習的樂趣,對于數學的學習,亦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數學不同于語言類科目的學習,例如,語文。學好數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學生主動去尋找學習數學的方法和規律,積極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最近我在教學生學習怎樣計算梯形面積的問題,我沒有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即強行給予學生計算公式,不管學生是否會接受或者能否完全接受。我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了一場游戲,學生可以自由分組,然后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把梯形進行各種畫、剪、補、拼,然后總結出自己計算梯形面積的想法。最后,每個小組都可以派一位代表去講臺上分享本組的觀點和結論。通過這種互動環節,學生遠離了傳統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和想象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最重要的是,通過小組間的討論,最終得出了計算公式: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a+b)h÷2。使用這種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和探索知識,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朋友之間的友誼。學生有了這次的體驗,數學素養就來了,在學習同類知識時,這種探究的方式同樣受用。

三、信息技術是學習和興趣之間的橋梁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也相當重視。教育機構積極倡導: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設備,學校應將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加入到學校教育中去。由于現代社會迅速發展,全球已進入信息時代,而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例如,互聯網、電腦和手機的使用。傳統的教學設備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只有將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到平時教育活動中,才能將學生要掌握的知識直觀展現在他們面前,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好地學習知識。其次,活躍的課堂氣氛,也有助于學生學習。例如,我們在角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大多會使用投影儀展示一些生活中熟知的圖形,讓學生直接接受知識。還有,數學教育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例如,在教學“比的意義”時,老師可以應用相關事物的長和寬,引出數學中比的意義。所以,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培養愛國的情懷。

由此可見,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應用信息技術,讓抽象數學更直觀

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將傳統的“靜態演示”變為直觀形象的“動態演示”,幫助學生強化感知、豐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容易理解,為教學提供了方便,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分數乘整數”時,為探索分數乘整數的算理時,教學中,我采用了學習單,讓學生在學習單上用畫一畫、涂一涂等方法探究。早在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易懂,就在黑板上畫圖出示。而這節課讓學生探究后直接利用展臺的方式讓學生交流,再利用課件進行動畫演示,比以往的方式更直觀,學生易懂。課堂上節約了教師自己畫圖的時間,信息技術的使用,為課堂提供了方便,讓教師合理利用時間,向高效課堂要質量。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不僅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先進的手段,也提高了課堂效率。信息技術是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充分加以應用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