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利用外商投資現狀分析

2019-01-02 09:44梁碩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營商環境遼寧

梁碩

關鍵詞:遼寧;外商投資;營商環境

本文為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遼寧省外商投資營商環境評價與優化研究”(校級編號:2018XJDCA)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0月12日

一、遼寧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現狀

(一)外資來源地呈多元化,但仍比較集中?,F階段,來自全世界近百個國家的投資商齊聚遼寧,外資主要集中在亞洲。其中,投資金額比較大的主要是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中國香港等幾個國家及地區。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是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其投資金額遠遠超過其他的國家以及地區,例如日本、韓國、美國。2017年在遼寧投資最高的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地區、日本、韓國、美國,其具體的投資金額以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

(二)利用外資產業分布不合理。遼寧省屬于工業大省,其中第二產業吸收和利用外資所占的比例最大,制造業最為突出。前三產業利用外資分別是制造業、房地產、電力燃氣等生產供應產業。在2017年這一年時間內,遼寧省利用外資發展第一產業共計4.2億美元,僅占全部外資的1.6%。而第二產業利用外資達到160多億美元,占全部外資的60%以上。第三產業也達到了100多億美元,占全部外資產業的38%左右。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加工工業為外商投資重點,資金和技術密集產業占比偏少,例如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領域的高新科技產業的技術發展太慢。

(三)外商投資的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逐漸增多。2017年,遼寧的外資投入項目共有將近400多個外資引進高達千萬美元,其中甚至有28個項目引資過億,例如沈陽長峰龍之夢城市綜合體項目、大連STX有限公司、盤錦天美工程油污處理項目等。我們可以看出,遼寧省外商投資的大項目以及一些高新科技的項目正在逐漸地增加。其中,沈陽長峰龍之夢城市綜合體項目,其外商投資高達6.6億美元;大連STX有限公司引資額達到3.7億美元,以及盤錦天美工程油污處理項目的外商投資額也達到了2億美元等足以證明高新技術項目正在成為遼寧外商投資大力發展的“大項目”。

二、外商直接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地區分布很不平衡?,F階段,遼寧的外資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這兩個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對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遼寧的經濟發展程度失衡,對外開放的程度差異較大,其中大連和沈陽外資的引進較大,占全省外資引進的60%以上。雖然最近幾年丹東、盤錦、營口、鞍山等城市的外資利用都逐漸地增加,總計超過了10億美元。但是,遼寧的西北內陸地區比如撫順、鐵嶺、朝陽等地區的經濟產業基礎比較薄弱、交通不太便利,所以外資引進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甚至有些地區比如朝陽、阜新僅僅只有一億美元左右。由于遼寧外資引進的區域差異較大、資源分配不平衡,導致遼寧經濟發展畸形,不利于省內各地區之間的相互促進。

(二)利用外資的結構不合理。雖然遼寧外資的分布程度逐漸廣泛,但是其最主要吸引外資行業的還是集中于第二、第三產業,而第一產業外資引進僅僅占全部比重的1.6%,在農業方面的外資引進規模比較小,這不能夠對遼寧農產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促進作用。另外,遼寧對于一些高新產業以及現代服務產業在外資的利用程度以及利用水平都是較低的。外商投資主要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以及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這樣對于遼寧的一二三產業升級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轉變很不利?,F階段需要遼寧較為注意的是最近幾年房地產業在外資引進方面增長幅度較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房地產外資引進增長幅度過高容易引發房地產泡沫從而導致經濟泡沫,進而引發金融危機等較為嚴重的經濟問題,從而阻礙了遼寧的經濟迅猛發展,為遼寧的經濟危機埋下伏筆。

(三)引資主體及方式單一,獨資企業所占比重過大。遼寧外資引進主要是集中于國企以及一些集體經濟,由于歷史遺留因素以及一些政策導向的影響,較多的民營企業利用外資發展緩慢,這樣很不利于遼寧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遼寧省外資引進的方式比較單一,吸收外資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外商的直接投資,其他的一些比如股權引資、BOT參與以及企業的收購兼并的方式應用較少,并沒有得到推廣。在科技產業迅猛發展的今天,未來是掌握在核心技術中的,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主力地區,遼寧的產業體系難以形成,所以在并沒有形成產業體系之前,對于利用獨資和控股等方式進行外資引進的遼寧產業的前進道路是十分艱難曲折的。

(四)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比較單一,亞洲地區占比過重。遼寧外資引進的來源主要是集中于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其引進外資占70%左右,但是由于這些亞洲地區以及亞洲國家在技術創新能力以及發展水平方面與歐美地區相差甚遠,所以外商投資的質量不夠高。另一方面由于亞太地區以及國家的大資本投入少,都是一些科技含量較低的項目,缺乏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投資,而且吸引跨國公司的大項目投資比較少,所以對外資的利用效率很低。

三、改善遼寧外商直接投資環境的建議

(一)加強引資軟環境建設,利用外資環境需進一步改善

1、積極改善投資軟環境。遼寧外商投資的主要不足之處是軟環境問題,所以應該主要針對于外商投資的軟環境進行分析與完善,主要建議如下:一是建立網上信息共享平臺,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審批監督的環境,使政商關系的界限明確,避免一些貪污腐敗行為;二是需要凈化服務環境,逐漸推行相關的行政許可以及服務標準化的完善,目的是為了促進外商投資服務環境制度化,有法可依。公開相應的服務內容為外資企業的發展提供相關的明確指導,做到有法必依;三是建立相關的投訴處理機制,做到執法必嚴,確切有效地維護外資企業的權益;四是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制定政商交往準則,明確政府和企業有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必須做,做到違法必究,實現企業與政府的良性互動。

2、努力提高利用外資企業的質量。改變單純重視外資數量的引入為主,要以促進技術含量更高、技能情況更高的企業為主進入遼寧,那些對遼寧的經濟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企業可以選擇不引入,遼寧的資金應該用在對遼寧有用的外資企業上,不應該用在為實現外商投資數量上。另外,遼寧應對各地區招商引資進行統一的指導和規劃,避免各地區招商本末倒置。在每個項目的外資引進之前都需要專業的評估機構進行相關的評估,評估結果為投資依據,所以需要做好審批環節,注意將每個項目的規模、質量水平以及所應該產生的效益水平提前進行評估,因為這些因素都會變成外資項目取得進展的重點內容,所以需要將招商后續情況,派專業人員提前做好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做好分析后再進一步實施內容,這樣不僅有利于降低預算,又有利于提高質量。

3、加大第三產業對外資的吸引。在吸引外資過程中,應該加大第三產業對外資的吸引,不斷擴大金融、通信等產業經營范圍,具體表現為:第一,積極培植第三產業名牌企業,例如房地產行業。對于全力去進行第三產業的企業需要給予優惠政策,房地產行業的稅收優惠;第二,需要對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和遼寧傳統的產業進行融合,提升第三產業整體開發質量和管理水平;第三,需要對第三產業進行相關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第三產業整體開發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因為目前遼寧在金融、通信等第三產業上存在嚴重不足,證券股票行業隨著國內行情的引導趨于不利,發展緩慢。遼寧省應該吸引第三產業的外資,進而促進遼寧第三產業的發展創新,進入國際舞臺。而對于發展過熱的房地產企業,要減少外資進入,做到真正發揮外資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避免外企進入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注重引資方式的多元化,加大歐美發達國家的引資力度。在引資金額方面,遼寧省排名屬于全國前列,但是遼寧引資效果卻遠低于長三角地區,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遼寧省在外資引進方面比較單一甚至比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吸引外資的步伐。遼寧需要逐漸地轉變外資引進的方式,逐漸將重點向服務和環境方面的引資轉變,推動招商工作向“政府推動、中介服務、企業為主”的國際招商模式轉變。

(三)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引導外資在地區間合理分布。沈陽以及大連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資,主要原因是兩市發展較快、人均收入較高、GDP、FDI存量高和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而欠發達的遼西北地區,市場容量有限、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政策透明度低、基礎設施落后等因素。這在很大方面制約了遼寧吸收FDI的水平和能力,就會對區域的競爭力提高產生一定影響。在外資分布不合理這一現象的改善中應該去促進各個地區的優勢發展,將各個地區的產業分工明確??梢灾饕l展西北地區的農副產品的相關項目,以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利用一些政策去鼓勵外資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比如遼西北三市中鐵嶺、阜新這兩個城市應該要提高自身發展,盡可能利用和去依托沈陽發展自身的自然資源的水平。將沈陽作為發展的核心區域逐漸地向外輻射擴散,為鐵嶺、阜新地區的發展去提供相關發展的機遇。朝陽市被省政府納入沿海經濟帶,這個決策將進一步發展當地優勢產業;遼寧省要提高全省經濟的內在競爭力,有效發揮地區間經濟的協同帶動效應,就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快遼西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1、擴大經濟建設項目。改變單純重視外資數量的引入,要吸引技術含量更高,技能情況更高的企業進入遼寧省,那些對遼寧省的經濟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企業可以不引入,資金應該用在對遼寧省有用的外資企業上。另外,遼寧省應對各地招商引資進行統一的指導和規劃,避免各地招商本末倒置。此外,遼寧省要重視大規模外資的引入,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優化投資結構,盡量降低中小資本引入比例,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稅收上的優惠,選擇那些能對遼寧省產業提升有利的外商洽談合作。當然,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人文環境、經濟條件、發展狀況等,要選擇那些真正能對當地有利的外資企業進行合作因為并不是全部的外資企業都能對遼寧省產業產生好的影響。另外,還要實現外資引入多元化發展,保證遼寧省經濟的獨立性,防止經濟對外資過分依靠而造成經濟進步受阻。

2、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合理的產業鏈。產業集群能吸引外資流入,在吸納FDI技術過程當中,要強化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緊密聯系,改變本地企業已擁有的外交形勢變化,要重點打造遼寧省技術水平較高,能夠與外資抗衡的產業形成集群效應,集群效應的形成不僅能讓遼寧企業獲得效益,并提高對于技術溢出的容納,還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因為在產業集群地區,外商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原材料提供方,省時省力。通過接受技術外溢、優化產業鏈,政府要賦予這種產業的發展進步更大的栽培和幫助,比如創造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公平性,規范政策法規,促使外商能在遼寧進行投資并產生技術外溢,以便不斷提升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能力。

3、加大產業導向力度,優化外商直接投資結構。按照國家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中規定當前和今后外商投資主要方向,有關部門要盡快立足于遼寧省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遼寧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特點的項目結構和地區分布結構的具體指導目錄。具體做法為:一是建立項目動態儲備制度,并建立起全省項目聯系網絡,在考慮中外意愿的情況下,根據遼寧省發布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優化需求加以積極引導,制定相應優惠政策;二是在行業引導上要鼓勵外商重點向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要根據產業的不同特點來確定產業優惠政策,甚至配以減免或減少收稅項目的優惠;三是加強地區導向,采用分層指導原則,發揮各地區優勢。對于遼西北地區,政府應采取扶持政策,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引導外資向遼西北地區擴展,利用該地區的資源、勞動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四、結論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外資帶來的效應受到廣泛關注,而外資可以實現技術整體移動。資源、技術和體制的三重約束是限制遼寧省吸引外商投資的主要因素,為系統性破解遼寧省外商投資困局,政府要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擴大和培育技術市場,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發揮外資在市場投資中的地位。目前,遼寧非常重視外資的引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遼寧不斷擴大經濟開放水平,改善外資環境,而到90年代,遼寧更是針對外資技術溢出效應展開了深入地研究。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資本在國際上的流通程度不斷提高,怎樣充分利用外資所帶來技術溢出效應受到廣泛關注。遼寧只有不斷通過促進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的合作來充分吸收技術外溢效應,擢升新興行業,重視外國直接投資的引入,特別是對于一些高新科技的外資引進,才能促使遼寧企業逐漸增強自主創新力,從而實現遼寧經濟的再次振興。

主要參考文獻:

[1]劉長溥.對外開放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D].遼寧大學,2016.

[2]潘宏.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競爭力研究[D].遼寧大學,2016.

[3]李犀堯.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6.

[4]張檳.外商直接投資對循環經濟效率影響的統計分析[D].安徽財經大學,2014.

[5]宋佳.外商直接投資對遼寧省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

[6]陳延斌.山東省外資企業空間格局演變及城市網絡體系變化[D].東北師范大學,2013.

[7]王立斌.外商直接投資影響東道國對外貿易結構的機理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8]徐玉波.農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的影響[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9]高桃麗.外商直接投資經濟效應研究[D].東北大學,2011.

[10]張鑫.中國林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效應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

[11]馬會增.外商直接投資對青島市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

[12]張平.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0.

[13]劉毅.基于跨國公司投資戰略新動向的東北地區承接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14]李練軍.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實證與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8.

[15]孫麗娟.外商直接投資對遼寧省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D].東北大學,2007.

[16]陳麗薔.外資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演進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

猜你喜歡
營商環境遼寧
讀遼寧 愛遼寧
讀遼寧 愛遼寧
澳門遼寧 攜手同行
遼寧艦
準入規制與經濟增長: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