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與行為研究

2019-01-02 09:44李玲夏新斌奉祁薇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提升路徑大學生

李玲 夏新斌 奉祁薇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與行為;提升路徑

基金支持:2016湖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策略研究”;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編號:16C1252);通訊作者:奉祁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0月8日

引言

21世紀是智慧與創新交匯、人文與科技共鳴的時代,全球范圍內的創業熱潮帶動了高校創業教育的興起與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作為培養中醫藥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培養高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重任。近年來,我國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2016年2月,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出臺,未來15年中國中醫藥發展將迎來新的高峰,擁有中醫藥專業知識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在行業內將大有可為,加強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然而,一直以來,中醫院校學生受傳統就業觀念影響,普遍創新精神和創業意向都不足,而中醫藥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也普遍存在著認識不足、急于求成、資源與手段相對缺乏等問題,導致效果不理想。因此,重視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中醫藥院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為更好地了解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的意愿、動機、現狀與現存問題,筆者設計了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問卷,采用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向某中醫藥院校200名大學生發放《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表》,回收有效問卷186份。此外,為了進一步了解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就業情況以及制約創業開展的相關因素,筆者深度訪談了12位自主創業的同學及中醫藥院校大學創新創業中心的負責人,文中部分數據出自該校2016年、2017年兩年的《畢業生質量報告》。

一、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與行為現狀

(一)對創業內涵的理解及創業意愿。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年來興起的教育新理念,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內涵的理解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創業動機和行為。在對于創新創業內涵的理解上,有42.6%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就是創辦企業或建立公司,有26.3%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是進行研發,開發一項科技項目并推向市場,有31.1%的學生認為創業是開創一份事業,可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對創業內涵理解較淺。在大學生被問及是否有創業意愿時,有26.2%的學生表示有創業意愿,有57.2%的學生表示沒有創業意愿,有16.6%的學生表示目前仍處于迷茫狀態。當問及大學生將會在什么情況下選擇自主創業時,在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單位不理想時占72%,會因為自身的興趣所在而選擇創業的占19.5%,會響應國家號召,直接去創業的占8.5%??梢?,相當多的學生只是把創業作為后備選擇。據該?!懂厴I生質量報告》中公布的數據,2016年、2017年該中醫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率分別僅為0.19%和0.22%??梢?,中醫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及創業行為都很弱。(圖1、圖2、圖3)

(二)創業領域及創業方式的選擇。在創業項目抉擇上,選擇的項目與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有65.1%,有52.6%的學生傾向于選擇啟動資金較低、風險較小的行業,選擇熱門領域創業的學生占26.1%。醫學生普遍認為,醫藥行業技術性強、準入門檻高,且學了多年的知識希望學能所用。根據調研數據統計,畢業生選擇個人創業的占32.56%,選擇團隊創業的占65.11%,其他的占2.33%。團隊創業的人數占比超過六成,主要是由于畢業生剛出校園,資金和社會經驗不足,選擇團隊創業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做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圖4、圖5)

(三)在校期間參與創業相關活動情況和創業準備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根據調研數據統計,中醫藥院校學生在校期間參與過創業相關活動的人數比例不高,有過創業經歷的僅占6.2%,參加過創新創業類競賽的占32.6%,沒參加過創業相關實踐和競賽的占了61.2%。對在校大學生而言,創業準備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是創業實踐經驗的缺乏(72.12%),其次是創業知識的不足(46.05%),此外還有對國家創業政策的不了解(39.21%)。(圖6、圖7)

(四)期望得到的創業支持及學習的創業知識。在回答希望得到學校哪方面的創業支持時,學生的選擇比例最大的是希望學校能提供和創業者、專家、專業導師經驗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占81.97%;60.98%的同學希望學校能為學生開設創業課程,傳授創業知識;37.7%的學生希望能在創業比賽中得到靈感和鍛煉。而在學習創業知識的選擇方面,學生認為經營管理、人際交往、法律政策、應變處理和策劃領導能力都很重要,占比都超過了60%,說明了同學對綜合能力看重。但五個方面,大學生的選擇也各有側重,選擇經營管理的人最多,達到了84.15%,其次是領導策劃能力,有80.35%,隨后選擇較多的依次是人際交往技能70.35%、法律法規知識65.2%、危機處理能力42.1%。(圖8、圖9)

二、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問題成因分析

(一)自身方面

1、就業觀念較為傳統。從調研數據可看出,中醫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及創業行為都較弱。大學生就業觀念還很傳統,即使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期待在畢業后進入公立醫院,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仍是醫學畢業生的第一選擇,大多數學生把創業當作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單位不理想時的后備選擇。尤其是中醫中藥和臨床專業的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學習涉及知識繁多且細致,學習花費時間長并且畢業周期長、難度大,畢業后在職業選擇上,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份大城市大醫院的穩定工作,而非是去做有很大風險的創業。

2、知識面過窄,缺乏創業技能。中醫藥學生所學課程專業性強、專業內容多,學習時間也長,缺少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學習其他專業的知識。加之,大多數學生專注于學習醫藥專業知識,而對非醫藥知識涉獵較少,關于醫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知識嚴重匱乏。雖然近年來高校也開設許多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選修課,但是在經營管理方面、人際交往方面、法律政策方面、應變處理方面、策劃領導等方面開設的課程有限,傳授知識效果一般,而且沒有圍繞創業形成一個系統合理的課程體系,缺少創業技能、知識結構較為單一。

3、缺乏創業的主動性。雖然大部分的調查對象表示對創業的認同,但真正選擇去創業的卻相當有限,這是中醫藥大學生缺乏創業主動性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主動去關注有關創業的動態信息,對創業政策的敏感度低。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密集出臺了許多中醫藥扶持政策,但在調查中,學生對相關政策、中醫藥行業和市場發展動態卻了解甚少;二是部分中醫藥學生雖有創業想法,但缺乏參加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對于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孵化項目的申報都不夠積極。

(二)學校方面

1、創業教育觀念相對滯后。因為中醫藥學專業特殊的復雜性和嚴肅性,中醫藥學院校的大部分教師認為中醫藥學教學的目標是傳承傳統中醫知識,忽視創新創業教育,認為學生應當把醫學專業知識作為學習的重中之重。隨著國家對創業創新的重視,部分學校也開始轉變觀念重視創業事業的發展,但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沉淀,大部分學校的教育觀念還是以傳統教育觀為主,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度還不夠。

2、創業教育課程與中醫藥專業結合不明顯。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不僅缺少科學權威的教材體系,而且缺少合理科學的課程設置。創業教育內容理論較多,實踐安排較少。能結合中醫藥專業特點而專門設計的形式多樣的創業指導課程很少,相關專業課的教學中也缺乏對創業教育的滲透,創業教育課時少,學生能收獲到的創業教育知識很有限。

3、創業實踐教學硬件缺乏。學校能為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的資源有限,在全國各大中醫藥院校中,許多創業實踐基地名不副實,現有的創業項目中醫特色不明顯。學校缺少創業資金項目、缺少合理的組織和管理制度,致使創業活動只存于表層,因此中醫藥學校無法突破“教學—實踐”的瓶頸。部分學校在組織創業活動時僅僅負責協調和主持工作,不僅沒有制定相關制度保障創業,也沒有預留資金給予創業支持。

4、創業教育師資薄弱。當前,中醫藥院校擔任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就業處老師和經管類專業教師,雖具備就業指導和相關經管專業知識,但大多缺少系統的創業培訓,實戰經歷和經驗較為缺乏。學校雖然會組織一些成功創業企業家或校友擔任客座教授來傳授一些創業經驗和知識,但畢竟講授時間有限,缺乏持續性。

三、提高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和行為路徑

(一)引導學生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提升創業主動性。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環境污染、生活方式改變等背景下,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而中醫藥行業的振興發展成為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任務的“三個著力”之一。作為中醫學子,應該樹立“振興中醫藥事業、服務人民健康“的創業理想和愿景?!胺杖嗣窠】怠辈⒉灰欢ㄒM入醫院才能實現,還可以通過中醫創業項目,讓中醫藥以更新穎、更有創意的方式貼近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學校應在日常教學活動和創業教育中,加強學生對創業活動的認知,改變學生傳統的就業觀念。

(二)提升大學生中醫藥知識與市場需求對接能力。當前,醫療健康日益成為熱點投資領域。在中醫藥行業中,養生保健服務、健康管理、中醫診所、中藥材的種植與銷售、健康咨詢等這些項目都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中醫藥院校的大學生應善于挖掘基于自身專業背景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專業內創業,這就要求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善于挖掘普通百姓對于中醫藥的文化情結和需求。而這種市場洞察能力不是天生存在的,需要通過大量調研和對行業的不斷熟悉來實現。學生應深入中醫健康產業的相關企業和群眾中開展調研,在廣泛的調研中獲取一手資料,并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和趨勢。

此外,到企業實習或兼職,獲取社會經驗是大學生創業前的必要準備,學校應多給學生提供此類機會,在學生創業準備過程中能積累多一些經驗。學??赏ㄟ^將企業帶進校園,將學生送進企業,從而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

(三)積極打造校園中醫藥創業平臺,加大創業師資的配備。中醫藥院校應積極打造創業活動開展與交流的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活動,如創業講座、創業經驗交流會、創業比賽、創業項目孵化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由思想到理論,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此外,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創業孵化基地,讓學生真正進入實踐階段。為增強大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其創業能力,學校應當建設一個能為大學生和企業提供綜合服務、能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創業實訓孵化基地。硬件方面,學??膳渲孟鄳膭摌I實踐設備,建設安靜舒適的創業環境。師資方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培養,聘用成功創業企業家以及技術、管理、投資、金融、法律和咨詢等方面的專家擔任校外創業導師,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導向性、專業性和實踐性的輔導服務。服務方面,學校為項目提供全程的創業指導、培訓以及政策、法律等咨詢服務。此外,采取相應的激勵制度,設立創業專項獎學金用來激勵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

(四)重視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中醫藥院校應將其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構建出一個系統合理的教育體系。開設科學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將創業思維、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創業實踐有機結合,通過科學的課程設置,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此外,可結合相關課程,組織學生深入進行中醫藥健康產業的調研,搜集所學中醫知識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的產業和項目,提高專業知識學習和行業對接的密切度。

(五)精準幫扶,呵護創業學生。中醫藥高校學生創業,有專業門檻高、課業壓力大、專業相對單一等痛點。對于懷揣創業熱情并在努力付諸實踐的學生,學校除了創造平臺讓學生盡量多參與實踐,為創業團隊儲備各方面的專業經驗之外,還可針對痛點給予精準幫扶。如對創業學生給予學分激勵,對于學生創業團隊,學校創業基地可給予基礎的財務、法務指導,同時在后期密切跟進,引導他們逐漸加大專業科技含量、融入中醫藥文化等,提升市場轉化能力和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武天驕,孫超.農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初探——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調查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7.2.2.

[2]廖浩.“新醫改”背景下加強醫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4).

[3]劉云龍,張同遠.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5(1).

[4]徐胡,宋麗貞,丁怡,張克兢.構建多角度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體系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9.15.

[5]馮修猛,劉星,周雪,王俊林.現階段醫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探析[J].醫學教育探索,2010.12.

[6]林文詩.新時期高等醫學院校學生創業意向與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0(7).

[7]鄭例,孟曉媛.醫學院校學生的創業瓶頸與解決策略[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猜你喜歡
中醫藥院校提升路徑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中醫藥院校師生關系影響因素的年級差異研究
西南邊疆高等中醫藥院校碩士研究生就業狀況分析及對策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