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鄭區圣水鎮苗木花卉產業發展規劃

2019-01-06 06:36陳曉東陳建華
現代園藝 2019年19期
關鍵詞:圣水花木全鎮

陳曉東,田 毅,陳建華

(1 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圣水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723103;2 漢中市園林苗木花卉協會;3 略陽縣天然林保護中心)

位于陜西南部的南鄭區圣水鎮,早在20 世紀60~70 年代就開始種植苗木花卉,并在1990 年~2010年形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木基地,令許多苗農走上了富庶之路。最近幾年,由于國內花木市場疲軟,圣水鎮苗木花卉產業也陷入低谷。如何利用自身區位優勢,應對新形勢下的市場變化,創新經營模式,改變經營理念,培育壯大具有本地特色的苗木花卉,實現苗木花卉產業升級,盡快從低迷困境中走出來,是鎮政府和苗農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2017 年底,漢中市委、市政府辦出臺了《漢中市加快現代特色苗木花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設一批生產標準、管理科學、規模經營的現代化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培育一批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苗木花卉龍頭企業和園區。目前漢中市已經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進程也在加快,苗木的品質正在逐步提高,促使苗木花卉產業朝著名優品牌創建、質量服務升級的方向發展。這既是對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的巨大挑戰,也是重新激活花木市場、展現產業活力的重要途徑。

2019 年初,南鄭區圣水鎮與漢中市園林苗木花卉協會簽定了技術協作意向書,旨在充分發揮協會專業技術力量,深入基層農戶,積極開展科技服務、產業調研和獻言獻策活動,為漢中市苗木花卉基地今后的發展和建設探索可行之路。

1 基本概況

1.1 圣水鎮基本情況

圣水鎮位于南鄭區東部,東與城固縣接壤,北與漢臺區隔江相望,南與湘水鎮接壤。鎮政府駐地圣水社區,與漢中中心區相距約10km,南距鄭城區約18km,漢黃公路、西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高速公路漢中東出口距鎮政府僅1km,鎮域面積64.85km2,森林面積2333.33hm2,耕地面積1888.67hm2(其中水田1338.67hm2,旱地550hm2)。轄13 個村,2 個社區,13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960 戶,總人口30237 人,其中農業人口24166 人,非農業人口6071 人。境內人文、生態資源豐富,主導產業為苗木花卉、中藥材、糧油種植,2018 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37502 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9 元。2014 年被評為“省級生態示范鎮”,2015 年被列為市級重點鎮、市級文化旅游名鎮。

1.2 產業發展現狀

據鎮農來綜合服務站2019 年初統計,全鎮花木生產保留面積503hm2,苗木花卉產業年總產值約3300萬元。全鎮有園林種植(綠化)企業15 家,花木專業合作社3 個,花木種植戶864 戶,3.33hm2以上大戶22家,從事花木種植業約1300 人,圍繞苗木花卉基地,建設了2 個休閑度假農家樂,1 家盆景園。全鎮種植經營的苗木花卉品種有40 余種,其中喬木類苗木品種主要有桂花、香樟、玉蘭、雪松、紫薇、紫荊、櫻花、紅葉李、旱蓮、梅花、七葉樹、塔柏、紅楓、杜仲、銀杏、側柏、白皮松、欒樹、楊柳等,灌木類苗木品種主要有石楠、紅花檵木、女貞、海桐、龍柏、杜鵑等,果樹類苗木品種主要有桃、枇杷、無花果等,圣水鎮過去一直是漢中外銷苗木的主要集散地。

1.3 近年來存在的主要問題

1.3.1 經營分散,品種零亂。全鎮花木種植戶864 戶中,3.33hm2以上大戶僅22 家,種植品種多達30~40 種,品種分散,集約管理受阻,無法形成優勢品牌或拳頭產品,市場競爭力逐年減弱。

1.3.2 管理滯后,缺乏精品。由于小規模苗農居多,花木產品無長遠經營計劃,無培育精品理念,種植苗木大部分屬市場跟風產品,且形態多式多樣、規格參差不齊,大部分產品因滯銷而生長過密成為弱苗,形成了數量眾多、品質低下的不良生產狀態。

1.3.3 科技薄弱,后勁不足。全鎮從事花木種植的1300人中,真正懂技術、懂經營的不足50 人,大部分苗農只懂簡單種植,在修剪、養護、新品培育、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知之甚少,鎮機關專業技術人員更是稀缺。市、區政府對苗木花卉產業未能形成制度化管理,也沒有像“豬、茶、藥、菜”產業那樣的優惠政策及財政資金支持,加之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缺乏后勁,應對市場變化、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2 規劃總體思路

2.1 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精準扶貧促進貧困戶增收為目的,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效益為核心,圍繞“花香圣水、強鎮富民”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集體經濟制度配套改革,進一步激活農村生產要素,釋放興農富民潛能,充分發揮當地生態資源和特色苗木花卉優勢,培育和發展高質量的特色苗木花卉,推動全鎮現代特色苗木花卉產業的規?;?、產業化發展,使其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脫貧致富工作新的經濟增長點。

2.2 發展目標

目標到2023 年全鎮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到666.67hm2,新增163.67hm2,改造、整合原有苗圃約200hm2。其中喬木類苗木400hm2(含新增97hm2),灌木類苗木266.67hm2(含新增66.67hm2)。創建市級園林花木龍頭企業1 個,區級園林花木企業2 個,其中年產值超300 萬元企業1 家;建成種植面積超66.67hm2、產值超600 萬元花木專業村3 個;全鎮平均每個村有1~2個花木專業合作社;興建1 處多功能苗木花卉交易市場和1 個苗木花卉物流體系;在交通沿線的村、組,依托山水、花木資源建立產業觀光示范園3~5 個以上,以花木文化帶動休閑娛樂餐飲業的發展。全鎮園林苗木花卉產業年綜合產值達8000 萬元。

2.3 規劃原則

遵循“丘陵坡地中小喬灌,平川河道大中喬木”的思路,布局花木種植規模、品種,確?!碍h境多彩美化”需求;按照打造“宜居圣水、宜游圣水、美麗圣水”建設思路,合理布局“農家樂”、“農業觀光產業園”、“花木山水游”等第三產業;充分利用本鎮植物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苗木花卉,建立多功能花木交易市場,加快精品苗木花卉走出圣水,融入周邊市場。

3 產業規劃布局

根據全鎮地形地貌特點、氣候土壤因素、交通條件及苗木花卉產業現狀,規劃形成“一花一樹多彩苗木”的布局格式,以此推動產業的有序發展。

3.1 “一花”

即漢中市市花旱蓮,市花旱蓮是玉蘭的一個變種,多數人不為所知,卻為世界珍稀的喬木樹種,每年5月開始形成花蕾,經過夏、秋、冬3 個季節,第2 年3月開花,開花時只有花而無葉,開出的花和水中的蓮花完全一樣,只因生長在旱地,所以叫旱蓮。鮮花盛開之時,滿樹蓮花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白花潔白如玉,紅花粉黛如綢,嬌艷多姿,臨風搖曳,別有一番景致;白、紅玉蘭等,花期持續1 個多月。以山口、莊房、圣水社區等村坡耕地為基地,建設精品旱蓮培育區,集中連片栽植66.67hm2。

3.2 “一樹”

即馳名中外的市樹漢桂(包括丹桂、金桂、銀桂等),漢桂是桂花中的佼佼者,產于本鎮圣水寺廟內,相傳這棵桂花樹,是西漢初年(公元前206 年),漢高祖劉邦的大臣蕭何親手栽植,故稱“漢桂”。漢桂花頗具特色,花開5~7 瓣,比普通桂花多2~3 瓣,花徑大,花期長,年開花2 次,以秋季為盛。盛花季節,香飄十里,清可洗塵,濃能溢遠,故有“桂香飄不歇,此趣誰能猜”的名句。成年漢桂樹旺挺拔,雄健壯觀,葉大濃綠,四季常青。正如宋代著名詩人朱熹所贊:“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圍繞古漢桂歷史淵源,發展推廣良種漢桂(包括丹桂、金桂、銀桂)苗木繁育,對于提高圣水鎮花木產品質量和知名度,提升社會影響力,推進“圣水漢桂”品牌化進程,促進苗木花卉產業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以馬家咀、南華、升仙等村的坡耕地為基地,建設精品漢桂培育區,集中連片種植面積66.67hm2。

3.3 “多彩苗木”

即以紅葉櫻花、紅楓、紅葉李、金葉國槐為代表的彩葉喬木和紅葉石楠、紅花檵木、金森女貞為代表的色帶灌木培育區。這些樹木常年都不是一種顏色(綠色),而是不同季節或在落葉前,呈現出紅色、黃色、紫葉、藍色、花葉等非單一綠色的樹種,稱之為彩葉樹種。以升仙、南華、馬家嘴、圣水社區、后營、新營等村平川河道地帶、高速公路兩側為基地,建設精品多彩苗木培育區,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彩葉樹種組合成圖案,宣傳推介花香圣水。根據各村組樹種資源優勢、地域優勢,結合扶貧攻堅、生態旅游等,打造圣水特色苗木繁育集散區。

4 重點建設工程

在規劃好產業布局的前提下,著重抓緊抓好以下重點建設工程,確保各項產業指標落到實處。

4.1 花木產業示范村、示范戶建設

在全鎮目前發展基礎較好的山口、莊房、圣水社區建設花木產業發展示范村,到2023 年,示范村種植總面積達到300hm2,年產值達到3200 萬元以上。同時每個示范村創建2~3 個花木產業示范戶,花木產業示范戶要具有產業特色與技術示范推廣作用,在種植技術、品種開發、營銷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自身優勢,每個花木產業示范戶要求建設規模在3.3hm2以上。

4.2 花木休閑觀光特色示范園建設

在具備條件的村建設3~5 個花木休閑觀光特色示范園或特色花木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依托區域旅游目標,形成集花木生產交易、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生態餐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花木休閑觀光特色示范園。發展產業特色,注重開發具有參與性、互動性的體驗類項目,如種植體驗、休閑體驗、文化體驗等項目;加強建設具有地域特色和優勢經濟的花木產業園,如漢桂園、旱蓮園、紫薇園、紅楓園、石楠園等園區,園區建設重在精、優,每處園區建設規模在0.67hm2以上。

4.3 花木交易市場和物流體系建設

4.3.1 花木交易市場建設。在莊房村(高速公路漢中東出口附近)興建1 個占地面積2hm2的多功能苗木花卉交易市場,包括可容納80 多家商戶的前廳(展示廳)后園(假植園)區和1 個苗木花卉物流體系。依托鎮政府服務中心苗木花卉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形成線上與線下交易相結合,協調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就地辦理檢疫出境手續,方便苗商辦事,使其發展成為輻射陜甘川毗鄰地區的特色花木交易中心。

4.3.2 物流體系建設。在花木交易市場內建設相應的花木物流區,配套保鮮、冷藏設備,完善專業化物流服務,實現長、短途運輸的合理銜接,并將花木及其產品納入農產品綠色通道范疇。

4.4 花木專業合作社建設

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充分利用人力、土地資源,加快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形成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組織形式。各村、組要依托當地優勢資源,整合土地、資本、勞力,大力推進花木專業合作社的建設,讓有能力的大戶牽頭,吸引帶動貧困戶入社。在2023 年前,力爭全鎮花木專業合作社達20 個以上。

5 發展意見及保障措施

5.1 加強組織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黨中央發布的《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苗木花卉產業與“綠水青山”息息相關,要使苗木花卉產業成為圣水經濟的增長點,沒有政府組織領導是不行的,鎮政府各部門要將苗木花卉產業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組織協調社會各方面協同互動,形成合力,加快苗木花卉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5.2 加大政策扶持

5.2.1 加大資金投入。建議鎮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財政資金,設立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扶持基金。扶持基金實行以獎代補,對規?;l展、鄉土特色花木開發利用、科技創新、市場開發、產業融合發展的企業、合作社和個人予以獎勵;對發展苗木產業新建、維修水、電、路和購置苗木機械的予以補助。

5.2.2 齊心協力,支持花卉苗木發展。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政府扶持、信貸支持、項目傾斜、招商引資相結合的投入機制,做好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支撐、產業立項、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

5.2.3 引導組建農民花木專業合作社。在貸款貼息、種苗生產、產品銷售等方面給予扶持,帶動花卉苗木產業向規?;?、標準化、公司化方向發展。

5.2.4 建議市縣政府實施的建設項目及財政資金支持建設的項目。在采購農林生產用苗、城市綠化建設用苗時,在同質同價的條件下,優先采購使用本地培育的種苗。鼓勵種苗生產者與用苗單位簽訂委托育苗協議,實施訂單育苗。

5.3 加強技術支撐

協調統籌農林、科技、扶貧等部門培訓項目資金,聘請市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花卉苗木技術培訓,為花卉苗木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提升從業人員素質。由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牽頭,建立花木研究試驗站,主要進行鄉土特色花木新品種培育、南北方花木引種馴化等技術研究和技術服務,考察制定花木標準,研發花木深加工等技術,服務企業與苗(花)農。積極推行復合種植模式及設施栽培新技術,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4 培育龍頭企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及苗木花卉新品種的龍頭企業,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培育一批本土企業、專業合作社,在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中起骨干帶頭作用。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選擇一批經濟效益好、發展勢頭強、科研水平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花卉苗木企業、專業合作社在項目、貸款、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扶持,進一步增強其核心競爭力,發揮其綜合帶動能力。同時,吸引資金雄厚的民營企業進入苗木花卉生產經營領域,為苗木花卉產業化經營增添新活力。支持和鼓勵企業、合作社、苗農之間開展聯合經營,把苗農與市場有效地對接起來,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營銷體系,帶動苗木花卉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

5.5 實施精品戰略

以精品示范園建設為重點,大力推行單品種花木專業化、規?;N植,積極引進名、特、優、新品種,實行工廠化育苗、科學化管理、精品化產出、品牌化經營,不斷提升產品品質。鼓勵企業牽頭申報“圣水漢桂”商標,走品牌路線,依靠品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5.6 制定考核方案

建議各村參照全鎮苗木花卉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結合“宜居、宜游圣水”和美麗鄉村建設,制定本村方案和措施,明確發展重點,穩步推進。鎮政府每年組織對各村進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并將結果納入年終綜合考核內容,以此推動苗木花卉在全鎮均衡發展。

猜你喜歡
圣水花木全鎮
花木箋
嘮叨的媽媽
愛找茬的老師
時間都去哪兒了
奇幻塔羅島之七
全鎮最小的人
咬定目標抓“創建”全鎮面貌別樣新
皇城二中“同課異構”演繹精彩
圣水河,別樣的生命和感動
清清“圣水泉”塞外魚鄉別樣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