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植被資源現狀調查及保護對策

2019-01-06 06:36何建良
現代園藝 2019年19期
關鍵詞:灌叢層高西河

何建良

(云南省曲靖市林業和草原局 655000)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規劃占地總面積1040.49hm2。沾益區總面積2814.9km2,位于云南省東部,曲靖市中部,素有“珠江第一縣”、“滇東交通樞紐”之稱,地處東經103°29′~104°14′、北緯25°31′~26°06′。東與富源縣相伴,南與麒麟區、馬龍縣接壤,西與尋甸、會澤兩縣毗鄰,北與宣威市交界,沾益區東西最大橫距73km,南北最大縱距64km。沾益區是云南省革命老區、中國重要煙草基地、藥用花卉基地,著名景點有珠江源、海峰濕地、彩云洞等。目前,已經完成了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規劃的景觀建設,對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內20km 長的河道兩側進行了綠化、亮化處理。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也是沾益區森林城市創建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經過積極有效的管理,恢復和保持森林的自然狀態,這對植被資源和物種棲息地的保護與恢復都至關重要。

1 植被資源現狀調查方法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范圍內的植被資源不但面積大、分布廣,而且類型較為豐富。本次調查在規劃范圍內采用“3S”調查技術路線,疊合沾益區土地保護利用規劃衛星影像圖,現地調查時采用標準地調查法和典型選樣設置0.01hm2的樣地調查法,通過查詢相關資料、訪問和現地調查相結合進行。

2 植被資源現狀調查總結

2.1 溫暖性落葉闊葉林

溫暖性落葉闊葉林是指群落喬木層高約5~13m,層蓋度5%~40%,以旱冬瓜為優勢種,常伴生有云南松、桑等。旱冬瓜林普遍分布于西南地區,尤其是滇中、滇西南和滇西北,是常綠闊葉林受破壞后退化形成的次生林,分布很廣,多呈小片狀,不形成大面積的連片群落。在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呈現不連續的零星分布,多見于水庫周邊山坡上,與溫暖型針葉林伴生,海拔范圍1942~1961m。另外,旱冬瓜種源豐富,生長快、用途廣,在本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也常常被人工種植而形成小面積的人工旱冬瓜林。伴生灌木層高1.0~3.0m,層蓋度65%~80%,主要種類有火棘、栒子、野拔子、地石榴、川梨、竹葉椒等等。伴生草本層高0.3~1.5m,層蓋度30%~35%,主要種類有鬼針草、紫莖澤蘭、滇蔗茅、暗綠蒿、野草莓、土牛膝等。

2.2 暖溫性針葉林

在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溫暖型針葉林主要集中分布在西河水庫周邊的山坡上,常見群落有云南松林、云南松+栓皮櫟林、云南油杉+云南松林。

2.2.1 云南松林。在規劃范圍內云南松林林相整齊,群落結構簡單。喬木層高7~12m,層蓋度5%~20%。多以云南松為單優樹種,其它伴生樹種較少,主要栽培的有苦楝、川楊、櫻等。伴生灌木層高低不整齊,從不足1m到4~5m,分布也不均勻,層蓋度35%~60%。主要種類有水紅木、臭莢蒾、尖萼金絲桃、卵葉懸鉤子、小葉女貞等。伴生草本層高0.3~0.8m,層蓋度55%~60%。以禾本科、菊科植物為優勢。主要物種有紫莖澤蘭、繁縷、早熟禾、菊芋、具芒碎米莎草、風毛菊等。層間植物數量較少,但種類較多,如牽牛、五葉鐵線蓮、何首烏、菝葜、野葡萄等。

2.2.2 云南松+栓皮櫟林。規劃范圍內的云南松林+栓皮櫟林群落結構簡單,多見于水庫周邊山坡上。喬木層高5~15m,層蓋度20%~60%。多以云南松和栓皮櫟為優勢樹種,其它伴生樹種較少,主要有栽培的銀荊樹、香椿、伊桐等。伴生灌木層高低不整齊,從不足1m到4~4.5m,分布也不均勻,層蓋度約40%。主要種類有黃背櫟、火棘、亮毛杜鵑、卵葉南燭、栒子、馬桑等。伴生草本層高0.3~0.8m,層蓋度約5%~90%。主要物種有苦蒿、硬稈子草、白茅、喜旱蓮子草、蕓香草、鐵軸草、東紫蘇、扭黃茅等。層間植物數量較少,但種類較多,如紅素馨、野豇豆、裂葉鐵線蓮等。

2.2.3 云南油杉+云南松。規劃范圍內的云南油杉+云南松林群落物種多樣性較豐富,多見于水庫周邊山坡。喬木層高5~15m,層蓋度約40%。多以云南油杉、云南松為優勢樹種,其它伴生樹種較少,主要有云南紫荊和栽培的桉樹、銀荊樹、刺槐等。伴生灌木層高低不整齊,從不足1m 到4~4.5m,分布也不均勻,層蓋度約70%。主要種類有黃背櫟、火棘、亮毛杜鵑、卵葉南燭、栒子、馬桑等。伴生草本層高0.3~0.8m,層蓋度約5%~90%。主要物種有苦蒿、硬稈子草、白茅、喜旱蓮子草、蕓香草、鐵軸草、東紫蘇、扭黃茅等。層間植物數量較少,但種類較多,如紅素馨、野豇豆、裂葉鐵線蓮等。

2.3 溫暖性灌叢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暖性灌叢具有明顯的次生性,主要是由原來的云南松林受到破壞后形成的,群落結構不穩定。主要分布在水庫周邊,與溫暖性針葉、闊葉林伴生。包括3 個群系,火棘-白刺花灌叢、迎春-牛筋條灌叢和杜鵑灌叢。

2.3.1 火棘+白刺花灌叢。規劃范圍內的火棘+白刺花灌叢零星分布在水庫周邊,海拔1904~1935m,是石山流石灘坡面上大面積連片分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植被。伴生喬木層蓋度2%,高度5~8m,物種較少,僅有山合歡和栽培的沖天柏、銀荊樹3 種。灌木層蓋度50%~55%,高度0.2~4.5m。主要種類有川梨、風吹簫、粉葉小檗、扁核木青刺尖、喀西茄、黃花稔等。伴生草本層高度0.1~2m,蓋度15%~80%。主要種類有萬壽菊、狗尾草、鬼針草、繁縷、滇蔗茅、白花車軸草、千里光、艾蒿、鐵軸草等。層間植物有圓葉牽牛、菝葜、叉蕊薯蕷、山土瓜等。

2.3.2 迎春+牛筋條灌叢。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迎春-牛筋條灌叢分布于海拔約1935m壩邊,呈小斑塊狀,群落結構簡單。喬木層有少量的臭椿、栓皮櫟,高度約10m。灌木層高0.3~3.5m,蓋度80%左右,主要有小葉女貞、牛筋條、小葉栒子、白刺花、多花杭子梢、多花胡枝子、粉葉小檗、大葉山螞蟥、來江藤等。草本層高度0.3~0.8m、蓋度30%,常見的有革命菜、鈴鐺草、金茅、野古草、孩兒草、萬壽菊、粘冠草等。

2.3.3 杜鵑灌叢。杜鵑灌叢分布范圍較小,在規劃范圍內較少見,主要分布于海拔1882m 左右的水庫邊,呈小斑塊狀不連續分布。群落結構簡單,分為灌木層和草本層。灌木層高0.4~2m、蓋度55%,主要有小葉栒子、茅莓、矮楊梅、烏鴉果、美麗馬醉木、粉葉小檗等組成。伴生草本層高度0.2~2m、蓋度約85%,常見植物種類有牡蒿、蘆竹、鐵軸草、香薷、千里光、菜蕨、鈴鐺草、馬藍、尼泊爾天名精等組成。

2.4 草甸

草甸是以草地為主的植被類型,中間夾雜著極少數的喬木或者灌木,分布區域受人為影響嚴重,多為森林遭到長期砍伐、火燒、放牧后退化形成。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草甸主要是蒿和車軸草草甸形式,多見于河岸邊。在草甸群落周邊多伴生有零星少量灌木,主要樹種有白刺花、扁核木青刺尖、粉枝莓、粉枝莓、喀西茄、核桃等。群落草本層蓋度約85%~90%,高度低于1m,物種組成豐富,主要有萬壽菊、白花車軸草、鬼針草、千里光、鐵軸草、豨薟、五葉草、薊、虎掌草、金茅、馬鞭草等。群落的層間植物只有圓葉牽牛1 種藤本植物。

2.5 挺水植物群落

挺水植物通常有發達的通氣組織和發達的地下根莖或塊莖,它的疏導組織、機械組織和保護組織發育健全,在強烈陽光下植株蒸騰旺盛,并常能忍受短期內一定限度的土壤干燥。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挺水植物群落分為菖蒲挺水群落、蘆葦+蘆竹挺水群落、喜旱蓮子草+筆管草挺水群落3 種類型,多見于中下游河道內。

2.5.1 菖蒲挺水群落。該群落草本層蓋度約為85%,高度0.1~1m,主要種類有菖蒲、假稻、燈心草、野慈菇、白花車軸草、阿穆爾莎草、升馬唐、車前、節節菜等。

2.5.2 蘆葦+蘆竹挺水群落。該群落以蘆葦、蘆竹、菖蒲為主,蓋度約為95%,高度1.5m 左右。主要種類有菖蒲、蘆葦、滇蔗茅、蘆竹、白花車軸草、異型莎草、柳葉菜、水芹、水蓼等。

2.5.3 喜旱蓮子草+筆管草挺水群落。該群落主要是筆管草、喜旱蓮子草,蓋度達95%,高度約1m。伴生的其他物種有白花車軸草、假稻、燈心草、水蓼、阿穆爾莎草、碎米莎草、野慈菇等。

2.6 浮葉植物群落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河流水生態環境良好,河道內廣泛分布以多種眼子菜、浮萍等浮葉植物為特征的浮葉植物群落。群落由漂浮于水面上的植物為主構成,以浮葉植物為主,包括少量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組成群落的物種較多,蓋度較大,平均蓋度達到40%。主要有穿葉眼子菜、竹葉眼子菜、浮萍、大薸、假稻、金魚藻、燈心草、節節菜、千屈菜、野慈菇、水葫蘆、狐尾藻、毛茛等。

2.7 人工用材林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人工用材林有桉樹林、柏木林、滇楊林、旱冬瓜林4 種,在整個流域均有分布,其中旱冬瓜林、滇楊林和柏木林多見于城郊田壩,而桉樹林則多見于西河上游山區。

2.7.1 桉樹林。桉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常綠高大喬木。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人工桉樹林主要栽培于耕地邊,面積較大,但生長緩慢,目前胸徑不足30cm,尚未達到采伐年齡。

2.7.2 柏木林。中國栽培柏木歷史悠久,柏木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柏木林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岸,面積不大,調查時見到胸徑不超過30cm。

2.7.3 滇楊林。滇楊,又名攀枝樹。落葉喬木,高達25m,樹冠卵圓形或廣卵形。喜光,喜溫涼氣候。較喜水濕,在土層較厚、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良好。速生,根系較淺,耐移植,耐修剪。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滇楊林集中分布在河道兩側,群落外貌茂密整齊,林木高大挺直,純林群落總蓋度達90%以上。

2.7.4 旱冬瓜林。旱冬瓜,為樺木科速生用材樹種,民間也誤稱為“水冬瓜”。濕地公園規劃范圍內的人工旱冬瓜林主要見于水庫邊,連片面積不大,有基本與云南松形成云南松-旱冬瓜次生林。

3 植被資源保護對策措施

3.1 自然群落的保護

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沾益區城城郊,由于存在著各種人為影響因素,現有的自然植被具有一定的次生性質,包括云南松林及其混交林,灌叢及濕地群落和水生群落。因此主要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使得當地現有的云南松林、灌叢、濕地群落和水生群落等多種自然植被在不再遭受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向著當地地帶性植被以及更加原生性的植被的良性演變。

3.2 各種群系的優化

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看,自然植物群落(群系)是當地生物多樣性相對較豐富的生境,而且也是當地長期自然及氣候條件的綜合進化產物,因此不主張對自然群落進行引種等人工優化措施??赏ㄟ^保護的方式,主要是加強管理和封山育林,讓其在當地良好的氣候條件下,進行自然良性發展。

3.3 各個區域對應的生態優化措施

區劃為“核心區”和“緩沖區”的區域,只能任其自然演變,不能加以人為改造;區劃為“試驗區”(或“可利用區”)的區域,可以進行適當改造和優化。濕地周邊的陸地區域,可以規劃一些園林小品,多種植觀賞價值較高,并且適應本區氣候條件,又屬于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物種,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珙桐、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水青樹;也可以從當地觀賞價值較高的物種中選擇一部分物種,如頭狀四照花、火棘、杜鵑、薔薇、牛筋條等,通過采種育苗或營養繁殖等途徑進行擴繁,再用于造景。這樣既可以合理利用當地的土著物種資源,還可以極大地豐富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3.4 人工林的控制

從調查情況看,擬建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的人工林包括桉樹林、柏樹林、楊樹林和旱冬瓜林,多數處于幼林階段,種植密度較大,林內生物多樣性簡單,由于種植密度較大,不利于人工用材林的培養。另外,人工林面積越大,對園區內生物多樣性負面影響也就越大。因此,在取得林權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首先應將種植密度較大的人工林進行間伐,去除生長較差的植株,合理稀疏林分,以利于人工林的良性生長,同時由于林分的稀疏,當地的土著植物會以多種方式進入人工林中,這將會顯著地增加公園內的生物多樣性。

3.5 植被恢復措施

3.5.1 植被保留。采取封山育林和控制人工林的方式,加強保護西河水庫周圍現有的云南松林及其雜交林灌叢及濕地群落和水生群落;將種植密度較大的人工林進行間伐,合理稀疏林分,利于人工林的良性生長,增加生物多樣性。

3.5.2 喬木恢復。喬木恢復主要集中在西河水庫面山處,結合現有喬木種類,在恢復區種植不同種類、不同樹齡的闊葉、針葉鄉土樹種,形成一定規模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樹種以云南松、香樟、含笑、清香木、黃連木、滇油杉、棕櫚樹、滇樸、側柏等為主。

3.5.3 灌木恢復。灌木恢復主要集中在西河水庫面山處及西河下游城郊段,結合現有灌木的種類,在恢復區種植鄉土灌叢,進行喬灌搭配,涵養水分,樹種以馬桑、火棘、牛筋條、白刺花、小葉女貞、杜鵑、十大功勞等為主。

3.5.4 水生植物恢復。水生植物恢復主要集中在攔河壩及西河中下游河道兩側,結合現有水生植物種類。進行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層級恢復,以菖蒲、千屈菜、喜旱蓮子草、蘆葦、睡蓮、大藻、苴草、浮萍、金魚藻、穿葉眼子菜、苦草等為主。

3.6 廣泛宣傳,形成生態環境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和曲靖M、創森網站、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大力宣傳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內容和保護措施等,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度和參與意識,為保護沾益西河國家濕地公園植被資源營造良好的氛圍。

猜你喜歡
灌叢層高西河
房屋買賣合同中層高糾紛涉及的法律問題
灌叢化對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質的影響
吉蘭泰鹽湖綠洲檉柳灌叢生長與沙堆形態特征的關系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橋上跨成昆鐵路成功轉體
大西河,冷色調的生命
大西河,冷色調的生命
煙雨蒙蒙青西河
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甸植物帶概況
大火災
土地增值稅清算過程中房產開發成本分攤方法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