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教學實踐

2019-01-06 17:25高悅敏宋玉紅許小麗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院校高職傳統

高悅敏,宋玉紅,許小麗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200)

1 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中華傳統文化是高職院校育人工作中重要的教育內容,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發揮大學生在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當前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1 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互聯網+時代雖然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為其提供了多種教學模式的可能,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在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學的過程中,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尤為突出,這是因為:第一,高職院校中傳統文化的課程一般屬于選修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主要是針對專業課程,并沒有大范圍開展針對選修課程的改革工作,因此傳統文化教學模式依然采用原有的教學方式開展,模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比較枯燥,課堂氣氛不夠濃厚,無法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教學效果也無法得到快速提升;第二,傳統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權威角色的存在,主導整個課堂授課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地位,這樣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得到發揮,對傳統文化的熱情無法得到體現。而且課堂中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不多,教師無法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不愿意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請教。

1.2 缺少實踐課程相關的內容

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課程時,主要是采用傳統的理論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文化的知識進行學習,例如:通過閱讀經典名著了解過去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缺少實踐課程相關的內容,主要原因有:第一,實踐課程環節的安排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高職院校將教學改革的精力和資源放到了專業課程方面,對選修課程的改革速度比較慢,因此并沒有安排相關的實踐課程環節;第二,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課程過于簡單,例如: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傳統名著,然后寫下讀后感,用來進行讀書交流和分享。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向實踐教學方向發展,但是離真正的實踐教學還有不小的差距。

2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教學實踐策略

互聯網+時代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教學實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促進傳統文化教學實踐優化方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2.1 利用互聯網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

互聯網+時代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也使得信息的傳播途徑變得更加豐富,因此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更多豐富的教學資源:第一,教師需要熟練掌握互聯網的操作,從網絡中獲得更多豐富的資源,并認真挑選合適的內容,加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豐富文學知識儲備,進而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第二,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及組合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出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利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將傳統文化的知識傳播出現,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更加集中注意力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推動作用。

2.2 利用互聯網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和教師是傳統文化課堂中的重要角色,兩者的互動和配合能夠更好地促進傳統文化教學效果的提升。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允許教師和學生通過多種實時通訊途徑進行交流和互動,需要進一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第一,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首先,在進行教學改革時,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適應時間,教師可以將課堂的絕對控制權逐漸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地熟悉自身角色的轉變;其次,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并且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引導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教師和學生除了可以在課堂中進行互動之外,還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互聯網工具進行知識的分享。例如:教師將相關的知識共享到平臺上,學生可以利用平臺獲取知識,并針對分享的內容進行互動討論,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2.3 創新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需求,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供條件。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對網絡中常用的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和分析,尋找適合傳統文化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將多種模式混合起來。例如: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互換,有助于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案例情境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從內心深處認可并接受傳統文化的課程教學,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第二,安排對應課時的實踐課程,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過程中。而且通過實踐,可以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產生背景及具體的應用,對于學生深入理解傳統文化非常有幫助。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例如: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參加學生會相關組織等。

2.4 營造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

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效果對教學氛圍的依賴比較大,所以需要不斷優化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中華傳統文化是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高職院校傳統文化的教學也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中,需要從多個方面拓展傳統文化的教學范圍。例如:開展古詩詞鑒賞大會,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并寫下相應的讀后感,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第二,高職院校需要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也可以增加合理數量的必修課程,學生可以提高對課程的認識程度,能夠認真對待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第三,學生的背誦和創作都需要特定的環境,因此高校需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例如:將某些教室作為集中會議場所,可以允許學生進行分組交流,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改革提供條件。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實踐教學開展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都制約著傳統文化教學成效以及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為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利用互聯網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創新教學模式并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學氛圍,從而為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學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院校高職傳統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將微課融入高職鋼琴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