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產品為例談傳統產品出口貿易翻譯應注意的問題

2019-01-06 17:25趙寶瑩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命名茶文化茶葉

趙寶瑩

(洛陽理工學院,河南洛陽 471000)

我國是茶的主要發源地,對世界茶文化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每一個商品都需要擁有簡潔、響亮的名稱,以及詳細、準確的介紹,這樣更容易讓消費者了解和購買,所以茶產品的出口貿易翻譯工作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茶產品的對外銷量和茶文化的傳播效果。由于茶產品命名的復雜性和語言系統的差異性,對茶產品的出口貿易翻譯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1 以茶產品為例談傳統產品出口貿易翻譯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規范統一標準

茶葉是我國典型的傳統產品,在對外貿易、文化交流方面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很早之前中國茶葉便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流通商品。我國的茶葉種植已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出種類繁多的茶葉類型,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品牌,有的是依據原產地來命名的,比如普洱茶、祁門紅茶,有的是依據茶葉形狀命名的,比如六安瓜片、君山銀針、碧螺春,有的是根據神話傳說命名的,比如鐵觀音、大紅袍。在中國境內,這些茶葉品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驗證了中國燦爛的種茶歷史和飲茶文明,但是正是由于中國茶產品的豐富性以及名稱由來的包容性,導致了對外貿易的翻譯問題。同時,茶產品的出口貿易翻譯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導致很多企業的品牌和名字管理非?;靵y,嚴重影響了出口市場秩序,有些企業缺乏長遠發展目光,不注重查產品出口貿易翻譯問題,使很多問題遲遲沒有解決[1]。

1.2 翻譯方法過于單一

以茶產品的英譯名為例,出口貿易翻譯方法主要包括音譯、直譯、意譯、音義兼譯等。其中音譯法占據了主要地位,比其他翻譯方法都要多,成為茶葉種類翻譯命名的首選策略,比如大紅袍的英譯名為Da Hongpao、信陽毛尖的英譯名為Xinyang Maojian、六安瓜片的英譯名為lu'an guapian,諸如此類,這種翻譯方式在茶產品銷售成熟區域應用還可以接受,畢竟廣大消費者已經了解該產品的主要特點,但是對于一些非著名產品或小眾茶葉產品則容易產生理解誤差,不利于消費市場的開拓。而且音譯的命名方式不能表現傳統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大大降低了茶產品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中國語言博大精深,簡單的翻譯并不能全面展現出口產品現實價值,不利于茶文化的傳播和推廣。

1.3 品名翻譯存在誤解

1.3.1 同音不同義

同音字在中國語言系統中比較常見,很多文字讀音相同但是蘊含的意義卻大不相同。比如功夫茶和工夫茶,功夫茶是一種傳統的泡茶工藝,而工夫茶指的是一種上等的紅茶,如果這時候采用音譯則會使外國消費者混淆不清,出現理解錯誤。另外,很多花茶也被翻譯成茶,但花茶并不含有茶的成分,所以在翻譯時要將花的含義表達出來,并且與茶的功效進行區分。

1.3.2 直譯的困惑

直譯在茶產品出口貿易翻譯中應用的也比較多,但是有些茶的名稱與茶的種類和特點沒有絲毫關系,這也容易產生歧義。比如福建水仙茶,這一茶名是從傳說中得來的,因其在桃仙洞外發現的,故名桃仙茶,由于口音問題桃仙茶變成了水仙茶,然后被一直沿用下來,如果用英文直譯將水仙茶翻譯成narcissus tea,那么就會引起消費誤解,殊不知這種茶與水仙花沒有任何關系[2]。

1.3.3 名字不含茶

有很多茶的名字中不含茶字,比如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螺春、鐵觀音等等,如果僅僅根據漢字構成進行翻譯,有些國外消費者就不知道這是什么產品,所以在翻譯時要加上茶字。以西湖龍井為例,它是以地名來命名的,龍井是西湖邊上一個村莊的名字,跟龍和井沒有任何關系,有些人采用直譯法將其翻譯為Dragon Well,這會產生嚴重的誤解,使消費者不能正確辨別和購買茶產品。

1.4 產品說明語法錯誤

茶產品是中國的傳統產品,有些國外地區并不明白茶的使用方法和實用價值,而且隨著茶產品的不斷研發,需要企業附加詳細的產品說明,為外國消費者提供使用指導服務,讓他們明白不同茶產品的獨特內涵。由于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很多企業在翻譯產品說明時,沒有配置專業的翻譯人員,這很容易出現語法錯誤,導致產品信息傳達不明確。比如,茶葉需要放在陰涼處密封保存,這是一個基本常識,但是如果不加以說明會導致外國消費者存儲不當,影響茶葉品質,有些企業將其翻譯為Please put tea in the cool place to sealing save,這從中文的角度來看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實際英語應用中卻不是這樣表達的,而應該調整為Please put tea in the cool place sealed to save。所以,茶產品說明翻譯的語法問題不容忽視,應該請專業翻譯人員進行翻譯和檢查工作[3]。

1.5 文化差異考慮不周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我國茶產品的出口貿易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在翻譯表達時,針對出口國的文化喜好進行調整,避免冒犯到其他國家和人民。在產品命名上,中國的紅茶不是Red Tea而是Black Tea,由于傳統西方文化習俗,紅色在英語語境中代表證危險和暴力,如果將大紅袍直譯為Big Red Robe,那么會使外國消費者很反感,從而導致產品銷售困難。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和飲食文化,荷蘭人喜歡茶水中加牛奶,巴基斯坦人喜歡英式紅茶,埃及人熱衷濃厚的紅茶卻不喜歡加牛奶,所以在說明翻譯時可以對茶產品的搭配進行建議,比如出口荷蘭的茶葉類型,如果不宜與牛奶搭配飲用的需要進行重點說明,以免荷蘭人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食用,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口感和營養,不利于后續消費市場拓展。

2 以茶產品為例談傳統產品出口貿易翻譯優化策略

2.1 規范統一翻譯標準

出口貿易翻譯關系著我國茶產品的國際形象和市場推廣,所以必須規范翻譯標準。茶產品行業應該積極與文化翻譯部門溝通合作,改變現有市場的翻譯亂象,對茶產品出口貿易翻譯進行科學系統的設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文化符號,提升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建設翻譯資料庫,使每個品種的茶產品翻譯能夠有所依據,有利于國外消費者更好的理解這些傳統中國產品。同時,加強宣傳推廣,在國際范圍內形成中國茶產品的共同認識,不斷能夠加深消費者的印象,而且能夠及時糾正外銷市場的翻譯錯誤,減少一茶多譯、多茶一譯等問題的出現[4]。

2.2 積極探索最優翻譯

我們上文中提到過,現有的翻譯方法主要有音譯法、直譯法、意譯法等,每種翻譯方法都傳遞出茶產品的不同信息,在命名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最優翻譯策略?!妒澜绮枞~百科全書》中珠茶的翻譯為Zhucha/Gunpowder,第1種采用的是音譯法,簡單直接,但缺失了茶產品特點描述和茶文化內涵解讀,第2種采用的是意譯法,但是該詞語與茶關系甚少,而且會產生誤解,如果將其譯為Pearl Tea則更為貼切,不僅對其形狀特征進行了描述,而且賦予了珠茶百不得一的珍貴形象。除了積極探索最優的翻譯策略,也可以針對茶產品的主要特征及文化內涵進行補充說明,首先對產品名稱進行直譯或音譯,然后在名稱下面添加注釋,這樣盡可能清楚、準確的表達茶產品信息,讓國外消費者更容易理解。

2.3 加強翻譯質量管理

為了提升茶產品等傳統產品出口貿易翻譯質量,企業必須提高認識水平,全方位加強產品翻譯質量管理。在翻譯人員招聘上,應該選擇專業素養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避免出現單詞、時態、語法等低級錯誤。同時,做好教育培訓工作,提升翻譯人員的責任意識,學習相關茶產品的理論文化知識,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通過專業考核提升翻譯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避免翻譯水平停滯不前,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另外,嚴格制定和落實翻譯監督審查機制,在茶產品出口貿易翻譯工作完成后,應該及時交由專業人員進行復核,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時查找原因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避免產品流入國際市場后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2.4 充分了解外國習俗

翻譯人員應該做到中西貫通。首先,對茶產品的基本特點和文化內涵進行深入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簡明扼要的總結出茶產品所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尋找查產品的核心賣點,在翻譯時既講究遵循事實,又能夠適當升華,避免以偏概全引起消費誤解。企業應該積極派遣工作考察團對外國文化進行實地考察,熟悉他們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不僅僅要在茶產品外包裝元素上有所設計,也應該體現在產品翻譯中,盡量降低溝通成本,有利于企業針對外國飲食習慣積極研發和調整茶產品生產,更好的符合當地的文化習俗,從而實現成本控制和市場推廣的目的[5]。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茶產品出口貿易翻譯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統一標準、翻譯方法單一、品名翻譯誤讀、低級語法錯誤、忽視文化差異,然后從規范翻譯標準、探索最優方法、加強翻譯管理、了解外國習俗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有效解決茶產品出口貿易翻譯的問題,積極推動中國傳統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向世界展現中國形象和文化魅力。

猜你喜歡
命名茶文化茶葉
《茶葉通訊》簡介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一帶一路”與茶文化傳播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香噴噴的茶葉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