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強化

2019-01-06 17:25談彥妤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新聞節目新聞媒體主持人

談彥妤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武漢 430200)

1 融媒體環境下影響新聞傳播特點

1.1 新聞節目的形式

對于傳統的新聞節目來講,主持人將最近的新聞熱點信息以專業的形式傳播出去,節目形式較為嚴謹、呆板,與觀眾的互動行為非常少。但是,隨著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催生出了很多創新的新聞節目形式,為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強化提供了條件:第一,互動形式的增加,傳統新聞節目中幾乎與觀眾沒有互動;融媒體環境下,主持人可以利用面前的ipad、多媒體設備等實時獲取相關信息,增加了新聞內容的實時性,同時可以更好地獲取觀眾的評論信息;第二,互動平臺的多樣化,融媒體為觀眾提供了多種交流與互動的平臺,例如:觀眾可以在新聞媒體的官方微博下面進行留言;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賬號等進行互動評論,表達自己對新聞內容的觀點及想法。新聞節目形式的創新可以給予新聞主持人更多發揮的空間,具備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的條件,增加新聞節目的互動性、實時性、趣味性等,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1.2 受眾群體差異

新聞媒體是為觀眾提供實時信息的媒體,其輸出的信息是相似的,但是受眾群體卻是多樣化的,會激發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增強,這是因為:第一,受眾群體的差異,會使得他們對同一信息具有不同的理解,然后存在不同的觀點,可以認同或者不認同,可以只認同一部分等等,這就需要新聞主持人具有較強的互動能力,既可以理解每位觀眾的觀點,又能夠對其進行專業的評論,引導新聞媒體信息的正向傳播;第二,受眾群體差異性的特點,也對新聞主持人的互動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專業能力高、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都需要特別突出,同時又可以應對千人千面的挑戰,對不同的受眾采取不同的互動形式,更好地滿足觀眾的多樣化需求。

1.3 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更加主動

在過去,由于新聞媒體缺乏互動性的環節,很多觀眾都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的信息。但是,隨著融媒體及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更加主動:第一,打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過去新聞信息主要是通過傳統媒體進行直播,只能在特定環境下進行觀看,對時間和空間的要求都比較高;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觀看新聞信息,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打破了空間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及評論,觀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更加主動;第二,觀眾對新聞信息的評論更加主動,融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新聞內容進行評論,一方面:可以提高觀眾對新聞事件的關注程度,提高公眾的知情權,為引導輿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提高了觀眾對新聞的互動需求,要求新聞主持人具有較高的互動能力,推動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媒體的不斷創新及發展。

2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強化策略

當前,融媒體環境及相關技術的發展,為新聞互動性的增強提供了條件,也對新聞主持人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總結融媒體環境下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影響因素之后,提出了強化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策略,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2.1 提高新聞主持人的融媒體素養

新聞主持人是提供新聞信息的重要組成因素,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將新聞信息快速、專業、全面地傳播出去。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主持人互動能力的強化,就需要提高他們的融媒體素養,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樹立融媒體的思維方式,傳統的新聞媒體中,主持人只需要按照提前準備好的稿子進行解說即可,但是融媒體時代,新聞主持人可以通過更多的途徑獲得信息,包括互動過程中觀眾的評論內容等。因此,新聞主持人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方式,將這些信息進行甄別和挑選,選擇合適恰當的內容與觀眾進行分享,并引導觀眾向著正確的輿論方向思考;第二,引導觀眾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新聞媒體中的群眾不再是簡單接受新聞信息的角色,應該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新聞媒體中來。例如:可以鼓勵觀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可以激發觀眾評論或者表達意見和建議的興趣等等,讓觀眾主動參與到新聞媒體中來,提高其主人翁意識:一方面,可以滿足觀眾積極參與新聞媒體的要求,可以為他們提供合法正規途徑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更多的人傾聽到群眾的心聲和需求;另一方面:引導觀眾與新聞媒體進行互動,可以增強觀眾的參與感,更好地得到觀眾的認可,提高新聞媒體的收視率,達到傳播信息和引導輿論的目的。

2.2 積極應對觀眾群體的差異性

新聞媒體的受眾群體數量龐大,年齡、地域、教育背景等也相差比較多,因此在進行互動交流時可能會出現很多意外情況,這就需要新聞主持人進行良好的應對:第一,引導受眾群體向著正確的輿論方向前進,很多受眾群體由于認知能力有限、人云亦云,或者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對新聞媒體發布的信息會出現疏漏或者錯誤理解的情況,這時就需要通過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幫助群眾糾正相關的信息,引導他們進行正確地進行內容的理解,這是新聞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也是新聞主持人的義務;第二,受眾群體的差異性較大時,就需要新聞主持人具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夠滿足專業人士的問題,也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大部分的觀眾接受新聞信息,最終達到新聞內容正確、及時傳播的目的;第三,新聞主持人需要嚴格約束自己的衣著、舉止行為等,使得自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夠得到大部分觀眾的信服,使得觀眾可以按照新聞主持人的思路理解新聞內容,并進行有效傳播。

2.3 不斷拉近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距離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媒體需要依靠新聞主持人與觀眾進行互動,那么就需要不斷拉近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距離,真正了解觀眾的內心所想、所需,才能夠與其進行深入地交流和互動。拉近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距離,可以做到:第一,新聞主持人需要在線下與觀眾保持聯系,例如:可以通過微博賬號對新聞內容進行宣傳,對觀眾的疑問和意見進行回復,收集觀眾的觀點進行分析和匯總,找到新聞內容中爭議的點等等。這些措施可以使得新聞主持人真正走入觀眾群體中,站在他們的角度進行思考,可以看到新聞媒體很多不一樣的信息;第二,新聞主持人在線下可以通過直播、開通公眾賬號等形式與觀眾進行互動,與觀眾暢聊新聞媒體中的觀點;除此之外,新聞主持人還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座談,以更加專業的角度與觀眾進行交流與互動,提高新聞媒體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其中。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節目形態、受眾群體差異、受眾的新聞信息獲取習慣等都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而強化主持人互動能力,則是確保新聞節目傳播力與影響力得以提升的重要要求,為此,在新聞節目創作中,需要提高新聞主持人的融媒體素養、積極應對觀眾群體的差異性、不斷拉近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距離,從而為主持人互動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新聞節目新聞媒體主持人
探尋電視新聞節目主播如何應對新發展趨勢帶來的挑戰
雪中放牧新風景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淺談提高新聞媒體社會責任感的對策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路徑與策略
融媒體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策略研究
2014美國新聞媒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