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06 17:25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中華思政院校

劉 旭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 551403)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為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華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積累讓民族文化變得越來越優秀。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利用這些寶貴資源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能夠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勢在必行。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不但能夠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能夠實現自身綜合素質以及道德素養的提升。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1.1 有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厚的根基。在激烈的時代競爭下,我們因為有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走得更遠。歸根結底,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難以斬斷。中華傳統文化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梢哉f,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實現改革創新。利用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了傳承,徹底改變了之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實現了政治說教向文化自覺的過渡。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了更新更有效的手段,從而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那么人類所處的環境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為了能夠在高職院校中更好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從文化傳承的視角來看,中華優秀地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必須實現有效融合,這不僅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也關系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2 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實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得到了擴展,有了充足的案例進行佐證,也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使學生更容易接納思想政治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這種愛國之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因此,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精神,歷經千年,值得我們一代一代不斷的傳承下去。并通過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出了燦爛的花朵,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新世紀的到來,伴隨著新的挑戰,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變得更加珍貴。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我們需要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為有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不但可以實現文化發展與課程目標,課程思維,課程內容的高度契合,還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實效得到大幅度提升。

1.3 有利于健全高職大學生的人格品質

追求高尚的人格一直以來都是中華傳統文化關注的重點,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不乏有很多自強不息,誠實守信的楷模,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的寶貴資源。同時,在培養學生人格品質的過程中,還會采取一些自省,慎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崇德揚善是高職學生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道德過程中需要學習并傳承的首要任務,例如在傳統文化中所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內化成為高職學生自身的精神品格。另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存在,讓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能夠有效抵御西方價值觀對我國青年學生的不良影響。

新時期我們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引導高職大學生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質,做到修身明德,敢于走向獨立,敢于承擔責任。

1.4 有助于培育高職大學生的工匠精神

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解讀工匠精神,可以發現一個人所秉持的專業精神,職業態度以及人文素養就可以稱之為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精神,職業態度以及人文素養,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培養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為了使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提升,高職教育應重視工匠精神的塑造,扎根于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營養,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理念與倫理道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與職業態度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使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就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鑄造工匠精神,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性也不斷地開始轉向關注學生的自我發展上。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重視自我職業能力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做到積極進取,敢于創新。另一方面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展現出優秀的職業技能和良好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對高職學生職業態度的引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高職大學生塑造工匠精神。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2.1 豐富教學內容,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教師把思政課程相關教學平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大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思政課程內容,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在授課內容的基礎上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傾情演繹,感受經典作品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程內容開展各種類型的文化講座和讀書報告會等,組織大學生觀看關于民族精神的各類影視資料、參觀歷史文化紀念館等,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

2.2 完善教學理念,利用新媒體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還需要重視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利用各種新媒體教學手段和平臺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圖片、聲音和視頻等,向大學生展示各種類型的歷史文化資源等,增強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的一些特殊功能,將大學生想要了解的內容生動地展現出來,激發大學生學習各類文化典籍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文化的認識,提升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3 組織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思政教師需要在完善思政教育體系的基礎上,組織各種類型的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其中,地方文化對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為思政教師所用。思政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觀歷史文化古跡,制作各種類型的宣傳短片來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在班級板報中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在校園廣播、校園微信公共平臺上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等。

3 總結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魅力不但能夠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豐富,還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融合,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同時,也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思政教師要深刻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積極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猜你喜歡
中華思政院校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