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與咖啡的文化差異研究

2019-01-06 17:25甄宏杰原永康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飲茶茶文化咖啡

甄宏杰,原永康

(1.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航海分院,天津 300074;2.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384)

當前人民群眾的物質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就導致對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在跨文化交際的推動之下,文化之間的差異及相互融合,能夠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餐飲文化是每個國家頗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不同國家的餐飲文化有著一定的共同點,也有相關的不同點。如承載了我國多種文化元素的茶文化,與代表了開放、自由、熱情生活態度的西方咖啡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但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漸頻繁,也逐漸求同存異進行了有機融合。厘清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探求引起文化差異的原因,尋找內在的共同點,并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融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1 茶文化概述

據歷史記載,茶起源于中國,經過長達幾千年的傳承與積淀,已經逐漸形成了獨有的茶文化,成為了中國頗具代表的特色文化之一。茶文化不單單指茶葉自身,還包含了茶藝、茶德、茶書、茶具等多種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的概念已經深入到了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客人來拜訪,敬茶是最能體現禮儀內涵的方式。茶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從其精神內涵中能夠看出其中蘊含了較為濃厚的“禮”文化。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主要是指沏茶、上茶、飲茶、品茶等基本流程中所體現出的一種文化習慣,能夠與“禮”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了一種具備鮮明中華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

茶在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被眾人認可的神農氏得茶,到了原始社會后期,茶葉被用作與他人交換的一種貨物[1]。在商末周初,人們開始意識到茶葉能夠用于飲用,在經過朝代的更迭后,在戰國時期茶葉的種植與飲用已經小有規模。在隋唐時期,“茶圣”陸羽伴隨其著作《茶經》橫空出世,標志著我國茶文化的正式形成,也直接推動了全民飲茶的風潮,茶宴、茶會、茶館等場所也應運而生,茶文化在此種文化土壤中得以厚植。在宋代,茶文化被推向了頂峰,貢茶、賜茶、斗茶等活動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茶文化主要包含四種結構,分別是物質結構、制度結構、行為結構以及心態結構。物質結構主要是指有關于茶的實際物品,諸如茶具、茶葉等。制度結構主要是指茶葉在生產與飲用時,形成了相應的社會行為規范,讓茶文化的體系更為鮮明,諸如政府對茶葉實行稅收等[1]。行為結構主要是指茶葉在生產與飲用時,人民群眾不約而同的養成了自主行為規范,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茶俗。心態結構主要是指人民群眾在進行飲茶時形成了相應的審美觀念、思維觀念以及價值觀念,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茶道。

茶文化同樣也是我國傳統儒家、道家、釋家思想文化的交叉積淀。儒家向來推崇“仁和”,主張中庸之道,這與茶文化中的部分內涵不謀而合,在喝茶時能夠有效平復自身心緒,保持心境的平和。道家主張清凈無為、道法自然,茶文化中也存在著在飲茶中進入到忘我境界,脫胎換骨,洗凈鉛華的思想。釋家即佛門思想,主要強調禪宗之悟道,與茶文化相結合便是聞名世界的“茶禪一味”,在飲茶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由苦至甜的個中滋味,這和釋家“先苦后甜”的人生感悟頗為相似??偠灾?,茶文化是儒家、道家、釋家思想文化的良好載體,蘊含著天、地、人一統的思想,同時也形成了精神與物質的統一。

2 咖啡文化概述

據史料記載,咖啡最早被發現于埃塞俄比亞中一個名叫kaffe的區域,以該地地名進行命名,隨后流傳至埃及、也門、阿拉伯半島等地區。到了公園前8世紀,咖啡盛行于中東各個區域,直到17世紀初,咖啡才被人引入歐美,至此咖啡文化終于找到了最適合種植與傳播的土壤。歐美人十分熱衷于咖啡,由于各國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對咖啡文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諸如以浪漫著稱的法蘭西,其咖啡文化中處處都有浪漫的影子,他們格外注重飲用咖啡時的環境與情調,認為良好的環境與情調能夠在品味咖啡時影響其心境。再如咖啡文化十分濃厚的美利堅,他們的咖啡文化與法蘭西有著較大的不同[2]。眾所周知,美國歷史文化所經歷的周期較短,并屬于移民國家,具有較強的包容性。這樣的文化基礎直接帶動了美國人的行為處事觀念,他們認為無論做什么事一定要保證效率,因此咖啡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進而形成了一種較為特殊的文化——“速溶”。美國人在喝咖啡時更加強調飲用速度,不太注重喝咖啡時的情調與心境,同時美國在制作咖啡時也更加提倡制作速度,這與美國當地文化底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偠灾?,咖啡文化主張以理性思維進行思考,而茶文化則是提倡中庸靜心。茶文化講求天人合一,咖啡文化則強調天人二分,前者充分體現出了禪宗悟道精神,而后者則體現出了基督精神。

3 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差異

3.1 慢文化與快文化

在中國茶文化中,沏茶強調水、火、沖的時機與節奏,飲茶講求慢品,這樣才能夠讓自身浮躁喧囂的心沉靜下來,深刻領悟到茶的魅力。在飲茶時所追求的是靜心靜身,讓自己處于塵世喧囂之外,由茶葉所傳遞的芳香中嗅到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可以說,茶文化不追求速度,講求一個“慢”字。而在咖啡文化中,所追求的反而是截然不同的“快”[3]??Х瓤诟邢愦?,制作較為簡易,能夠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故而咖啡多用作對工作壓力較大、精神不佳的一種抵抗與宣泄,再如星巴克等世界聞名咖啡店的盛行,追求時代潮流的年輕一代對快節奏的咖啡文化更容易接納,因此,咖啡的魅力在于其節省時間的價值。

3.2 保守理念與創新理念

由于我國生活方式與西方有著較大的差異,加上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宗族及血緣體系較為重視,使得我國人民群眾普遍持有較為保守的理念,養成了較為保守的個性,對文化的開拓并不是十分重視,在茶文化中便能夠略窺一二。從茶文化及咖啡文化的傳播來看,茶文化在西方的傳播較為順暢,西方人群也樂意去接納這一新興事物,而咖啡文化在我國的傳播則顯得較為緩慢,直至上世紀初才對咖啡文化進行了接納。茶的存在方式、營銷策略及自身的口味在我國也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演變過程,但自始至終始終遵循著“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這一基本理念,可以說這是我國茶文化的靈魂所在,故而茶文化也逐漸吸收了保守內向這一特點。而西方國家不同于中國,由于受到自身地域的限制,地勢上存在著一些障礙,讓他們不得不去積極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人養成了敢于創新與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將這類精神融合至國家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格[4]。西方國家善于從優秀文化中去粗取精,以此來對自身進行完善與提升,這樣的文化特點促使了咖啡文化不斷朝著多元化的方向上發展。他們不甘于僅僅死守一種咖啡文化,實行了跨文化交際,將咖啡文化與茶文化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并不斷進行創新,以此來滿足人民群眾的口味需求。比如西方人將咖啡文化中所具備的創新理念發揚光大,植入到了茶文化之中,開發出了便于攜帶與泡制的袋裝茶、節省時間的速溶茶以及打破了傳統的熱茶等。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茶文化中的保守理念也得到了撼動,主要集中于年輕一代,他們也樂于從咖啡文化中汲取精髓,以此來推動茶文化在世界的良好普及與推廣。比如結合咖啡文化中的快速要義,自行研發出了咖啡茶、果茶這一結合體,不同于傳統的繁瑣操作,這類結合體制作起來較為簡易,適合當前節奏越來越快的生活,從另一個層面說,這也體現了跨文化交際的巨大成效。

4 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產生差異的原因

4.1 基于不同的文化特點

上文提到,中國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與儒家、道家、釋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說,中國茶文化的出現與發展,都是得益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一種屬于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在茶文化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想觀念,那便是茶道。茶道匯聚了中華文明與人文精神,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它集合了儒家、道家、釋家的文化思想精髓,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謙和、醇厚、寬容、恭儉以及樸實展現得淋漓盡致,表現出了含蓄淡雅的高尚風格。

而咖啡文化則體現出一種自由理性、方便快捷、浪漫洋溢、熱情奔放的特點,代表了西方浪漫與小資情懷[5]??Х任幕牡滋N來自各國不同特色的文化內涵,諸如法蘭西彬彬有禮、浪漫溫柔,德意志自律嚴謹、堅韌不拔,亞平寧敢于創新、熱情奔放,美利堅自由隨意等。西方文化總體看來說崇尚新鮮感與刺激感,敢于去冒險征服未知的事物,這種理念多多少少也和咖啡文化相互影響,在沖泡咖啡后,便失去了其原有的香醇,變得較為平淡無奇,那么在咖啡文化的熏陶之下,便會重新進行泡制,重新品味,這和中國茶文化的理念與方式有著較大的差異??偠灾?,茶文化與咖啡文化有著較大的差異,主要還是基于不同的文化特點所引發。

4.2 基于不同的飲用環境

在茶文化的熏陶之下,飲茶已經成為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習慣。對于中國人來說,飲茶的環境并不固定,有的時候在接待親朋好友時便會在家里進行品茶,有的時候會在閑暇時光到茶樓進行飲茶,有的時候一杯清茶,一本好書,便是悠閑愜意的一天??梢钥闯?,中國人飲茶主要是追求心靈的舒適與凈化,對環境的要求其實不是太高,只需要能夠讓心靜下來,便足矣。

反觀西方人群,他們對于咖啡店有著較為濃厚的依賴感,飲用咖啡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群日常生活中的固定事項。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總會有不同種類的咖啡店遍布于大街小巷,人民群眾隨時興起便會步入其中飲用一杯咖啡,不但能夠品嘗到醇厚的香味,還能鉤起到解困提神的作用??Х鹊暝傥鞣绞侨嗣袢罕娪糜谛蓍e放松的主要場所,它們的繁榮興盛象征著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意味著人們的物質生活素養的提高。

4.3 基于不同的思維方式

由于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中西方人群的思維方式有著較大的差異,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所站的角度可能有所不同,導致對事物認識的結果也有所不同。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出現與發展,充分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智慧與思維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希臘開始就推崇求真、求知、探索世間萬物,主要是通過理性邏輯與經驗實例來進行分析與論證[6]。邏輯思辨思維是西方人使用最為頻繁的思維方式,他們認為獲取科學知識只能夠通過理性演繹法,這是亙古不變的唯一可靠方式,當通過理性演繹得到相應的結論時,還必須通過經驗實例來對結果進行證明。由此可見,西方在思維與審美方式中更為重視思辨理性,對自身的嚴密性及邏輯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西方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說過,“任何事物包括藝術作品要形成和諧的美的整體,必須在提及的大小與各部分的安排方面保持適中或恰當的比例與秩序”。這在咖啡文化中也有所體現,西方人對咖啡多德沖泡技藝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必須要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沖泡,對咖啡豆、沖泡機械的選擇也有著一套統一的標準,在沖泡完畢后,他們會認為這不單單是一杯咖啡,而是自己費盡心力制作而成的一種藝術品,西方人思辨理性的思維方式可見一斑。

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我國從古代開始,便并不側重于理性自身的邏輯形式,反之立足于生動的藝術實踐與審美經驗,把一個人的德性寄托與某一自然對象之中,在情感升華的過程中尋到物我相融的境界,這樣一來,人的道德情操便得以培養與提升。西方文化中過于側重理性的審美旨趣,我國的審美并不重視探求美的本質,更注重探尋“審美何為”,是一種依據意義與價值層面上的探尋,意味著中國人獲取審美體驗大多來源于內心的品味以及直覺的感悟。在中國茶文化中,其審美并不屬于一種理性的認知,主要基于自身的感性領悟,通過自我的體悟,最終探尋到一種真我、超我的境界。茶并不能單獨于世間萬物而存在,通過飲茶能夠與整個世界建立一個微妙的聯系,悟出其中的道理。茶文化中的思維方式受到釋家的影響最多,“茶禪一味”就很好地體現出了“清凈”的思想,飲茶必須心平氣和地進行品味,井然有序進行啜飲,以此來求得心境的安謐與寧靜[7]??偠灾?,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也直接讓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產生了較大的差異。茶文化中的思維方式更傾向于過程性、關聯性、整理性與直覺性,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通過飲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事茶的過程中蘊含著儒家廉簡高雅的君子品格,道家淡泊歸樸的自由精神,以及禪宗禪茶一味的悟道方式,茶超越了其自然屬性,成為一種承載中國傳統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的一個重要介質。而咖啡文化中的思維方式則更傾向于線性、邏輯性與二元性,咖啡主要被用于理性、科學的探究、認識與消費,并不能夠作為一種承載精神境界的介質,這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5 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結合

近年來中西方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頻繁,也取得了較為優秀的成效,茶文化與咖啡文化這兩種底蘊與精神各不相同的文化也有了緊密結合的趨勢,最為顯著的便是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已經作為了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出現于中國與西方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國,各式各樣的咖啡店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美國星巴克、德國沏寶等國際知名品牌[8]。我國年輕一代對咖啡的接受程度更高,普遍能夠適應咖啡的感覺與味道,在飲用咖啡的同時,還能夠對西方文化有一個深入的探究。在國外,街頭巷尾的茶館應運而生,西方人步入茶館,伴隨著優美的茶藝,甘醇的茶水入喉,仿似人世間的煩惱皆被忘卻,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清明。在這個過程中,西方人能夠將中國文化進行深入的體驗,進一步地拉近了中西方文化之間的距離。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各種茶樓與咖啡館的裝潢凸顯出了本土化,并提供了相應的本土服務,這同樣是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相互融合,對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大有裨益。

結語

綜上所述,茶文化與咖啡文化中所蘊含的文化特點、思維方式以及飲用環境等都有著較大的差異,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兩種文化雖然有著較大的差異,但通過跨文化交際,能夠讓中國人了解到西方對熱情、自由的強烈追求,讓外國人了解到我國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以及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精神,二者汲取對方文化中存在的優點并加以借鑒,共同推動經濟文化全球化發展的進程。

猜你喜歡
飲茶茶文化咖啡
關于咖啡的9個真相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一帶一路”與茶文化傳播
咖啡
花下飲茶,光陰含香
月下飲茶
兩塊結婚的糖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