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下的人生哲學

2019-01-06 21:26喬東雪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人生哲學儒家茶文化

喬東雪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在我國茶是當之無愧的國飲,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對茶和茶外之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正因如此,茶即被認為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百姓開門七件事之一,又被認為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文人七雅之一。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時期,“神農嘗百草,日而七十二遇毒,得茶而解之”。但可以肯定的是,茶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是以藥的身份存在的。之后,人們發現喝茶可以生津止渴、凝神靜氣,逐漸演變成一種日常飲品。我國地域廣闊、茶葉的種植區域分布廣泛,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民俗與茶的融合,讓茶逐漸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上,被提煉成為茶文化。茶和茶文化,是茶文化哲學內涵的基礎,人們在喝茶的過程中,不斷將茶和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相聯系、結合,并不斷歸納和提升,最終將茶文化上升到人生哲學的高度。當下,茶文化下的人生哲學依然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人們常說“千秋偉業一壺茶”,其根據也正是如此。本文將從茶文化中人生哲學的形成說起,具體分析茶文化中人生哲學的各種表現及價值所在。

1 茶文化中人生哲學的形成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葉的國家。伴隨著歷朝歷代的外事活動,茶也實現了外輸過程。而茶文化,因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只在亞洲國家還得以延續和本地化發展,在歐洲及西方國家,就單純的只是茶的輸出了,對茶的追求和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外觀、口感、香氣等外在屬性上。日本的茶道文化來源于中國,經歷過本土發展后,形成了重儀式而輕實用的茶道文化,并將茶道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陀^的說,中國的茶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上升不到“道”的高度,但中國的茶文化體系中,“道”的理論卻無處不在。人們常說,“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就是對茶文化中人生哲學的一種高度總結。

嚴謹地說,茶文化當屬于根植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其體系中的內容,必然和其生存的土壤息息相關,離不開我國儒釋道三種文化的影響和養分滋養。在形成的過程中,儒釋道三種文化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我國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傳統文化。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對三種文化既有文化主體的主動吸收過程,又有因為文人的參與而被動接受,就這樣,茶逐漸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之上,逐漸被賦予了獨特的哲學內涵。

探究茶文化中人生哲理的發展歷程,道教是首當其沖的營養基地。老子開創性將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歸納為“道”,一個“道”字,成就了我國哲學領域的最高范疇,也可以說是“頂層建筑”。道也是在不斷演化中不斷發展演變的,變得更為豐富而更具邏輯性。廣義上的道,即包含道家之道、儒家之道、同時也包括佛家之道等等。道不僅是我國茶文化哲學內涵的源頭,同時也是我國傳統哲學的源頭。天人合一,大道無形等思想,至今仍是我國哲學領域內重要的理論之一。儒家文化對茶文化的影響,還體現在茶文化活動的儀式和程序上,中庸和諧的思想,是根植于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文化思維,通過儀式和程序上的規范和約束,人們的思想活動也得以規范,并且實際應用到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相處之上。佛教文化對我國的傳統哲學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如我們當下所說的“覺悟”、“頓悟”、“當頭棒喝”等詞語,都來源于佛教學說。茶在剛剛被當做飲品對待時,只是在唐代的皇室貴族和寺院中流行,因此佛教文化對茶文化的影響也最為深刻,茶禪一味和清寂理念,同樣影響到人們對茶事活動的理解上,并對茶文化的內涵進行了完善?!叭胗谌?,出于道,逃于佛”,這樣的總結,同樣是對中國哲學境界的評價,正因為有了佛教文化的參與,茶文化在意境中,也增加了淡泊明志、超凡脫俗的意味,從而更使得文人雅士加深了對茶的鐘愛程度。

拋開茶可以生津止渴、提升性能的物質屬性不說,很多人正是因為喜歡對人生進行思考和總結,喜歡對處世哲學和生存智慧進行總結,才愛上茶,并且愛上茶文化。很多人的入世思想,往往追求的是和諧中共,齊家治天下的儒家追求。而往往伴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悄然發生改變,在人生追求上,或是追求道家的天人合一,或是追求佛家的超然、釋俗、灑脫。完全可以說,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茶文化哲學思維和中國傳統文化,在不斷碰撞和融合中前行。本是摸不著看不到的中國傳統哲學,也因為有了茶和茶文化這個載體,從而變得更為直觀和被容易理解。不僅對習茶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塑造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來。

2 茶文化人生哲學內涵

盡管提起茶道來,世界上首推日本茶道。但也有學者,總結了我國的茶文化內涵,那就是“和、靜、怡、真”四個字,其中,“和”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最高指導思想,也是茶文化思想的最高準則,更是茶文化下人生哲學在儒釋道三家文化思想中的具體體現和內涵所在。

2.1 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人生哲學

茶是自然的產物,產于靈山秀水之間,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蘊含著古樸、幽靜的特征。無論是漫步于茶山之上,還是在茶席中品茶聞香,回歸自然、放松自我的情緒會油然而生。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喝茶的時候,無論是從家具的陳設和布置上,還是從裝點植物選擇上,還是從茶具的材質、器型的構造上,都追求一種和諧自然的氛圍。這樣的心靈追求,不僅體現在茶上,更體現在人的內心世界和處事指導思想上,尤其是當一些文人墨客在仕途上受到挫折、或無法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時,很自然的就會由滿腔熱血轉向為釋然超俗,由“入世”到“出世”的轉換也會變得怡然自得。在諸多古代文化作品中,關于茶人追求天人合一情境的描述大量存在。如被稱為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多幅畫作中就體現了人們在竹林中品茶論道的場景。

“天人合一”的思想,還體現在習茶之人對大自然的探索和認知上。中國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心態自古有之,而且善于將世間萬物通過哲學的思維進行相互關聯。被奉為“茶圣”的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就曾描述,最好的茶是在大自然中,用當地的水來煮當地的茶,在茶香中可以達到返璞歸真,物我兩忘的境界,從而可以更好的在“靜”的環境中,探尋人生真諦。

最難能可貴的是,通過飲茶,感受茶中蘊含的道家內涵思想,能夠使人的內心也達到一個“靜”的狀態,從而可以更好的沉淀自我,洞悉世間萬物,通過事物的表面,分析世間萬物之間的內在關聯。這種思維模式的建立,能夠幫助人們實現與自然的心靈對話,從而到達修身養性的目的。

2.2 儒家文化的和諧中庸人生哲學

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開創性的提出了儒家學說,經過后世不斷的補充和完善,最終形成了嚴謹務實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尤其是在漢代時期,“獨尊儒術”的提出,奠定了儒家文化在統治階級中的地位,在接下來中國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儒家思想始終在人們的意識形態領域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并影響著中國人的性格、文化及價值取向。盡管茶出現的歷史,要早于儒家學說定型的年代,但茶文化的發展,確切的說是從唐代得以逐漸發展的。因此,茶文化的發展,必然也受到儒家思想內涵的影響,而其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和諧中庸人生哲學。

和諧中庸思想,是儒家學說最為尊崇的信條和道德標準,提倡的是對世間萬物的追求要適度平衡,而不過分。喝茶時人們平心靜氣的感受,恰好與儒家的和諧中庸之道異曲同工。和諧中庸的內涵的“合適、不過分”,可以說在茶事活動中無處不在,如對火候的掌握,對投茶量的多少,對口感的追求等等,只有達到“合適、適中”的標準,才能給人帶來愉悅的享受。不僅如此,儒家所注重的禮儀規范,同樣在茶事活動中得以體現,如在以茶待客時,斟茶的次序,茶杯到多滿合適,敬茶時采用什么樣的手勢,說什么樣的話,都要遵照一定的禮數進行。而客人在拿到主人所奉之茶后,也多會“一看二聞三品”,即是對主人尊重的表現,同樣表達的也是對茶的熱愛。茶所蘊含的禮儀,同樣已經深深的滲透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招待親朋,走親訪友,婚喪嫁娶等場合,都離不開茶,因為有了茶,規范的社會秩序和友善的人際交往得以更為和諧進行。

此外,茶文化中儒家哲學的體系,還體現在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之上。茶也是修身養性、勤儉樸實、淡雅廉潔君子風范的體現,寄托人們對美好品德和完美人格的追求與向往,正因如此,茶通常被人們稱為“飲中君子”,成為修身養性必備的載體之一。

2.3 佛家文化的“禪茶一味”人生哲學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唐朝發展到歷史的鼎盛時期,并被當時推崇為“國教”??梢哉f,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在同一時期得到發展興盛的。佛家文化對茶文化的影響,必然也是最為深刻的。佛教傳入中國后,也經歷了“本土化”的演變過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觀念,同樣被有機的融入到佛教文化中,其中,“禪茶一味”思想就是最為典型的內容。

在唐代時期,茶是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只供皇室貴族與僧侶寺院中飲用。佛家弟子通過修禪打坐,克制住人心的很多欲望和雜念,最終達到頓悟的目的。僧人們在喝茶的過程中,發現茶具備提神醒腦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促使人自省和修的,這樣的功效恰恰迎合了佛家提倡的枯寂淡泊的追求。正是有了這樣的感受,“禪茶一味”的哲學內涵才得以提出。

禪茶一味的人生哲學中,包含了“苦、靜、凡、放”四層含義,苦,指的是人生經歷中所承受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等等;靜,指的是內心的祥和與平靜,可以驅趕外界的干擾與困惑,正所謂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入定;凡指的是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每一處小細節,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都會對整個人生的軌跡產生影響,“細節決定成敗”同樣是“凡”的表現;至于“放”,指的是放心心里負擔和追求,從而達到內心的紓解和放松。

所謂禪茶一味的人生哲學,并非只有遁入空門之人才能感悟的到。通過對茶的深刻理解,思索茶文化中蘊含的道理及內涵,同樣也可達到這樣的理解。正如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在書房之內懸掛“茶禪一味”的書法作品,就是表達了自己人生品格及內心道德追求的一種表現。

3 結語

茶文化之所以流傳千百年之后,仍然在當代熠熠發光,有其價值所在。是因為其蘊含的人生哲學,涵蓋了我國儒釋道三家文化精髓,同樣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所得??偠灾?,通過習茶品茶,可以讓人達到忘掉憂慮,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追求的目的。區區幾千字,不足以將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學詳盡描述,但通過梳理茶文化中哲學內涵的形成與傳統文化的關聯,可以更好的理解茶文化,利用茶文化,充分發揮茶文化的當代價值。

猜你喜歡
人生哲學儒家茶文化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一帶一路”與茶文化傳播
用灑脫之筆詮釋簡靜生命哲學——讀王蒙隨筆《不煩惱:我的人生哲學》
浮石繪話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學
浮石繪話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學
劉濤《音調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來關于孔子的論爭·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