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改擴建工程路面拼寬施工技術研究

2019-01-06 02:19田征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22期
關鍵詞:改擴建工程工程概況

田征

摘 要:我國早期修建的多數公路都已步入大修及改擴建階段。因建設年代久遠,當時采用的設計技術標準較低,已無法滿足現代快速增長的交通量需求,甚至很多公路交通量已超出其設計通行能力范圍,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擁堵問題,大幅降低其服務能力,為此必須重視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本文結合某具體工程案例,對舊路面使用狀況進行評價,找出了病害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路面拼寬施工技術要點,以期全面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關鍵詞:改擴建工程;路面拼寬;工程概況

中圖分類號:U41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2-0119-02

0 引言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公路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在此前提下,已建成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自上個世紀80年代后,我國大量高等級公路逐步建立,為國民經濟發展貢獻巨大。然而,隨著通行年限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公路步入了大中修及改擴建施工階段。為此,必須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路面拼寬方法,如兩側加寬、單側加寬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改善道路服務水平,才能確保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公路經濟效益。

1 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屬于我國90年代初修建的公路,是我省交通主干道,為雙向四車道。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截止2018年底,本路段全線平均交通量已達到73288pcu/d(標準車當量數/天),其中大型及特大型車輛占比較重,已達到35%。由于大型車輛占道行駛嚴重,導致交通擁堵問題加劇,嚴重影響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了其服務水平,甚至局部路段服務水平已下降到四級,為改善這種現象,保證道路通暢、安全,增強公路通行能力,應對道路進行擴容改造處理,為此研究公路路面拼寬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舊路面使用狀況評價及病害成因分析

2.1 路面破損狀況

施工前,需全面了解舊路面破損狀況,本文采用智能檢測車進行路面損壞測定,根據結果可知,本路段全線整體路況良好,路面使用狀況指數PCI評分均為優、良等級(如表1所示),只有局部路段評分在中等級。本路段存在一個顯著特征,即修補面積過大,不僅存在縱橫向裂縫、車轍等病害,還存有少量泛油、擁包等病害,但相對輕微。

此次,檢測結果總結如下:

(1)全線整體路況良好,PCI評分平均可達到93.7;

(2)總的來講,與下行方向,上行方向路況較好。

2.2 路面車轍狀況

按照現行規范規定,可通過車轍深度進行車轍病害程度量化分析,具體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檢測結果來講,結論如下:

(1)本路段車轍病害輕微;

(2)由分布情況分析,相比超車道,行車道車轍較為嚴重。

由此可見,本路段車轍病害較輕,很多路段車轍平均深度都在1.5cm以下,但局部路段車轍存在較嚴重情況,這種情況下,在舊路改造時,可通過銑刨上面層結構層的方式進行處理。按照相關檢測數據,可劃分為5個等級,即優、良、中、次、差等,其全線車轍指數RDI情況如表3所示。

根據表3可知,本路段整體車轍指數RDI評價等級屬于“良”,表明本路段車轍狀況較輕微。

2.3 舊路面綜合評價

除上述因素外,可對舊路面進行綜合評價,結果如下:

2.3.1 結構承載能力

第一,本路段彎沉代表值平均較小,表明此舊路面結構強度整體性能良好,且具有不錯的結構承載能力,但少數路段存在彎沉值較大等情況,需做局部補強處理。

第二,由車道分布狀況來講,相比超車道,行車道的彎沉水平較差。

由此可見,本路段存在較小彎沉值,且結構承載能力較強,舊路結構承載力仍較強,可持續使用。為此,在此次改擴建施工中,可在舊路病害處治的前提下,直接進行加鋪改造施工即可。

2.3.2 路面破損狀況及車轍水平

由上述路面PCI、RDI評價結果可知,本路段全線PCI值較好,可達到“優、良”等級。由車轍深度、RDI評分情況可見,很大程度上本路段車轍病害較為輕微,因此,可采用銑刨路面結構的方式進行舊路改造處理。

2.3.3 病害發展趨勢

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舊路結構承載力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但裂縫、車轍等病害會有所增長,或在修補位置很容易產生新病害。為此,在舊路病害處治中,必須對病害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3 公路改擴建工程路面拼寬施工技術要點

因本地區平均氣溫在12~14℃,極端最低、最高氣溫分別為-23℃、42.5℃,這種情況下,要求路面應具備較高抗永久變形能力,同時,瀝青面層的高溫穩定性良好。此外,本地區降雨量多集中于高溫夏季,即7、8月份,年內降雨量差距加大,分配很不均勻。這種情況下,要求瀝青表面層必須具有較高抗滑能力,且確保面層水穩定性良好。針對基層材料,則要求其抗沖刷能力強。針對上述分析,決定,才能采用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作為新建路段的路面結構形式。

3.1 拼接材料

路面拼寬施工,需將連接材料鋪筑到拼接處。當前多采用玻纖格柵材料作為拼接處的材料,此類材料屬于網格型,但其加筋作用有限,加之防水能力差。為避免反射裂縫產生,應采用聚酯玻纖布,該此類材料的應用可彌補上述缺陷。

3.2 拼接施工

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可采用臺階式開挖后回填的方式進行路面拼寬施工,保證拼接合理,防止對路面結構承載力造成任何不利影響。按照保通原則,需先將A幅舊路硬路肩挖除,在其拼寬區域內進行鋪設,直至下面層,在此施工環節,A幅路面應做好新舊路面結構拼接工作,要求將基層和底基層的搭接寬度設為25cm,面層之間的搭接寬度設為15cm。當完成路面拼接施工后,可進行上、中面層鋪筑。

當A幅施工結束之后,可把B幅的交通量向A幅轉移,開始反開挖處理B幅舊路硬路肩,并進行路面結構層重新鋪裝,在該施工階段B幅路面將會有2條拼接縫出現,同樣要求在25cm控制基層和底基層搭接寬度,在15cm控制面層間的搭接寬度,當完成路面拼接之后,即可進行上、中面層鋪筑施工。

3.3 工程措施

第一,基層拼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新舊基層層間進行拼接時,需將水泥漿適量均勻地噴灑到新舊基層層間,從而提升層間粘結能力,一般以1.2為水泥漿的水灰比。針對新舊基層側向拼縫施工,要求將界面劑均勻涂刷到新舊基層側向拼縫拼接處。同時,可將聚酯玻纖布鋪設到基層頂面。

第二,面層拼接。在進行新舊面層層間拼接施工時,需先清理干凈封面,隨后將粘層油均勻噴灑到層間部位。一般可選擇的粘結材料,如乳化瀝青、熱瀝青等,本工程采用乳化瀝青作為面層接縫處理材料。同樣需將聚酯玻纖布鋪設到新建路面拼接縫位置。

4 結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迅速增長,公路工程作為基礎建設項目之一,隨著經濟的騰飛,公路建設規模越來越大,但大量早期修建的公路工程當前已進入大中修及改建階段。本工程路面PCI、RDI評價為“優、良”,表明路面整體狀況良好,這種情況下,應與工程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規范施工工藝,從而有效提升施工質量,延長路面工程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許有余,黎杰林,陽斌學.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芻議[J].建材與裝飾,2017(50):130-131.

[2] 姚瑤.淺析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拼接施工技術的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7(02):163-164.

[3] 張秀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寬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5):150-151.

[4] 計勇亮,陳雅雄.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寬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4):408-409.

[5] 馬建國.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寬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8,16(3):110-111.

[6] 王磊.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寬技術[J].山西建筑,2017,43(33):148-149.

猜你喜歡
改擴建工程工程概況
淺談門式提梁機的應用
建筑工程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路基拼接施工技術的探討
油坊橋停車場聯鎖工程施工及試驗方案
道路改擴建工程技術探究
靖江二期碼頭改擴建工程樁基設計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