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臨界機組汽溫調節

2019-01-06 02:19馬世友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22期
關鍵詞:汽溫調節

馬世友

摘 要:鍋爐超臨界運行時,維持汽水分開器出口蒸汽溫度420℃-430℃左右,由于參數的升高,機組發電煤耗大幅降低。超臨界鍋爐氣溫調節與汽包爐不同,直流鍋爐的過熱段沒有明顯的分界點,水冷壁由預熱段、蒸發段、過熱段組成,當給水溫度降低時,由于預熱段變長,則蒸發段與過熱段推遲,中間點溫度下降,所以充分認識直流鍋爐的特點對于調整才能更加清晰。

關鍵詞:超臨界機組;汽溫;調節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2-0163-02

托克托電廠共12臺爐,其中10臺汽包爐,兩臺直流爐。汽包爐采用給水采用三沖量調節,主信號是汽包水位,前饋信號是蒸汽流量,給水流量反饋信號,汽包低低水位作用于MFT;直流爐給水控制根據鍋爐主信號和水煤比計算出給水流量值。直流鍋爐的給水流量小于額定給水流量的1/4時稱為斷水保護,直接作用于MFT,以保護鍋爐受熱面,我廠規定:流量低二值345.6t/h,延時20秒保護動作;入口流量低三值259.2t/h,延時2秒保護動作。

五期首先在于機組參數提高,五期鍋爐為東方鍋爐公司制造的高效超超臨界參數、前后墻對沖燃燒、一次中間再熱、單爐膛平衡通風、緊身封閉、固態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型布置的變壓運行直流爐;鍋爐型號為DG2057/29.3-∏2。鍋爐設計壓力29.3MPa,最大連續蒸發量為2057.10t/h,額定蒸發量1878.9t/h,額定過熱蒸汽溫度605℃,額定再熱蒸汽溫度623℃。設計主燃料為準格爾煙煤,低位發熱量17981kJ/kg。除繼續采用準格爾礦煤外,還考慮部分燃用東勝煤和地方煤的可能性。點火助燃油為-10號輕柴油,發熱量41800kJ/kg。

水的臨界參數:壓力22.125MPa,溫度374.15℃。超界機組不同于亞臨界機組,在干態運行時給水經高加、省煤器、水冷壁、過熱器流程一次到過熱蒸汽,無明顯的水汽分界點(汽包爐分界點就是汽包)。

過熱器溫度主要是經過爐膛膜式水冷壁的輻射、屏式過熱器的輻射換熱,低溫過熱器、高溫過熱器的表面對流換熱,最后形成過熱蒸汽,超臨界鍋爐轉干態運行后,汽水分離器只做通道使用,低溫過熱器與屏式過熱器之間設置一級減溫水,分左右兩側噴入,進行粗調。屏式過熱器與高溫過熱器之間設置二級減溫水分左右兩側噴入,進行細調調。過熱氣溫的主要調整方式是水和煤的比例曲線,根據負荷、煤量的大小來決定,高負荷時水煤比比較大,低負荷是水煤比相對較小,水煤比一般在5-7之間,根據煤質的變化有所改變。再熱氣溫度主要依靠尾部擋板進行調整,輔助以低溫再熱器與高溫過熱器之間的減溫水微調,因減溫水調整相對滯后,所以尤其是負荷變化時,提前調整,避免再熱氣溫的大幅變化。

機組啟動時直流鍋爐與汽包爐類似(汽包與分離器),運行中維持水位穩定,用疏水閥和給水泵來控制。鍋爐啟動時有一個最小流量,在最小流量下滿足啟動條件。在啟動過程中,由儲水罐的疏水閥(361閥)來控制水位(我廠無爐水循環泵)。

在25%-35%負荷時,鍋爐 要由濕態轉干態運行,維持給水量不變,加燃料,完成濕態向干態轉換,逐漸關小儲水罐疏水閥直至全關。分離器出口的過熱度維持5℃以上,避免干濕態頻繁切換,損壞設備。另外,轉態后及時關閉361閥及361閥前電動門,防止熱量大量損失。鍋爐由濕態向干態運行時,當汽水分離器出口過熱度大于5攝氏度,汽水分離器液位小于3米時,即認定鍋爐已轉干態運行,轉入干態運行后,盡快增加負荷,防止鍋爐干濕態頻繁切換,造成金屬疲勞損耗,氣溫大幅波動,縮減金屬壽命。濕態情況下應杜絕儲水箱無水運行,儲水箱水位低于低報警時,應檢查361閥A、361閥B狀態,流量是否減少,及時增加給水,切忌只根據水位變化調整給水,需要兼顧汽水分離器入口溫度及頂棚過熱器的溫度變化綜合考慮。

干態運行時要密切注意水煤比,水煤比是衡量給定負荷下水、煤的量,根據我廠煤質(準格爾煤)情況來確定不同負荷下 水煤比例,在負荷變化時維持住水煤比。當煤質變化時,調節中間點溫度偏置來調節給水量或煤量(有的調煤,有的調水,一般調水)來維持氣溫,減溫水輔助調節。

鍋爐超臨界運行時,維持汽水分開器出口蒸汽溫度420℃- 430℃左右,由于參數的升高,機組發電煤耗大幅降低。超臨界鍋爐氣溫調節與汽包爐不同,直流鍋爐的過熱段沒有明顯的分界點,水冷壁由預熱段、蒸發段、過熱段組成,當給水溫度降低時,由于預熱段變長,則蒸發段與過熱段推遲,中間點溫度下降,所以充分認識直流鍋爐的特點對于調整才能更加清晰。

另外,還需要減少氣溫偏差。通過控制燃燒、調整制粉系統的流量偏差、單側減溫水控制等。

1 穩定運行時氣溫控制

超臨界運行中首先調節煤水比,控制中間點溫度;當燃燒條件變差時,爐膛燃燒量減少,中間點溫度會下降,此時應調節中間點溫度修正,調節給水量,控制氣溫變化。之后協調會加煤,給水跟隨煤量,維持機組負荷穩定。過熱器溫度氣溫特性為輻射特性,再熱器溫度表現為對流特性,水冷壁熱特性表象為中間點溫度。主蒸汽溫度的調整是通過調整給水和燃料的比例,控制中間點溫度為基本調節,正常運行時投入中間點溫度自動,通過負荷變換來設定中間點溫度偏置來調整給水流量,加、減給水流量來進行水煤比的修正,避免過熱氣溫大幅變化,同時也可以在給水偏置里進行調整,這樣來的更為快速、直觀,但是由于中間點溫度自動的設定,反作用于給水流量,直至中間點溫度達到平衡。鍋爐正常運行中中間點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是水煤比嚴重失調的現象,要立即減少給水或增加給水,保持中間點溫度在正常范圍內鍋爐正常運行時,主蒸汽溫度在35%~100%B-MCR負荷應保持在額定值605℃,兩側蒸汽溫度偏差小于5℃。受熱面沿程蒸汽溫度、金屬溫度不超過各段規定值。

再熱器溫度調整相比而言比較好調整,因為減溫水的作用很明顯,但是減溫水流量的增加是建立在能量損失前提下的,所以要謹慎使用減溫水,不能在尾部煙氣擋板有余量的前提下而大幅使用減溫水,造成鍋爐效率的下降。當受熱面出現超溫時,應及時調整煙氣擋板,使用減溫水應避免水沖擊現象發生。

調節減溫水維持汽溫,有一定的遲滯時間,調整時減溫水不可猛增、猛減,應根據減溫器后溫度的變化情況來確定減溫水量的大小。為防止形成水塞,一般減溫器后的蒸汽溫度要保持20℃以上的過熱度。主、再熱汽溫調整以受熱面金屬溫度不超限為前提,金屬溫度超限時及時降低燃燒率,必要時可以降低蒸汽溫度,盡快將金屬溫度降至正常范圍內。用煙氣擋板調節再熱汽溫時,注意不要大幅度開關煙氣擋板。再熱汽溫降低時,再熱器煙道擋板開啟;再熱汽溫升高時,過熱器煙道擋板關閉。關煙氣擋板原則上不低于10%,并保證過熱器和再熱器煙氣擋板開度之和大于110%,當再熱汽溫度穩定后及時打開再熱煙氣擋板,防止再熱器煙道積灰。

我廠在調整氣溫過程中有中間點溫度自動,其中有修水和修煤,其中修煤還沒有投,修水反應較快,修煤反應較慢。詳見表1。

鍋爐正常運行燃用設計煤種、負荷為100%BMCR時,熱效率大于94%(按低位發熱量計算)。不投油最低穩燃負荷不大于30%BMCR。機組定壓、滑壓運行工況,在35-100%BMCR范圍內,過熱蒸汽可維持額定汽溫,在50-100%BMCR范圍內,再熱蒸汽可維持額定汽溫。

過熱氣溫調節:中間點溫度偏置、兩級減溫水。

再熱蒸汽氣溫調節:尾部氣擋板、事故減溫水。

2 啟動過程中氣溫控制

啟動時,由于給水溫度低,蒸汽流量低,過熱器容易超溫。所以需要適當提高給水溫度,控制適當加煤速度,盡量啟動下層磨運行等。由于機組啟動時水動力不足,需要優先啟動下層磨來建立水循環,避免水冷壁超溫,由于啟動時油槍的使用,促進建立水循環,此時應盡量不用減溫水,增加給水要緩慢,當機組負荷上漲至100MW左右,鍋爐將會轉態,此時進行轉態操作,增加鍋爐燃料,維持氣溫小幅變化。當鍋爐轉直流后,儲水箱水位調節閥全關,關閉儲水箱水位調節閥至疏水擴容器電動閥。40%B-MCR開啟儲水箱水位調節閥暖管電動閥,進行暖管。當分離器入口蒸汽過熱度達到15~20℃,繼續增加燃料量時相應增加給水流量并維持合適的水煤比,必須嚴格按冷態啟動曲線控制主蒸汽升溫升壓速度。水煤比及中間點穩定后,將給水自動控制投入,中間點過熱度自動控制投入。

3 機組正常運行中的主要影響因素

3.1 負荷的擾動

升負荷時,協調系統作用于機、爐主控,汽輪機開大調門,主汽壓力下降,鍋爐主控加煤維持機前壓力,根據水煤比曲線,給水相應增加,但是給水增加相對滯后,所以要提前給給水加正偏置,防止氣溫大幅上漲。避免大幅使用減溫水,減溫水與中間點溫度(或給水量)偏置作用是同方向的,所以中間點溫度粗調,用減溫水細調就,兩者相互配合,方能使溫度平穩。

3.2 給水溫度的擾動

當高加因故障停用時,由于抽汽量的減少,以及同負荷下的中間點溫度,排煙溫度的降低,過熱器溫度會相應的下降,應適當上調中間點溫度,減少給水流量,維持過熱蒸汽溫度在規定范圍內。

3.3 燃料的影響

當煤質變差時,水煤比曲線是之前試驗完成的,依據是我廠的準格爾煙煤,當煤質變差時,為了維持壓力穩定,總煤量增加,而給水流量相應增加,這樣就會使得主汽溫度大幅下降,水煤比失調,造成管壁蠕變,嚴重的造成爆管等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及時降低給水流量,維持給水與負荷相匹配。

猜你喜歡
汽溫調節
基于代謝調節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淺談600MW火電廠鍋爐汽溫調整
基于機理模型的汽溫控制系統優化及應用
直流鍋爐冷熱態啟動的汽溫控制
可調節、可替換的takumi鋼筆
電站鍋爐汽溫的調控分析
微油改造后鍋爐啟動過程汽溫控制策略
汽油機質調節
調節日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