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和領導的想法會有分歧時,該如何應對?

2019-01-07 06:27“辦公室主任”微信公眾號
公務員文萃 2019年12期
關鍵詞:職場決策意見

“辦公室主任”微信公眾號

每個人職場生涯中都會碰到一些問題,有時你覺得領導的安排不合情理,會忍不住去質疑或消極執行,有時即使按照吩咐做了,也不是心甘情愿,做的過程中總是打點折扣。但這樣帶來的后果,很可能就被認為是挑戰領導權威或與他不是一條心,最后被雪藏,被孤立。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呢?

為什么你和領導的想法會有分歧?

在職場上,下屬和領導的想法有分歧主要來自幾個原因:

1.立場不同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領導的決策可能是從整個公司、整個部門整體的利益考慮,或是個人團隊管理的統籌考慮,而下屬評判的標準更可能是從自身的利益或員工的層面去考慮,雙方的出發點不完全一致,就容易產生分歧。而這些,領導都不便于把細節向下屬一一解釋,自然容易產生誤會。

2.格局不同

領導考慮事情的層面和普通的員工有很大的差異,很多時候的決策,是從更高層面更遠目標所做出的理性決定。你認為錯的,也許正是公司永續經營的必經之路,只是你的經驗,你的格局沒有達到,就無法想到那么久遠。如果都是從員工的角度去判斷一件事情是對是錯進而選擇是否執行,很有可能就是坐井觀天,只是一個片面、短視的行為。

3.掌控的信息不一樣

不同層級的人,所掌握的公司的信息也大不一樣。有的事,如果只是從單一某個側面來看,可能確實并不妥當;但如果放在全局,可能又是最合理的決策。領導得到的信息比員工要多得多,但他并不適于將所有的信息告知所有員工。即使因此引起員工的誤會也只能聽之任之。

就像華為被封殺后,才在全世界面前亮相的備胎“海思芯片”,它是華為可能永遠都不能“轉正”的備胎,高層知道這一戰略性的安排,基層員工呢?未必,可能一些基層員工也會困惑,也會失望,因為所有努力的成果都不能光明正大地亮相,永遠都在模擬運營狀態。如果不是此次危機,可能很多曾經在那里工作過的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曾經肩負著那樣悲壯的使命。

引起分歧的可能性那么多,又如何簡單地用對錯來判斷一件事呢?如果在職場上還停留在非黑即白爭對錯的階段,那實在是一種幼稚的思維。

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只做對的事情

服從領導的決策,是否意味著領導的要求我們必須絲毫不差,依葫蘆畫瓢地執行呢?反正錯了,也是領導的決策問題。當然不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只做對的事情既是下屬的工作原則,也是對下屬的能力的要求。

領導也不是神,領導的決策也有可能出問題。如何用執行去彌補領導決策中的不周之處,讓結果最大可能地達成預定的目標,就是下屬執行領導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什么是好的執行,那就是不偏離目標,所有行動都以目標為導向,行動能夠快速執行并及時復盤,總結出規律性的模式并加以復制,最終快速高效地達成目標。

領導下達了命令,但你覺得領導考慮不周,方案并不完善。你應該怎么做呢?先得明確領導的目標是什么?原來的方案中有哪些漏洞,可能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你用什么辦法去彌補原來方案的缺陷;取得領導的基本認可后,就去按照你優化的方案去驗證,并根據反饋的效果迭代優化方案,最終實現領導的預定目標。

把不完美的方案以一流的執行讓它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才是展現你實力和能力的機會。

兩個小技巧影響領導決策,

助你做好向上管理

在事情討論決策階段,我們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使意見和領導的相左也無可非議;用你的言論和行動去影響領導的決策,是我們職場必須修煉的功力,這就是所謂的對職場關系的“向上管理”能力。

分享兩個非常有效的句式,不論是影響平級還是上級,都百用百靈:

1.復述對方的主要意見+“你說得對(說得有道理)”+“為著這個目標,我們是不是還可以(你的補充意見)”

我們職場溝通容易陷入僵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分歧。每個人聽到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潛意識都會產生抵觸情緒,很容易用敵對的心理去互動。而先復述對方的主要意見,則給別人潛意識中施加了一種影響:我理解你,我聽懂了你說的話,我在乎你的意見。有了這種氣氛作為溝通的背景,雙方的互動就會趨于友好的方向。

而“你說得對(說得有道理)”更是向對方伸出的橄欖枝:我和你是一邊的,我同意你的意見,這樣對方就會把你視為同一陣營,在這個基礎上,最后說出你的補充意見,別人就更容易接納,因為在他心里,你們是同一陣營的,這是你為共同的目標貢獻的智慧。相比一上來就用“你的方案有問題”向對方直接開戰,更容易被對方接納。

自己也特別觀察了一下,發現現在聽別人說完,在表述我的意見前,脫口而出“你說得對”(你說得非常有道理,沒錯,我非常同意你的意見……)已經成了我的習慣,即使有時我并不認同對方的觀點。在表明我們有共識后,我可能拐過彎,再把和對方相左的觀點說出來,別人也更容易接受。

2.第二個句式:“好的”(沒問題)+你的補充意見

領導安排你做什么,你先不要去理睬心頭冒出的疑問、質疑、否定等等情緒,直接先回答一句“好的”“沒問題”,再把你的補充意見說出來。

給領導的第一反應是“好的”“沒問題”這樣肯定的、積極的反饋,就會讓對方放下戒心,而在放松的心理下聽進去你后面說的話。

給別人反饋時,以積極的信息做開場,無論應用在職場還是生活,都能讓別人放下戒備的心理。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執行領導的決策是員工必須遵守的職場規則,但執行不是機械地說一做一,而是把事情做好,通過執行讓決策達到最好的結果。

要彌補領導的決策考慮不周,我們需要巧妙地去影響領導的決策,而復述領導的觀點,表明自己和他是同一陣營,再提出自己的優化方案更容易被領導接受;用“好”“沒問題”作為接到任務后的開場白,再提出優化建議,能讓你在影響領導決策時事半功倍。

(摘自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猜你喜歡
職場決策意見
職場Z世代為何這么跩
評“小創”,送好禮
做決策也有最佳時間段
評“小創”,送好禮
決策大數據
諸葛亮隆中決策
職場要減齡 特立獨行第一名
圖解《意見》明晰要求
《管理就是決策:第一次就把決策做對》
職場首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