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創新:新時代雕塑藝術的成就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2019-01-09 04:27
當代美術家 2019年6期
關鍵詞:主題性雕塑創作

龐茂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區在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隆重開幕,作為五年一屆的國展,展出的作品非常令人振奮,全國這么多雕塑界的精英呈現了這樣一場視覺盛宴,是值得大家開心、激動的。今天的研討會非常重要,參觀過展覽后,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探討的問題,不管是對作品的剖析、評價、判斷,還是提出一些意見、建議,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段時間全國上下在展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我們的討論也可以和主題教育結合起來,這也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方式,全國美展充分體現了藝術家們在新時代的思考與實踐。四川美院剛剛完成了學院制改革,整合了油畫、版畫、雕塑的優勢資源,成立了造型藝術學院,目的是強化學科的統籌力,彰顯文藝創作在新時代的引領作用,這也是我們提升發展的關鍵時期。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區的開幕和研討會同步舉行,是四川美術學院和重慶美術界難得的一次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希望能夠聽到各位專家學者、教育家們對藝術創作、藝術理論和藝術教育高屋建瓴的言論和建議,這也必將對四川美院和重慶文藝的發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黃宗賢:今天的論壇在四川美院舉辦有三個意義:一,時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場展覽是雕塑藝術家們向國慶的獻禮;二,見證了從第十二屆到第十三屆全國美展5年來中國雕塑界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上付出的心血、拓展及努力;三,這場展覽是四川美術學院對中國美術界的匯報,更是對社會的匯報,呈現了川美雕塑藝術70年來在中國現當代史上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區和油畫展區同時在川美舉行,顯示出了不同的變化。由于雕塑材質和空間的開放性,在題材的表現、風格的構建和觀念的表達方面,為開放性的形態建構提供了可能性,契合了當代藝術不斷跨越媒介的趨勢,也留下了很多值得研討的話題。相信通過今天的研討,會從各位先生們的發言中,對這場展覽的成績給予肯定,同時對中國當代雕塑需要探討的問題進一步思考,促進中國雕塑的發展。未來中國的雕塑,作為公共藝術最重要的門類,在介入社會、空間、公共領域,構建精神場域方面,有著其他畫種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孫振華:我發言的題目是:“四十年來,中國雕塑發生了哪些變化?”

簡單來說,我覺得中國雕塑發生了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機制方面,二是創作方面。過去,我們一說雕塑的變化就談作品,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雕塑的生態環境,雕塑創作的背景、條件、制度、氛圍才是最重要的。雕塑的創作只有在整體機制的氛圍、整體生態系統的繁榮下才能得到發展。

機制方面有5個變化:

一是雕塑的研究機制,解決雕塑的理論問題,比如說雕塑理論、雕塑批評等。

二是雕塑的展覽機制,解決雕塑的展示問題。我們現在有不同類型的展覽,有出品人、策展人,展覽有畫冊、研討會,這都是構成展覽機制的部分。

三是雕塑空間的機制,解決雕塑的空間生產問題:在什么樣的狀態下進行生產。在空間機制中,從過去的紀念碑雕塑到公共藝術,是很大的轉變。從城市雕塑到鄉村藝術,從單體的雕塑到雕塑公園,從個人工作室到雕塑園、雕塑館、雕塑中心,這是空間生產上的變化。

四是雕塑的市場機制,解決雕塑的消費問題,包括收藏、拍賣、畫廊、博覽會、基金會,這也是很重要的,沒有這方面的配套發展,雕塑不能很好地發展。

五是雕塑的傳播機制,解決雕塑的推廣問題,比如自媒體、公共媒體等,沒有傳播也就沒有今天雕塑的發展。

這些機制組成了一個系統,形成了今天的雕塑。

創作方面也有幾大變化。

一是在寫實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具像雕塑,現在稱新具像、當代具像。

二是在傳統雕塑的基礎上出現了意象雕塑、器物雕塑的概念,傳統如果不能轉化為當代成果,只是被當作一個標簽是沒有用的。40年來寫意雕塑、器物雕塑的傳統意義的當代轉化,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的發展還有抽象雕塑、觀念雕塑,以及各種材料的雕塑,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金屬焊接、陶瓷,這是40年來材料上的巨大變化。還出現了以動態雕塑、新媒體雕塑為代表的科技與雕塑相結合的趨勢和雕塑的跨界,出現了裝置藝術等。40年來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雕塑公園,改變了過去雕塑創作的情形,現在雕塑公園成為了整體策劃的創作方式。架上雕塑和戶外公共雕塑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更重要的是出現了鄉村藝術,或者叫鄉村公共藝術、參與式藝術,例如“羊蹬藝術合作設”等現象,這是在創作上的變化。

從創作主體而言,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是雕塑家的個人想法變得非常重要,40年來,大家在認識上最重要的進步就強調是雕塑家要有個人想法。以前雕塑是一個特別講規矩的領域,這個門類對紀念性、儀式感、公共性的特殊要求,形成了一種制約,雕塑在個人性的表達方面遠遠沒有詩歌、文學、繪畫那么強。過去我們評價雕塑,規矩是第一位的?,F在我們評價雕塑的標準有了很重要的變化。雕塑家們開始表達內心,把個人想法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是一切變化的前提。當然,我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造就了雕塑發展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能謀殺了形態學雕塑,消解了雕塑自身的規定,讓雕塑朝著泛雕塑、非雕塑的方向發展。

黎明:建國70年、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雕塑家藝術家表達了這么多題材,而作品呈現出的面貌,可以看出雕塑家們用多種手法、形式、風格,多方位的探索來反映時代精神,用自己的智慧、語言來表達對時代風采的感受。

這一屆的獲獎提名作品,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就有3件,這3件有不同的風格。焦興濤的《烈焰青春》表現搶救森林火災的消防戰士,采用現當代的語言,保留了木頭的痕跡,也有雕塑家處理的痕跡與顏色。王比的《好消息》采用具像的方式反映市民宵夜的場景,各行各業的人各自看著手機的消息。李震的《為新中國雕塑》采用寫實的手法的手法表達塑造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雕塑家們。這三件作品體現了雕塑家們的智慧與各自的風格,也引出很多話題。雕塑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探索、自己的認知來切入創作。

呂品昌:毫無疑問,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主題性的雕塑創作是主流,我圍繞主題性雕塑創作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主題性雕塑創作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有特殊的意義。1949年以來,主題性雕塑創作涌現出很多經典作品,它們構成了中國雕塑史上的重要篇章。倘若將主題性創作雕塑抽離出來,那么我們整個20世紀雕塑史將黯然失色。主題性雕塑除了藝術價值,同樣具有社會意義,它是雕塑家積極參與國家形象與集體記憶的表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雕塑家用更加直觀的形象來表達和書寫的歷史。近些年來,由于國家文化戰略的需要,主題性美術創作持續受到關注,在各種重要的場合,主題性雕塑頻繁亮相,不可或缺。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進行主題性雕塑的創作?只有真正認識到它的價值,才能真正投入智慧和勞動。當然,也必須反省和正視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雕塑,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形成了一種傳統,但是現在許多雕塑家僅僅注重形式本身,不探究背后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內涵。如此一來,創作會僵化,只是對經典的簡單模仿,沒有深入挖掘創作的主題,盲目地以當代為由,否定并切斷歷史的現實主義,這種方式不可取。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激活具像雕塑的活力與價值,使它真正獲得語言的轉換和更新。在創作態度上,許多雕塑家從內心排斥主題創作,沒有看到它的存在價值和合理性,甚至只是把它當成意識形態的任務或者一項工程,片面地追求效益,急功近利,缺乏發自內心的對承接國家文化任務的使命感。這樣的創作態度自然會使主題性創作流于平庸,缺乏真實情感。主題性創作涉及到對歷史和時代的深刻認識,如果不去發掘歷史、呼應時代、切入精神內涵,那么作品只會流于形式?,F在大部分雕塑家不是沒有能力、智慧,問題是愛不愛這項創作、這個題材。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愛國情懷的人進行中華文明五千年主題的創作;一個沒有民族情懷的人進行民族抗戰情懷主題的創作;一個沒有信仰,對黨缺乏基本認同的人去做黨建題材的主題創作。僅僅出于功利的動機,為創作而創作,只會做出一個生硬的皮囊,缺乏靈魂。

中國雕塑家亟需精神信仰,不為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緒所趨使,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從事繁復的工匠勞動。主題性雕塑應該在尊重歷史與現實的前提下,充分發揮鮮活的個性,保持思想的感染力。要解決這個問題,首要是在“主題”兩個字上下功夫,一個藝術家只有真正對自己的主題有充分了解和理解之后才能產生認同,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調動創作的熱情和智慧。因此,涉及到歷史的主題性創作,要深入到歷史的細節中,發掘感人的題材。

關于現實的主題,我們需要感悟這個時代的節奏,體驗生活,發現生活的多重面,讓雕塑中關于現實形象的塑造更加生動。對藝術而言,創新是無止境的追求,主題性雕塑創作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努力追求主題性創作在莊嚴、莊重、鮮活的形式之間找到平衡,要與時俱進、調動智慧、在材料和形式的轉換,而不是生硬地創作。很多優秀藝術家的作品都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比如《艱苦歲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群雕》,都不固守于傳統,探索了新的形式。在現實題材方面,比如李占洋老師的系列作品,強調在場性,對形象的塑造既寫實又夸張生動而不僵化,讓我們看到主題性創作的一種鮮活視角,讓人耳目一新。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雕塑作品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主題性雕塑,藝術家們用盡可能豐富的個性化手段表現歷史、表現現實,凸顯思想內涵。

主題性美術創作前景廣闊,這種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生命力,對藝術家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轉化自身藝術語言的重要挑戰。

龍翔:我談一談動態雕塑。

繪畫專業的藝術家經常提到當下繪畫面臨的危機,源于科技侵入人類生活和視覺影像。視覺影像的呈現,可以達到或遠遠超越我們對油畫一再強調的油墨、油性的視覺效果。這樣一來,繪畫只能在構圖和內容上進行很窄的突破。

雕塑就大不一樣了,也許是上天的安排,雕塑跟科技在任何時期都密不可分、緊密結合,以至于走到今天,還沒有人說雕塑藝術進入了危機的時代。今天所謂的危機時代,是指雕塑藝術家對題材內容的敏感性。但是從今天的展覽看,絕大部分年輕人的作品做到了三個貼近,可以說這一代年輕藝術家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

雕塑藝術如何與科技相結合?現在各大美術學院,有很多研究方向都與科技有關。四川美術學院現在有一個工作室,直接跟3D技術相關,成為了本科生教育必備的內容,讓我們后續的年輕藝術力量與當下科技技術同步同行。我相信在將來的大環境中,聲、光、電和借助科技進行造型的方式,甚至顛覆我們造型訓練的一些科技手段和技術,都會進入到教學中。這樣一來,每5年一屆的全國美展會更精彩,藝術作品和藝術語言、藝術樣式會層出不窮,這是雕塑的天賦,也是雕塑自覺跟上了時代的節拍。

楊奇瑞:這屆全國美展的雕塑作品很優秀,濃縮了今天中國雕塑在主題性、紀念性和具像寫實脈絡上的關鍵的呈現,振奮人心。

主題性是一個基本問題、根本問題、核心問題、藝術史的問題。雕塑與生俱來就與主題性相關,主題既是社會、時代、政治、哲學、宗教的總體描述,同時也伴隨著具像寫實藝術語言的內涵。具像寫實的手法在大部分西方的主題雕塑作品中是休眠、斷代的狀態,但70年來在中國一直繁榮昌盛。

在這70年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主題性創作看作一個束縛,也有一些年輕藝術家在認識上有突破。四川美術學院有幾件雕塑作品很好,焦興濤的《烈火青春》包含了幾個要素,一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塑造的不是帥氣的時尚青年,而是非常樸素的形象,帶有現實主義色彩。但同時融入了很多當代的視角,把真實元素嵌入進去。以前為了雕塑形象的塑造,可能要放棄很多零碎的道具,但是他把這些加入到作品中,增加了時代的氣息。主題性創作圍繞現實主義、現實生活有巨大的生命力,應該融入我們新時代的美術創作的里。守正創新,“正”并不意味著固執。

一場優秀的展覽,給我們提供了思考和考量的機會。我本人在這場展覽中收獲巨大。

鄧樂:我想從開放的角度談談“在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社會化語境下中國當代雕塑的話語體系與發展路徑”這個話題。我覺得1949年以來,70年的成就已經鐫刻在歷史上了,這些都是能被看見、學習并傳承下來的。從《艱苦歲月》到現在的作品,能夠看出時代是在開放變化的,不是不成不變的。我們還要繼續往前走,智能化、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面向未來,我們有了很多新的發展方向,比如科技、數字化。數字化深深地影響了雕塑,現在很多藝術家用數字建構的方式重新詮釋傳統材料,詮釋對社會、時代的認識。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正處在守正創新的關鍵節點。學院是一個學術體系,我們應該怎樣走到社會問題的前面,敏感地觀察社會的時代精神、主題。

我這幾年一直很關注國際上現代雕塑的發展,很多作品基本上看不到傳統雕塑的概念了,但是它們在提出一些問題,一些社會問題、人類發展的問題。藝術其實能比社會更早、更清晰地認識到開放和發展。我們也可以借鑒國際上的藝術,但是這與主題性并不矛盾,主題性可以是開放的,是對時代、對人類社會發展或者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的清醒認識,是動態的。這是主題性創作的開放性、時代性的重要方面。開放是每個藝術家最基本的態度,也是對時代的真切的認知。

蔣鐵驪:我從1994年的第八屆到第十二屆,連續參加了5屆全國美展,但是這一屆我沒有參加。因為我意識到,在全國美展這樣的平臺上,如果不能拿出全身心認真創作的作品,還不如不參加。事實證明,在這樣的展覽中,最終出挑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是花費巨大精力、全身心投入創作的。

全國美展是一個特殊的機會、特殊的舞臺,任何一個藝術家沒有理由輕易地放棄這個機會。

全國美展的評委成員也更新了,評委們的知識結構非常好,眼光、格局足以讓大家放心。而且現在全國美展的作品中,也大量出現了非常新穎的、有個人面貌的作品。優秀的藝術家都能夠巧妙地處理好主題性創作與個人風格的關系,全國美展的舞臺如此鍛煉人,它甚至有可能成為呈現藝術家完整的創作面貌、成熟的創作經歷的重要的機會和平臺。

陳曉春:我以“在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社會語境下,中國當代雕塑話語路徑和話語體系”為話題談一談。

“話語”這個關鍵詞,產生于社會學中人與人的交流。從生活層面來說,我們在沒有進入學習機構之前,父母、鄰里都會通過語言與我們交流,帶來了天然的話語語境。把范圍縮小到當代,1949年后,這個語境是藝術高校的從業者和藝術家們進行的語言交流。在今天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地區性的藝術特征在今天已經越來越模糊,時代的發展、國際化的交流、觀念的提升和優化,都使雕塑創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題性創作已經從單純的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延伸到為個體服務和個性的彰顯。

作為建國七十周年的獻禮,這屆全國美展對以后更多的藝術創作工作者帶來了風向標和路徑的指引,懷抱寬闊的胸懷和對雕塑事業的熱愛,在未來的雕塑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新面貌出現。

殷雙喜:我覺得雕塑在藝術的各個門類中是最活躍的,也是青年創作隊伍最有實力的。不僅因為雕塑界的人心齊、團結,而且始終有突出的學術探討,鼓勵青年人成長,這一點是有共識的。各所高校源源不斷地培養雕塑生力軍,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次全國美展部分地反映了雕塑發展的實力和基礎,雕塑整體的水準在提高,作品符合展覽的類型和要求,題材豐富多樣,特別是歌唱祖國、歌唱人民、歌唱黨、歌唱英雄人物和歷史的題材,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雕塑界這些年注重語言和材料,有不少青年人鉆到材料里有點走出不來了,這本來是好事,但一天到晚琢磨怎么能把木頭、石頭做出讓人驚艷和叫絕的手藝,并投入大量的時間,這對雕塑來說是應該的,但不是根本。雕塑家如果只是展示自己在技法方面的優勢,在一段時期是可以理解的,但把這作為雕塑的方向,會忽略很多重要的東西。

雕塑從根本上具有象征性、對歷史和人文的追懷和永恒性。青年藝術家要在對藝術語言專注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歷史和人文的修養,讓雕塑有更大的思想和人文內涵,更好地打動、感動人,而不只是玩技巧、玩材料。這次展覽在某種意義上提醒我們應該關注題材和主題,但是如果唯題材論,那又會產生另一個問題。藝術家會可能覺得這個展覽需要某種形式的作品,把自己的長處、強項放在一邊,為了能夠入選舍長取短。一些年輕人特別渴望參加全國美展,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放棄自己在藝術藝術語言、風格多年的奮斗、探索,從頭再來,這也是很為難的。

我個人覺得這屆展覽的小雕塑太多,很多像模型、小稿,沒有充分運用展覽要求的技術尺寸。全國美展對尺寸的限制是單邊不超過2米,但是很多作品只有30厘米、50厘米。雕塑過于小,觀眾離得遠一點,人物形象就完全看不到了,雕塑就成為了一個剪影,沒有傳達表情。我覺得焦興濤的作品就充分實現了材料、尺寸的要求,不僅題材好,而且人物表情刻畫也很充分,遠看材質、材料,近看表情。雕塑一定要有充分的體量和材料,否則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這屆全國美展的雕塑作品我覺得有一些特點。內蒙、廣西、山東、河南等地區都有很多作品入選,入選范圍沒有停留在幾所專業藝術院校所在的省區,這一點很好。但是也有一些類型化的問題,作品有很多重復、接近。比如說集體合影,拿手機、相機拍照,大家站在一排,摟在一起笑咪咪的,我們的雕塑什么時候成為了照片的堆簇?還有一些群像,都是一些小人,要么埋頭趕路,要么抬頭望天。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思考。還有一些長征題材的作品,垂頭喪氣地歪著身子走路。潘鶴創作《艱苦歲月》專門到海南島考察,和原來的軍區司令探討、了解經驗,現在做長征題材的作者有誰能沿著長征的路走一遍?今天的青年人離紅軍越來越遠,參考了幾張照片就開始創作,我認為這只是做紅軍的殼,沒有紅軍的魂。題材是重要的,但是要透過題材去挖掘人性的深處,真正留下讓人記得住的形象,而不只是一個題材和外殼。

李樹:我作為參展作者,8年前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一直以雕塑藝術家的身份在努力。我現在在西南民族大學任教,今天我是唯一一位非主流專業藝術院校的代表,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同時也代表著全國除十大美院以外綜合類大學的雕塑專業。我想圍繞“中國雕塑發展現狀及問題”談談個人的感想,主要是雕塑發展的生態問題。

除了現有的幾大專業藝術院校,國內絕大多數的綜合性大學藝術專業的教育,包括雕塑的發展,目前是一種堅守的狀態。從藝術水平的提升、發展來講,中國雕塑的發展絕大部分的引領力量出自專業院校。但是有一個現象我們應該注意,專業院校雕塑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后的去向是哪里?專業院校具備良好的生態發展,大部分學生畢業后都希望能夠在高校的藝術專業教學,或者可以延續雕塑創作的單位工作。在目前的環境里,這種單位大部分是綜合類大學,而綜合類大學的雕塑生態是不容樂觀的。除了起到引領作用的幾大專業院校,綜合類大學能不能也起到引領的作用?我們不希望中國雕塑的發展絕大部分力量集中在極少數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攜手促進綜合院校的藝術類專業生態的發展,在數量、質量上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從文化土壤上來說,西南地區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和挖掘西南地區的民族文化資源,這還有很深很廣闊的拓展空間。所以,在雕塑和藝術創作方面,我們可以加大、加深這一領域的研究力度,更好地進行藝術挖掘,這也是中國雕塑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宋偉光:我以“中國現當代雕塑發展的演變及問題”為話題,分兩大版塊——演變和問題進行發言。

第一,演變。中國雕塑的紀念碑形態大約形成于20世紀初到70年代,公共紀念碑雕塑實際上是搶奪空間、展示權力的形態。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雕塑藝術開始追求形式意味、本土意識,90年代還出現了全球意識。2010年之后,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在當代雕塑中慢慢上升為一種主流。

第二,問題。不管是創作還是理論,我個人認為,談到中國當代雕塑問題,首先的立場是重視原始材料,重視政治和社會學的整體歷史觀,要站在中國的社會現實,包括全球化的差異性和共性來看待中國現代雕塑的發展。我們經常從宏觀視角來審視中國現當代雕塑問題,是傳統與當代、傳承與創新的老話題。中國現當代雕塑發生和演變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中國傳統雕塑系統,如“地上系統”的石窟寺系統,以及“地下系統”的墓葬系統。在石窟寺文化和墓葬文化中,交織的是鮮卑、印度系統,我們的佛像造型很多是從伊朗、中亞通過河西走廊進入中原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都是包容、開放的。二是20世紀初西方雕塑的影響,中國雕塑以此形成了新的系統。這兩個方面始終在對抗、糾纏、借鑒、繼承,在叛逆中演變。

這就集中反映出問題的實質——傳承與創新,這個問題的根本是有關中西、社會變革、科學、民主、理性、身份的。傳統對社會行為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是歷史發展的繼承,演變到今天,面臨的是一種雙向的選擇,即傳承與創新的多重問題。從技術層面講,傳統造型藝術是線與體的關系,西方藝術是體與量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本體與泛化,也就是雕塑邊界的問題。當代雕塑在相當程度上“不雕”“不塑”。雕塑本體有自身的定義、方式和分類的方法,我們之所以稱之為雕塑,是基于門類學的方法。在當代范疇,雕塑與觀念需要重新定義,這基于社會學的科技時代、網絡時代,藝術現象就是社會現象,它的發生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新物種的產生必然會改變或打破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必要時需要進行分類之外的分類。藝術類別可以隨著藝術的演化而進行相應地修正,不然就會變為操作主義。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類的依據、標準和相對性。

三,原創性問題,這也是殷雙喜老師講到的同質化問題,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很不容易區分的問題。傳統藝術的傳承性大于創新性,西方現代藝術的叛逆性大于傳承性。所以,原創就是首創,是對既有參照物的懷疑和否定,具有唯我性和批判精神。

四,從微觀視角審視,我們始終糾纏寫實與寫意、寫意與具像、具像與抽象,從學理上可以區分,但是從情感操作上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單純一點、簡單一點、自然一點、簡樸一點、直覺一點,這會帶給我們拋開現象看本質的敏銳,帶給我們藝術激揚的靈性。

何桂彥:我談談雕塑的成就和展望這個話題。我所關注的是雕塑與當代雕塑非常狹小的交界部分。2000年以后,在這十多年的發展中,當代雕塑領域到底發生了什么?中國的情況特別特殊,20世紀50年代美術學院院系調整以及架構是按媒介區分的,我們對形式、材料、語言的追求持續到了今天,我覺得2000年以后有新的語言在擴展。

第一是時間,作為時間的雕塑如何在既有的形態中發展。第二是作為地點的雕塑,作為劇場的雕塑和作為觀看的雕塑。比如觀看背后的話語權力,以及從過去傳統的凝視到游觀、偷窺,到近距離的身份話語背后的觀看,如何從這些角度解讀雕塑。

我覺得2000年以后,在公共藝術、公共雕塑和話語中,雕塑本體也發生了變化。這些領域會對既有的雕塑邊界進行拓展,打破過去學院化的雕塑概念。其實我覺得學院化的教學模式有優勢,培養了學生的基本功和既有的雕塑創作范式,但這種模式也比較僵化。

第二是主題和內容。2000年以來,全國美展的油畫作品反響尤其好,但是我看了這一屆的油畫展區,感覺20年來沒有變化。近幾年我們對性別、日常和身體等新的題材討論很熱烈,但在全國美展的油畫和雕塑作品中,雖然出現了日?;奈⒂^敘事,但還停留在表象。全國美展雕塑的創作,在今天幾乎不能為中國雕塑的發展帶來雕塑藝術史書寫的線索和話語,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問題。

西方現代主義雕塑走向當代的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推動雕塑的力量是理論。但是我們中國的理論話語和支撐來自哪?建立理論和批評良性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僅需要原創的雕塑創作,還需要原創的雕塑理論和批評。

王天祥:我以“在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社會化語境下中國當代雕塑的話語體系與發展路徑”為議題進行探討。

第一,評價尺度。全國美展作為中國最高水平的展覽,評價的尺度是否納入了國際對話的視角,我們的展覽體系和國際展覽體系有沒有構建對接和轉換?除了現實主義的主題性題材呈現出中西差別之外,展覽是否構建了中國的風格和范式,是否有自身的理論與話語支撐?如果沒有的話,我們舉全國之力推動的全國美展,實際上在國際藝術交流中是嚴重缺失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和重視。

第二,展覽單元。雕塑實現了從立體空間場域到社會化的轉變。從空間上講,一些作品尺度很大,氣勢恢弘,但是因為美展對尺度的限制不能參展。十幾年中,作品讓人感覺到似曾相識的模式和范式,一是因為主題相似,二是因為材料和尺度的規定。能否設定雕塑單元,突破場景雕塑的限制,打開一個新的窗口。

第三,新的作品形態超越了傳統的形態,是否可以納入展覽范疇?比如由人工智能創作的雕塑,數字雕塑創作等。作為全國最高水平的展覽,應該回應和引領國際化、社會化、科技化的變革。

申曉南:今天圍繞“守正創新——新時代雕塑藝術的成就與展望”的主題進行研討,是很難得的機會,我想談談自己在布展過程中的感受,也許能為未來全國美展的發展提供一些思考。

全國美展95%的作品是寫實性的,40%的作品是范式化、群雕化的一排人像,在前幾屆全國美展中也出現過類似的作品,在這樣一種代表全國性的體制化的展覽中,我覺得這是不足的。

我有三個感受:一是真情實感的表達不足,很多藝術家不是發自內心地表達情感,可能附加了很多想法和因素來創作,這樣就缺失了真情實感。二是范式化和套路化非常明顯,以人物表達居多,但是缺少個性化的表達和呈現。三是創新性不夠,“守正創新”就是在傳統中進行創新,今天的雕塑已經非常多元、開放了,已經打破了傳統架上雕塑,與當代科技進行了融合。今天的雕塑是空間營造和空間表達的形態藝術。

我期待全國美展未來有所突破、變化。

曾岳:我談談新時代雕塑藝術的成就。全國美展的作品體現了人民的主題、人民的語言、人民的視覺盛宴,這也是一次面向普通大眾的雕塑展覽。從我近幾年工作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在發展的態勢、速度和體量以及國家的影響力,全國美展作為五年一次的雕塑展示,它要展示中國的軟實力以及中國的思維、精神包括文化科技方面的態勢,應該有一種積極的與國際接軌的姿態。我們的雕塑藝術近幾年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開始和國際接軌了,但是全國美展更多的是向人民傾斜,這讓我們感到欣慰,同時也讓我們對未來的抱有很高的期望。

唐勇:當代雕塑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在材料、媒介、觀念、語言、方法上,都有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通過全國美展主題性創作中呈現的方法、材料的多元性,我們可以感受到每一位雕塑工作者在這方面的實踐和努力。但是,我個人覺得有一些問題,雖然我們在強調材料的多元性、媒介的多元化,但是在這場展覽中,材料更多的是基于自然屬性和物理屬性的媒介。在今天,材料背后的文化邏輯、社會邏輯,在當代的雕塑創作中可能有另外一套邏輯關系。

全國美展是一個風向標,它會帶領年輕人。今天參加展覽的全是這種類型的作品,那我們還做不做跨媒介雕塑?還做不做藝術與科技和其他媒介的結合?還做不做關于問題意識、觀念的雕塑?在未來發展中,關于全國美展的多元化、多途徑,對于方法、材料、觀念的重視和選擇,能不能發生改變?現在許多專業院校都開設了觀念、材料、科技方向的雕塑課程,希望在全國美展中,能給這些作品一個展示的機會,讓年輕藝術家和藝術學子們有信心、有美好的愿景去繼續藝術實踐。

主題性的展覽有它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即使是主題性的展覽,我們的年輕人、藝術家也可以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方法去實現。

猜你喜歡
主題性雕塑創作
巨型雕塑
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意義生產與傳播效應——以山東“腰斬黃河寫生活動”為例
我的破爛雕塑
寫實雕塑
《一墻之隔》創作談
圖案之于空間:概念性圖案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主題酒店客房空間的主題性設計研究
特效電影中的音樂表現分析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