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抗戰時期寶雞申新紗廠的影響

2019-01-12 18:03楊天一
魅力中國 2019年8期
關鍵詞:紗廠寶雞抗戰

楊天一

(西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抗戰時期的工業內遷是抗日戰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由漢口遷入寶雞的申新紗廠不僅為支援抗戰做出了貢獻,而且對寶雞的近代工業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對抗日戰爭的影響

抗日戰爭的爆發使全國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特別是東中部地區,經濟一度陷入癱瘓狀態。為挽救民族危機,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東中部地區的重要工廠遷入西部大后方復工,間接地刺激了西部經濟的發展,而西部經濟的崛起于發展也為抗戰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申新四廠遷寶后的穩健經營和迅速發展,有力地支持了前線的抗戰。

富有愛國熱情的李國偉在戰局緊張時為保存國力,決心克服重重困難,歷經艱險,將工廠遷寶,并在當時的“工業荒原”上建廠。在大后方艱苦的條件下,他帶領員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出許多人間奇跡。同時,“富于愛國精神的產業工人,他們不顧勞動時間長、工資待遇低、工作條件差等種種困難,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挽救祖國危亡而忘我地勞動,為抗戰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特別是李國偉帶領員工為應對日軍的轟炸而建造窯洞車間,使得寶雞申新紗廠能夠維持生產,支援前線。1940年初,西京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張繼視察西北后參觀了寶雞申新的窯洞工廠,對此也是贊不絕口。[2](p45)

寶雞申新紗廠所生產的物品全部供給軍用,其積極生產各類軍用布料,為前線將士解決了部分被服緊缺的問題。作為戰時西北抗戰大后方重要的紡織企業,寶雞申新紗廠在抗戰期間生產的棉紗、布匹均用作軍用,支援了前線的抗戰,為中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對寶雞當地社會的影響

寶雞在抗戰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乃至抗日戰爭爆發時,近代工業也是寥寥無幾。申新四廠遷寶,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更對當地的社會風俗、以至于后來的工業企業的發展樹立了典范。

(一)促進寶雞經濟發展

寶雞在全面抗戰爆發前,雖然地理位置特殊,但主要是軍事作用,縣城位于山腰之上,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社會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為主。且寶雞社會發展比較緩慢,經濟十分落后,手工業生產完全依附于農業生產,工商業發展遲滯。

申新四廠遷到工業比較落后的寶雞后,在“經濟基礎薄弱、交通不便、原材料匱乏、動力不足的艱苦條件下,開山鑿洞,建房裝機,改進技術,勘察資源,努力恢復和發展生產”。[3]繼申新遷寶之后,“許多企業也相繼遷此,很快在十里鋪地區形成以申新紡織廠為核心的以紡織、機械、造紙、面粉加工和電力生產為主的新興工業區”。[4]而且,內遷工廠還帶來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加之淪陷區難民的大量涌入,寶雞人口劇增,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因此, 抗戰期間寶雞工業發展迅速。

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原先近代工業的蠻荒之地,出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著名作家茅盾曾作了如實的記載:“寶雞的田野上,聳立了新式工廠的煙囪;寶雞城外,新的市區迅速的發展,追求利潤的商人、投機家,充滿在這新市區的旅館和酒樓;銀行、倉庫,水一樣流轉的山貨,山一樣堆積的商品和原料”。[5]這一時期也是建國前寶雞工業最為鼎盛的時期,成為陜西僅次于西安的工業中心。

(二)對寶雞工業發展具有示范作用

管理經驗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箲饡r期內遷寶雞的工廠大都是資金雄厚、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代表當時國內工業發展最高水平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相對落后的寶雞工業發展起到了骨干和示范作用。例如,由漢口遷來寶雞的申新紗廠。該廠有較完整的管理機構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創辦工人福利保障體系。寶雞申新紗廠總經理李國偉曾說:“我們迅速發展的原因并不全靠實力和資本”。[6](p377)他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人。李國偉打破地方親族觀念的束縛,提出“人才主義”的口號,注意不完全以親疏關系用人,而著眼于才能和道德,因此網羅了一批經營管理和技術工作的“專才”。如廠長瞿冠英等,都無異于企業的頂梁柱,經理的左右手。

李國偉后來對自己經營的企業經驗作過總結,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集中財力人力首先發展生產”,“為社會而生產,為生產而建設”;

2.一切以發展民族工業為目的,不以個人利益作前提;

3.繼承榮宗敬、榮德生創辦實業的宗旨,堅持“薄利多做,減輕成本,改良品質,以廉美之貨供給社會”;

4.注意采用外國最先進的機器設備;

5.指揮統一,迅速調動資金,集中使用。掌握時機,避免不利環境的影響。[6](p378)

這些先進的管理辦法和經濟運作方式是寶雞申新紗廠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為寶雞工業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寶雞社會風俗不斷開化

抗戰后隨著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以前沒有的新鮮事物,當地百姓在與這些外來事物的不斷接觸中,自身的思想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申新紗廠的復工,起先寶雞當地人對此很是排斥,工廠的建造需要購置土地,當地百姓幾百年來靠種地為生,因此他們強烈抗議征購他們的土地,這是因為他們對土地的觀念非常傳統。雖然工廠用地最終是通過行政渠道強制獲得,但征地事件為寶雞注入工業活力,打破單一的農業生產方式,慢慢地他們的意識發生著變化,部分青年勞動力成為紗廠工人。這一點從寶雞申新紗廠逐步擴大的的規模也可以看出:“1938 年工廠占地面積約 400 畝,職工數量40人,1941 年工廠占地面積約 500 畝,職工數量 66人,1945 年工廠占地面積 871 畝,職工數量 211 人”。[7]

工商業的發展使寶雞街頭開始出現各類飯館、澡堂、理發店、書店等現代意義上的公共場所。當地百姓從開始的好奇,到慢慢地接受、喜歡,直到最后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商鋪。同時,寶雞的文化事業也發展起來。除了先前存在的戲樓和戲園子外,大地劇院、寶雞大舞臺、河聲劇院、渭濱劇院等相繼建立。這些劇院不僅演出西府當地的秦腔,也演出豫劇等其他劇種。這也從另一方面豐富了百姓的業余生活,社會風俗也隨之變化。

因此,申新四廠遷寶,除了促進寶雞的經濟發展外,同時也帶來當地人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寶雞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因申新的到來發生了改變。社會在進步,寶雞的人民也在進步。思想得到解放,人民的意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都將得到解放??梢哉f,是工業的發展影響著寶雞社會的變化,使社會風俗不斷開化。

猜你喜歡
紗廠寶雞抗戰
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要為“鄉人”謀一條生路
安徽省民族工業的近代化
——以蕪湖縣裕中紗廠為例
我們家的抗戰
我們家的抗戰
寶雞“十嚴禁”嚴明村“兩委”換屆紀律
裕湘紗廠:“湖南工業活化石”
寶雞對霾源“拔芯斷氣”
寶雞非公企業多種形式學習十九大精神
上海紗廠工人代表大會萬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