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反應心理學對識別學生音樂課堂行為的應用

2019-01-13 17:37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于小琨
家長 2019年33期
關鍵詞:利用微旋律音樂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 于小琨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微表情的使用,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學習音樂的過程是追求藝術樂趣的一個過程,這種獨特的優勢是音樂這門學科獨自具備的,這便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微表情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

一、微表情在音樂教學中運用的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表情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在上課時產生的生理反應,從而更直接地把握學生在學習時發生的心理變化,進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顯著提高。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時刻注意學生上課時微表情的變化,還要在上課過程中利用自身的微表情,從而與學生產生共鳴,進而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二、課堂內教學形式

1.肢體語言善于觀察微表情。聽覺是音樂學習不可缺少的部分,肢體語言的運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音樂表現要素教學中,巧妙地調動肢體語言并在肢體動作過程中觀察學生微表情或使用微表情,這種方法可以更直觀地讓學生加深對感性的認知,也可直接觀察到他們的表情,是一種由聲音到節奏感知的過渡,更能了解學生在音樂上的真實想法。2.繪畫表達法善于使用微表情。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將音樂作品旋律的變化表示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繪畫的形式表示旋律的變化,不僅會逐漸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還能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中旋律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利用微表情加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信心。3.故事創編法有效利用微表情。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一個情景使用微表情進行心理以及心態上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賞析音樂作品,進而根據其中表達的情感編寫一個小故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聆聽音樂,進而為學生之后的創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音樂教學中微表情的應用原則

1.教學中遵循及時性原則。在小學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微表情向教師傳達自己的想法,進而與教師產生共鳴,這樣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讓教師了解學生是否已經聽懂、了解音樂旋律。如在平時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微表情對學生回答的答案做出肯定以及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學習音樂。2.教學中遵循適度性原則。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上《故鄉曲》這首歌時,為了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等一些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環境,讓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學習。3.教學中遵循區分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階段,學生只要將這首音樂的旋律以及歌詞爛熟于心即可,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對于一些內向的學生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微表情從而教訓學生,進而減少學生對教師的排斥心理。

四、課堂外的拓展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僅僅依靠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教學,很難完成新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利用課后時間,加深學生對音樂旋律的印象。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收集一些有關的音樂,之后以報告的形式交給教師。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表情的形式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

猜你喜歡
利用微旋律音樂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利用微課豐富學生習作內容
利用微課打造高效識字課堂
淺談同學們如何利用微課來進行學習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利用微信訂閱號評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音樂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