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的飲食護理

2019-01-15 08:42四川省南充市身心醫院龔佐萍
家庭醫藥 2019年20期
關鍵詞:膳食膽固醇蛋白質

☉四川省南充市身心醫院 龔佐萍

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人體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正常血管腔較為狹窄或發生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冠心病的發病同飲食營養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因此除了堅持用藥治療,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飲食的調理。

1.合理控制攝入總熱量,保持體重。膳食攝入過多,超過消耗的部分必然會以脂肪形式儲存在體內從而形成肥胖,而肥胖正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每日平均膳食應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避免過飽。對較為肥胖的人員,應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的食物為主,40歲以上人群尤應預防發胖。

2.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日常飲食中要注重葷素搭配,40歲以上者即使血脂正常也要注重日常飲食的均衡,減少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不吃動物肝、腦、腎、肥肉等食物,避免食用過多豬油、蛋黃、魚子、蟹黃、奶油、椰子油及其制品等。以低膽固醇食物如魚、禽肉、各種瘦肉、蛋白、豆制品等為宜。食用油多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為主,確保食物綠色健康。

3.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大便通暢。主要包括全谷類食物、水果、蔬菜等。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并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

4.低鹽低鈉。食鹽中的鈉可導致人體內的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已經確診患有冠心病者,或合并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飲食宜清淡,食鹽每天應控制在5克以下。對于咸菜、醬豆腐等過咸的食物以不吃為佳。堿性食物如松花蛋也不宜吃,因堿性食物也含有鈉。

5.優質蛋白。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元素,攝入適量蛋白質可增加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但過多的蛋白質并不利于防治冠心病,建議單日食物蛋白質攝入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水產魚類富含蛋白質且易于消化吸收,比畜肉類食品更適合老人。豆類及豆制品既能保證優質蛋白供給,又能提供必須脂肪酸,避免動物性食品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而且黃豆等還含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6.忌煙忌酒。香煙含有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收縮,促進血壓升高、心跳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降低心臟功能,加重心臟負擔,也是誘發心絞痛的常見因素之一。而酒精不但損害肝臟還會產生多余熱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加重冠心病,故冠心病患者應忌煙忌酒。提倡適量飲用清茶,提高身體免疫力。茶葉中的茶多酚可改善人體血管壁的滲透性,從而增加心肌及血管壁自身抵抗力,避免動脈粥樣硬化加劇,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但忌喝濃茶,避免咖啡因攝入過多對冠心病護理不利。

7.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飽餐后胃腸道擴張、過多的物質攝入增加機體代謝負荷,可加速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建議冠心病患者采用定時定量和少量多餐的方法,一日4~5餐,每餐吃七八分飽。

8.注意勞逸結合。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則應當進行適當運動。在護理中,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對其運動方法、運動量加以指導,以不感過度疲勞為宜。

9.烹飪以蒸、煮為佳。該方式對食物的破壞較少,保留了食物的營養價值,還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總之,冠心病患者可通過平時生活中注重自我控制,從而避免病變發生,逆轉局勢,控制病變,避免惡化,延長壽命。

猜你喜歡
膳食膽固醇蛋白質
談談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上)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下)
蛋白質自由
人工智能與蛋白質結構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訣
膽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藥嗎等7題…
六個問題讀懂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如何讓你“少吃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