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黨建視域下青馬工程實施路徑
——以長春中醫藥大學“杏林青馬工程”為例

2019-01-15 15:55程文宣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者青馬培養對象

程文宣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是一項事關社會進步、國家繁榮和民族復興的戰略性工程。高校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培養可靠的建設者和合格的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自然是該工程的主要實施者。如何加強高校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體系建設上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學界及各高校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一、“青馬工程”問題研究現狀

團中央自2007年啟動“青馬工程”,旨在培養廣大青年能用、會用、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我,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目前,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學理研究角度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主要包括“青馬工程”必要性的研究。如彭晶認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黨自我發展的歷史傳承,是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同時,時代呼喚是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現實要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現狀和問題研究[1]。如韓蕾在《高?!扒嗄犟R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實施現狀分析》一文中指出,“青馬工程”的重大意義得到廣泛認同、“青馬工程”實施數量和影響范圍逐漸擴大、“青馬工程”的良性機制的制度保障逐步形成。但在成績取得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包括培養對象不全面、培養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創新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培養工作缺乏長期持續性、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提高;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的實施路徑研究[2]。如張暢在《新時期高?!扒囫R工程”實施路徑研究》中歸納了如下幾點,建立校內兩級團委工作模式,提高培訓體系的科學性和長久性,在院校兩級團委管理模式的構架下,規范選拔,培養個性能力,拓寬培訓載體,完善考核機制,其次合理開發、使用資源,樹立協同管理思維,軟、硬資源統籌運用,培訓對象、項目和教育資源相結合,實現教育目標;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模式研究[3]。如崔燕在《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現實困境與模式探索》中,總結了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模式創新,即堅持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培養相結合,確保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全覆蓋,堅持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確保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全方位,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確保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全過程[4]。在實踐層面,各高校也提出了相應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舉措,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組織形態和實施主體不盡相同,如以大學生骨干為實施主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社團,采取自發、自學的方式,自覺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最新理論成果;以高校團委為實施主體的體系化“青馬工程”建設,通過搭建平臺,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二、“青馬工程”取得的成績

縱觀對“青馬工程”的意義和實施過程等各方面的文獻及實踐研究,歷經十余年的探索,“青馬工程”發展逐步深化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一)“青馬工程”培養體系的層級化愈加明顯

“青馬工程”實施以來,國家——省級——校級——院級的格局逐漸形成并完善,從不同層面保障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科學性、持續性、穩定性和針對性,宏觀指導到微觀實施,“青馬工程”的培養目標得以切實的落地生根。

(二)“青馬工程”培養內容和形式愈加豐富

“青馬工程”的培養內容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最新成果等理論知識外,增設了實踐內容,通過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被培養者對社情、國情、民情的了解,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同時,理論學習與研究相結合,被培養者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探討并反思理論,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和認知。培養形式也可按時間劃分成短期培訓與長期培養;按地點劃分成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等。

(三)“青馬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對“青馬工程”的培養對象定位尚不明晰

目前,對于“青馬工程”培養對象的普遍認識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是精英教育,另一種認為是大眾教育。隨著《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出臺,筆者認為“青馬工程”的覆蓋面需要進一步提升,片面的精英化或大眾化培養對象的定位,不足以支撐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意義最大化的實現。

2.共青團主導“青馬工程”實施存在局限性

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引領大學生思想的主陣地,因此,在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共青團來推動實施“青馬工程”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平臺價值和育人功能,引領廣大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如政策的支持、各部門協作發揮合力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培養工作之間的有機聯系不夠緊密,就無法形成全方位的培養格局。

3.“青馬工程”實施創新度不強

“青馬工程”的創新度不強根本在于其機制沒有與時俱進的發展,僵化而單一的培訓,沒有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相融合,就無法真正突出“青馬工程”的學習、實踐特點,進而上升為精神屬性。

三、長春中醫藥大學“杏林青馬工程”實施路徑及模式

(一)“杏林青馬工程”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杏林青馬工程”以培養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培養德才兼備、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理念,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淬煉、自我提升等方式,推動“杏林青馬工程”學員在思想水平、道德修養、組織協調、專業技能、協同創新等各個方面進步,具有扎實的知識儲備,自覺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選拔、考核等系列環節,推動被培養者成為優秀的中醫人,擔負起中醫復興的神圣使命。

2.四項任務、兩個自信及三才理念

“杏林青馬工程”以“提升青年政治覺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為主要任務開展各項工作;依據“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信,對青年學生追求真理、能夠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信”兩個自信前提實施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三才理念融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優秀人才,以理論做指導,以文化做滋養,以人才做成果。

3.“金木水火土”五行計劃

五行計劃是“杏林青馬工程”培養的主體內容及方式,其中,“金”計劃指理論導航,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進行教學體系建設;“土”計劃指文化滋養,圍繞杏林文化藝術沙龍、“明德大講堂”、“青馬成長”系列講座活動,附以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藝節目、文化課程、文化認證等通過青馬微信公眾平臺推廣,進行文化教育體系建設;“火”計劃指實踐淬煉,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中醫藥類實踐基地的體驗和考察、志愿服務進行實踐教育體系建設;“水”計劃指導師引領,圍繞導師在政治思想、專業發展、科學研究、學習生活等方面指導進行個性化教育體系建設;“木”計劃指自我提升圍繞組織建設、社會思考進行自我教育體系建設。

(二)精準定位人才培養對象

“杏林青馬工程”將培養視角延伸到青年的各個群落,包括兩大類別,分別是青年學生及青年教師,其中青年學生又分為優秀學生及普通學生。在學生層面,以精英培養模式,每年從全校大一新生中選拔100余名優秀學生進行為期2年的馬克思主義強化教育,同時,在各個二級學院成立青馬學會作為二級骨干隊伍。在教師層面成立“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學會”,打造一支高水平、高品位、有特色、有風格的青馬隊伍,將杏林青馬工程的內涵進一步深化。針對不同類別實施不同形式的培養途徑,有的放矢,營造馬克思主義學習和思想教育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三)“杏林青馬工程”實施路徑

“杏林青馬工程”強化了黨建的因素,在頂層設計環節,保證了“杏林青馬工程”的機制性、良效性和持續性,充分補充了學校團委主抓的短板,突破了單一部門實施的天花板,協調關工委、團委、組織部、宣傳部等各職能部門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各二級學院等教學單位,形成合力,互通有無,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和最合理利用。

“杏林青馬工程”分層分類的培養模式,促成了多元化的實施路徑。校級層面成立的杏林青馬工程班,由團委、組織部、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各部門多角度、多維度進行培養;院級層面的青馬學會結合學院特點組織培養;在班級、寢室等更微觀的單位構建學習園地、學習小組等開展活動,形成以點帶面,靈活聯動的“大思政”格局。

四、黨建視域下推動“青馬工程”建設的啟示

在歷史新的機遇期和發展期,高校是培養國家棟梁之才的重要力量,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扒囫R工程”的啟動和實施正是強基固本的信仰工程,是立德樹人的育人工程。[5]

(一)建立反饋機制

團的工作要圍繞黨的領導,只有黨組織支持,團組織才能更積極的發揮能動性,也才能將“青馬工程”的實質理念落實。共青團在主抓“青馬工程”的同時,應建立對黨委的反饋機制,積極主動跟黨委匯報,有助于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二)建立黨團聯動機制

黨組織應加大對“青馬工程”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和參與深度,實現對“青馬工程”的全過程指導。具體包括“青馬工程”的培養對象選拔、培養內容整合、組織管理協調、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鑒定、制度物質保障等。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者青馬培養對象
創新“青馬工程”實踐持續夯實“青馬工程”廣州模式
上海市護理學會2020年優秀青年人才育苗計劃培養對象驗收評估已完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融入高?!扒囫R工程”的意義
成己為人,成人達己
成己為人,成人達己
參考答案
李大釗及其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
高君宇與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毛澤東日常談話中的馬克思主義觀解讀
毛澤東的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