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郊學生閱讀力構建與整本書閱讀策略

2019-01-16 14:32丁博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1期

丁博

摘 要:學生的閱讀力就是學習力!通過對城郊學生閱讀力的構建,推行整本書閱讀實踐,嘗試從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廣度、閱讀方法技巧等方面著手,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用興趣、習慣、方法一起建構學生的閱讀力!

關鍵詞:城郊學生;整本書閱讀;閱讀力

以我校為例,城郊新建學校是指在城市化進程中,新建的現代化、高標準學校。城郊學生是城市化進程中新生的典型社會群體,學生所在家庭物質條件快速提升,但精神成長滯后,家庭閱讀氛圍不夠,親子閱讀比例較低。

2001年7月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在教學建議部分第一次明確提出“整本書閱讀”,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再次重申“讀整本書”。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應該給以整本書閱讀明確的位置,不僅注重推薦,注重指導,更注重閱讀成果的分享與交流,這是基于對整本書閱讀意義與價值的深刻體認。就兒童閱讀的整本書而言,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文字為主的整本書;另一類是以圖畫和文字共同講述故事的圖畫書。本課題所研究的是以兒童文學為主的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不同于以往的精讀或略讀,也不同于篇章閱讀,更不是課外閱讀,而是一種深度閱讀,要求以創新方式向學生傳遞豐富的核心學習內容,引導他們有效學習并能將其所學付諸應用,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終身學習能力。通過親子共讀、師生朗讀等,完成富有個性的閱讀學習單,實現作品、自我和生活世界的穿行,積累語言、理解他人、建構自我。

以本校(地處城郊)整本書與課內閱讀的鏈接為研究對象,結合學校開展的整本書與課內閱讀鏈接的教學進行現狀分析并提出教學策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應用有效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導讀激趣,制定閱讀計劃

導讀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讀”的活動中理解文章,領會要點,獲得認知的體驗,這也是整本書閱讀模式的“升級換代”。導讀方法有設置懸念、設問導讀、圖示導讀、對比導讀、賞析導讀。

例如在上《與眾不同的男老師》導讀課前,故設懸念請學生在插圖中找到莫騰和雷奧這兩個人物,有的學生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才找到人物,有的學生通過看帶有插圖的章節辨別出了人物,還有的學生看自己關于描寫人物的讀書筆記,很快猜出了故事中的人物。學生在對比中猛然發現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的確很重要。

讀書不僅要有興趣,還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嘗試用制定閱讀計劃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常先引導學生瀏覽封面、勒口、扉頁、前言、目錄,用心感受一本書,感知全書概貌,隨后每天根據導讀單共讀相應內容。

大部分學生可以自己安排讀書計劃,每個月能讀4本書。

二、初讀感知,習得閱讀方法

閱讀不止于興趣、習慣,更要有閱讀方法的學習!這一環節就是通過完成導讀單上的“分解任務”進行初讀感知,幫助學生維持閱讀興趣,形成閱讀習慣,習得閱讀方法。

“分解任務”是基于整本書各個章節的內容而精心設計的言語實踐活動。例如,《尋夢環游大自然》的導讀單,第一天共讀內容:瀏覽封面、勒口、扉頁、前言、目錄,擬定的任務之一是——從目錄看,你有什么發現,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大膽猜想一下,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家人分享哦!

這一任務通過表格梳理整本書概貌,通過閱讀封面和目錄猜測書的主要內容,通過提出疑問培養學生讀后質疑的能力。

三、深讀探究,潤澤精神世界

評價學生的閱讀力,不能僅僅停留在閱讀量的指標上。如果淺層次的讀書是從書中識字學詞,那么深層次的讀書應該是對靈魂的洗禮,對性格的豐盈,對品格的提升。單就評價人物形象來說,單篇的文章中人物性格的描寫只是從幾個側面展開,讀整本書就會發現人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只有閱讀整本書,才能促進孩子的精神成長,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

(一)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消除學習障礙

城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較差,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學習積極性。相當一部分城郊學生作為“拆二代”,家庭物質條件快速提高,導致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夠積極。而通過整本書閱讀,讓學生了解到“學習”在一個人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整本書閱讀,讓學生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成長,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通過整本書閱讀,讓學生能夠逐漸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逐漸消除交往障礙

城郊學生存在的交往障礙主要有:其一,課堂回答問題不積極,不能主動發言;其二,排斥課堂討論,拒絕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其三,課下不能與其他學生交流,膽怯;其四,不敢與不熟悉的人交談,不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較為羞怯。

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通過閱讀了解到人與人之間各有不同,從而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例如閱讀《窗邊的小豆豆》,學生認識到一個因為淘氣而被退學的小豆豆也有自己的優點,也可以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又如閱讀《冬瓜,你好》,學生了解施詩和冬瓜兩個同桌之間發生的故事,學習同學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交往方式,從而克服與同學之間的交往障礙。

(三)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郊學生家庭變化大,家庭教育不完善,需要對學生情緒管理加以指導。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通過體驗不同的人生、體會主人公所經歷的與自己相似的場景,從而思考自己的行為。如《穿越時空的告別》,昱文一家在爺爺罹患肺腺癌和阿爾茲海默癥的情況下,為了讓爺爺在生命的盡頭留下美好的回憶,原本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庭,通過一場場“戲”化解了矛盾。故事中有大量的人物情緒、語言、動作的描寫,會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平時的言行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感受。

四、交流分享,閱讀活動充實課程建設

“深讀探究”和“交流分享”是兩個緊密結合的過程,“深讀探究”是教師提供導讀單,指明方向,學生自由開展閱讀,體驗書中人物的生命階段,記錄自己的讀書思考,在閱讀過程中經歷成長,汲取力量;“交流分享”,是就“深讀探究”階段探究的問題進行課堂上的專題交流與表達。這是整本書閱讀指導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借助“班級讀書會”和“高大上課&接地氣課”等活動,設計層次清晰的交流與分享活動,回顧、梳理、提升學生深讀探究后的認識,借助與文本的深度對話,通過集體的讀書分享交流,幫助學生梳理已有的閱讀經驗,形成新的閱讀體驗。

整本書閱讀構建了城郊學生閱讀力的同時,滋養了城郊學生的精神世界,革新了學校的課程形態。整本書閱讀不僅要有興趣,還要有習慣、方法,閱讀是一個長期陪伴的過程,讓我們從整本書開始讀起,做真讀者,真做讀者!

參考文獻:

[1]顧黃初.顧黃初語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徐鵬.整本書閱讀:內涵、價值與挑戰[J].中學語文教學,2017.

[3]葉圣陶.葉圣陶集(第13卷)[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懷源.葉圣陶“讀整本書”思想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

[5]張世浩.初中“整本書閱讀”課程化探索[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7.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2019]-JKGHYB-0671)城郊學生整本書與課內閱讀鏈接的策略研究過程性研究成果。

編輯 王彥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