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文本閱讀的高中小說教學研究》教學課例之

2019-01-16 14:32汪才安張繼華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六安白發篇文章

汪才安 張繼華

【課前準備】

印發《鋤》《活著》《白發》《撿爛紙的老頭》四篇小說。

【學習目標】

1.通過多文本比較閱讀,學會小說標題的一般性解讀方法。

2.理清并學會分析小說標題與主題、人物、情節之間的關系。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生自主閱讀30分鐘,在最后的10分鐘完成思考題:對于這四篇小說,請分別理解其標題的內涵及作用。

第二課時:

師:《世說新語》中有個故事,說有個特別擅長畫人像的畫家,叫顧長康,他畫人之后,有的都不點上眼珠。人們問其中的原因,他說:“四肢的美丑,本來就與畫的美妙無關,畫像要傳神,全在這眼睛上面?!苯裉?,我們要學習的不是畫畫,而是小說閱讀。但就點睛之筆來說,文學作品的標題和畫像中的人的眼睛可以說是有共性的。題者,目也。有道是“題好一半文”。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師:首先,我問一個問題,你能找一個標準給這四篇文章的標題分分類嗎?請小組討論一下然后推舉一人發言。

(交流討論環節,三分鐘左右)

生1:《鋤》《白發》《撿爛紙的老頭》可以歸為一類,《鋤》表現了人物身份——農夫,《白發》表現了人物的年齡,《撿爛紙的老頭》表現了人物的身份和年齡。這三個標題讓我們很直觀地聯系到人物的形象或者年齡特征?!痘钪纷屛腋杏X不出來人物的形象,只是有一種凄涼的感覺,因為我們說“生活”比“活著”的境界要高一點。

師:很好,你是從詞性角度分的。還有哪位同學有自己的想法?

生2:我覺得《鋤》《撿爛紙的老頭》是一類,我們從標題中得到關于主旨的信息比較少;《白發》《活著》是一類,寫出人的生存狀態,個人感覺這兩個標題傳遞的主旨的信息比較多。不過四個標題都能夠讓我們看出主人公是底層人物,多少都有一些凄涼感。

師:既然你說到這樣的方向,那不妨比較下《老人與?!愤@個小說標題,之前講的內容,你還有印象嗎?

生2:有的?!独先伺c?!愤@個標題用的是對比和襯托的方法,“老人”給人以衰弱無力之感,象征人類生命的有限性,“?!苯o人以浩瀚、危險之感,象征世界的無限與命運的無常。把這兩個詞語進行搭配,主旨在突出“老人”生命力的頑強。

師:答得很好,我們來總結一下?!朵z》是以具體事物為題,《撿爛紙的老頭》以人物身份為題,《白發》以形象特征為題,《活著》以生存狀態為題。前三個標題是名詞性的,給讀者的感覺很直觀形象,動詞性的比較抽象,但是想象空間比較大,更能體現出某種哲理性。所以我們在理解標題的時候要關注詞性、限定詞、藝術手法。

板書——關注詞性,限定詞,關注藝術手法

師:前面兩位同學的分析都與小說內容密切相關,那么我們就從內容角度分析一下四個題目。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對“內容”這個詞是如何認識的?

生3:“內容”就是主旨,對于小說來說就是主題。

生4:“內容”就是人物形象。

生5:“內容”應該是小說的整個情節。

師:看來對這個詞大家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皟热荨边@個詞對應的詞是什么?

生5:是形式。

師:很好,就文學作品來說,除了內容,就是形式。內容可以分為“寫了什么”(人、事、物、景)和“寫出了什么”(主題、情感),形式包括“怎么寫的”(結構手法、描寫手法、抒情手法、議論手法)。但是如果跳開作品的話,我們就要思考“寫得怎么樣”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小說鑒賞的難點,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潛在的問題會很多。比如,這個小說結構怎么樣?我們的答案必須建立在對同類型的小說結構藝術的對比之上,也就是說我們要分析這篇小說與具有普遍意義的小說結構的異同點。其他方面的問法都要這樣思考。

師:下面我們來說說四個標題和文章內容之間的關系。大家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

(交流討論環節,三分鐘左右)

生6:“鋤”這個標題,首先它是一個比較普通的勞動工具,農民都要用到。如果理解為動詞的話,就是一種農業生產。我覺得這個題目象征了普普通通的主人公六安爺,因為他對農業生產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甚至可以說農業生活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師:“熱愛”,能舉出例子嗎?

生6:“我不是鋤地,我是過癮?!蔽闹卸啻纬霈F,還有太陽下山了,六安爺還是不愿離開。

師:你說“象征”有點過了,這個聯系不必這么緊密,說“熱愛”很好。情感答出來了。

生7:我覺得這個標題當中體現出作者對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我能夠理解一個生活作息穩定了一輩子的老人,在生命的盡頭卻要改變這種生活狀態的不舍和痛苦。六安爺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對錢很熱衷,對新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不感興趣,他只希望安安穩穩地走完一生。所以我覺得作者對主人公是同情的。

師:你把握得很準確,如果我們把六安爺這個人物放大到一個群體,你認為可不可以呢?

生7:應該可以,那就是對新的時代下那些不能很快適應社會的老一代農民的同情。

師:文章當中有什么情節與新的時代有關呢?

生7:“煤炭公司看中了百畝園,要在這塊地上建一個焦炭廠?!睉撌敲禾抗具@個新事物吧。

師:很好,“煤炭公司”在文中實際上是工業文明的縮影,工業文明的特征就是機械化、快節奏、高效率,與之相對的,就是這個標題“鋤”,帶著農耕文明的慢節奏、小生產了。在這樣的對比中主題就升華了。我們來看看這道題的答案:

《鋤》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么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①它是六安爺手中的勞動工具,喻示六安爺對土地的熱愛,揭示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

②鋤又意味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六安爺的精神寄托。

③鋤也是一種勞作行為,象征在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沖突中,農耕文明漸失的社會現狀,暗含著六安爺對土地的告別。

師:這個答案當中,非常有層次地答出標題與主人公、與主題的關系,同時,對構思的技巧也有一定的揭示。那就是,用“鋤”這個標題,比用其他的標題更能讓人產生對文明碰撞之下底層民眾的生存狀態的思考、對文明進程的思考,還有對民族發展甚至社會穩定的層面的深切關懷。

師:我們能不能從這篇文章當中,看出標題與內容之間的橋梁呢?或者說,我們要關注什么呢?

生8:要關注主人公的生活境遇與社會環境的關系。

師:對,小說的主旨通常都是從主要人物身上體現的,主人公的職業身份與社會環境關系密切。我們必須思考人物為什么是這樣的境遇,這對小說主題的把握非常關鍵。

板書——關注職業,社會環境

第三課時:

師:上一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鋤》這篇小說的標題與主人公的關系,我們討論了職業與社會環境對主人公的影響,這一節課我們繼續探討后面三篇小說,請大家站在比較閱讀的立場來思考。我們還按照前面的方法,大家先交流,然后派小組代表發言,也可以自由發言。

(交流討論環節,五分鐘左右)

下面我們來看看《活著》這個標題,請小組代表發言。

生8:這個題目我不太明白。這個老人的處境很悲慘,家中五口人都去世了,只有他自己孤獨地活著。他花了很多錢買了一頭老牛,還給它起了個跟自己一樣的名字。這個農民跟六安爺的相似點不多。六安爺是眼睛不好,渴望過安穩的生活而不得,而福貴老人生活安穩,但是他更缺少的是親情。

師:你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很全面。希望你對小說的主題再深入思考一下。

生9:我覺得這篇文章同《鋤》一樣,是在同情與關懷農村中的弱勢群體,引起我們對底層民眾的關懷。這也讓我想起穆旦的《贊美》,都有作者對農夫的深切的同情和關懷。

師:這個主題分析是對的,但是就題目來說,《鋤》似乎不能直接與主題建立關系,《贊美》倒是可以,因為“贊美”二字包含了強烈的情感。如果分析的話,要結合文章具體的內容來說。

生10:我覺得這個題目很復雜,小說的故事很簡單,人物的經歷悲慘但具體的情節都虛化處理了,所以,作者想要展示的并不是故事本身的悲慘,而是一種對人的命運的普遍性思考。對生命既向往,又感覺空虛,我感覺福貴老人的生存狀態非常凄慘,他對錢的態度很淡,對生命的態度也很淡,這些看似曠達的態度背后恰恰是經歷悲慘遭遇摧殘之后的心靈的無奈與無助。

師:你分析得非常深入,甚至可以說是深邃了?!昂盟啦蝗缳嚮钪笨梢哉f是人之常情,“生不如死”有時候也是人之常態??偨Y起來說,這個題目首先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狀態,寫出了人生之暮的凄涼與感傷;也讓讀者體味“活著”的滋味的同時產生如何對待生命的思考;從標題的語言特色中,我們也能感覺到“活著”二字言簡意豐,耐人尋味。

師:那么我們能不能從這篇文章當中找到標題與主旨之間關系的橋梁呢?

生11:我覺得應該關注人物的生活經歷。因為人是否幸福往往與職業身份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跟人的經歷關系才是最密切的。

師:很好,你的分析也很具有哲理。不過這篇文章的“老?!币彩呛苡邢笳饕饬x的,如果我們把老人與老牛比較來看,小說的哲理性也就更強一些。

板書——關注生活經歷,特殊事物

師:我們再來看看《白發》這個標題,還是請大家站在比較閱讀的立場來談談。

生12:我覺得這個標題相比于前兩個標題在主題上要容易把握一些,“白發”在文中是父親的白發,所以這個標題能直接讓我想到如山的父愛,父親的一生操勞,飽經風霜。所以這個主題應該是贊美父愛的。前兩篇文章都沒有涉及兩代人之間的關系,《鋤》寫的是農民的過去與未來,《活著》寫的是人生的意義,《白發》寫的是兩代之間。

師:你很快學會了總結規律,非常棒。

生13:我覺得這篇文章多次寫到張誠一直關心著父親的白發,結尾部分寫張誠看到山里的霧想到了父親的白發,這個題目也包含了主人公對父親的牽掛和不舍。所以這個主題也有兒子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師:心細如發,這個解讀很好,小說的主題是可以多元的。

生14:我覺得是不是也可以學習前兩篇文章總結主題的方法,那就是把白發當作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形象,以此為題,突出空巢老人的孤寂與無奈。

師:很好,這樣的總結我們一般叫做升華主旨,所謂升華,就是從單個事例出發,由此及彼,以小見大,由點到面,上升到類的問題、現象的問題、規律和趨勢的問題,小說也就給人更大的想象空間和思考空間。這也是老師特別要跟大家強調的問題,當你學會了讀小說,你也就學會了看人、看社會、看世界了。

從這個標題當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啟發,那就是標題往往蘊含著作者對主人公的情感,所以我們要關注情感。

板書——關注情感

師:好的,我們還有一篇文章《撿爛紙的老頭》,這個標題與前三篇文章的標題相比,有何不同呢?

生15:這篇文章我沒有怎么看懂,人物出場很慢,前兩段看不出來想表現什么。老頭出場之后相貌、衣著骯臟怪異,飲食習慣也很怪異,反映出他應該是一個窮困潦倒、不合時宜的人。然后第四段寫了他自尊心很強,內心敏感,因為別人多看了一眼,多說了一句就認為是看不起自己,因此想跟人家打架。結尾又寫到他死后留下一筆巨款,然后就沒有什么交代了。

師:你的分析很全面,你能從這些內容中感受到作者的創作意圖嗎?

生15:要說同情吧,我覺得談不上,諷刺挖苦吧,我覺得也不合適。不知道作者想寫什么。

生16:我覺得這篇文章同前幾篇文章的共同的主題是同情。就題目來說,“撿爛紙”透露著底層百姓的身份,一篇作品以一個底層身份的百姓為題,這本身就有一種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我覺得關注當中如果有一點同情就是關懷了。這篇文章對“老頭”的描寫是比較中性的,他雖然是撿爛紙的,但是比較有尊嚴感,他自顧自地吃飯、要湯,遇到歧視就理直氣壯地挑戰對方,絲毫沒有自卑的感覺,作者在描寫當中不但沒有諷刺的意思,反而有幾分贊賞的意味。

師:作者是不是想說即使是看似微賤、遭人輕視的小人物,也有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尊嚴。

生:我認為是這樣的,作者以深切的人文關懷,呼喚人們關注那些處于生活底層和社會邊緣的小人物,給予他們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師:很好,你的理解非常準確客觀。就這篇文章而言,我們雖然不能從標題當中發現作者明確的寫作目的,但是如果對文章情節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作者潛藏于標題的寫作目的了,所以我們要關注作者的寫作目的。

板書——關注寫作目的

師:最后,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這節課的內容。從這四篇文章的標題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性問題。首先,標題與文章的主人公的關系都比較密切,因為小說的主題通常通過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表現出來,我們要關注標題的詞性、限定詞,與主人公有關的職業,生活經歷等信息。其次,有些標題包含著一定的寓意,或者象征意義,我們要關注一些特殊物象,關注象征、對比、襯托等藝術手法。這也需要我們有合理聯想的能力。最后,有些標題能夠引發我們對某些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需要我們有比較豐富的社會認知積累,而且要有對相關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和體味,我們要關注作者在標題當中所投射的情感和寫作目的。這樣,標題對我們來說就不是那么深奧了。

注:本課例為《基于多文本閱讀的高中小說教學研究》研究課例。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六安白發篇文章
解析幾何試題精選
百歲白發祭兒殤
安徽六安:鄉村直播 “云端”致富
洗白發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產業扶貧“特色牌”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讀一下這篇文章
除白發簡易裝置
吳月娘愛的,賈母不待見的,都是這杯六安茶
薔薇白發抄
空間的維度(從一維多十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