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理綜高效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2019-01-16 14:32于翔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理綜教學評價新課程

于翔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成了當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徑,在高中分科教學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優化高中理科課堂教學評價成了當前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主要分析了新課程改革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指出了當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評價原則和方法,期望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理綜;教學評價

一、新課程改革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與人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顯示了科技對社會生活發展的影響。而推動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人才。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17)開啟了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國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在20世紀50年代就建立了,此后經歷了數次改革。2017年的課程改革給高中理科類教學的課程評價提出了幾點評價建議,例如加強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同的教學模式使用不同的評價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評價學生的操作技能。新課改之后,學生成了教學活動的中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發展為目標,評價也不再以甄別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的能力發展為中心,提高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評價以教學為載體,需要加強實踐、加強反思,通過評價能夠讓各種課程自我審查,但各種課程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提高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效果,促進學生和教師雙方的成長,應積極構建理綜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二、當前高中理綜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重知識輕能力

新課改提出,應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還要發現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學習、生活自信,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功能,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評價中,分數仍占絕對地位,忽視了學生其他能力的評定,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例如,在化學教學中,由于化學知識的深奧、復雜等特征,如果一味強調知識點的作用,而不注重強調學科特征,容易導致學生畏懼科學。學生會疲于死記硬背,導致教學難以適應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2.重甄別輕激勵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評價是測量課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少程度上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我國傳統的評價十分重視教育目的,輕視教育過程,即終結性評價。而且在高考的影響下,各個學校都重視升學率,應試教育影響深刻,突出了評價的甄別和篩選功能。在當前的教育中,學校過度重視分數,教師將這種壓力傳給學生,師生關系緊張。評價應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評價中獲得學習動力,顯示評價的激勵功能。

3.重結果輕過程

理綜課堂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應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和科學能力為基本目標,應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我國高中傳統的評價以向高校輸送人才為目的,以考試為手段選拔人才,即精英教育。同時也造成了教學評價對學習結果的重視,而忽視了學習過程,忽視了學生多元智力因素的發展。教學評價應充分認識在不同領域中學生智力的優勢,并給予充分肯定,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等。在教學評價中,應充分利用評價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4.忽視了對學生的尊重

教育首先應培養學生的良好人格。但在當前的理綜課堂教學評價中過度注重根據學生成績對學生進行劃分,忽視了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尊重。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加入自己的主觀情感,造成對學生評價的不公平。例如,對于犯同樣錯誤的兩個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教師往往只懲罰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影響了成績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進而造成了師生關系的惡化。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應以真誠、尊重為基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即在理綜課堂教學評價時要找到相應的理論依據,評價方法要有針對性,評價過程要有程序性??茖W性還要求教師在教學評價時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真實、公正地評價學生,同時還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要求。有關評價內容應有一定的科學指標,不僅要進行量化評價,還要進行質性分析,以確保評價的準確性。

2.客觀性

新課標要求評價要客觀、合理,要求教師在評價時要公正,不帶個人偏見,要理性,不能對評價帶有感情色彩。如果在評價中不能客觀、公正,意氣用事,會導致評價沒有意義??陀^的評價有利于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情感價值觀教育,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3.真實性

教學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全新的視角真實地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將教學和評價整合。真實性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真實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用心良苦,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4.情境性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場所,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有利的環境。而課堂教學評價要充分考慮學校環境,要認識到評價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發生的,否則教學評價的結果會與理想產生一定的差距。

5.開放性

教學評價的重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教學評價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更多的評價主體都應該參與到評價過程中,而不僅僅是為教師設置的,學生、家長等都能夠參與其中,以獲得更加全面的評價信息,評價過程更加全面。

6.過程性

課堂教學有很多環節,評價是其中之一,而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過程性要求過程性評價比終結性評價更重要,是對學生日常學習變化的評價,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過程性要求在教學評價中不僅要看到學生成績的變化,還要看到學生為取得成績而所作出的努力,并鼓勵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地學習。

7.針對性

不同的學生個體千差萬別,教學評價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相應的評價方式。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階段性發展情況,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的潛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理綜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方法

1.更新課堂教學評價理念

第一,教師應轉變評價理念。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教師評價理論的學習。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要注重提高教師的評價理論水平,提高教師對評價理論重要性的認識。學??梢远ㄆ谂e辦“理科綜合課堂教學評價理論演講比賽”,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引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教師。學校應定期邀請專家到學校作專題報告,與專家面對面地交流教學評價理念,促進教師評價理念的轉變。此外,教師要加強評價理論的學習。為了在高中理綜課堂中開展有效的評價,教師應加強評價理論學習。隨著教育的進步,教學評價理論也在不斷發展。理化生老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推動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應用,充分體現教學評價的意義。教師還應加強和同事的交流,不斷獲得新的思想,推動自身的發展。

第二,學校應推動課堂教學評價程序的規范化發展。學校應加強管理,制定一套規范的課堂評價程序。為了確保課堂教學評價的順利進行,學校應規范評價對象、標準和方式等,推動課堂教學評價的規范實施,提高評價效率。

2.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方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評價方式要盡可能多樣,以實現教學評價的目的。要做到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終結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的結合,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水平。

第一,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是指以檔案袋為依據,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放入檔案袋中。檔案袋評價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反思。教師應定期召開班會,引導學生交流、評價自我。例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建立生物檔案袋,其中的內容包括作業情況、生物實驗情況和日常小測驗情況等,還可以是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研究論文等。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參與到生物評價中。

第二,發展性評價的使用。發展性評價就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差異化的個性。發展性評價是一種科學的評價理念,對高中理綜課堂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發展。理綜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在課堂上要開展探究活動,而這不是傳統的評價方法能夠適應的。發展性評價能夠很好地與理綜課堂探究完美結合,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更大的空間。因此,應大力提倡發展性理綜課堂教學評價。例如,在學習“植物激素調節”時,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各個激素的生理作用,還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這就要求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選擇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能否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教師還應為學生布置“生活作業”,讓學生調查某種植物生長所需的激素,列舉激素的作用,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

第三,課堂觀察的融入。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課堂觀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理綜課堂教學評價中。課堂觀察是指教師直接或間接地觀察課堂,獲得有關資料。但課堂觀察不能影響正常教學。課堂觀察的步驟主要有確定觀察目標和計劃、課堂觀察和記錄資料和資料分析。課堂觀察能夠銜接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讓教師有了新的專業發展途徑,能夠提高教師的觀察力、反省力等,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課堂教學評價主體要多樣

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應盡量多,使課堂教學評價更加全面,多角度地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使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公正。第一,學校領導。學校教務處應組織聽課、優質課比賽等,讓領導走進課堂,了解課堂教學情況,對課堂教學做出合理的評價。這樣也能夠發現優秀教師,使他們朝更高目標前進。第二,其他教師評價。教師和教師間的評價能夠發現被評價教師身上的優勢和不足,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第三,學生評價。學生也要參與到課堂教學評價中,提高學生對理綜課堂的重視,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教師更加全面地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充實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一方面,要重視教師教學的主體地位,評價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態度、職業紀律等,客觀評價教師的課堂表現。另一方面,要評價學生的多種能力。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創新能力等,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此外,還要加強實驗教學的評價。理綜實驗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發現理化生魅力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評價,采用操作觀察評價和分數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即觀察學生的實驗表現和實驗報告,確保評價的有效性。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理綜課堂教學形式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高中理綜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評價理念,豐富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全面、客觀地評價理綜課堂教學,推動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促進理綜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裕全.基于高考理綜試題的化學概念教學探研[J].成才之路,2019(6):57-58.

[2]詹國榮,林廉義.兌現“四個層面”考查承諾 發揮教學導引作用:2018年高考全國I卷理綜物理試題評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8):19-23.

注: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理綜高效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編號:1504059)的研究成果。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理綜教學評價新課程
2022年高考理綜化學模擬試題B卷
2022年高考理綜化學模擬試題A卷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2021年高考理綜化學模擬試題A卷
從2019全國理綜Ⅰ卷看近三年來物理試題的堅持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