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現階段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其成因的剖析和解決途徑的尋求

2019-01-16 14:32陳炎蘋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解決途徑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陳炎蘋

摘 要:中國是個農業大國,長期以來農業人口占大多數,三農問題的解決是國強民富的重頭戲,而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的解決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擺在中國各級領導面前的亟須解決的迫切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解決,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影響著中國夢的具體實現,必須得到相關部門應有的重視。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鋪門鎮河南村為例,對現階段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其成因進行剖析,并試圖找到解決現階段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解決途徑

農村留守兒童(the ‘left-behindchildren),是指其父母雙方或一方經常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則留守在貧困的農村生活學習的小孩。他們一般與自己的雙親中的一人,或者與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雙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一、河南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社會出現了一個新名詞——農村留守兒童。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從全國各地農村涌入城市務工掙錢,中國廣大農村地區也隨之產生了一個頗為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農村留守兒童。本次調查發現,河南村的留守兒童大多處于0~14周歲。在他們的父母進城務工之后,一家人往往聚少離多,缺乏正常的溝通,遠遠達不到父母監護自家小孩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大比例的祖孫隔代教育又往往不盡如人意,這種狀況容易導致廣大農村留守兒童的“親情饑渴”,導致他們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也為此受到影響。

據粗略統計,現廣西賀州市鋪門鎮河南村共2353人,413戶人家,平均每戶有六口人,該村約91%的小孩為留守兒童。在接受調查的29位小學生中,24位學生的家長(即監護人)常年不在家,農村留守兒童人數約占總人數的82.75%,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管。本次調查發現,約62.02%的留守兒童家長只接受過小學教育,10.34%的留守兒童的實際監護人為文盲。廣大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知識缺乏,法律意識薄弱;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為文盲,僅憑他們的老經驗撫養孩子,認為只要孩子不餓著不凍著即可,絕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業進行有效引導,也極少能關注到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大都性情孤僻、不合群、自卑,對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人和事表現得相當冷漠,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

在平時,河南村的留守兒童甚至連想找個聊聊天、訴訴苦的人都難。91.67%的河南村留守兒童只能通過打電話與父母聯系,其中54.17%的農村留守兒童每周與雙親的通話時間不超過4分鐘,并且37.5%的農村留守兒童在一周以上或者相隔更長的時間才能聯系外出的父母一次,更讓人心疼的是有8.33%的留守兒童甚至與父母一年到頭就沒有聯系過。其中一半的孩子表示他們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到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但也有41.67%的被調查對象明確表示他們并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別的城市。河南村四分之一的留守兒童表示他們平時與照顧他們的臨時監管人很少或基本不聊天。

由于家庭和學校監管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農村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等現象。

二、原因剖析

究其原因,近年來出現在中國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廣大農村家庭的貧困落后,使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得不走出農村涌入城市打工;另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中國社會長期的城鄉二元制及殘酷的現實社會對“農民工朋友”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廣大農民工朋友沒有辦法及能力帶著他們的父母、孩子一起走進城市生活。

1.“農民工”從事的工種令他們無暇顧及孩子

大多數“農民工”棄農進城所從事的工作,一般都是勞動強度很大、工作時間又極長的工種,這就使得他們在工作之余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更沒有精力天天去操心自己的孩子的學業和身心健康。

2.“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跟不上

絕大多數的“農民工”的薪資水平和福利保障與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農民工”的薪資水準,很難承擔他們一家老小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各種支出。無奈之下,廣大農民工朋友只有忍痛將老人與孩子留在農村了。

3.中國大多數省市當前的戶籍制度不允許異地中考、高考

戶籍制度使“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學校上學很不方便,即便有城市學校愿意接收“農民工”子弟,“農民工”也很難承受其高額的費用。而城市中面向“農民工”子弟的那些學?;旧隙际敲褶k的,其教學質量不僅遠遠比不上城市的公辦學校,甚至也無法與農村學校相比。

三、尋求解決途徑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河南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些看似簡單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卻是不容我等忽視的,此問題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問題了,它已逐步演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長期以來,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三農問題的解決是國強民富的重頭戲,而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的解決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擺在中國各級領導面前亟須解決的迫切問題。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解決,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影響著中國夢的具體實現,必須得到相關部門應有的重視。要想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部門需要協同合作、共同努力。

1.家庭教育應到位

家長應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觀。目前大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是學校老師的事,家長只管給夠錢,就萬事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至于讀書學習那是學校、老師和孩子的事情,家長不用管。他們一般會認為自家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只是由孩子聰不聰明決定的。這種錯誤觀點是時候要改變了。家長應牢固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家庭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自家的子女是自己作為家長應盡的職責,而且自身文化的高低并不影響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即使家長外出務工,那也要把教育自家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把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做到位。家長平時應主動與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師勤聯系,把握孩子在學校的基本表現,同時向老師說明自家的情況,與老師共同商討教育好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至于使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出現盲區。

另外,家長還應與孩子的臨時監護人多聯系,把握孩子的學習、生活、品行動向。當問題出現苗頭時,就狠狠地將其扼殺在搖籃里。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證與孩子的親子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及時熟悉孩子的生活、學習、心理、情感變化,親子溝通的內容力求全面、細致,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明示家長對孩子的愛和所寄予的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家境與現狀、明了家長外出打工而讓自己留守在農村學習生活是迫于生計。另外,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盡量多樣化。除了打電話外,還可以采用書信等傳統溝通方式進行有效交流。每一個孩子在自己的父母心中都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只要孩子們心里裝有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對他們的愛,他們就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原動力,就會更努力學習,做得更好,學習、生活更上一層樓。

2.學校應給予農村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學校應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除了合理運用“六一兒童節”和“五四青年節”等節日組織農村留守兒童排練和演出積極向上的文藝節目之外,還應該將“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洋節日洋為中用。在“父親節”這天,學校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對其父親的親子電話或視頻互動,在這一天,破例允許學生帶手機回學校一天,讓農村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父親濃濃的愛意,以便將這份愛化為學習的動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在“母親節”這天,也破例允許學生帶手機回學校一天,除了讓農村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母親濃濃的愛意之外,還應教育留守兒童:自己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如果沒有父母親,就沒有活蹦亂跳的自己。老師應教育留守兒童要愛自己的父母,無論父母是貧窮或是富有。天底下只有父母是無私地、不求回報地愛自己的那兩個人。在“感恩節”這天,老師要教育農村留守兒童要懂得感恩父母親、感恩學校的老師、感恩爺爺奶奶、感恩外公外婆,感恩一切愛自己、幫助過自己的人。還要教育留守兒童要有“大愛”,要助人為樂,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亟須幫助的人,讓世界充滿愛。

3.整個社會也應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蔽覀儜摴餐俪赊r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要凈化各個學校周邊的社會環境,這就要求各有關部門務必“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監管、打擊力度,尤其是網吧、錄像廳、游戲廳等,這些不良場所自制力比較差、沒有什么鑒別能力的農村留守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極容易使留守兒童誤入歧途?!?/p>

同時我們還應積極融資建立免費開放的書店、圖書館、體育館等可以促進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場所。讓中國農村留守兒童“逢生麻中,不扶而直”,他日成為可造之材,國之棟梁。

中國近代維新救國的代表人物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廣大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青少年,他們同樣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使命;他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未來同樣充滿著無限可能!關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關乎治亂興衰的國家大事,是關系民族未來發展的頭等大事,需要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盡管現階段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在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教育下,相信讓人頭痛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會得到妥善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也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周林,青永紅.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7.

[2]謝妮,申健強,陳華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3]葉敬忠.別樣童年:中國農村留守兒童[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06.

編輯 王彥清

猜你喜歡
解決途徑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新常態下高校會計監督與會計服務關系探究
電網規劃設計與改造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探討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