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以培養新型農民為重點的實踐探索

2019-01-28 17:53韓邦俊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新型農民因地制宜中職學生

韓邦俊

【摘要】針對近年大批中職畢業生棄農打工的現象,職業學校有義務改變教學方向和模式,培養新型農民。我在本文中做了一些思考和設想讓他們留在家里務農也能創造出一片新天地。

【關鍵詞】中職學生;新型農民;因地制宜;專業實用

這幾年我親眼目睹了家鄉的變化,過去滿目皆莊稼的欣欣向榮的農田卻被大片的野草所覆蓋,有些地方則變成了高樓大廈。經過細細詢問才知道緣由:產量低,收入少,不如出去打工。我不禁深深地思考,產量低還不是因為技術問題嗎?價格低是因為銷售渠道沒有打開。作為一所職業高中,我們必須真正走向職業教育,讓他們增強動手能力,學會一技之長,以銳意改革、積極進取的精神,構建職業學校多視角、多層次辦學模式,我們甚至可以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我們不僅培養學生,也要培訓當地農民,實現“弘揚工匠精神,培育技術技能”的職教理念。

一、政策支持,時代要求

教育部提出職業教育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宗旨,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導向,以全面提升務農農民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和農業生產經營能力為目標,深入推進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改革,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穩定和壯大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業后繼有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和人才支撐。我覺得我??梢栽谶@方面下功夫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和自我發展能力、較強農業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能力,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求的新型職業農民。

二、 因地制宜,設置專業

結合我縣實際可以設置以下專業: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工程和經濟管理五個專業類,每個專業類包含若干專業方向。專業類的內涵可以適當拓展和動態調整。

(一)種植類

專業方向包括糧食作物生產、經濟作物生產、蔬菜生產、果樹生產、花卉生產、中藥材生產、茶葉生產、食用菌生產、蠶桑生產、林木繁育與苗圃經營、森林培育與林下經濟、石斛生產、百合種植、園林綠化等。對于種植業最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高產,穩產。這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諸如:茶葉的早產上市,我看到許多地方的茶葉質量很好就因為遲了而趕不上價格;百合的瘟病防治與解決,前幾年我們經??吹酱笃陌俸系酱禾炜焓斋@的時候卻枯死了,多么可惜??!

(二)畜禽養殖類

專業方向包括生豬養殖、肉牛養殖、羊的養殖、家禽養殖、特種動物養殖、寵物養護、動物疫病防治、畜牧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類的需求量日漸提高,這方面市場廣大,前景廣闊,去年以來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就是最好的例證。而在養殖方面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制作飼料以及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三)水產養殖類

專業方向包括淡水池塘養殖、淡水網箱養殖、特種水產養殖。這幾年借助國家水利建設的機會,各地興修了不少池塘、水庫,水渠,給水產養殖帶來了極好的機會。這些池塘、水渠應該充分利用,不僅只用作灌溉,也可以搞養殖,從而增加附加值。

(四)農業工程類

專業方向包括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機作業與維護、農村信息技術與應用、農村電氣化、農村能源開發利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農村水利與節水灌溉等。以前我們的許多農產品都是以極低的價格直接賣出去,別人稍作加工,然后我們又以高昂的價格買回來,真是令人痛心。對于這些產品我們應該學會產品的深加工處理,例如本地豐富的毛竹資源,我們可以從竹筍開始做文章,實現早產,高產,提高價值,對于竹子更有挖掘的潛能,可以制造豐富多彩的竹制品,甚至連竹根也可以開發做出筆筒,根雕之類,竹屑可以壓制,燃燒做成竹碳 。

三、創新培訓模式,動手操作為主

對于學生,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實踐基地,就像過去我們在老校區建立的養蠶基地,大棚蔬菜基地那樣,每個專業都應該建立一個,甚至多個有規模有檔次的實踐基地,然后手把手地教會一些靈活的,學的快的,再讓他們一個帶一個,互幫互學。當然這需要政府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才能實現。對于農民,我們可以采用“送訓到鄉”創新型培訓模式,一方面讓農民就近學習,節省往返車費,減少農民交通安全風險,工學雙贏;另一方面,依托固定課堂、移動課堂、田間課堂,通過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實踐教學、參觀學習,把農業機械化理論知識、機械化與種養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農業機械維修知識等送到農村,把學校辦到農民的家門口,把種植、養殖、維修、操作、實踐課放在田間地頭。

總之,職業學校服務于鄉村,除了給予技術支撐,為其經濟發展助力之外,還在老百姓心里播撒下科學種田的種子,從而讓他們,尤其是青年一代,成為有科學素養以至有現代意識的新型農民。這樣,就會有一批有志青年,不但不會離開農村,而且還會以扎根農村為榮。我們在未來的學校發展構建中,將面對現實,把握機遇,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可持續發展,深化內涵建設,采取切實措施,提升辦學水平。以學生發展為本,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知識為基礎、以技術技能為抓手,形成“讓每一位學生潛能得到發展,讓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讓每一位學生的職業生涯從這里起步”的辦學氛圍。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適宜成長”的辦學理念,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辦學宗旨,針對農村人才實際,提倡“弘揚工匠精神,培育技術技能”的人才培養方法,探索為現代農業服務新途徑。我們全校教職員工,努力以加大涉農專業品牌建設為依托,加大為農服務的實效性,堅持走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創建專業有品牌、教學有特色、教師有名師、學生有專長、學校有影響、區域內有名氣的安徽省特色職業學校?!俺孙L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今后,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我們將傾全校之人力、物力、財力,為本地現代農業發展、農民致富,助力添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2014年4月3日.

[2]《農村工作通訊》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作的思考2014年 第11期 | 曾一春.

猜你喜歡
新型農民因地制宜中職學生
基于地方政府視角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對策研究
因地制宜 張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運用肝胃同治法治療乳痛癥經驗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新型農民遠程教育培訓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