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會計專業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2019-01-28 17:53房京坤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職業道德教學改革

房京坤

【摘要】財經法規類課程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必修專業課,財經法規類課程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通過問卷調查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了高職會計專業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存在的現狀問題 ,提出了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問卷調查;職業道德;問題透析;教學改革

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為各領域的服務對象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其服務質量是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關鍵。有些企業出現了會計核算失實、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失信等問題,甚至出現了違紀犯法現象,這與相關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密不可分。故需要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會計人員。

一、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會計法的決定,修改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規定,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做假賬將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2017年11月5日,會計從業資格證正式取消后,各高職院校不再開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但并不意味著高職院校就減少了對會計學生法律與道德意識的培養,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層次的課程《經濟法基礎》。一方面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各專業課堂的活動,作為會計專業課程,《經濟法基礎》首列其中。另一方面,會計專業的學生為了適應企業對會計人員更高層次的需求,轉而備戰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的難度是逐年增加的,進而影響會計職稱的通過率。如何提高學生的會計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如何提高財經法規類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提高該科的合格率,為了解決教學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

二、問卷調查情況分析

為了客觀、準確地掌握會計專業學生學習財經法規類課程的情況,改革該課程的教學手段,提高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效果,為此設計了網絡調查問卷。鑒于此,本問卷調查設計了20題,17道客觀題,3道主觀題,內容涉及學生對該課程重要性、課程考證情況、學習難點、教學手段的認識和建議。

(一)學生對財經法規類課程本身的認識程度。

“您認為學習《經濟法基礎》的重要性如何?”結果分析如下:45.34%學生選擇很重要,41.61%的選擇較重要。

學生能明確認識到該課程在職業生涯和專業知識結構中的重要性。50.63%的同學選擇課程本身非??菰锖涂菰?,只有5位同學覺得該課程很有趣。30.63%的學生選擇老師授課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那么既有課程本身的特點,也有授課方式的不當,導致該課程講授過程當中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提高其興趣。由于學習的課程內容是法律條文、法律規定、職業道德規范,理論性強內容枯燥,課堂表現出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教授該類課程。課程的講授方式單一,課堂氣氛單調,如果沒有課間休息調節,課堂會非常沉悶。

(二)學生對財經法規類課程的學習難點分析。

“課程本身難度?”,53.75%的學生選擇了難和比較難,只有1.25%的學生覺得比較簡單。說明學生學習經濟法基礎課程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根據問題“以下哪些是您學習中的難點?”58.67%的同學反映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難度排在第一位。其次52%的學生普遍認為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比較難。38%的學生認為整本書比較難?!澳趯W習《經濟法基礎》時遇到的困難有哪些?”67.33%的學生認為內容太多了,記不住”,52%的學生認為知識點更新太快,之前學習的內容失效了,又要重新學習。51.3%的學生認為選擇“內容太枯燥了,沒有學習興趣”,30.67%的學生選擇“老師照本宣科,提不起學生的興趣”。

可以發現,課程之所以難學,既有課程本身知識點繁雜、內容較為枯燥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手段和學生學習方法不當之處。老師一般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剩下時間讓學生做題、對答案、背答案。有的老師干脆邊劃重點邊講解來完成教學任務。注重課本理論知識,忽視經濟法在會計專業當中的實踐能力,沒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對于高職??茖W生來說,理論基礎可能弱些,但實踐能力特別強。財經法規類課程幾乎每年知識點都在變化,對于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新舊知識容易混淆,打斷了原有的知識體系。

(三)學生考證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那么從考證角度來說,我們的教學效果還遠遠達不到考證所要求的水平。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取消,實際上是對會計人員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的提高,企業不再需要更多的基層會計人員。那么會計專業的學生要想取得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就必須考更高級的證書。高職應鼓勵在校生考取初級會計師證書,從而提高具有雙證書的應屆畢業生比率。

(四)學生對授課方法提出的問題及建議。

這是以主觀題的形式呈現的,學生也非常誠懇的提出了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高度抽象、高度規范的法律語言會嚴重打擊高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講課提不起學生興趣,如同老師在自言自語。趣味性的案例太少,不能突出重點。85.71%的同學認為學習經濟法就是為了考證.結果顯示,就問題“你認為老師應如何教授(可多選)?”,70.19%的同學選擇讓學生了解各章節對應的知識點和考點,66.46%選擇“采取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那么從這道題來看,學生的思想意識就是考證,只要在課堂上能讓學生記住考點就是成功的課堂。從這里說明我們的課堂教育是失敗的,如果一位考證優秀的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他能夠在職業生涯當中長久的發展下去嗎?他能夠用所學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嗎?在眾多財務人員犯罪案例中,年輕人犯罪現象突出。我們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可持續發展問題是沒有考慮進去的,與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相悖,本課程改革刻不容緩。

“老師以下做法,哪些可以提高您的學習興趣?”78.13%的同學認為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故事,其次68.75%的學生選擇補充課本之外的知識。30.63%通過比賽等方式,營造全班共同學習的氛圍。學生對老師的意見更多的反應是經濟法基礎知識應該與實際財務實踐相結合,多舉實際案例讓同學們感興趣。

三、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一)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

會計專業的老師不僅懂得會計專業實務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法學修養。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選取適合會計專業的法律規范,融入到會計專業的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中。財經法規類課程內容較復雜,知識更新非???,會計專業教師需具備較高的不斷學習地能力。鼓勵教師參加上海市組織的關于財經法規類內容的培訓。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已持有會計上崗證的教師每年必須參加會計繼續教育,考試合格予以通過。教師自身不斷地自我豐富,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選派會計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進一步熟悉會計相關崗位的涉法工作,從而不斷提升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水平,做好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培養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

(二)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課程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在鼓勵在校生考取初級會計師證書,從而提高具有雙證書的畢業生比率的同時;還應該做到以就業崗位、職業能力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教師在選用教材、設計授課計劃、編制課程教案時,應以這一目標為前提。

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需要進行企業調研,弄清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的涉法工作任務有哪些,根據完成這些工作任務需要哪些法律知識,從而來安排教學內容。高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了財經法規類課程不能像本科那樣偏重于理論闡述,會計專業財經法規類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強化學生的法律責任,學生在將來從事會計工作時意識到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權限及相對應的法律責任,并且運用經濟法知識解決會計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法律問題。

(三)以“做中學”為手段的課程教學方法

高職學生的理論功底普遍比較差,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但樂于實踐操作。高職教師在開展財經法規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采用做中學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職業技教育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皶霰戎馈备匾?,在課程設置中應更多考慮的是“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什么技能”,而不僅僅是“通過學習,學生對知識了解什么”。教師在講授財經法規類課程時,讓學生明白掌握法律知識之后能做什么,怎么做,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會計專業學生與法學學生不同,將來的涉法工作中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準確使用法律語言是沒有必要的。大量使用高度抽象、高度規范的法律語言會嚴重打擊高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課堂教學,除必須外,教師要盡可能使專業語言通俗化。講授法主要解決基本概念、基本規定的認知問題,要高效實現高職財經法規類的教學目標,更多的得靠實踐性教學方法。

例如第三章的支付結算制度,每一種結算方式的理論知識繁雜,容易混淆??梢酝ㄟ^藍墨云班課,創建班課,在班課活動里面讓每一位同學填制電子版的結算憑證,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填制結算憑證。教師進行實施監控,在電腦屏幕上查看學生的易錯點,對于典型錯誤的憑證單獨拎出來,每一種錯誤憑證會帶來怎樣的法律責任與后果,那么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學生也掌握了將來工作中應具備的實際操作能力。

(四)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我們不再單純地使用PPT教學手段,具有實踐操作性的知識點可以借助錄屏軟件進行展示。例如發票的開具與管理,發票的檢查,可以通過錄屏演示來操作完成。通過問卷星設置課程案例,學生作答,提交作業,匹配正確答案,自動評分。通過藍墨云班課設置班課,在人數較多的大班課堂能夠在一分鐘內完成點名,能夠對學生課堂的表現做出及時反饋,還可以添加電子版本的相關憑證。如果讓每一個同學在課堂上都拿到不同類型的紙質結算憑證,資金耗費是非常大的,15級會計專業學生是336人,結算憑證至少有15種,軟件技術的應用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都有開設會計ERP信息系統課程,借助用友軟件,加強課程的實操性,因為一般國有企業都是采用用友軟件進行會計核算的,這也有利于會計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大學生只有在實操實訓中才能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赏ㄟ^微信掃一掃進行設置,進入試題頁面。進行現場作答現場分析同學們的做題情況。及時掌握同學們的進度,做完題領紅包。

(五)“案例·互動教學法”

是以課程相關模塊的知識為線索,由老師或者學生找案例,要求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采取案例討論、案例表演、模擬法庭等行評價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不同小組運用相關知識對之前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加深對相關法律制度的印象,提高學習效果。采用“案例·互動教學法”時,案例的選取應靠近會計專業,案例的表現形式可以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分析,通過實際的案例來教育同學們,用最新的案例,而且是真實的,讓同學們知道這是真人真事,如果以后從事這種行為就是知法犯法,跟他們的命運一樣悲慘。通過視頻的形式播放給大家,同學們發表自己的觀后感或者寫自己的觀后感。讓同學們明白學習財經法規類課程更是為了讓自己知法懂法,保護自己,有他們的前車之鑒,同學們心里產生共鳴。讓同學們在課前閱讀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主辦的中國會計視野訊。會計人員犯罪-法律咨詢網有最新的會計人員犯罪案例和相關的會計法律條文的更新與頒布,找出與課本知識點相符的案例,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進行分析。和同學們一起分享、探討案例。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經濟法基礎[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2]吳曙霞.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3).

[3]何文妍.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與思考.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2).

[4]羅志遠.互動式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1-10.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職業道德教學改革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