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分課堂教學法在方劑學中的應用※

2019-01-29 04:35王亞梅董秋梅劉春慧張志芳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方劑學考核教學模式

王亞梅 董秋梅 劉春慧 張志芳

(內蒙古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方劑教研室,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對分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有很大不同,“對分課堂”更加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揮、自身潛力的挖掘、自我學習的調控,把過去的教師全程傳授、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了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去學習,它把教學在時間上清晰的分為3個過程:講授(presentntior)、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 (discussion),因此也簡稱 PAD課堂[1]。

1 對分課堂提出的背景

在這個信息萬變的時代,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高校學生學習的途徑很多,接觸到的知識面更廣,信息量更大,我們傳統的教與學,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一直是很多從事高校教育的專家和學者關注的話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由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教授于2013年10月率先提出的一種具有原創意義的高校教學模式,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故這種教學方式在高校的教學中受到了師生的廣泛關注[2]。我們也把這種模式應用到中醫專業方劑學的教學課堂當中,就“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中醫方劑學教學中應用的體會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討論。

2 對分課堂在方劑學中的應用

2.1 對分課堂的實施效果 我們在認真學習了對分課堂的實質內涵的基礎上結合中醫學專業方劑學這門課程的特點后,實驗性的開展了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對分課堂實施以來師生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增強,尤其是課堂討論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以前課堂總有個別學生玩手機,發呆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無論老師如何投入地講,也難免有個別學生對教學的內容不感興趣,被動機械的接受知識,學生聽得時間長了,精力就會疲勞,思想自然就會開小差,下課的時候甚至發現有的學生趴桌子上睡著了。實施了對分課堂以后這種現象則很少出現,學生學習的興趣明顯提升,對分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增強,提高了教學質量。

2.2 對分課堂的教學對象 在我校 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的中醫學專業定向班實驗性的開展了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5年制本科專業,本班共2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5人,男女比例1∶1.5。方劑學為中醫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中醫學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課,共計72學時,教學任務為18周,每周4學時,每節課 50分鐘,發放問卷調查25份,滿意率達90%。

2.3 對分課堂的教學方式 首先我們統一印發了對分課堂相關介紹的小冊子,讓學生熟悉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對分課堂,對分課堂的實施流程。我們主要采用的是隔堂對分的形式,分為5組,每組5人,例如:這節課學完一首方劑“麻子仁丸”學生內化吸收以后,我們會在下節課讓學生先做情景表演(6~8分鐘),一個學生是患者敘述臨床表現,另一個學生則根據其臨床表現開出方來,其他學生根據上節課以及課下查閱資料的信息,來討論這個情景當中的過程以及結果。從而既掌握這首方劑的主治和功效以及藥物組成,同時也理解了方劑的配伍特點。這樣的情景表現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牢固,既省去很多在課下專門背誦的時間,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3]。

2.4 對分課堂作業的回饋 我們的作業采取紙質版和電子版相結合的方式,電子版的就是通過對分易這個平臺,把作業在網上完成提交,大家也可以在平臺上相互討論,教師在網上批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作業的質量給出評價,優、良、中、差,紙質版的給出相應分值。這種開放性的學習方式,給學生一個寬松、自由的發揮空間,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個間段性反饋,作為過程性評價的一部分。

3 對分課堂的反思

3.1 對分課堂的“度”的掌握很關鍵 對分課堂比以往的課堂要寬松,留給學生的時間較多,因為大約有一半的時間要留給學生,而此時的教學設計就很重要了,講多少正合適,既要把重要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又能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講的太多,則學生討論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畢竟是有課時要求的;而講的太少,學生對所學新知識又不夠了解,這樣就很難引入對深層次知識的理解和探討。在討論的環節發現一個問題,學生有時候把討論的問題邊緣化,耗時多,偏離重點和難點。所以,“度”的把握就尤為重要了,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及時引導,教師每次上課之前要提前做好教學設計,準備好討論的問題,針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討論,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和自身的討論使得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內容的記憶更加牢固,而小組討論學生之間還可持不同見解,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交流,既增加友誼又加強學習[4]。

3.2 對分課堂對考核的調整 對分課堂的考核方式應注重形成性評價,這是保證“對分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一環。實施對分課堂以來,我們對學生的考試也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們將以往的期末卷面成績考核變成了分間斷考核,平時作業考核成績占30%,實踐考核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40%,科學評價。對分課堂采用過程性評價,不僅考核知識,還要考核能力。平時給學生布置作業的目的是督促復習,保證學生理解基本內容,并能進行深入、有意義的交流討論,重點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創新性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根據形成性評價的結果,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調整和改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再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相對來講對學生更加公平。

3.3 對分課堂學習的形式多樣化 對分課堂可以靈活應用,可以是當堂對分,也可以是隔堂對分,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內容簡單的就采取當堂對分的形式。如果教學內容比較難一些,就得多給學生留一些內化吸收的時間,課下查資料、找文獻,采用隔堂對分的形式效果更好。既可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又可以很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4 對分課堂對教師的影響 對分課堂的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來講也是一個挑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并不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講授,而是提綱挈領式的講授,要求教師做好引導學生學習為主,注重知識的框架結構和難點重點的指引,提煉內容精要,分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基本學習框架和思路,充分發揮先行組織者的作用。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充當的是“引導者”的角色,課堂上要“有所講,有所不講”,著重運用“拋石琢玉”教學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分課堂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青年教師,通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有一定的教學收獲,但更多是認識到自身教學能力的欠佳。對分課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任課教師課堂教學負擔,減少了教學中的機械性講授的成分,卻對教師的學術知識、臨床經驗儲備以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方劑學作為中醫臨床與基礎的橋梁課程,應用靈活、實踐性強,背誦的東西多。因此要求任課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對青年教師而言是不小的促進與挑戰[5]。

4 體會

“對分課堂”是一個適用范圍極廣的教學方法,對比傳統教學方法,“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鮮教學模式,其在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諸多問題。本教學團隊在教學實踐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對任課教師過度依賴,角色難以轉變,教師和學生都難以適應,故需要磨合的過程。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獲取知識的認知規律,是中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一個探索,每一個新事物的產生都需要不斷去完善改進,“對分課堂”也是如此。通過對“對分課堂”的實踐應用,一方面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督促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極大的提升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性能力、思辨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持續學習的動力,實現教師角色轉型,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路徑,就像雨后春筍,枝繁葉茂,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猜你喜歡
方劑學考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內部考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多元化評價考核對高職基礎課程《方劑學》教學的影響
論民國時期中醫方劑學教材的成績及問題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家庭年終考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