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的分析

2019-01-30 02:25鄭言董然王克鳳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分析

鄭言 董然 王克鳳

【摘 要】內部審計工作一直是企業重點關注的部分,為了保持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增長,企業必須要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本文簡單分析了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并闡述了企業內部審計的實施要點。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這也使企業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對于企業內部審計來說,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視內部審計方向的確定,從當前企業內部審計的方向來看,逐漸側重于風險審計,更加關注企業風險防范與控制,當前很多大型企業已經將內部審計上升到戰略層面,著眼于分析、防范和控制各類風險,大力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特別是已經從“事后審計”向“事前審計”轉型,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企業內部審計模式的轉型,同時還更加重視內部審計機構建設,并且以計算機審計作為主要手段。

1.關于企業內部審計

企業內部審計就是在企業最高管理者的安排下,組織內審人員對企業的財務和資產進行審核和統計計算。

1.1內部審計的目的

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維護國家的財政制度和財經紀律的嚴肅性,保護國有資產和社會公共財產。完善企業的財務制度,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和加速運轉,改善經營或預算管理,促進增產,厲行節約,提高效益。

1.2內部審計的功能

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的經營后,為了摸清家底,搞清“賠賺”,需要對所有的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進行清點、核實和估價,核定出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內部審計具有咨詢、協助和建議的功能。內部審計促進企業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控制、指導和監督,從經濟效益出發,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實性、正確性、有效性進行全面監督的行為。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突出問題

2.1內部環境不完善

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更加看重規模的擴張、業績的提升,卻忽視了內部控制。有的只是將內部控制單純理解為加強會計管理、強化審計;在生產經營遇到難以預料的變化和問題時,為了快速決策而違反了內控制度的規定,破壞了內部控制的權威?;鶎訂T工的內部控制意識更加弱化,其實施效果大打折扣。許多企業沒有建立公司制度,議事規則不民主,在決策的制定、實施、監督等方面沒有明確責任主體和職責權限,企業內部的分工和制衡體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有的股份制企業看似有監事會和股東的監督,但是形同虛設;有的雖然花重金聘請了獨立董事,但是獨立董事兼任了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很多企業仍然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任命自己的親屬擔任部門負責人,用信任替代了控制監督。

2.2風險評估流于形式

就目前情況看,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專職的風險評估管控人員,多數是由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的人員兼任,由于風險管理與防范專業性很強,導致他們無法勝任風險管理工作。有的企業雖然與下屬部門、分子公司層層簽訂了風險防范責任書,但是簽訂完就結束了,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整的風險預防、評估和處置機制,在風險發生時缺少應急辦法。對內部風險關注較多,但是對外部風險特別是與其他企業之間關系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不夠重視。

2.3信息溝通渠道不暢

在一定程度上,我國企業在信息平臺的建設上起步晚、水平低,成功的案例不多。有的企業雖然花費巨資引進了部分信息系統,但是它們是針對管理完善的大企業公司研發的,并不適合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另外,企業內部之間的日常信息交流不通暢,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存在滯后失真的問題,其中由于會計信息不準確的問題尤為嚴重,傳統的單據分管制度、授權審批制度等規定無法真正實現內部制約,導致賬目混亂、虛報收入等。

2.4內部審計監督缺失

從實際情況看,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有的雖然設立了,但是隸屬于其他部門,聽命于企業的管理層,無法獨立、客觀、公正地行使職責,在業務上,一般只審核企業的會計報表,對公司的管理層很少監督,機構形同虛設。另一方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通常聘請外部機構對企業審計,這些外部人員的能力知識距離內部審計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加上對企業不熟悉,容易造成失誤。

3.改進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建議

3.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明確董事會的統領地位,發揮獨立董事的職能。由董事會對建立、實施內控體系負總責。強化監事會、股東大會的監督職責,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經理管理層各自運轉、相互制衡的運行模式。從外部聘請職業經理人,突破決策者選派或任命部門負責人的問題,防止“任人唯親”。另外,職業經理人同內部管理層開展競爭,督促管理層和員工增強自身素質。完善細化企業的各項制度流程,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發揮員工主體地位,真正關心員工工作和家庭,改進人力考核辦法,培育創新價值觀,將創新理念融入企業精神和員工價值觀,同時,員工也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強化企業控制觀念,形成有利于內部控制的企業文化氛圍。健全完善企業的崗位責任制,對原有的責任分工依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打亂后重新整合,各崗位之間彼此既有聯系合作,又相互獨立制衡。在確定崗位職責性質后,需把各崗位的責、權與員工的收益一一對應起來,實現責權利的統一,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積極性。

3.2優化風險防范機制

完善風險“預警—評估—處置”的管理鏈條,通過廣泛搜集資料,及時監控發現各類風險的征兆,提前預警并啟動預案。在風險評估上,要做到科學分類,并通過風險的優化整合來減少整體風險出現的概率。在風險處置方面,平時要增加預案演練的頻次,在內部控制之外,加強對外公關,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合理轉嫁風險,降低損失。風險處置完畢后,要及時總結經驗,并以此調整完善內部控制,更好地讓企業內部控制跟上環境的變化。同時,要千方百計提高員工風險意識,加強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控制度的培訓,提醒他們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利用公司局域網加強風險控制平臺建設,提高風險管理效率。在涉及大額資產、巨額資金、人事任免、利潤分配、績效考核等重大決策時,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在事前進行深入廣泛論證,執行過程中要密切跟蹤,及時糾正偏差;實行完畢后,要及時總結經驗,為今后防范類似風險提供參考。

3.3推動信息化建設

在《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需要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企業還需要探索審計實踐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平臺的建設,優化內部審計的工作程序,從而滿足大數據審計的需求。另外,在企業不斷增強財務數據共享性之后,內部審計部門還需要懂得審計手段的創新,通過計算機平臺的合理利用,實現在線審計、遠程審計、節約內部審計的成本與實踐。同時,強調部門數據庫、信息操作系統的及時更新與維護,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保護數據的有效性與準確性,才能實現內部審計質量的全面升級。

4.結束語

通過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研究和分析,隨著內部審計職能的不斷拓展,內部審計工作越來越成為防范企業風險、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進行了變革和創新,而且也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企業要想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一定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著眼于促進內部審計科學化、規范化、有序化發展,突出內部審計目標的戰略性,強化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推動內部審計領域的多元化,推動企業內部審計步入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張靜.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的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19):35-36.

[2]左華.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分析[J].財會學習,2018(35):133-134.

猜你喜歡
企業內部審計實施要點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淺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基于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