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

2019-01-30 02:25楊飛飛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互聯網時代

楊飛飛

【摘 要】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經濟發展,“互聯網+”進程加快的背景下,產業的融合力度增強,新時代主要矛盾有所變動,鄉村振興目的在于振興農村經濟,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ヂ摼W+時代為鄉村發展提供機遇,鄉村有優秀的自然景觀,涵蓋濃厚的鄉土地域特征,面對電商、旅游等發展機遇。新型鄉村應運而生,農村面對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的發展機遇,“互聯網+”體現在農村方方面面,本文基于此背景,分析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和策略,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發展

1.前言

基于互聯網+的背景,有助于推動農村創業發展,拓展農民收入渠道,并優化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供給途徑。在互聯網+背景下,很多具備互聯網專業知識和三農意識的青年返鄉,他們了解互聯網只是和鄉村現狀,是鄉村振興的有效支撐。

2.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

2.1鄉村基礎設施落后

新農村建設速度加快并取得相應成效,不過很多貧困地區的受惠力度小,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信息網絡覆蓋面不廣,尚未實現信息化普及。同時在物流服務方面的設施較為落后,偏遠農村地區的服務體系不完善,甚至不再配送范圍,農產品難以通過網絡得以拓展營銷。物流體系建設困難,主要在于物流成本高,農產品物流通常量較多,因此受到運輸成本制約,產品運輸形式不具有可選擇行,通常為公路貨運。面對加急的物流需求,難以準時運送產品,運輸時間較長。而且農產品如生鮮具有時效性,這就導致資源浪費,整體發展相對落后,還需要加強通信網絡建設,目前的農村電子商務運營成本高,導致難以保障物流和數據的效率,顧客體驗感較差,還需要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加快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減少商務運營成本。

2.2農民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互聯網+時代下,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有所上升,不過部分鄉村地區的農民素質水平整體不高,貧困程度深,仍然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模式為主,卻沒有將互聯網與農業發展相關聯,僅僅將網絡作為娛樂所用。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不過目前鄉村振興人才需求量也有所增長,需要提高農村電子商務進程[1]。但大部分農民不具備網絡技術、電商管理、物流配送等知識,雖然很多青年具有互聯網知識,不過卻都外出務工,而鄉村主要為老人留守,實際操作能力低,且難以在有效的時間接收新知識。

2.3缺乏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

目前的鄉村地區很多資源被閑置,農產品滯銷,旅游資源尚未充分開發。主要原因在于小農傳統思想觀念較為鞏固,鄉村的社會經濟狀況、生活狀況等相對落后,農村地區對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弱,要發展新型電商經營模式,農民可能擔心采購方失信問題,由于對于電商保持質疑,因此新型生產經營模式尚未充分開發。目前很多鄉村地區的網絡逐漸普及,不過電商網絡知識卻并未普及,鄉村的生產經營模式較為傳統落后,農民沒有及時全面把握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和產品信息,致使生產經營整體積極性不高。要解決鄉村衰退的問題,還需要優化產業模式,調整生產經營模式,形成規?;慕洜I方式,結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重構農產品品種,保證農產品質量和產量。要提高農業發展經濟效益,需要相應的經濟投入,不過目前的農業生產構成混亂,容易造成水污染等問題,加上有害化肥和農藥用量殘留,難以保證農產品質量。

3.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

3.1完善鄉村服務體系

信息化社會背景下,要發揮農產品生產、科技消費與市場信息的服務作用,還需要建設鄉村服務類的軟件系統,推動農村信息平臺建設,“互聯網+”時代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需要為農民提供全面及時的信息,提高其生產、經營與管理水平。抖音、快手等視頻興起,網絡化信息建設的標準更高,需要運營商和政府強化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要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推動信息化進程,使農民掌握種植、養護、蟲害預防的知識,并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提高農產品產量與銷售渠道。要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關鍵在于增加政府支持力度,通過結構調整來培養具備信息采集分析的運營企業,通過信息化教育來提高農民的信息能力,可以在鄉村設置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并指導農民學習有關網絡技術,使其具備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要優化農業互聯網管理模式,還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設。建議運營商減少鄉村網絡流量套餐資費,使農民充分運用互聯網來更快融入現代化社會[2]。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需要政府加以政策支持,要將電子商務流程加以系統化和規范化,并鼓勵電商在鄉村地區發展,同構新興社交網絡和視頻,來拓展農村地區產品和資源的宣傳度,政府也要加強有關電子商務活動的監管,維護穩定的運營環境。政府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并加大金融對電商的扶持力度,提高農產品銷售的時效性,并減少融資成本,拓展融資渠道,同構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模式,來推動農村地區的物流服務水平。

順應鄉村發展潮流而打造特色農業,要完善鄉村服務體系,拓展鄉村的農業觀光和生活體驗項目,通過品牌化特色農業的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完善有關基礎設施建設,而實現農業的自動化和標準化生產,從而減少農民勞動負荷,通過計算機系統來實現灌溉、施肥、光照和溫濕度調節的有效精準控制。關于基礎設施建設,也要兼顧農村教育、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要,提高鄉村精神文明水平。將互聯網+與農業加以整合,建設學校、電影院、娛樂廣場、文化館、科教園,營造良好的鄉風鄉情。

3.2加強振興人才建設

人才是鄉村振興發展的保障,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在于人才保障,通過人才的咨詢與技術指導,來為鄉村地區經濟發展作出指導,解決農產品滯銷等問題,并優化互聯網思維,并加強關于農產品、旅游資源的宣傳。要定期組織互聯網+農產業的論壇和活動,使農民獲取有關互聯網知識,增強其互聯網運用的信息,解決其關于電商的質疑,從而有效服務鄉村農業和旅游業等產業發展。需要有效拓展繼續教育和指導培訓,通過人才交流來加以有效指導,要站在全局的角度進行戰略規劃的制定與調整,并借鑒其他鄉村地區的優秀經驗,因地制宜地創造性地加以發展[3]。目前要創設互聯網鄉村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工農、城鄉的協調互補來提高鄉村振興水平,實現一體化服務,政府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關鍵作用,通過給予優惠政策而吸引具備互聯網知識的青年回鄉創業,推動大學生人才回流。同時,有效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要增強農民的互聯網技術運用水平,將互聯網與農村農業加以整合。關于人才的培養,需要其及時掌握市場準確信息,提高農產品銷量,掌握互聯網平臺的運用技巧,農民與消費者直接互通,實現供給與需求方的信息平衡,拓展農產品銷路,提高農產品利潤,實現農產品價值,推進鄉村振興的落實。農民根據互聯網信息來明確生產數量和類別,并結合互聯網平臺通過圖片、文字或視頻進行農產品信息宣傳,使消費者更加充分了解農產品,提高農產品銷量,進而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推動農村振興實現。

3.3調整產業結構

要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互聯網技術作用,實現農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升級,有效提升農村地區的管理水平,通過決策分析語產業調整來優化產業結構。主要分為:1、發揮互聯網優勢,為農業業態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決策與指導,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業與商業的深度融合。2、結合鄉村地區實際,而發展產業化、休閑化和綠色化的農業經濟,如展開旅游基地建設等等。目前消費者對于產品消費受到品牌價值的影響,優質農產品的包裝和標識要打造品牌效應,順應消費市場需要而建設綠色化的農業品牌,實現消費者和產品提供者的有效對接。要有效提高產品銷售額,還需要發揮互聯網又是,如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包裝、銷售、售后,要加以系統化指導,要保證產品質量,打造特色產品品牌,凸顯產品的綠色、健康、無污染屬性,通過嚴格監管來保證生產的標準化與規范化,使消費者更加信賴農產品質量,同時結合地域特征來打造特色品牌。要提高農業品牌知名度,還需要提升品牌附加值,發揮鄉村特色農業發展優勢[4]。

通過三大產業融合來實現農產品深加工,并發展旅游業和綠色農業,可以結合新興商務模式來打造特色品牌,構造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業發展格局。除了農產品生產銷售外,可以延展到農產品加工業和其他服務業,需要加大技術支持,充分發揮物聯網技術實現自動控制。也可以向教育方面加以延伸,通過親子活動、農耕體驗活動,來拓展三大產業的融合,實現旅游、觀光、休閑、教育、娛樂、文創為一體。產業結構的調整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而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突破農業生產的局限性,將產業結構加以調整,結合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強化實時監控與管理,將三大產業信息加以及時反饋,提高農業生產的精準性,實現三大產業的資源優化配置,通過智能化的調控來保障農產品的質量,構建生態環保、綠色有機的一體化生產模式,形成多元化產業的發展,實現鄉村。同時要解決鄉村生態環境破壞的問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要強化資源的合力運用,避免土地資源、水資源等浪費。提高產業生產資源的利用率,解決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充分運用生態堆肥如枯葉、爛菜等作用,生產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在產業調整中獎廢物、廢水加以充分利用,營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4.結語

互聯網+時代下鄉村振興具有可行性和優勢,互聯網和三農的聯動發展,能夠有效發揮技術流優勢,通過批量大規模生產來提高經濟效益,并通過信息的基石溝通共享,而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而且新的網絡支付方式使交易更加便捷。要縮小城鄉差距,還需要完善鄉村服務體系,培養振興人才,調整產業結構,打造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ヂ摼W+時代要推動鄉村振興的實現,還需要充分把握鄉村振興面對的問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提高農民的素質,培養先進人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實現產業的深度整合,優化產業結構并加大農村信息化進程,通過互聯網教育與意識的培養,而使農村地區人民轉變對于農村電商的懷疑態度,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最終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何秀榮.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幾點思考[J].區域經濟評論2018(03):117-119.

[2]馬春梅.鄉村振興戰略中河北省特色小鎮產業融合研究[J].經濟論壇,2018(04):20-22.

[3]喬全亮.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持續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信息進村入戶產品出村上行[N]經濟日報,2018-07-03(3).

[4]林遠,徐招英.京東集團多戰略助力鄉村振興[N]經濟參考報,2018-09-18(A7).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互聯網時代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