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9-01-31 03:34
中國校外教育 2019年5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知識點小學生

(山東省臨沂市白沙埠鎮中心小學)

目前,信息技術已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活動的主要輔助工具,將信息技術整合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已成為教學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課題之一。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融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可借助聲音、圖像、文字以及視頻等手段進行多維一體的教學活動,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刺激了學生感官思維,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進入校園,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響應新課改政策的必然趨勢,是教育發展的時代性標志。信息技術就是利用現代互聯網科技,將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及動畫等方式完美結合后展現出來,使抽象的圖形、復雜的公式定理等問題更為具象、直觀且立體的展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額整合,使數學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更有層次感,促使學生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思維的培養與創新、認知規律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促使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高效應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還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及教學。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小學數學屬于必修的基礎自然學科,由于傳統教學觀念已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授方法以“灌輸式”為主,也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忽視了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獨立個體,沒有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思考的機會,忽略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的拓展和培養,刻板的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此階段的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差,而對具象的事物有更好的學習能力,調查發現,小學生語文成績較數學成績好,而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也遠低于語文。因此,如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是當前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研究熱點。筆者認為,教學方法、數學課程的邏輯問題與小學生直觀化和形象化的身心發展特點間的矛盾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

1.使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對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進行研究的科學,而此類研究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理性的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公式定理以及由點、線、面等組成的幾何圖形的理解,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利用抽象思維與合理想象共同完成。然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小于形象思維、理性意識小于感性意識,因而,很難在數學學習中形成理性的抽象思能力。傳統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講,學生聽”,多數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知識點進行空泛的講解,偏向“照本宣科”,知識點講解完成后進行習題練習,作為知識鞏固的主要手段,忽略了小學生的掌握理解情況。這種“填鴨式”教育雖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成績,但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小學生在接受大量的數學知識點而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很難解決數學問題,尤其是數學難題,給學生帶來挫敗感。大量的習題練習加重了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的身體及心理造成影響,長此以往,小學生對學習數學形成逃避心理,進而產生排斥情緒,不利于數學的學習。研究發現,小學生對動畫、圖形、語音等具象的事物更感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借助信息技術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點轉化成動畫、圖形、語音、文字等形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疇內進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將信息技術有效的整合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既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還能積極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中,筆者在課前從互聯網上搜集了大量有角度及無角度的圖片,并將其置于同一圖片中進行對比,制作成PPT,在課堂上通過白板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種圖片異同點。通過直觀的圖形觀察,小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認識。其后,利用教室的桌椅、板凳、黑板等有棱角的物品進行舉例說明,用三角尺等作圖工具作為輔助畫圖,向學生展示不同的角并說明各種角的特點,學會區分,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畫。整個授課過程中,小學生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且踴躍參與授課的各環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2.活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制造出數學就在身邊的情境,拉近小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除掌握基礎知識外,還應養成自主學習,交流探究的習慣。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靈活的結合起來,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梳理與組織,便于學生掌握。還可為學生布置與數學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筆者使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菜市場買菜的場景,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到加法與減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對“10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有了初步了解。其后,對加法與減法的運算法則進行了解釋,在授課結束后,組織學生圍繞菜市場買菜的主題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會運用加法與減法,同時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還加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小結

新課標指出,數學是組成人類文化的重要部分,數學素養是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科目,學習數學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小學生學習數學困難重重,由于其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很難接受并理解某些數學知識點。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將抽象的知識用圖片、文字、動畫等具體的表現出來,學生便于理解。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顯著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知識點小學生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一張圖知識點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