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基因融入高校志愿服務模式研究

2019-02-03 09:37包懿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模式研究紅色基因志愿服務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傳承紅色基因,把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踐行效用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同時對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工作具有推進作用。以江蘇某高校為例,對于該校在傳承紅色基因、助力思政教育實效方面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問題,并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紅色基因 志愿服務 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017-02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在多個場合強調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性與必要性。2019年5月,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表示,“偉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019年9月,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再次強調,要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對于新時代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志愿服務活動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青年志愿者活動在參與人數、服務范圍、組織形式等方面迅速增長,寬度跟廣度都有了質的飛躍。高校學生是青年志愿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也成為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紅色基因融入高校志愿服務模式、助力青年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實踐研究,對于促進志愿服務育人功能、高校多位一體的思政教育實效有巨大的作用。

一、“紅色基因”的內涵簡介

“紅色基因”一般來說,指的是革命的基因、革命的優秀文化傳統、廣大革命者的偉大精神的傳承,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內核,是廣大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事跡、精神的總體概括、總體凝練,是英雄精神的體現。革命時期,瑞金、西柏坡、延安、遵義這些都是紅色基因的發源地,趙一曼、楊靖宇、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這些都是紅色基因的體現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洪搶險精神、見義勇為精神等,都是新時代的紅色精神。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29年前見義勇為,勇斗歹徒犧牲的烈士“錢勁松”的事跡為著眼點,經過29年的不斷實踐探索和總結提升,“勁松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深入人心,滋潤著千萬蘇信學子在建設祖國的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皠潘删瘛边@張文化名片已隨著廣大的畢業生走出校園、傳播四方,同時也逐漸顯示出文化育人的示范引領價值?!耙娏x勇為、無私奉獻、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勁松精神”包含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體現了昂揚精神斗志和高尚道德追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是當之無愧的“紅色基因”。深入開展弘揚“勁松精神”,能有效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夯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群眾基礎。

二、“紅色基因+志愿服務”模式內容及意義

“勁松志愿者服務團”隸屬于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是一支以“弘揚勁松精神、助力社會發展”為宗旨的志愿者隊伍,成員來自學院各個專業部門的教職工、大學生志愿者,超過2000人。團隊每年由學校提供專項經費保障。

(一)精神內涵相輔相成

志愿者服務團以“勁松精神”+“志愿精神”為思想指導,兩者相輔相成、互相融合?!皠潘删瘛钡木駜群爬椤耙娏x勇為、無私奉獻、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志愿精神的精神內涵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例如“無私奉獻”與“奉獻、互助”是完全一致的,“見義勇為”的精神與“友愛、互助”的實質內涵又相互契合,“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精神又與“進步”這一志愿精神相呼應,是新時代大背景下,黨和國家對于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期望。廣大的青年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運用“紅色基因”與“志愿精神”相輔相成的精神內涵培養,可以更全面、科學、有效地對青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紅色基因提高志愿活動的主觀能動性

新時代青年學生思維活躍、接受信息能力強,對于實踐性教育的需求更強。而紅色基因、紅色文化背后是鮮活的事跡。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勁松精神”背后所依托的是學校優秀校友代表錢勁松烈士見義勇為、勇斗歹徒的真實事跡。自從烈士犧牲后,29年來,學校通過報告會、校史館、校園塑像、勁松林紀念基地等多種方式,用烈士的班主任、同學口述等更為直接翔實、情真意切的淳樸傳達形式,配合以照片、紀錄片等輔助,使“勁松精神”這一具有學校特色的紅色基因更具感染力。這樣的紅色基因融入志愿服務,可以更好地引起青年學生的共鳴,榜樣作用明顯,從源頭上提高他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情,極大地提升了青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皠潘芍驹刚叻請F”對于學生來說,是傳承烈士精神的一種最佳形式,對于學校來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

(三)志愿活動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基因融入志愿服務活動,使得志愿活動更富吸引力,活動本身的精神內涵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服務團運行的項目種類較為齊全,有讀書角、宣講團、支教團、周末課堂、河小青、防艾紅絲帶志愿、文藝團項目等數十個,服務團依托各項目,使紅色基因深入每一個學生、老師的同時,走出校園、走向社區、中小學課堂、走進田間地頭,紅色基因通過宣講、讀書活動、周末課堂等形式得到了廣泛的宣揚與傳承。以2018年為例,服務團下屬宣講團,用同學、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宣講“習近平青年知青歲月”“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巨變”“十九大報告解讀”“時代楷模事跡”“無錫名人往事”,等等,將社會正能量傳遞出去,先后走進安徽小崗村、連云港、徐州等十多個縣市、街道、社區,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和好評。累計志愿服務宣講超過80場,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500小時,受眾6000多人次。

三、“紅色基因+志愿服務”模式特點

“紅色基因+志愿服務”模式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圍繞一個目標、著力推進三個工程。

(一)圍繞一個目標:弘揚“勁松精神”,依托志愿服務活動,創新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載體、方法和手段,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細落小落實,培育中國夢的接力奮斗者。

不管是弘揚紅色基因,還是發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成部分,是以培養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目的,以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要方向。

(二)著力推進三個工程:“增效融合”工程、“深化拓展”工程、“量化考核”工程

1.推進“增效融合”工程

以“勁松精神”這一成熟的紅色基因教育名片為基礎點,發展到以“紅色基因+志愿服務”育人新模式,進一步發展到“以勁松精神名片為主,多種育人手段、育人形式全面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推進紅色基因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全面融合。形成多元化、系統化、層次分明的校園文化建設格局,塑造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追求,保證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紅色基因+志愿服務”育人模式是連點成線的發展,以線到面,全方位發展,立體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終目標。高??梢岳米陨泶嬖诘膬瀯葙Y源,運用多維度的思政教育形式,多種精神內涵相輔相成,達到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增加社會輻射力,形成品牌群、系列品牌效應,真正把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做成大名牌。

2.推進“深化拓展”工程

以志愿服務活動為依托,推進紅色基因進舍區、進網絡、進社團;推進紅色基因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推進紅色基因和志愿精神貫穿育人的全過程。在青年學生培養核心價值觀階段,高校應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牢固樹立“紅色+志愿”的思維導向,使學生建立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觀。同時運用志愿者打卡器、PU平臺、第二課堂成績單等平臺,及時掌握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的比例、次數及成效,分析問題,隨時改進調整。同時建立掌上紅色思政品牌,推進社會主義先進理論貼近學生、走近學生、融入學生生活。

3.推進“量化考核”工程

推進建立全校性考評體系,結合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等平臺,建立學生素質拓展成績單,綜合素質拓展成績納入學校思政教育考核體系,跟學生的各類評獎評優進行對接,為考核提供制度依據及平臺保證。同時做到量化考核有依據,建立動態全面的評價機制、考評制度、獎懲制度,使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任務有制度可保障、有規章條款可落實。

參考文獻:

[1]田歧瑞,黃蓉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基因論略[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8-54.

[2]代秀峰.高校志愿服務品牌的培育與基地建設[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8,28(4):40-41.

[3]侯秋月.依托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3):31-37.

[4]白曉雪,李明澤,孫睿.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智庫時代,2018(25):20+22.

[5]褚乃媚.淺談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激勵機制[J].西部皮革,2018,40(8):153-155.

責任編輯:張蕊

[基金項目]2019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踐行效用研究——基于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勁松精神的實證研究”(2019SJB271)。

[作者簡介]包懿,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素質教育。

猜你喜歡
模式研究紅色基因志愿服務
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學生成為紅色基因傳承者中的作用
紅色基因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價值研究
服裝設計智能化趨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細化理念的沈陽市鄉村規劃編制與建設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內部控制的定位與模式研究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激活紅色基因在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中的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