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學生幾何推理中的規范表達能力

2019-02-07 05:35李政權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題意結論證明

李政權

形成一定的幾何推理能力是學好初中平面幾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形成邏輯思維習慣的關鍵。學生進入初中后,會經歷從代數到幾何的變化過程。首先是研究對象從數延伸到形;其次是思維方法從計算延伸到推理論證,還要學會用標準的幾何語言進行推理、描述與論證。但是,現在許多初中生面對幾何證明都有一種望而卻步的心理,認為幾何是最難學的內容,不能理解,更不會有效的證明。學生在實際證明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1.不能正確理解題意,不會建立知識與題目的關系;2.證明過程中把所有已知條件全部擺放的一起,然后寫出結論;3.亂擺條件,因果關系不一致;4.自己想象一些條件,得到結論;5.不會用嚴密的幾何語言書寫過程,步驟凌亂,無邏輯順序。

如何培養學生幾何推理中規范表達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一、抓好概念、基本事實、定理的教學,充分發揮它們的示范作用

推理論證的過程要符合客觀實際,論證要有充分的依據,這些依據就是命題中給出的條件和定義,基本事實,定理。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幾何語言材料”,包括:各種幾何概念、基本事實,定理;各種幾何符號;幾何概念、定理的推理格式等。而這些幾何語言材料的掌握,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逐步滲透,要充分利用好它們的示范作用。

在教學概念時,要抓住關鍵詞,讓學生理解。而在教學定理時,要讓學生掌握定理的條件和結論,弄清適用范圍。同時,讓學生學會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相互轉化。要特別注意幾何語言的規范性,理解并掌握一些常見的規范語言。如: “延長線段AB到點C,使AC=2AB”,“過點A作AB⊥CD,垂足為B” ……等

教學時,要詳細指導單個知識點的“推理格式”,讓學生掌握并不斷積累。這樣才能強化理解,學會規范的推理格式,才能為今后進行復雜的邏輯推理打下基礎。

另外,從幾何第一節課起,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熟練、清楚記憶幾何中的基本事實、概念、定理、性質、判定等。不能因為數學是理科,就認為不需要記憶。

二、從有效識圖,學會畫圖入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幾何離不開圖形。幾何證明首先要把已知條件與圖形緊密聯系,把文字語言與圖形語言結合起來。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識圖,弄清圖中的每一條線段,每一個角,及相互聯系,從圖形中找出條件,并得出一些相應的結論。識圖,不僅要觀察分析各種圖形,還要做到能記住一些基本圖形,特別是涉及概念的圖形。而要達到有效識圖的目的,還要學會畫圖。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這幾乎描述了所有幾何體的生成過程。學會畫圖,學生更容易理解題意,對圖形的感悟才深,對圖中線段與線段、角與角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認識得更到位,識圖也更容易。

三、先模仿后創新,由簡到繁,多種形式進行規范書寫的訓練

對于初學幾何的學生來說,幾何是最難學的內容。尤其是幾何證明。因此,在學生學習時,提倡先讓學生模仿證明過程,在模仿中訓練解題能力,理清解題思路。學生可以模仿幾何證明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的表述方式,證明過程的書寫步驟。

采用填空的方式,訓練學生證明的書寫格式和邏輯推理過程。在最初學生解題時,可以將一些關鍵的步驟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填寫,降低了學生證明的難度,同時又訓練了學生如何理清思路。

學生有一定的推理基礎后,可以采取以提綱的方式訓練學生進行推理論證。先給學生分析論證過程中的較重要的步驟,然后讓學生去將其中的過程寫詳細。經過循序漸進的訓練,使學生能夠獨立的完成解題過程,提高推理與證明的能力。

四、教給解題方法,理清解題思路

解題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從“一讀二標三想四說五寫”這幾個方面理清思路,從而寫出正確規范的推理過程。

一讀,指讀懂題意。讀,要讀兩遍以上。了解題意,主要是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我們做什么事情,證明什么結論?如果一遍不清楚,還需要讀第二遍,甚至于第三遍。

二標,指在題干和圖中進行標記。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將題干中的關鍵詞標記出來,如“中點,垂直,平分線……”等;同時在圖上將相關的已知量標出來。如相等的線段,線段的長度,相等的角等等。

三想,指根據題干中的條件,聯想相關的一些結論?;蚩吹揭C明的結論,想需要哪些條件。在經歷了讀和標記兩個階段后,根據條件,想一想每一個條件可以得到哪些結論或涉及哪些知識點,不管這些結論或知識點對后續證明是否有用,都可以在頭腦中想出來,后面再進行取舍。同時,看到問題(或需要證明的結論),想一想,要證明這一結論,需要什么條件。這其實就是我們證明方法中的綜合法和分析法的訓練。

四說,指在經歷了思考后,把證明過程嘗試說出來。這是一個組織語言的過程。在這個“說”的過程中,老師作相應的補充、說明,提醒孩子將一些不需要的過程舍去,并調整敘述的順序,從而理清思路,規范表達。

五寫,指將推理論證過程寫出來。在前面的基礎上把說的過程寫出來。在寫的過程中,再次規范語言,調整邏輯順序。

五、及時總結經驗,不斷積累幾何證明的方法

隨著幾何的深入學習,證明題的難度會不斷增加。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反思總結自己學習了哪些知識點?自己是怎樣審題,怎樣推理論證的。同時,多積累一些題型,總結一些解題方法,記憶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題或圖形,從而使自己的推理能力更上一層樓,使下一階段的學習更優化。

培養學生的幾何推理能力,規范表達能力并非一日之功。我們只有不斷總結,用心積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提高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才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猜你喜歡
題意結論證明
不等式的證明與函數構型
三角、數列基礎訓練A卷參考答案
不在場證明
一道課本習題的變式探究
結論
證明我們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種證明
一道中考題的五種解法
驚人結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