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大學科技園建設的新思考

2019-02-10 10:54張世憑姜自蓮何若雪祁萌王艷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科技園孵化器入園

張世憑 姜自蓮 何若雪 祁萌 王艷

[摘? ? ? ? ? ?要]? 大學科技園作為科技型孵化器,承擔著高??萍汲晒D化、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和服務地方等多重功能,是地方本科高校體現“地方性”辦學定位、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辦學功能的重要抓手。以成都工業學院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為例,從科技型孵化器功能、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三個維度分析了當前地方本科高??萍紙@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緊扣“大學”“孵化”和“服務”三個關鍵,立足地方高校實際,做好科技園的內涵建設,提升科技園服務人才培養的能力水平。

[關? ? 鍵? ?詞]? 地方高校;科技園;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254-02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地方高校更加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科技園作為科技型孵化器和高??萍紕撔骆湹闹匾h節,兼有孵化器和科技平臺雙重屬性,近年來得到了蓬勃發展。

但在科技園建設運行過程中,以地方高校興辦為主的省級大學科技園也面臨諸多問題,本文擬以成都工業學院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為例,進行剖析和思考。

一、成都工業學院大學科技園簡介

(一)背景

成都工業學院的前身成都職業學校始建于1913年,歷經四川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成都無線電機械學校、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等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長期隸屬于原電子工業部,1987年劃歸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A上設立成都工業學院。

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積極開展面向應用的科研。2014年即開始啟動科技園建設,2016年10月通過省科技廳、教育廳審核認定成為四川省第7家省級大學科技園。

(二)現狀

學校大學科技園由校內主園區和校外菁蓉園區組成,使用面積1.2萬余平方米,其中孵化場地約0.4萬平方米。2016年以來,科技園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圍繞電子信息、無人機、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先后匯聚了60余家師生創辦、領辦的初創企業,吸納就業300余人次,接受學生實習實訓3200余人,承接省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獲得授權專利8項,實現銷售1500余萬元,基本實現了科技園的三年建設目標。2019年順利通過中期復核評估。

(三)管理體制

學校設立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協調校內行政資源,指導科技園公司業務工作;由資產公司全資組建大學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科技園的運營平臺公司,負責科技園日常運營管理并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科技園的運行經費主要由學校的專項費用和公司收取的管理服務費以及開展培訓等獲得的收入構成。

二、四川地方高??萍紙@現狀概述

截至目前,四川12家省級科技園共有場地33.4萬平米,其中孵化用場地22萬平方米;累計入住企業1160家,其中A股上市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88家;共實現銷售收入14.64億元,利稅0.96億元,吸納就業11230人次。

三、主要問題及原因簡析

(一)作為科技型孵化器,對企業的孵化指導作用不夠充分

1.高質量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存在不足。以我校為例,科技園有在冊創業導師35名,主要由校內有關創業課程教師、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專家和企業負責人三類構成,其中有企業實戰經驗的人數占比僅為1/3左右。還有是有效指導不夠。目前開展的創業指導活動,大多局限于原則性、宏觀層面的輔導,由于時間精力和激勵機制等原因,導師缺乏對指導對象的長期關注,影響了指導效果。

2.發現和發掘高質量初創團隊和企業的能力不足。從現狀來看,省屬科技園發現和發掘優質初創團隊和企業的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形式單一。主要通過“公告—報名—路演—遴選”流程選擇入園企業,缺乏個性化、針對性的選拔。二是培育不足。一般地方高校創新創業工作體系中都布局有創業苗圃性質的前置孵化機構,由于分工等原因,科技園對在創業苗圃中進行孵化的團隊關注度不夠,能成長為創業企業的可選項目數量偏少、質量偏低,不能為科技園遴選高質量入園企業提供足夠保障。以我校為例,在入住的60多家企業中,從創業苗圃中孵化項目不足10個,其他省屬科技園也不同程度存在此類問題。

3.孵化器的投融資能力不足。高??萍紙@運營公司絕大多數是由學校資產公司全資組建的子公司,注冊資本一般在100~500萬元之間,吸引專業投融資機構的能力先天不足。每個科技園均按《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認定管理辦法》組建了風險投資基金,但在實際運行中,囿于國資管理有關制度和風險控制等因素,一般都未對入園企業和團隊進行規?;?、制度性投資。省屬12家科技園中,僅有4家使用基金對入園項目進行了小額度投資。

(二)作為學??萍紕撔骆湹闹饕h節,在成果轉化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不夠理想

1.能提供的高價值增值服務不足??萍紙@除了為入駐企業提供必要的等物理空間外,主要作用應體現在為企業提供工商、稅務便利等商務服務和創業指導、投融資等高價值的增值服務方面。從地方高??萍紙@的實踐來看,基本具備提供場地和工商稅務便利的基礎服務能力,但創業指導和投融資等服務能力偏弱。12家省級大學科技園的600多家入園企業中,僅有5%左右享受了投融資服務。

2.相關政策不配套。一是與校內職稱評聘、科研考核和干部管理等制度不配套。一方面鼓勵和引導教師到科技園創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另一方面在評職稱和科研考核時主要還是考核論文數量、項目級別等指標,未將創辦企業取得的成果轉化收益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對校內干部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創辦企業還有一定的限制性措施。二是與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政策不配套。隨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各地陸續出臺對科技型初創企業以及科技型孵化器的支持性政策,但地方高校舉辦的科技園在享受相關政策時還存在一定障礙。從而導致校內部分優質成果資源流向社會孵化器,未能在大學科技園實現落地轉化。

(三)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對人才培養中的支撐作用不夠顯著

1.未能積極融入學校人才培養主渠道。包括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在內的國、省兩級大學科技園都面臨一個尷尬的定位,即在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中找不到應有的位置。在多數高校,科技園僅被作為高校產業的一部分,一般由資產公司代表學校進行管理,并按照經營性公司定位對科技園公司有盈利性要求,基本沒有發掘或重視科技園對學??蒲?、學科建設的作用。遺憾的是在2016年開始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化建設中,大多數科技園未能及時抓住機遇,主動參與到學校雙創教育頂層設計中,未能在學校主渠道工作中占據一席之地,凸顯大學科技園的“大學”特質。

2.未能積極開發科技園企業資源,提供一定數量的高質量雙創實踐崗位??萍紙@是一個真實的企業園區,有真實的商業環境,可以為有創新創業潛質的優秀學生提供創新精神培育、創業項目孵化和自主創業實踐等全過程訓練,也可以為大量普通學生提供在真實企業的創業實踐和創新精神培育。以我校為例,3年來科技園入園企業累計提供了60余個創業實踐崗位,接納了200多人次的創業實踐。但與學校雙創教育對創業實踐崗位的旺盛需求相比,科技園未能積極挖掘入園企業可提供的實踐崗位,也未對實踐崗位進行有效整合和教學開發,影響了科技園對人才培養支撐作用的發揮。

3.未能積極整合校內外創新資源,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撐力度不夠。大學科技園是校內“微創空間—創業苗圃—科技園”三級創新創業鏈中的頂端環節,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向下整合校內創新資源,形成“從創新精神培養、到創業意識培育、再到創業實踐”的三層次雙創實踐平臺。在完成對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中,體現科技園在學校主業中的地位和價值,走進學校工作的中心。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科技園眼光僅局限于園區內部企業,未能站在更宏觀的高度,發揮科技園的旗幟和引領作用,整合校內外創新資源,提升對雙創教育的支撐度。

四、解決的思路與措施

(一)緊扣“大學”厘清科技園的發展定位

大學科技園的首要屬性是“大學”,應為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大職能提供支撐,這是科技園與社會孵化器的本質區別,也是思考科技園發展定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大學科技園的發展必須依托大學的科技成果和創新團隊,離開大學的創新資源支撐,科技園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因此,大學科技園首先要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的定位身份,積極融入到人才培養工作中去,在以雙創教育為切入點的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不可替代的實踐教育主陣地作用。其次,科技園要加強與科技處、科研團隊、學科帶頭人的聯系,主動延伸工作,將入園企業的培育前置到科研成果形成階段,在學??蒲泄ぷ黧w系中牢牢占據成果轉化主渠道位置,引領和推動學??萍汲晒D化工作上臺階。

(二)緊扣“孵化”提高科技園的建設水平

緊扣“孵化”提升服務水平可以從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科技成果的關注和篩選,注意發現具有轉化潛質的優質成果苗子,為科技園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二是加強科技園軟硬件建設,尤其是要強化創業指導、投融資等高價值孵化能力建設,為初創企業渡過生存的瓶頸期提供幫助。三是要加強與產業園區的聯系,為孵化成功的畢業企業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做好“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孵化后服務。

(三)緊扣“服務”提升科技園的造血功能

地方高校大學科技園在建設初期,一般依靠學校專項建設經費和財政運營補貼維持日常運營,但立足長遠發展來看,科技園必須要有一定的造血功能??萍紙@的營收造血功能應該緊扣“服務”來實現。一是開展場地租賃、工商稅務代理等一般性服務;二是利用科技園運營公司資質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服務;三是為入園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尤其要注重在企業初創成長期通過投資入股等形式與企業共同成長,實現投資收益。

五、結語

對大多數地方高校而言,科技園建設是一個新任務,面臨許多新問題,需要大學和科技園兩個主體緊密配合,結合校本實際,緊扣“大學”“孵化”和“服務”三個關鍵,加強科技園內涵建設,提升科技園建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宇,國家大學科技園結構性優化研究[J].中國高??萍?,2018(1):130-133.

[2]劉志兵,阮錦強,劉廣.基于大學科技園平臺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2):113-117.

◎編輯 司 楠

猜你喜歡
科技園孵化器入園
督學入園,指導促發展
山西新增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第二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2016年12月評選結果
湖南省認定科技企業孵化器48家
九月來到,哭鬧開場
孵化器清場
2015年“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特等獎、一等獎獲獎名單
天藍藍,海藍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