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空間公共藝術管理

2019-02-10 04:00章莉莉
公共藝術 2019年3期
關鍵詞:車站倫敦空間

章莉莉

摘要:過去二十年,中國高速的地鐵建設帶來了地鐵空間特色的危機問題,如車站面貌雷同,識別性低等。目前中國正經歷功能地鐵向人文地鐵的轉變過程中,因此公共藝術介入地鐵空間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公眾對自然界和人文歷史的需求、公眾對地鐵空間識別的需求,以及公眾對地鐵空間之美的永恒追求。本文從當下中國地鐵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選題管理、選位管理三方面進行梳理闡述及發展趨勢預估,并探討了地鐵公共藝術運作機制的問題,最終探討了地鐵空間中的美從何而來。

關鍵詞:地鐵;人文空間;公共藝術;公共空間

上海地鐵建設用二十余年的時間,趕超倫敦地鐵一百六十年的建設成果。不僅是上海,目前中國的三十余座城市,正在用驚人的速度進行地鐵網絡的建設。高速發展帶來了中國地鐵空間特色危機的問題,標準車站千站一面的現象不容忽視。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地鐵車站面貌雷同,識別性低,乘客無法感知在哪個城市、哪條線路、哪個車站,會迷失在錯綜復雜的城市地下交通網絡中。人對生存空間的識別缺失和情感缺失,會進一步引發空間生存的倫理問題。在從功能地鐵向人文地鐵的轉變過程中,公共藝術介入地鐵空間的必要性逐步顯現。

一、公共藝術介入地鐵空間的必要性

在地鐵車站空間中介入公共藝術,包含人們的三種基本需求。

第一種需求是公眾對自然界和人文歷史的需求。在擁擠繁忙的地下交通空間中,由于缺乏與地面自然界的聯系,特別是對日月星辰的感知,以及對城市建筑和植物的參照,因此無法判斷空間方位和時間流轉。地下空間沒有晝夜,人在其中穿行,容易疲勞壓抑,分不清東南西北,有些人還會產生幽閉恐懼癥。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藝術能緩解地下空間的封閉壓抑感,打破公共交通空間的緊張單一,營造地下空間自然舒適的感受,增加活潑愉快的氣氛,使大眾的出行過程豐富有趣,關照了地下世界人類情感缺失的問題。

第二種需求是公眾對地鐵空間識別的需求。公共藝術通過藝術的方式建立起與地面城市之間的關聯性,創造地鐵空間網絡中的人文歷史節點和自然環境節點,幫助乘客建立腦海中的記憶點,緩解今天中國地鐵面臨的特色危機問題。用凱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的理念來理解,就是幫助公眾建立起地鐵空間中網絡的總體意象、線路走向的意象、車站方位的意象。

第三種需求是公眾對地鐵空間之美的永恒追求。美的體驗,是貫穿乘客整個行為過程的,是人的綜合感受。公共藝術使乘客在行走中,在等待中,在打開車門的瞬間,有機會感受到美的存在。不同城市的地鐵,通過公共藝術介入,產生了各自獨特的空間之美。比如巴黎地鐵具有空間的“藝術美”,行走其中,放松自然,從容淡定,不經意間有驚喜感,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維也納地鐵具有空間的“秩序美”,行走其中,秩序井然,條理清晰,不經意間有滿足感,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地鐵公共藝術表現形式及發展趨勢

從國際范圍來看,地鐵空間中的公共藝術具有多元化的表性形式,大致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永久性公共藝術、階段性公共藝術和公共藝術創意產業。

第一種永久性地鐵公共藝術,是地鐵在建設時期一次完成并永久存在于地鐵車站公共空間中。目前中國地鐵中最常見的是壁畫,在國際城市地鐵中也有雕塑、繪畫、裝置、景觀等藝術表現形式,或者有與車站其他要素相結合的藝術導向、藝術設施、藝術廣告,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空間車站。

壁畫占據了中國地鐵車站公共藝術形式的約九成比例,這與地鐵的大人流和高運能有關,在不寬敞的地下空間里,公共藝術首先不能阻擋人流,要安全耐用,因此壁畫成了最主要的藝術形式。從早期壁畫采用的馬賽克、陶瓷、鑄銅、石雕等材料,到現在基于數碼互動、燈光影像等科技手段的壁畫,壁畫在表現技術上不斷突破,在空間位置和尺度上也逐步豐富起來。

國際上的藝術空間車站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價值。斯德哥爾摩地鐵的天然巖洞風格車站體現了北歐民族重視自然環境的理念;倫敦地鐵朱比利線體現了當代英國后工業風格的理性適用的精神;莫斯科地鐵富麗堂皇的宮殿式車站體現了東歐國家權力美學的象征。在藝術全面走進車站空間的趨勢下,中國越來越多的藝術車站空間出現了,在車站建筑和裝修策劃階段,就大膽將藝術整體策劃融入空間設計,可以創作出極為完整、系統的車站視覺效果。

第二種階段性地鐵公共藝術,主要是公共藝術展覽及活動,貫穿于地鐵整個百年運營時期。展覽及活動所需的空間,一般因地制宜,尋找車站中的寬敞空間或觀看效果好的區域,或者在新建地鐵車站時期進行策劃預留。

倫敦地鐵作為百年運營的城市地鐵,其空間與公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展覽及活動方面經驗豐富。倫敦地鐵于2000年實施了“藝術車站計劃”,在三十二個車站為公眾提供了一百三十余場世界級的當代藝術展,城市地鐵變成一座免費的地下美術館群。公共藝術展覽不僅豐富了倫敦市民的出行生活,還為青年藝術家和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創作機會和展示平臺,數百位藝術家參與其中,使倫敦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意城市。其中,環線(circle Line)格洛斯特站(Gloucester Road)利用站臺拱形連廊結構發布藝術作品,成為地鐵公共藝術展最有特色的站點之一。

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公司(sL)高度關注地鐵公共藝術展覽及活動的運作,在城市九十九個地鐵站中,選擇了六個車站作為藝術展覽和活動的發布站點。瑞典政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車站作品每年更換一到四次不等,展覽時間長短根據乘客對藝術作品的喜愛程度而定。這六座車站的展示形式略有不同,Odenplan站利用地面站的站臺設置長長的櫥窗,主要展示立體藝術作品;Skanstull站主要展示影像作品;另外幾個站利用列車行駛區域墻面來展示平面藝術作品。

在中國,隨著越來越多城市地鐵網絡的建成,地鐵空間中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始形成社會關注,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香港地鐵在這方面相對比較成熟,自2000年以來的“藝術之旅”項目,采用短期藝術展覽的形式,邀請車站周邊社會文化機構參與,在各車站舉辦多次展覽;自2003年以來的“藝術管道”項目,是設置于中環站的小型畫廊項目,舉辦過多次專題展覽及藝術家作品展;車站藝術表演項目,定時舉辦現場音樂及舞臺藝術表演活動,豐富了市民生活,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

第三種地鐵公共藝術創意產業,是根據地鐵視覺形象所開發的文化延伸產品及其周邊產業。倫敦地鐵創意產業是世界上運作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典范,與城市文化形象緊密結合,有效地傳遞了倫敦城市形象和精神,也帶動了城市旅游業的繁榮。

倫敦地鐵專賣店里出售各類地鐵文化創意產品,包括倫敦地鐵相關書籍、各時期宣傳海報、各種版本信息圖、地鐵車輛模型、家居用品、兒童用品、服裝飾品、禮品、食物等,成為各國游客最受歡迎的商店之一。這些產品可以通過兩種途徑購買,第一種是倫敦交通博物館紀念品店,第二種是在倫敦地鐵官網的紀念品頻道進行在線購買支付。

倫敦地鐵公共藝術創意產業的繁榮,得益于20世紀早中期倫敦地鐵公司首席執行長官弗蘭克·皮克(Frank Pick),他將先進的視覺設計管理系統思想及相關政策引入倫敦地鐵,采用全局性設計管理戰略,組織調動各個領域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采取開明的制度及包容的態度。首先,皮克委托愛德華-約翰斯頓為倫敦地鐵標志進行系統設計,今天“紅環藍杠”標志已成為英國的象征。其次,皮克聘用愛德華·麥克奈特·科夫為倫敦地鐵前后共設計了一百四十一張宣傳海報,成功地建立起倫敦地鐵所承載的城市特質和文化印象。皮克后來聘用亨利·貝克設計并繪制了倫敦地鐵線路圖,開創了現代公共交通信息設計版圖的視覺風格。皮克的一系列舉措有效促進了地鐵視覺風格的形成,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把大師裝入地鐵,將設計帶向春天的人”。倫敦地鐵文創產業的繁榮為中國地鐵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鑒模式。

三、地鐵公共藝術選題管理及發展趨勢

地鐵公共藝術的創作主題叫“選題”,選題最重要的依據是建立與車站地面信息的聯系,其次是展現特定社會中時代賦予的形象和信念。

第一種與車站地面信息相關聯的選題方向,占據了世界地鐵公共藝術選題的半數以上,案例不勝枚舉。較有代表性的是紐約地鐵自然歷史博物館站的公共藝術創作。當乘客走出地鐵車廂,首先看到的是站臺層恐龍化石浮雕,走到樓梯區域是海底世界的陶瓷半浮雕,站廳層則是由馬賽克拼貼而成的爬行動物和昆蟲,地面采用不同石材拼接成的魚群圖案,這些公共藝術作品都是對博物館的一種引導和提示。再比如巴黎地鐵13號線維赫納站在站臺設置了羅丹雕塑的復制品,提示了乘客地面是羅丹藝術館的信息。

第二種選題展現特定社會中時代賦予的形象和信念,是地鐵公共藝術構建地下城市空間中人文、藝術、歷史的重要途徑,使車站產生了時代的痕跡和跨度。比如巴黎地鐵1號線杜樂麗站創作了紀念巴黎地鐵百年誕辰的公共藝術作品,站臺兩側整體墻面記錄了20世紀各個時代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與社會畫卷,從1900年至2000年共十組壁畫,共同構成了巴黎地鐵的百年人文歷史,其標題為《20世紀法國人的集體回憶》。又比如在20世紀60年代,斯德哥爾摩地鐵中的公共藝術主題是圍繞人權與和平展開的,提倡男女平等、反對戰爭等,充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思想潮流。

除了以上兩類主要選題方向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地鐵公共藝術并沒有特定主題,僅以創造車站空間之美為目的,有些表現地鐵的速度感和流動感,緩解地下空間的沉悶和壓抑。地鐵人流腳步匆匆,簡潔抽象、色彩明快、輕松活潑的地鐵公共藝術,在未來也將越來越受中國公眾的歡迎。創造行走中不期而遇的驚喜和快樂,是地鐵公共藝術所關注的目標。

四、地鐵公共藝術選位管理及發展趨勢

地鐵公共藝術的空間布局叫“選位”,就是對公共藝術分布在地鐵空間的具體位置進行規劃。選位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在城市地鐵網絡中選擇哪些車站作為公共藝術的發布車站;第二層是在車站中選擇哪些區域作為公共藝術的發布空間。

城市地鐵網絡的公共藝術車站布點原則是,如不能做到全覆蓋,盡量選擇地理位置上相對重要的車站,對城市中心區域、旅游或商業功能區域、大人流量的車站進行優先考慮。

地鐵車站公共藝術的選位原則,首先是以不阻擋人流、不影響地鐵運營作為基本原則;其次是以乘客行為模式為出發點,盡量設置在乘客必經路線,觀看視野較為開闊的空間。地鐵公共藝術的選位,目前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并向情景相融、疏導人流的方向拓展。站廳和站臺是公共藝術的主要發布空間,此外還出現在地鐵出入口、樓梯區域、立柱區域、天頂區域、地面區域,以及車站建筑的特殊區域等。此外,建議中國地鐵在建設時期,應當宏觀規劃公共藝術與商業廣告的分布位置和比例關系,有效控制廣告分布空間,為公共藝術預留充足的空間。因為公共藝術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與周圍空間環境相融合,帶給乘客整體的視覺感受。

五、地鐵公共藝術運作機制探索

地鐵公共藝術的發展,首先需要得到政府及社會力量的支持,保證穩定充足的運作資金。從國際范圍來看,公共藝術發展較成熟的城市地鐵,都擁有良好的資金渠道和政策背景。

1985年,紐約制定地鐵公共交通藝術計劃,十年內投資兩百多萬美元,創作了三十八件地鐵公共藝術作品。199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了基礎設施與交通藝術委員會,負責地鐵及道路系統的公共藝術工作,并規定了城市公共藝術建設投資必須占建設總資金的百分之一。斯德哥爾摩交通局每年投資一千萬瑞典克朗,用于地鐵公共藝術作品的保護和更新,已經堅持了六十多年,成為地鐵運營管理的傳統。倫敦地鐵公共藝術的資金來源,是通過社會多種渠道獲得的,主要由倫敦交通博物館、各類藝術基金會和藝術協會、各類美術館和大使館、各類企業贊助獲得。

此外,建立穩定的地鐵公共藝術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是保障公共藝術項目高效運作的基礎。倫敦地鐵在公共藝術的管理組織中經驗豐富,對于中國地鐵公共藝術組織結構的建立具有借鑒意義。首先在地鐵業主方(即倫敦交通管理局)中設立了地鐵公共藝術管理部門,并成立相關藝術組織包括藝術委員會、評選小組、項目顧問等負責具體運作。其中,藝術委員會是由三位地鐵公司管理成員和六位藝術設計專業人員組成,負責制定地鐵公共藝術的總體規劃、臨時展覽的選擇、藝術項目的選擇、藝術家的選擇等工作。評選小組由藝術委員會成員、藝術設計專業人士以及社區成員組成,主要負責藝術家的選拔。項目顧問主要提供專業咨詢,根據每個地鐵公共藝術案例,聘請不同的設計咨詢顧問。這三方藝術組織力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有機高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目前中國地鐵公共藝術發展需要有穩定的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也需要有負責地鐵公共藝術展覽和活動運營,以及文創產品開發的主體單位,才能得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繁榮。地鐵是“十年建設、百年運營”,地鐵公共藝術不僅是建設階段的任務,也是后期運營階段的長期發展目標。

通過公共藝術介入地鐵空間,我們期待乘客在快快行走中,體驗慢慢生活。讓心靈慢下來,跟上中國發展的速度,達到身心平衡,美在其中。

猜你喜歡
車站倫敦空間
車站一角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時空守護者之車站遇險
倫敦暢游記(二)
倫敦暢游記(一)
倫敦之歌
電影中的倫敦
地鐵車站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