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站設計引領城市美好生活:首屆最美地鐵站評選系列活動報道

2019-02-10 04:00陳志剛孫晨宇
公共藝術 2019年3期
關鍵詞:空間設計號線藝術

陳志剛 孫晨宇

摘要:本文是對首屆最美地鐵站評選作品收集、評選和展覽及學術論壇等活動的深度報道。介紹了首屆最美地鐵站評選的基本立意、價值主張、評選過程與結果,以及后續學術論壇的具體情況,并通過對評選作品的綜合介紹和分析,闡釋地鐵空間設計的多元表現形式與創作思路,以此回應其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探尋地鐵空間設計與人民“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相結合的路徑和方式,為促進城市地鐵空間品質提升與地鐵空間設計發展提供有益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

關鍵詞:空間設計;地鐵站空間;城市生活;公共藝術;最美地鐵站評選

“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活動,是由中國《裝飾》雜志與《公共藝術》雜志、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辦,由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上海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理論研究與國際交流工作室承辦的全國性大型評選活動?;顒庸苍O置三類獎項,包括由評選委員會評選出的“最佳主題設計獎”“最佳藝術創作獎”“最佳功能設計獎”“最佳活動策劃獎”四類專業獎項和“十大最美地鐵站獎”,以及由公眾票選出的“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獎”。

評審委員會由來自行業、協會以及高校專家組成。評委會主席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趙健。評委包括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汪大偉,中國《裝飾》雜志社主編方曉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上海美術家協會設計藝委會主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校長張同,清華大學長聘教授、中國城市建設文化協會環境藝術委員會專家委員、科技部“現代服務業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吳詩中,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副院長、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專家委員韓緒,同濟大學教授吳國欣。評委會秘書長是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志剛。

一、評選活動綜述

自1971年北京第一列地鐵開通以來,此后的幾十年間,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擁有了地鐵,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截至2019年4月,中國有三十八個城市開通了地鐵。如今的地鐵軌道交通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空間的設計是否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是否能夠滿足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綜合需求,是否能夠反映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這些都是當下值得討論的話題。

在中國軌道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活動正是源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希望通過從專業評選和大眾評選的角度對中國各個城市地鐵站公共空間的設計進行評選,搭建產業發展、行業交流以及公眾參與的平臺,促進城市地鐵空間品質的提升,推動地鐵空間設計的發展與行業交流。

本次評選活動從策劃、組織、征集、評審到頒獎,歷時十個月。2018年10月24日,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截至2018年11月30號,共收到全國二十個城市近兩百個車站參評。經過“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評委會的公正、公平的評選,初評選出了三十一件(組)入圍設計,并通過復評遴選出四類專業獎項共十七件(組)以及“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此外,本次活動還邀請公眾參與微信投票,排在前六名的將獲得“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獎”。

“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作品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于2019年4月26日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隆重舉行。評委會專家、主辦方代表、地鐵公司代表、設計師以及設計單位代表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與頒獎典禮。

在頒獎典禮中,汪大偉與方曉風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評委汪大偉表示此次評選活動為國內地鐵建設搭建了多層次、多角色的交流平臺,并希望評選活動能在此基礎上為中國地鐵建設從價值判斷、審美以及精細化管理建設等方面助力,以建設出更美、更好的地鐵,順應和不斷滿足新時代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成為中國軌道交通發展的價值引領和品質標準的風向標。評委方曉風在致辭中指出,國內缺乏地鐵領域的專業評選以及公共藝術對人們生活的不斷介入是此次活動的背景。他希望借此機會能促進人們對于地鐵建設的思考,促進地鐵建設者們的互相交流。接著,趙健代表評委會致辭,他表示評審團隊力求在評審過程中探索地鐵站場作為交通主體存在的公共藝術空間的特殊性,探索地鐵對公共藝術的定義,以及為中國地鐵公共空間的藝術建設指明方向,形成中國地鐵公共藝術自己的標準和路徑。

隨后,由評委們宣布了獲獎名單,并邀請頒獎嘉賓分別為獲獎設計師、設計單位和地鐵公司頒獎表彰。首先由評委吳國欣宣布獲得“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獎”的名單。經組委會統計,公眾參與累計投票共計798747票。按照投票結果,排名前六名的分別是:上海地鐵17號線諸光路站、廣州地鐵4號線南延段南沙客運港站、上海地鐵12號線漢中路站、青島地鐵13號線高架站、上海地鐵13號線標準站系列、青島地鐵李村站?!杜炫刃侣勊囆g版》主編顧村言擔任頒獎嘉賓為獲獎地鐵公司頒發獎杯和證書。

接下來由評委方曉風、張同、汪大偉,以及頒獎嘉賓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陳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徐明松,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公共藝術》雜志副主編周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蔣鐵驪,分別為獲得四類專業獎項的設計師和設計單位頒獎。獲獎名單、頒獎詞以及相關設計說明將在后文中登出,此處不再贅述。

“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是所有獎項中最受關注的,在頒獎典禮上由評委會主席趙健宣讀該獎項的頒獎詞并公布獲獎名單,分別由評委汪大偉、方曉風、張同、吳國欣為獲獎地鐵公司頒獎。廣州地鐵4號線南沙客運港站、青島地鐵3號線太平角公園站、青島地鐵李村站、深圳地鐵7號線皇崗口岸站、上海地鐵9號線金吉路站、長春地鐵2號線興隆堡站、北京地鐵7號線珠市口站、上海地鐵11號線迪士尼站、上海地鐵13號線標準站、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藝術項目獲得了“十大最美地鐵站獎”。

二、展覽內容介紹

本次作品展匯聚了三十一組入圍的設計作品,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在展覽開幕式中介紹了“最美地鐵站評選”系列活動的背景與過程,肯定了展覽中的地鐵站設計作品所承擔的時代任務。正如評委汪大偉所說,地鐵實際上是一張網,一張生活的網。在這張網中,來自全國各地三十一組地鐵站的作品代表了其關鍵的節點,它們從來自不同城市的設計團隊、策展團隊、藝術創作團隊的地鐵站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能夠激發創作者更多的思考。

評委們紛紛對本屆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趙健指出:地鐵藝術中不同以往的創作條件、創作指向、創作路徑、創作技術以及創作材料,使得地鐵藝術空間更加科學。方曉風關注的是關乎日用民生的地鐵站建設這個話題,他認為此次活動的舉辦使得建設方能夠更多地聽到大眾的反饋。而吳詩中則提出了當下中國地鐵站設計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標識不明、導向不清、換乘困難的功能性問題和色彩單調、材質冰冷、功能單一的情感性問題,以及無關藝術裝飾的審美性問題等等。

三、學術論壇

中國城市地鐵站設計主題論壇于4月27日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301會議室舉行。論壇開幕式由金江波主持。

汪大偉先生在致辭中提出了本次論壇的主旨,是共同思考地鐵建設背后的價值觀及如何探討地鐵美的本質意義,即將地鐵站的價值觀與整體規劃、建設、設計聯系起來,提出了由精細化管理、視覺享受、溫馨體驗組成的立體的整體之美與和諧之美。此外,他還介紹了中國地鐵的發展歷程,鮮明地提示了論壇的焦點,即我們如何面對當下的地鐵設計與城市人文發展的挑戰,如何拿出屬于我們中國自己的地鐵設計的解決方案和思路,從而引出了論壇討論的關鍵點。

隨后,方曉風發表了主旨演講,回顧了國內外不同策略和條件下的經典地鐵站設計案例,包括2017年評選出來的全球十二個最美地鐵站,闡釋了地鐵站“最美”概念的多元化。他指出,所謂“最美”,某種程度上應該是指最合適、最貼切。地鐵站的建設要以一種簡明的基調,進行藝術、文化的介入,與城市的基礎條件、文化性、人文環境產生共鳴。

上午論壇的議題是“中國地鐵空間設計與城市品質提升”,金江波、張同分別擔任上下兩場的主持人。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14號線項目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馬忠政首先發言,他以《上海地鐵17號線的建設與藝術特色追求》為題,介紹了上海地鐵諸光路站的設計歷程,包括頂層設計、建筑、結構、裝修、功能設計以及公共藝術等方面,并闡述了諸光路站科學化的管理系統以及生態環保式的設計手法,在地域文化文脈傳承的再現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

青島地鐵集團副總經理張君圍繞《青島地鐵文化藝術建設情況》主題,講述了青島地鐵在打造一體化公共藝術空間方面的創新。他介紹了以專業團隊、專家咨詢、公眾參與、領導決策為工作模式的青島地鐵建設實踐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和具體效果。

深圳地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中安做了題為《車公廟地鐵綜合樞紐的建筑裝修與藝術創作》的分享,介紹了深圳地鐵的運營和建設情況,詳細說明了車公廟地鐵站綜合樞紐設計建造的藝術理念和文化內涵。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副教授章莉莉在題為《地鐵空間公共藝術管理》的發言中,介紹了以設計管理來介入上海地鐵站設計的實際案例,闡釋了如何通過車站分層設計管理、線路文化主題設計原則、空間模數化設計方法,來有效地保障建設速度和整體形象。并通過對歐洲地鐵的分析及對地鐵站設計本源問題的解構,提出了中國城市地鐵所普遍面臨的特色危機問題。

廣東時代美術館副館長、首席公共項目策展人王莉莉以《軌道與藝術的共存與邊界——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藝術項目》為題,介紹和分享了通過五感讓當代藝術在城市中心公共交通中發生,讓藝術滲入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探討了軌道藝術的媒介形式發展與價值、可能性與可行性、藝術與軌道公共空間新的共存關系。

下午論壇的議題是“地鐵空間設計的功能性、藝術性與人文性”,趙健、周嫻分別擔任上下兩場的主持人。

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院中國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定宇首先圍繞《城市記憶與地鐵公共藝術創作》展開發言,從何為文明、何為記憶、何為歷史開始,分享了地鐵“城市記憶”系列主題創作的案例,傳達了“城市記憶”系列地鐵公共藝術創作在虛幻與現實、傳承與創新、傳統與當代之中與地鐵特有空間屬性要求所發生的一系列反應。

華建集團上?,F代環境設計院建筑裝飾設計三所所長馬凌穎在題為《地鐵空間傳達質樸的美學——金吉路站》的發言中,表述了金吉路站“還原本質,開放自由”的設計理念。探討了當下軌道交通建設如何將功能要素和藝術美學相結合的實現路徑,并宣揚了地鐵室內站場公共藝術界面設計的樸素之美。

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范文博博士以《藝術·文化·智性多維空間與公共場域的營造——長春地鐵2號線空間一體化公共藝術設計》為題,立足于長春,介紹了如何在文化、空間、藝術三位一體的“一體化”理念下,串連起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而闡釋了如何以公共藝術的力量彰顯城市特色與文化自信,打造與公眾共享的“地鐵藝術博物館”。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第三設計所總建筑師羅若銘在《中國地鐵空間設計中地域特色與人文屬性——持續的生長》的發言中,介紹了其在地鐵車站建設過程中對共性與個性的持續探索,體現了其不忘交通建筑本質與基本調性的設計者修養;詮釋了以主題確立和強化的角度作為中國地鐵站場藝術介入路徑的設計實踐,為車站識別性的理解和實踐提供了有力的參照。

深圳市杰恩創意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軌道交通部總經理陳文韜以《綠建設計在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中如何應用》為題,以當下環境問題作為有力的切入點,借助豐富的案例解讀,介紹了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時如何將綠色設計理念融入到空間設計中,即以有效的控價、標準化的設計、參數化的設計、一體化的設計介入到地鐵站的空間設計中去,通過室內設計的前置化解決思路,來達到地鐵站空間設計的可持續性和藝術性表現。

公共藝術平臺ToMAsTER明日大師聯合創始人劉泉在《一群蝴蝶引發的中國地鐵公共藝術運動》的發言中,講述了漢中路站新媒體藝術裝置的創作由來及其理念內涵,解讀了新媒體藝術裝置本身所具有的極強的互動性對地鐵站空間公共藝術構建的指導意義,強調了公共藝術天然的溝通屬性。

評委會主席趙健對論壇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本次學術論壇深入關照了時代賦予地鐵站設計的價值,發言者們對最美地鐵站的構成要素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與概括,也探索和實踐了存留于其他精神內涵的具體的和抽象的對象。同時,也為地鐵站設計的理論化和實踐進行了有益的案例分享和對話交流。

結語

在地鐵迅猛發展、地鐵站空間與人們日常生活日漸相融的當下中國,地鐵站空間設計與人們美好生活向往的矛盾日漸凸顯,這種矛盾亦是國內缺乏地鐵領域專業評選及公共藝術對人們生活不斷介入的必然結果。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屆最美地鐵站評選活動希望能夠在地鐵空間營造的整個過程中,關注到不同領域的社會及專業群體,以專業化和大眾化的視角去審視當代中國地鐵站的現狀。該活動一方面是普通大眾對日漸占據人們日常生活的地鐵站點的回應渠道,另一方面是專業群體對當下中國地鐵站點設計的聚焦平臺。

此次活動從評選、展覽到頒獎再到論壇環節,始終以人為中心、以地鐵為焦點,對地鐵站空間設計與人們美好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嘗試性探索。從評選過程中對專業性、公眾性及其綜合性的多維評選,入圍作品的聚集展示,優秀作品的頒獎表彰以及學術論壇的研討與學術交流,本次活動在兩天的日程安排中時刻回應著自身所處的背景及價值主張,對地鐵藝術環境的設計邏輯和創造邏輯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為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程中地鐵交通空間改革與實踐成果做出了階段性的展示與進一步的探索。

最美地鐵站評選活動才剛剛起步,活動本身將隨著對地鐵認識的不斷深入而逐漸完善。今后,最美地鐵站評選活動將繼續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為推動地鐵站空間的可持續、易使用、有審美的發展道路繼續向前而努力。

陳志剛,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數碼藝術系綜合主管、博士、講師;孫晨字,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空間設計號線藝術
《室內空間設計》
2020?年中國內地預計開通?91?條城軌交通線路
《SOHO模式下的現代辦公空間設計—婚慶展示區效果圖》
高娜作品——合一園藝空間設計
紙的藝術
劉鑫、葉滿波、劉穎空間設計作品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