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幻現實主義小說寫作的難度與魅力

2019-02-18 15:29談鳳霞
中國圖書評論 2019年1期
關鍵詞:娃子夢幻現實主義

談鳳霞

湖北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傾心于寫“夢”,從《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到《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用跨文體寫作的方式把孩子的夢寫得真切、豐富、深刻、動人,表達作家對孩子的生存遭際、中國現實與未來的思考。即便在不以“夢”為題的小說中,如這部長篇新作《鬼娃子》,也融入夢境,以夢為天馬,以夢幻來對照現實,并介入現實、改造現實,創造理想的自然和社會的生存狀態、群體和個體的生活姿態與生命境界。

作者在《后記》中談到,這部作品依然是對其多年秉持的“夢幻現實主義”的探索實踐。新的創作理念和創作方法會給文學注入新鮮的血液,甚至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皦艋矛F實主義”這一概念,會讓我們想到一個比較相近的文學概念“魔幻現實主義”(magicrealism),這一興起于拉丁美洲的小說創作方法給此前薄弱的拉美國家文學帶來了空前的興盛,也給世界文學帶來了新異的風景。在西方兒童文學界,擅長“魔幻現實主義”創作的作家是2010年國際安徒生獎得主、英國的大衛·阿爾蒙德(DavidAlmand),他被譽為童書界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廣為人知的是他那部被拍成電影的《當天使墜落人間》(Skilly),而這一手法運用得更為圓融、意蘊更為深廣和復雜的是他的《天眼》(HeavenEyes)和《曠野迷蹤》(KitsWilderness),給少年小說創作帶來了神秘而奇妙的魅惑力,其魔幻現實被認為“能抓住少年讀者的想象力,激發他們閱讀、思考和批評的潛能”。大衛·阿爾蒙德的魔幻現實主要基于他家鄉的礦區,由此而帶來沉重、深邃的品質;而董宏猷的夢幻寫實則根植于中華大地,有其獨特的文化氣息和美學氣質、氣度和氣場。

董宏猷追求的“夢幻現實主義”鮮明地強調了“夢幻”,以之代替具有更多怪誕性質的“魔幻”。他以此理念在兒童文學園地中開疆辟土,創建屬于自己的文學王國、文學山林,也給中國兒童文學帶來了前衛和新異的壯闊景觀?!皦艋谩币辉~帶有空靈的詩意、浪漫的情調甚或隱喻的意味,必然會影響文學的氣韻和質地。單純地構思“如何夢幻”或“如何現實”也許并不十分困難,“夢幻現實主義”的難度在于,不僅要考慮“什么夢幻/如何夢幻”“什么現實/如何現實”,更要思考如何將“夢幻”和“現實”真正地水乳交融,或者說如何“夢幻現實化”和“現實夢幻化”、以夢幻獨有的力量來表現現實,如何在二者的相互滲透中將夢幻和現實的關系變成二者相乘以產生新值,而不僅是簡單的二者相加。董宏猷自覺地挑戰了這一有難度的寫作,并且做得風生水起、別有洞天。

書名是一本書的眼睛和表情、是一本書的心跳和靈魂,《鬼娃子》這個書名起得自然貼切,非常有吸引力,這個詞就帶出了現實和夢幻的兩重性。顧名思義,“鬼娃子”這一稱呼本身具有夢幻性,類似于超現實的一種精靈,配上封面的夢幻效果,更具有山鬼之類的神話般的色彩;另一種則是現實中某類孩子的指稱對象,作者在題記中解釋:“鬼娃子,湖北、四川一帶山區對另類的出格的孩子的昵稱。褒貶兼備。寓意豐富?!边@一解釋暗示了或褒或貶的兩種鬼娃子類型,而這也正是這部長篇小說的兩類不同性質的主人公,塑造方式大體上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中間和結尾也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交匯。

這部小說容納了地球生態關懷的大主題,這一主題無論在純粹的現實題材小說還是純粹的幻想小說中都已有過一些表現,但是將想象和現實進行如此龐雜和豐富、如此追古思今且上天入地的結合,實屬少見。夢幻和現實的情節落實到結構體式上,呈現為兩條線索平行交叉的敘事形式,兩條故事線各自獨立又彼此依存,也相互映照和碰撞,在敘事推進中激發出更多層面的意義。具體來看,一條是以12歲的春兒為中心(包括田老師在內)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敘事,一條是以春兒的小舅、17歲的三毛加入盜獵和走私野生保護動物的經歷為線索。就創作手法而言,一是傾向于夢幻色彩,一是立足于現實主義;就主人公年齡層次而言,一是童年夢幻故事,一是少年成長故事。就故事環境而言,二者對應著作者精心設置的兩大地點:一是生長著多種多樣動物、植物甚至神仙鬼怪的迷魂林和杉樹坪,充滿了神秘、野性、瑰麗的夢幻氣氛;一是現代城鎮都市,更多是唯利是圖、人心叵測的社會紛爭。二者的傾向和氣質也明顯不同:一是反映正義,表達親近自然的向往和意念,因而輕柔、輕盈;一是反映邪惡,表現現實人性的被異化,因而顯得粗硬、粗糲,甚至不避諱地直接書寫其粗陋和粗鄙。長篇小說要講究呼吸的節奏,這兩條線索一可看作“吸”,深深吸入春兒世界代表的美好,吸進充滿希望的夢幻;一可看作“呼”,呼出污濁的現實,排斥三毛因金錢和欲望、因被蒙蔽而生的墮落。故事在一吸一呼中交替前進,交織了多重矛盾:純潔與污濁,善良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科學與愚昧,樸實與功利,原始與現代等。

這部夢幻現實主義小說融會了多種元素:童話、神話、傳說、科學、倫理、情愛、人性等,相互穿插交織,宏闊大氣。小說頗具電影的畫面感,或明或暗,或暖或冷,或濃或淡的色彩交錯扭結,調子上則或舒緩或緊張,或高揚或低沉,或莊重或諧謔。兩條線索的變化方式有時是淡出淡入,有時則是直接切換,在兩重敘事之間形成不同程度的張力,各自極大地擴展著審美空間,令人或驚艷或嘆惋,似浪漫抒情片和現實剿匪片這兩種電影類型的結合。在小說結尾處,漸漸融為一體,釀造了駁雜多樣而最終趨于和諧的審美體驗。

長篇小說《鬼娃子》體現了作家寫作的“野心”:一是山林鄉野之心,唯有具備“野”的氣性的人,筆端才能流淌蓬勃的自然野性;一是超越前人與超越自我的文體探索雄心,力爭突破中國兒童文學的已有格局。小說帶有濃厚的地域性(湖北山區)、民間性(大量山歌、童謠的加入)、傳奇性(彭家封槍的緣由、春兒的飛翔、拜訪毛人等)、史詩性(巖壁上的畫,以毛人的七篇課文講述地球歷史等),以及強烈的現代性,如對于少年情愛、人性變異和復蘇的深入刻畫,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現代文明的深刻反思等。作家有著憂患深重的現實生態人文關懷和少年成長關懷,致力于表現風土、生活、性情的濃郁質感。生態主題既有關于自然環境的生態、社會文化的生態,也有對人的心靈生態的觀照。同時,作者也將對生命的美好境界和成長的困境與突圍等的思考,以鹽溶于水的方式滲透進故事中的夢幻或現實。小說情節體量龐大,構思復雜,并融入了植物學、醫藥學、歷史學等林林總總的淵博知識,夢幻和現實中的人物、動物、鬼怪等角色紛紜且頗為立體,可見作者的結構駕馭能力和敘事寫人功力之深厚。尤其可圈可點的是反面或中間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黑七、三毛的形象具有多重人格和性格,人物不是簡單的符號化,而是善惡兼有且有變化過程的動態呈現。

小說筆力雄健灑脫,又不無詩意和深情,將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亦真亦幻的部分想象自然而奇妙,令人沉醉;而現實書寫的部分則細致犀利,甚至讀來驚心。整部書的總體感覺是前面寫得自然天成,后面則稍顯雕琢痕跡,收束部分的新奇度、震撼度、雋永度可再加強。兩條線索的交疊寫作是一把雙刃劍,是狹義的兒童文學和少年文學甚至成年文學的融匯,能帶來豐富的敘事,但也可能帶來隔閡。要精心處理兩個聲部的交疊起落,使之彼此推進又渾然一體。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在探討小說形式時希望自己的小說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僅僅是一個開頭,或者說始終保持開頭引人入勝的魅力。這是十分有難度的體式。董宏猷歷時八載寫就這部夢幻現實主義的厚重之作,其間不斷調整和豐富、深化情節、形象、主題、結構等,可見其寫作姿態的虔誠和執著。這樣自覺挑戰難度的寫作,既考驗了寫作者的耐心和毅力,也是在培養具有耐心的讀者,學會潛心閱讀和思考的讀者,并能像小說中的鬼娃子春兒一樣想飛就能飛起來的讀者,逡巡于夢幻與現實、自然與人間,欣賞、觀察、思考、守護或改變人類共存的這個世界!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責任編輯程成)

猜你喜歡
娃子夢幻現實主義
官娃子
現實主義與現實題材創作
夢幻鞋旅
夢幻褶皺
夢幻西游
夢幻西游
新現實主義巨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