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西方左翼思想譯介盤點

2019-02-18 15:29沈天乙藍江
中國圖書評論 2019年1期
關鍵詞:德勒???/a>哲學

沈天乙 藍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將研究興趣投入到對西方左翼思想的研究中。2018年我國各大出版社譯介了大量重要的西方左翼書籍,比如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巴迪歐的《存在與事件》,梅亞蘇的成名作《有限性之后》等,都是非常值得讀者關注的圖書。其中河南大學出版社的“人文科學叢譯”在2018年一次性出版四本書,涉及???、德勒茲、維里利奧和梅亞蘇;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阿甘本和巴迪歐的最新學術研究作品;還有南京大學出版社和人民大學出版社等,都展示了不少翻譯成果。由于2018年國內引進并翻譯的重要書籍較多,以下我將按照作者類型來進行分類介紹,更有利于讀者了解國內2018年出版的西方左翼思想新書。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系列

亨利·列斐伏爾、路易·阿爾都塞和大衛·哈維,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術界非常重要的三位理論大家。

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在還未譯成中文版之前就已經非常有名了,國內的研究也非常多,比如南京大學劉懷玉教授的《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是非常有深度的解讀列斐伏爾的著作。201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將更有利于推進國內學者對他思想的研究?!度粘I钆小啡肀境蓵鴷r間跨度非常大,第一卷寫于1946年,第二卷寫于1961年,第三卷寫于1981年,列斐伏爾的思想是跟隨時代變遷而一直往前推進的。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試圖使哲學關注人的日常性,通過日常生活批判的新維度打開二戰后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哲學批判理論新空間?!度粘I钆小啡壳诶^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基礎上,轉向關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日常生活。按列斐伏爾自己的說法,《日常生活批判》的“第一卷建立了第一個計劃”,即“改變生活”?,F代社會的工作、閑暇、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日常生活結構,在總體性日常生活活動中得到了統一,同時又表達為特定的、具體的、無處不在的日?,嵤?。借用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異化的闡釋,列斐伏爾揭示了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悖理:作為總體性日常生活中真實的人,卻正處在愈演愈烈的自我分裂、自我異化和自我剝奪之中。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微觀結構存在最為嚴重的異化,即政治異化(還有經濟的、意識形態的、哲學的異化),生活于其中的人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整體”。但列斐伏爾相信,關于異化“這種根本性改變是可能的”,[1]總體性的人最終會超越異化。

列斐伏爾在第一卷中曾提到,準備在第二卷通過需要理論對日常生活展開研究,隨著第一卷計劃的失敗,最終列斐伏爾認為這一方案是難以實現的?!靶枰斌w現的是人類的自然本性,而“欲望”則表達了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屬性。所以,第二卷中列斐伏爾從需要進展到欲望的考察,表明日常生活批判從總體人的異化之宏觀視野,推進到了更加微觀的剖析視域。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放棄了對異化本身的批判,而是在更為精細的復雜日常生活中,批判現代消費社會異化的日常生活,透視以符號體系為中介的消費社會所禁錮并侵蝕的日常生活本身。被消費所激發的日常生活把消費作為主體,掩蓋了生產中的剝削。消費通過各式各樣的媒介推送廣告從而刺激著人的欲望,人們爭先恐后將自己生成消費中的“主體”?,F代消費社會中日常生活的幻境促使列斐伏爾尋找美學與解放的可能。因而“改變生活”作為一種口號被提出,并得到了補充:把日常生活變成節日,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1980年前后,進入了“現代性光彩照人”的時代,日常生活的問題已然發生改變,但現代性危機依舊存在。對此,《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的總目標是:一方面重新恢復對日常生活的批判,并與原先的分析相關聯;另一方面又試圖避免原先研究的不足,預測未來。列斐伏爾強調,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處在崩塌、衰萎和自我摧毀的危險下,面臨著不計其數、光怪陸離的挑戰,資本主義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亟須批判和重構。在列斐伏爾看來,生產方式通過計劃日常生活這個基礎成其體系,日常生活的變更始終會是其變化的衡量標準。因此,日常生活的計劃是一個突破口,對日常生活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西北大學出版社“精神叢譯·第二輯”中出版的《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這本書,系路易·阿爾都塞1955年到1972年在法國巴黎高級師范大學給學生上課時的講義整理。對比阿爾都塞其他專門出版的學術作品,根據講義和學生筆記整理而成的這本書更容易閱讀,讀者們能從中發掘不少阿爾都塞思想的閃光點。本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阿爾都塞以歷史哲學面臨的四大難題為開端,先介紹了17世紀的四大主流思潮,推進到18世紀的政治哲學思潮和黑格爾的歷史觀,最終落腳到馬克思實踐的歷史觀。阿爾都塞得出結論,我們要消滅歷史哲學,因為歷史哲學的缺陷是難以克服的:“歷史哲學把自己現在的意識作為判斷歷史的超驗尺度?!盵2]所謂消滅歷史哲學,要消滅的就是這種超驗尺度,把真實還給歷史本身,把一個時代的意識歸還給那個時代,并通過那個時代去理解歷史。第二部分,阿爾都塞以馬基雅維利作為起點,依次分析了盧梭、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哲學觀,其中對馬基雅維利的分析尤為精彩。在阿爾都塞看來,馬基雅維利的理論雖然看起來充滿了人性的論述,但其實這既不是建立在人類學基礎上也不是建立在歷史循環論基礎上的理論,準確地說,馬基雅維利描繪的是他所身在的那個時代產生的社會和政治行為,他是在這個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基雅維利是“絕對孤獨”的。當然,這本阿爾都塞的課程講義和他已出版的成熟思想著作相比來說,留下不少尚未論述清楚的問題,但對我們讀者而言,留下的這些問題也正是啟發我們進行下一步思考的起點。

大衛·哈維作為現代重要的馬克思思想解讀者,早幾年已經出過《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第1卷》(2014年)和《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第2卷》(2016年)。2018年國內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這本《馬克思與〈資本論〉》系哈維2017年才出的新書,可見國內譯介最新西方思想潮流的速度已經大大加快。相比科班出身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來說,哈維最初是一名地理學家,但是他對馬克思的思想包括《資本論》的解讀都非常到位,尤其是他的地理學背景,使他能夠以更加開闊的理論基礎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資本主義的空間理論結合起來。這本解讀《資本論》的書和前兩本最大的區別有兩點:一是前兩本著重對《資本論》進行文本的解讀,而2018年的這本書是對哈維之前兩本書的一個總結;二是本書中哈維運用馬克思的方法論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問題,比如金融危機和房地產泡沫的問題。所以這部作品對于我們思考社會現實問題是有啟發意義的。

二、后馬克思主義作者系列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了兩本吉奧喬·阿甘本的書,《奇遇》和《普爾奇內拉或獻給孩童的嬉游曲》?!镀諣柶鎯壤颢I給孩童的嬉游曲》是阿甘本通過解析《嬉游曲》這本畫冊闡釋自己的哲學思想的作品?!舵矣吻肥?8世紀意大利畫家詹多梅尼科晚年時創造的一本畫集,以普爾奇內拉為主角,這本畫集一向被認為是詹多梅尼科對自己一生的回顧。普爾奇內拉是意大利地方喜劇中的一個搞笑角色,阿甘本的切入點就是喜?。簯騽】梢苑譃橄矂『捅瘎?,悲劇的名字是必然的,因為它規定了個體的命運;而喜劇的名字是偶然的,是主角的一種性格,而不是命運。普爾奇內拉作為喜劇角色,也正是代表這樣一種理念———性格的理念。相比于《普爾奇內拉或獻給孩童的嬉游曲》中各種晦澀的隱喻和拗口的概念,《奇遇》充滿了詩性的文字。本書一共分為5節,內容上層層遞進:(1)“魔神”是一種能夠擺脫倫理和契約的模棱兩可的力量,也可以視為一種權力;(2)“奇遇”既是偶然,也是命運,奇遇在事件中出現,奇遇的意義在于敘述,所以奇遇是言語的事件;(3)“愛欲”是一種需要,奇遇也是,就像人總是渴望著愛情,主體總是渴望總體性,主體也總是渴望奇遇;(4)“事件”不僅僅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用語言敘述出來的奇遇也是事件;(5)最后“希望”在于如何喚醒魔神這種潛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奇遇的主體,所以應該毫無保留地投身到奇遇中去,產生事件,發掘潛能,最后導向真理。阿甘本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都非常文學性,比如有很多內容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的,或者詩句的形式等,讀者們可以在其中發現哲學的趣味。

如果說阿甘本是要用奇遇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間架起一座橋,那甘丹·梅亞蘇就是要在阿甘本這座橋之外尋找另一條出路?!队邢扌灾螅赫撆既恍缘谋厝恍浴房梢哉f是2018年出版的最重要的左翼書籍之一。本書是梅亞蘇非常重要的一部哲學作品,2006年第一次出版就在歐洲學界引起轟動。阿蘭·巴迪歐在本書的序言部分毫不掩飾對自己這位愛徒的喜愛和夸贊,他認為思辨實在論這一“令人矚目的‘對批判哲學之批判被毫無矯飾地呈現于此,以一種獨特的、清晰明快的論證風格直擊問題的核心”。[3]巴迪歐這里說的“問題”是指自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之后形成的哲學傳統。梅亞蘇認為,“相關性無法被超越的特性的思想傾向,我們都將其稱為相關主義(corrélationisme)”。[3]13相關主義的核心在于主客體必須是相互依存的,思辨實在論就是針對相關主義提出的。只要持有相關主義的哲學傳統,我們就無法認識“前先祖的”存在,即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上的一切現實。因為對于康德這樣的哲學家來說,那些“前先祖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它們在那兒的時候,我們人并不在那兒,盡管在時間上它們的確在先,但是從邏輯上來說要考慮它們的存在就需要我們人的意識在先。所以這里出現了矛盾,相關主義無法思考那些人類意識之前的存在,但是自然科學卻早已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前先祖的斷言何以可能?所以梅亞蘇認為,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一種絕對的必然性,而非必然性事物。笛卡爾區分了物的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梅亞蘇不再討論物的第二性質,因為物的第二性質,即和人相關的那個物的屬性,是相關主義的范疇。物的第一性質是獨立于主體而存在的,它處于思想的外部,但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可思,它們是“偉大的戶外”,這才是哲學的領域。梅亞蘇要發展的是一種非相互關系的實在論,將對象放在思考的外部這種思考方式被梅亞蘇稱為“思辨”。思辨實在論就是要承認實在的絕對偶然性,所以梅亞蘇的思辨實在論就是要進行這樣一種打破邊界性的思考。

阿蘭·巴迪歐在2018年有兩部非常重要的書籍譯介到中國來。一部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存在與事件》,這是巴迪歐哲學思想的奠基性著作,因為巴迪歐的哲學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一個概念框架,他認為只有用純數學形式來設定本體論,才有可能構建這個概念框架?!洞嬖谂c事件》是一部論證數學何以成為本體論的著作,其中充斥著大量的數學邏輯推演。簡單說來,巴迪歐從三個層面論證了純數學的本體性,第一,數學科學的必然性本質不需要什么公理體系來保證,而由它所直接宣告的存在本身擔保;第二,數學的對象不是理念對象也不是感性實體對象,實際上根本不存在數學的對象,因為數學本身并不展現任何東西,這才是存在的本質,這才是一個概念框架;第三,將數學應用到其他自然學科上時,會發現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正如其當下所是一般”,[4]換句話說,數學提供了一種比自然、善、上帝或主體更具有確定性的框架。閱讀本書比較好的導讀作品是2018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出版的《忠實于事件本身:巴迪歐哲學思想導論》。巴迪歐的另一部作品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蘇格拉底的第二次審判》,全書采用戲劇的對話模式,內容是在現代社會對蘇格拉底進行第二次審判。而本書的主旨不在于真的要復活蘇格拉底,而是要復蘇主體。至于為什么要采用戲劇對話的形式來呈現,因為在巴迪歐眼中,戲劇可以承載當代的哲學、政治觀念,真正的戲劇可以將自己展現為一個前所未有的事件。忠實主體的行為會受到壓制,但經由戲劇所帶來的震撼,忠實主體最終會復蘇,也是為主體通向真理打開了大門。

相比于巴迪歐用戲劇復蘇主體,朗西埃認為“影像”才真正具有革命性。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歷史的形象》就是郎西埃論述影像何以能夠導向平等的作品。朗西埃的歷史觀和??潞茴愃?,都是反對歷史敘事。但是朗西埃更注重片段性,所以影像的意義大過電影或戲劇這種連貫的敘事。影像本身不傳達任何連貫性,這才能保證事件的真實性,因為人們總是會在連續性中對某些元素進行遮蔽。影像無法做到遮蔽真實,影像的存在就是直接在場,它本身就是充滿了異質性的,權貴也好,賤民也好,至少在影像上是全部在場的,權貴無法從影像上刪除不確定性。所以朗西埃認為,我們可以在影像不斷溢出的不確定性中,找到走向平等政治的方式。

保羅·維里利奧在《消失的美學》中也談到了在場(present)的問題。盡管早在1980年維里利奧就完成了這部作品,然而它的譯本直到2018年才由河南大學出版社“人文科學叢譯”出版。但在我們今天看來,他在書中提出的現代加速社會觀點依舊不過時,甚至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之一?!八俣取笔蔷S里利奧論述的重要支點,他將速度看作一種權力,掌握了速度也就是掌握了權力,同時人們也需要有更快的速度才能存活。電信直播的實況時間支配了實際的空間,意味著我雖然在此時此地,但是我卻一直看著別時別地發生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在場,不需要占據空間的在場,這也是維里利奧說的“消失的美學”。對于研究“加速主義”的學者來說,這是一本很重要的讀物。

南京大學出版社“當代激進思想家叢譯”還出版了《〈荒島〉及其他文本:文本與訪談(1953—1974)》,這是由大衛·拉普雅德主編的吉爾·德勒茲的第一本文集,其中收錄了德勒茲從1953年到1974年發表的文章、序言、報告、會議論文和談話記錄,對于德勒茲已經出版的專著來說,這本文集是非常重要的補遺。比如本文集中的第15篇《關于權力意志和永恒回歸的結論》,是1964年德勒茲召開的尼采研討會最后所做的總結發言,于1962年已經出版的《尼采與哲學》(本書中譯本2016年由河南大學出版社第二次出版發行),這篇會議發言是一個增補,總結了對兩個重要問題的回答:尼采是否仍舊屬于柏拉圖—笛卡爾形而上學框架?尼采那里的肯定和否定到底是什么關系?還有本文集中的第13篇《人,可疑的存在》系德勒茲為??碌摹对~與物》撰寫的評論,德勒茲在文中非常簡潔并鮮明地指出:對??聛碚f重要的是為人文科學奠基。大衛·拉普雅德還主編了德勒茲的第二本文集《瘋癲的兩種體制》(Deuxrégimesdefousetautres textes),輯錄了德勒茲1975年到1995年發表的文本,目前還沒有中譯本,頗為遺憾。

作為西方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和左翼思想家,斯拉沃熱·齊澤克同樣受到藝術界的青睞。武漢大學出版社的“新迷影叢書”出版的《真實眼淚之可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系齊澤克1998年開始在倫敦的國家影劇院開展的系列講座匯編??巳帐餐蟹颉せ孤宸蛩够侵牟ㄌm裔法國導演,在本書中,齊澤克重點分析了他導演的《十誡》系列、《兩生花》和《藍白紅三部曲》,為了配合齊澤克對電影的解讀,書中還有許多電影的劇照。而本書的目的,用齊澤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借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來表達自己的理論:真正的拉康思想可以為今天的電影理論復興做出貢獻,而文化研究可以為如今對抗全球資本主義提供一個適用的工具。

三、具有左翼思想的社會理論家系列

齊格蒙特·鮑曼是現代杰出的波蘭裔英國社會理論家,他的學術研究涉及很多現代性問題,比如消費主義、歐洲難民、現代社會道德危機等問題。鮑曼的作品,國內最早于2000年翻譯出版《立法者與闡釋者》,這本書與后來譯入國內的《現代性與大屠殺》《現代性與矛盾性》合稱為“現代性三部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2018年一次性出版了鮑曼的兩本書籍,《門口的陌生人》和《懷舊的烏托邦》,涉及的是鮑曼在去世前都一直在思考的現代社會問題?!堕T口的陌生人》寫于2015年,當時中東的難民大量擁入歐洲,在鮑曼看來人口的遷徙是人類歷史上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卻被歐洲的政府和媒體渲染成可怕的恐怖主義。于是歐洲大部分國家將難民拒之門外,難民因此成為就站在我們“門口的陌生人”。鮑曼詳細分析了難民這樣一群背井離鄉只想獲得一席安寧的人們,是怎樣淪為整個歐洲社會———上至國家甚至歐盟,下至個體甚至“朝不保夕”者———的公敵。最終鮑曼指出,歐洲社會的所作所為正在將難民逼向真正的恐怖主義之路,而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與難民相互理解并達成共識?!稇雅f的烏托邦》關注的是現代人們想要從那已經失去的過去中尋找烏托邦的普遍渴望,這種懷舊的烏托邦也可以稱為“逆托邦”。在這本書中,鮑曼將《門口的陌生人》中的難民問題再往前推了一步?!堕T口的陌生人》中驚恐不安的歐洲公民們,也是渴望著逆托邦的人。鮑曼按照“回到霍布斯”“回到部落”“回到不平等”,最后“回到子宮”的順序梳理出了近百年人們的逆托邦情結。想要解決當下的危機,我們需要借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認識到雖然是人們在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人們從來不是在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歷史,而是在既定的現實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在現代社會來說,這種不安、驚恐、焦慮的社會氛圍已經成為無法挽回的定局,對現實問題視而不見轉頭幻想回到過去是非常愚蠢的。全球化時代已經到來,但是人們的全球化意識卻沒有跟上。鮑曼最后大聲呼吁,我們人類現在正處在生死抉擇的十字路口,我們的唯一的出路是攜手共進,而不是分而治之,在難民和國家國民之間建立高墻,在國家內部固化貧富階層等再繼續下去,“我們將一起走向毀滅?!盵5]在這兩本書中,讀者都能體會到鮑曼深深的憂患意識,如今的社會問題已經不僅僅限于一國之內,而是經常發展成全球化問題,他提出的人類首先要樹立“全球化意識”對于我們解決全球化的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全球化時代,商務印書館2018年出版的《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者與反殖民想象》,和大部分學者以歐美社會為藍本研究全球化不同,本書的切入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菲律賓,且安德森的重點在于分析早期的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思想和反殖民思想是如何結合起來以催動民族起義運動的。他研究的起點是菲律賓小說家何塞·黎薩爾的反殖民小說《煽動者》和菲律賓人類學家伊薩貝洛·德·洛斯·雷耶斯的《菲律賓民俗學》,進而從文學批評轉向政治領域,這些作品傳遞了無政府主義思想,也包含了早期的全球化意識,接著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無政府主義組織的斗爭,黎薩爾被處死,雷耶斯最終帶著馬克思、克魯泡特金和馬拉泰斯拉的思想回到菲律賓,組織了第一個激進的總工會。安德森的這本書可以說是對現代全球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補充,把握了馬克思的思想和無政府主義思想在東南亞傳播的脈絡。

四、間接解讀后馬克思主義者的作品

保羅·韋納作為??律暗闹旨雍糜?,對于??滤枷胗凶约邯毜降睦斫?。韋納在《??拢浩淙似渌肌分姓J為,??录炔皇翘摕o主義者也不是主體論者,既不是相對主義者也不是歷史主義者,最準確的定義是:懷疑論者。在韋納看來,??聭岩傻氖悄切o所不包的真理。因為對于??聛碚f,不存在什么普遍概念,重要的真實的只有獨異性。??碌膽岩墒怯邢薅鹊?,他無法確證任何普遍真理,但是認為存在著細節真理。我們進行任何研究的起點都應該是事實本身,而不是那些哲學的原則,或者形而上學中的先驗概念。讀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補充不少??滤枷氲募毠澭芯?,而且其中還有部分??氯松壽E的介紹,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履巧願W的哲學思想。

保羅·帕頓作為著名的德勒茲研究專家,2018年河南大學出版社“人文科學叢譯”出版了一本他所編撰的《德勒茲概念:哲學、殖民與政治》,這本書是帕頓根據自己的論文整理而成的,其中分為三個部分:哲學、概念和語言;歷史與文學中的殖民與去殖民;規范性政治哲學。帕頓的解讀基本都是以政治的眼光來看待德勒茲的思想,他想確證德勒茲關于哲學的理解在某種意義上始終都是政治性的。據作者自己介紹,本書最大的亮點在于對德勒茲后期政治哲學出現的規范性轉向進行了論證和補充?!吧伞裰鳌焙汀吧伞锩笔堑吕掌澓笃谡握軐W的兩大重要概念。德勒茲僅在《什么是哲學?》中提出過一次“生成—民主”,但這是德勒茲政治哲學轉向政治規范性研究的重要標志。這其實是民主化過程的反現實化的方式,比如要求人們質疑關于什么是正當的或可接受的現存觀念,批判實際存在的民主國家的運作方式。而“生成—革命”就需要以“生成—民主”的名義來抵抗現有的民主政治形式,才能通向新地球和新民眾。這更像是帕頓在透過德勒茲的概念闡釋當代的政治問題,不過德勒茲認為哲學的本質在于創造概念,對概念的解讀就應該是開放性且異質性的,所以保羅·帕頓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地呼應了德勒茲所倡導的哲學精神。

最后介紹重慶大學出版社“思想家和思想導讀叢書”推出的讓菲利普·德蘭蒂主編《朗西埃:關鍵概念》這一論文集。本論文集一共收錄了11位學者對雅克·朗西埃思想的研究論文,合計12篇文獻,其中主編德蘭蒂貢獻了兩篇正式論文,還包攬了導言和編后記的撰寫。德蘭蒂非常用心地按照朗西埃的思想發展編排了論文的順序,論文集一共分為四個部分,依次為:哲學、政治、詩學和美學。1965年,朗西埃加入了阿爾都塞組織的“馬克思《資本論》閱讀小組”,此時的朗西埃還是阿爾都塞的信徒,但是很快1968年的五月風暴來了,朗西埃目睹了阿爾都塞和法國共產黨組織并未對六八運動予以支持,滿心失望的他轉而與阿爾都塞決裂,這時的朗西埃已經將對社會統治的批判和真實平等的政治目標結合起來,激進的平等觀成為朗西埃一直堅守至今的根本信念。20世紀80年代晚期,朗西埃開始介入政治哲學的研究,《歧義:政治與哲學》(2015年西北大學出版社推出本書的中譯本)一書是他這個時期最為重要的作品。20世紀90年代開始,朗西埃從政治研究轉向詩學,《歷史之名:論知識的詩學》(本書2017年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譯本)就是標志。走過詩學時期之后,朗西?,F在進入美學維度,開始在藝術領域尋找創造性的力量,以求實現他的平等思想。前文已經介紹過的《歷史的形象》就是朗西埃對影像所蘊含力量的闡釋:影像才能導向平等。德蘭蒂將論文按照他梳理的朗西埃思想發展史編排,有助于讀者快速了解朗西埃的基本思想,是很不錯的導讀作品。

總體來看,西方左翼思想家依舊在發掘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尋找革命的可能性。馬克思主義是左翼思想家非常重要的思想資源,哈維、齊澤克、朗西埃、鮑曼等人都或多或少地運用馬克思的方法論進行社會歷史的分析和闡釋。2018年可以說是當代歐洲左翼思潮譯著非常豐盛的一年,但是對比國外每年大量出版的左翼思想書籍,我們國內的中譯本數量依舊非常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學者投身翻譯國外左翼思潮著作這一事業。

注釋

[1]亨利·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M].葉齊茂,倪曉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230.

[2]路易·阿爾都塞.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M].吳子楓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201.

[3]甘丹·梅亞蘇.有限性之后:論偶然性的必然性[M].吳燕譯.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8:4.

[4]阿蘭·巴迪歐.存在與事件[M].藍江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10.

[5]齊格蒙特·鮑曼.懷舊的烏托邦[M].姚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230.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

(責任編輯郎靜)

猜你喜歡
德勒???/a>哲學
尋找德勒茲
無聲的善,勇敢的心
中國圖書評論(2016年8期)2016-09-08
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酷巴熊的生活哲學
英文目錄及摘要
晾衣哲學
幽默哲學
“知識就是權力”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