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四維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2019-02-19 12:03馮占剛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言能力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馮占剛

摘 要: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四維目標與課堂教學設計相融合,能讓課程教學走向指向對學生多項技能的鍛造,在其學習語言知識并進行能力鍛煉的同時塑造良好的品格意識,為其適應未來社會奠定扎實的基礎。從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維目標出發探索課堂教學的路徑,分析教師如何實現學科教育對人的真正回歸,讓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學科教學的終極目標來維系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前景。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四維目標;語言能力

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維目標指向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發展及情感態度等學科品質的塑造,在教學過程中綜合呈現為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及文化意識等多元關鍵技能的塑造。因此,在素養四維目標下的課堂教學路徑也應圍繞于此,由教師對課程導入方式、授課模式、課堂活動及資源進行全面整改,讓整體課程走向契合核心素養的四維指標,助學生實現從語用認知到價值素養的提升。

一、改變課程導入模式,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師需重視課程導入這一環節,通過良好導入提升學生興趣與熱情,并引發其探究欲望。與此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習習慣,迎合核心素養目標來鍛煉其自學能力。據此實施思路,教師可在課程導入環節安排相關的預習任務來引導學生鍛煉自學技能,使之獲取初步的認知與理解,進而引發其強烈的探究欲望,讓其在預習中獲得知識儲備與情感積淀。

比如在學習人教八年級“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單元時,教師便可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初步解讀,而解讀重點在于提煉其中陌生及難點語言知識,做出自主化解析,查閱詞典或者借助智能化手段了解詞匯知識的含義。在突破語言知識難關后,教師接著提出任務,讓學生對有關機器人的社會背景知識做出資料的查找與分析,了解與機器人相關的領域話題,查閱一些新聞材料或報紙報刊獲取認知與理解。學生通過對知識點的自主化解析以及對背景知識的查找與分析,能高度養成自主學習語言的能力,借此達成核心素養指標。而學生在經由自主分析資料,獲取對機器人的初步認知與理解后,便能擁有熱情與探究欲望在課堂學習中展開深度探索,這將有利于課程內容的高效導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改變課堂授課方式,拓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四維目標中較為關鍵的一項,它關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及語言能力發展狀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迪與活躍,能幫助其在各項語言模塊,比如閱讀和寫作中暢通思路以提升學習及能力訓練效果。因此在教師落實核心素養四維目標的同時,要積極改變授課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把握好這一環節來提升課堂互動性,以便加強對其思維能力的鍛煉。

比如在八年級“Will people have robots?”單元授課中,可開展小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形式并不能像傳統教學形態一樣隨意,而是應由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輸出關鍵任務,讓其在任務的執行與處理中鍛煉思維。比如任務可設定為:以“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obot.”提煉課文信息并結合個人認知來繪制有關此項主題的思維導圖。在此任務驅動下,成員先獨立分析課文,通過閱讀分析與處理來探知與機器人現狀與發展相關的問題。之后組內探討,成員拓展思維便會從The role of robots in human life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shape of robots,different scientists views on robots,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obot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society等方面對機器人話題進行逐一分析及闡述,借此交流意見并總結觀點來輸出思維導圖。在其中立體呈現多項要素,積極填充組內成員集體貢獻的觀點,借此促使每位學生獲取對教學內容的深度認知并有效提升其思維能力。

三、增設課堂教學活動,多形式發展學生語言技能

語言能力的鍛煉不僅是核心素養四維目標中較為重要的一項,也是英語整體教學的終極目標,因而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應作出教學結構的調整,通過增設課堂活動來活躍氛圍,用一部分時間來系統化鍛煉學生的各項語言能力。這樣既能達成核心素養的多維指標,又可確保學生當堂課的學習效果與能力鍛煉成果。

教師增設的課堂活動可包括對話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依據是對課時語言知識點的操練,依靠學生提煉課時語言知識點與重點句型,并在對話活動中通過創編例句與他人進行交流,借此可讓學生將知識及句型加以實踐運用,提升掌握效率。除此之外還可開展一些情景劇活動,情景劇活動本身便囊括了對話活動中的基本任務,同時還會考量學生在對話中的表演力、情感渲染力以及口語交際等關鍵語言技能要素。情境活動中,學生在對課程語言知識進行構建表達之后,可用最飽滿的情感與他人形成對話交流,深度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這多項活動操作流程與行為都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多形式鍛煉。

四、優化課程教學資源,鍛造學生文化素養品質

上述是從課程導入方式、教學模式及活動方面進行的初步改革,有利于課程教學走向更加契合核心素養的四維指標,而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將課程教學資源作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優化所利用的資源來加強對學生文化素養意識及品質的鍛造。

比如在九年級“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教學時,教師便可脫離于對課本內容的淺顯講解,讓學生的學習視野不止局限于對教材內容的表層認知上。這時便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擴充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且更為多樣的學習資源,以此促使其對多元文化內容進行鑒賞。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媒體課件展現與中西方節日相關的影像記錄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西方多元節日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識,并拓展思維對中西方節日文化的異同之處進行對此鑒賞。這能在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程度的同時,深化其文化意識,塑造其國際化的文化品格,深度迎合核心素養的教學指標。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四維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課程導入方式、授課模式、活動及資源方面做出積極調整,讓課程教學走向指向學生的多項核心素養技能發展及品質的塑造,維系最佳教學愿景。

參考文獻:

[1]傅春臺.基于核心素養思維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J].英語教師,2017.

[2]李璇.基于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

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語言能力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