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研究文獻綜述

2019-02-20 20:38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陳鶴琴師范教育師范

何 雷

(1.潮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7;2.商丘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商丘 476400)

一、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研究

(一)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發展狀況的研究

當前,有關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發展現狀的研究,主要以專著的形式出現,同時也推出了以師范教育為主題的辭書和叢書。

專著方面,劉問岫的《中國師范教育簡史》[1]把中國近代師范教育分為中等師范教育和高等師范教育,并把中國近代史劃分為5個重要歷史時期,系統探討了師范教育的發展概況。除此之外,作者還就幼兒師范教育的發展做了專門介紹。整體來看,作者對國統區師范教育的辦學情況評價不高。

在崔運武的《中國師范教育史》[2]中,通過對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的論述,認為在中等師范教育方面,中等師范教育體制最終被確認開始走出低谷;由陶行知、陳鶴琴等教育家大力倡導的鄉村師范教育開始蓬勃發展;而高等師范教育與以前相比,其進展相對較小,實施步履維艱,總體上處于徘徊之中。

此外,上海正中書局出版的《師范教育》[3],馬嘯風主編的《中國師范教育史》[4],王維新、陳金林、戴建國所著的《中國百年師范教育圖志》[5],臺灣正中書局出版的《師范教育研究》[6]以及中國學前教育史編寫組所編寫的《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選》[7]等都對師范教育的發展有論述。

以師范教育為主題的叢書和辭書也分別把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的發展狀況收錄進去。作為一部關于師范教育的大型辭書——《中國師范教育通覽》[8],力求展現包括近代史在內的各個時間段的師范教育發展全貌。田正平主編的《中國教育近代化研究》[9]叢書不僅從學制、教科書等方面的發展來論述師范教育,而且綜合了西方教育理論,探析了留學生與師范教育的關系,運用歷史材料深入地探討了近代史上師范教育的變化。

中國近代的師范教育研究也是碩博論文選題的熱點,研究者多是從近代史中的某一時期某個師范教育的角度入手。如勾小群研究的重點是民國時期高等師范教育的課程改革,他在總結課程改革歷程、評析當時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提出了當前課程改革的方向[10]。鄉村師范教育研究也是碩博論文選題的一個方向,《抗戰前國民政府對鄉村師范的辦理及歷史評析》[11]和《南京國民政府鄉村師范教育運動論述(1927-1937)》[12]都對當時的鄉村師范教育進行了探析。二者的研究重點,一個是鄉村師范教育的辦理情況,一個是鄉村師范教育的運動狀況,但兩者都在中國近代師范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肚迥煼督逃撌觥穂13]詳細論述了清末時期中等師范教育、高等師范教育、女子師范教育和留學師范教育的發展狀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等師范教育不斷擴大,高等師范教育在穩步提高,女子師范教育陸續興辦,質量不斷提高,留學師范教育開始創建并且質量有了提高。與此同時,對師范教育學費制度演變的研究也不可忽視,王瑩瑩的《中國近代師范教育學費制度嬗變的動力機制》[14]通過對近代三階段師范教育學費制度演變歷程的梳理,揭示了學費制度嬗變的特點,進一步分析了嬗變的動力機制。

除了專著、學位論文之外,這一時期的師范教育發展狀況也是期刊論文關注的焦點。中國系統的師范教育是從近代開始的,有研究者按歷史延續的時間節點,把近代師范教育的發展分為清末、辛亥革命到1927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4個階段。在這4個階段中,研究者詳細分析了師范教育在各階段的發展狀況,探討了師范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關系,認為這一時間段內師范教育的發展是在倒退、調整中前進。在近代師范教育發展過程中,研究者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管理體制等方面出現過激烈爭論,研究者之間進行了教育的正規與非正規化之爭、領導體制上的集權與分權之爭、師范學校之間的獨立與合并之爭、教師的專門與專業之爭,并通過爭論來審視當前的師范教育,以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國的師范教育的發展向更高層次發展。

作為師范教育的分支——女子師范教育也同樣受到關注?!肚迥┡訋煼督逃鲈u》[15]簡述了清末女子師范的創辦情況,認為當時女子師范教育舉步維艱,但其某些發展特點卻能與新時期師范教育的發展相契合,仍不失為師范教育的一大進步。叢小平的《從母親到國民教師——清末民族國家建設與公立女子師范教育》[16]介紹了從明清以來女子師范建立的歷史。雖然,女子師范和男子師范不同,只教授一些“低級”的課程,但女子師范仍是女子走向社會的主要途徑,充分肯定了女子師范教育的價值?!段覈訋煼督逃芯俊穂17]專門論述了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她把近代女子師范教育分早期、中期和抗戰時期3個階段。早期的女子師范學校具有層次比較低、規模比較小等特點;中期的女子師范教育因一系列女子師范教育法規的頒布獲得了一定發展;因國家政策的支持,抗戰時期的女子師范教育比戰前有了較大進展,女子中等師范教育持續發展,女子高等師范教育也從低谷中走了出來。

(二)中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對中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進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張之洞、陶行知、梁啟超等著名教育家。代表性著作有陳學恂、葉立群、吳履平先后擔任總主編的《中國近代教育論著叢書》[18]、宋恩榮主編的《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19]、曹常仁、朱小蔓主編的《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20]、徐明聰的《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21]等。

中國師范教育從興起到現在走過了百余年的歷史,按時期劃分,可分為清末、“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3個時期。其中,關于中國近代師范教育則包括清末和“中華民國”兩時期。了解中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主要是了解該時期的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清末時期的盛宣懷、張百熙、張之洞和梁啟超等人的師范教育思想和辦學經歷成為主要研究對象。而對“中華民國”時期的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則是主要探討了陳寶泉、陳嘉庚、陶行知和陳鶴琴等人的師范教育思想和辦學的經歷。近代師范教育能夠在艱難的困境中獲得一定的進步,與這些教育理論家、實踐家的貢獻密不可分。

另外,有關這些教育家師范教育思想研究的論文也很多,主要涉及教育家創建的師范學校、管理師范學校、師范學校課程等方面內容。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針對當時傳統教師的缺失,提出了關于師范教育的深刻見解??v觀諸學者對梁啟超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重視師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視師范教育為“群學之基”;二是構想了一個包括常規師范學校、高等師范學校、師范大學的師范教育體系;三是關注師范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倡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為此擬定了師范學校的六大課程綱目,提出了五大教學方法;四是提出了新的師道觀,認為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與社會惡習相抗衡的學術思想,教師應具有熱愛教育事業的精神、聰明冷靜的頭腦和精湛的學問。關注教育事業的陳嘉庚從1918年到1940年先后創辦了女子師范、高等師范學校、鄉村師范等學府。他認為,師范教育應優先發展,培養的師范生要熱愛教育事業;應從人發展的全面性來設置師范教育課程;師范教育要時刻關注國內外教研教改的動向;師范教育必須面向實際、面向社會。極力推進教育本土化、平民化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極具中國特色,他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來論述師范教育的作用,并從當時的教育實際出發,闡述了關于師范教育改革的構想,形成了富有創造性的師范教育思想。

二、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研究

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研究包括幼兒師范教育發展狀況和當時幼兒教育家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一)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發展狀況的研究

中國學前教育近代史的研究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關于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研究并不多,仍需進一步深入探索。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通史著作中有涉及外,還有部分近代教育史的論文直接或間接地論述了這方面內容。

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同時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學者多是從歷史的角度進行研究,把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即清末和民國時期。清末是中國幼兒師范教育的開啟和確立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幼兒師范教育又分為三個子時期,分別是教會女學與中國幼兒師范教育的開啟、國人自辦女學與中國幼兒師范教育的早期自我探索、中國制度化幼兒師范教育的初步確立。而民國時期則是中國幼兒師范教育民族化、獨立化、科學化的探索時期。這一時期雖然頒布了一系列學校教育令,但直接涉及幼兒師范教育的內容卻極少。20世紀前20年,中國幼兒師范教育幾乎完全操縱在教會手中。直到五四運動后,隨著收回教育權運動的發起,以及陳鶴琴、張雪門、張宗麟等一批優秀的幼兒教育家在理論領域的探討和實踐領域的探索,中國幼兒師范教育的發展進入了歷史的輝煌時期。部分研究者從師范教育與幼兒教育發展的互動關系這一角度,研究了自1903年湖北幼稚園設立、附設保姆講習以來,近百年的幼兒師范歷程。

根據對我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相關綜述發現,學術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較少,研究方向也多是在幼兒師范教育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沒有形成獨立的研究體系。

(二)有關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最直接的對象應是近代幼兒教育家的著作。近代教育家不僅身體力行進行著幼兒師范實踐活動,而且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并成書立說。戴自俺先生主編的《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中收錄了張雪門先生的《實習三年》一文,該文詳細地討論了實習的意義、階段、具體內容及實習指導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張雪門先生幼兒師范實習理論研究與實踐的一個總結[22]。所以,在當前的幼兒師范教育的改革實踐中,我們要珍視和借鑒張雪門先生的寶貴經驗,挖掘其現實價值。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寫的《陳鶴琴全集》(第五卷)主要內容為師范教育、智力測驗。其中,師范教育部分包括陳鶴琴的幼兒師范教育思想以及創辦江西實驗幼師的經過,是對陳鶴琴先生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最好介紹[23]。

除了對教育家本身的著作研究外,有關這些教育家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研究的論文也有很多,主要涉及教育家創辦幼兒師范、幼兒師范的課程、師范生的教育實習等內容。從創辦幼兒師范的角度,主要介紹了陳鶴琴創辦的江西實驗幼師以及在此基礎上其“活教育”思想理論體系的建立。在關于江西實驗幼師的論述中,講述了陳鶴琴創辦江西幼師的動機、江西幼師的實驗研究以及國立幼專的簡況,并對中國第一所公立實驗幼兒師范學校和國立幼兒師范??茖W校做出了簡要介紹。研究者對幼兒師范課程的研究主要是對陳鶴琴和張宗麟的幼兒師范課程思想進行分析:簡要概述了陳鶴琴對幼兒師范課程設置的構想;張宗麟從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方面來設置幼兒師范的課程,其課程思想概括為課程編制的科學性、課程內容的全面性和課程實施的職業化3個方面。張雪門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師范生的教育實習綱要,包括實習意義、實習階段、實習內容及指導、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啟示等。張雪門還談到具體的教育實習方略,分別是參觀、見習、試教、輔導4個實習步驟,其實習的目的是讓師范生了解幼兒園的實際狀況。也有研究者對張雪門整個教育實習理論——實習的步驟與內容、實習的范圍、實習的時間、實習的導師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探析,進而提出其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現實意義[24]。

20世紀初,史愛芬從幼兒師范學校實習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當時的實習活動注重實習時間的充足性、實習管理的精細性和實習的有效性;注重教學做合一,理論聯系實踐。實習是幼師生了解幼兒園的最佳途徑,也是檢驗他們理論知識的最佳方式[25]。針對當下幼師學校實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作者提出了建議:應給學生更多的實習時間;應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實習管理應精細化,最終提高幼兒師范學校的實習效果。

三、結語

以上文獻總結了前人對近代中等師范、高等師范、女子師范等師范教育發展狀況及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宏觀地展現了近代師范教育的整體變化、發展情況。作為師范教育的一支,近代幼兒師范教育也在步履維艱中緩慢發展,但對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發展狀況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是在通史中涉及,研究體系也不完善;在近代幼兒師范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多以近代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張雪門、張宗麟等的幼兒師范教育思想作為其研究的對象。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史的研究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進一步深入探索,以期使研究者能全方位地了解中國近代史上幼兒師范教育的發展,使優秀文化得到傳承的同時得到發展,并能為當前幼兒師范學校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猜你喜歡
陳鶴琴師范教育師范
“美育視域下的音樂師范教育教學價值重構”學術研討會線上召開
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陳鶴琴的教育家之路
高舉師范教育大旗 服務鄉村教育振興——天水師范學院創新辦學模式紀實
教育大師陳鶴琴的教子經
我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發展研究綜述
陳鶴琴:大學教授當了幼稚園園長
試論師范教育與教師教育共存之可行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