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像賞花

2019-02-24 07:12李珊
教師·上 2019年11期
關鍵詞:賞花讀后感教育

李珊

摘 要:教師怎樣看待學生將影響著他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學生。教育與成長都是一個順其自然又獨具特色的過程,如果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用一種賞花者的心態,將自己的工作也看成是一種成長與收獲,那么,教師能夠得到的幸福會更多,而學生的成長也會在教師的幸福滋養下越來越好。

關鍵詞:教育;賞花;讀后感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6-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114-01

筆者開卷展讀孫孔懿先生編著的《教育像什么》這本書,如聆聽大師們取譬引喻。其想象奇特,妙語如珠,精彩絕倫,給筆者以深刻啟迪與美的享受。編者以“教育像什么”為題,依次列成十個方面,將收集到的有關片段按每個小問題編排,并為每段論述加上標題,以備讀者查找。不同的比喻表達了不同的教育觀念,讀者對照閱讀,能生成自己的認識,觸發新的靈感與想象。

經常聽人說教育如種田,教師甘做麥田里的守望者;也曾有人把教育比作養花,教師被視為是“養花匠”的角色,希望自己的“花朵”快快長大,成為令眾人稱慕的美麗品種。為此,教育就像是灌溉肥料、搭建棚室、付出辛勞,靜待花開。然而真正的養花匠或許能夠收獲想要的鮮花,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卻未必能夠將學生教育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于是,我們難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如果教師試著將自己站在一個賞花者的角度,不再費盡心思希望這些“花朵”按照我們“規定的模式”成長,反而會對那些獨特、另類的花朵稱贊有加。由此,筆者認為,教育更像賞花。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筆者每天要面對的是書本、作業本,每天所走過的是教室、辦公室,打交道的是一群活潑又不太懂事的學生,工作在這樣的環境里,有時難免會感覺這樣的生活單調、枯燥、乏味。于是,筆者換了一種心態去面對他們,于是就有了另一番感受:每天面對的那一本本課本、作業本,不正像一粒粒肥料,期待被播撒到渴求營養的禾苗中嗎?教室、辦公室不正是供禾苗生長的苗床嗎?而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學生不就是那千姿百態、婀娜多姿的花骨朵嗎?

讀史使人明智,賞花使人明理。爭芳斗艷的花兒常讓人聯想起那“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江南美女,筆者卻覺得把人喻作花更為貼切。屈原是一枝高貴脫俗、素雅德馨的蘭花;陶淵明是一枝獨處在世外桃源、淡泊清雅的菊花;蘇軾是一盆剛正不阿、靜放馨香的君子蘭。詩人如花般的品質,決定了他們如同花朵般令人欣羨崇仰。然而花的本質不僅僅局限于詩人,強者、弱者,善者、惡者都是教師可以解讀的花語。

賞花亦是讀人,讀人亦是賞花。尤其是教育者,怎樣看待學生,是每個教師都要修煉的內容。教師如果將某個學生看得一無是處,認為他只有缺點而沒有優點,學生就會覺得教師用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用挑剔的目光注視自己,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對待自己。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態度,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古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笨次锸沁@樣,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同樣一個人,如果教師總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怎么會不影響他的自信呢?教育要求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學會用欣賞的目光對待每一個學生。首先,教師要欣賞學生的優點,也要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那種看不到別人優點的人,他本身就存在問題。其次,欣賞學生的進步,只要肯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只不過這種收獲,這種進步有大小之分而已,就像物理上所說的參照物。其實每個學生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在成長,也許是在學習成績上,也許是在做人上。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強的責任感,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也能和其他學生一樣獲得應有的進步。

教育像賞花,用賞花的心情去面對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比作是一朵不同的五彩花,這其中有精彩的一面,也有嬌弱之處。教師在欣賞美的時候,要記得呵護他們,期待他們更加艷麗。他們的健康、幸福成長離不開我們。身為教師,對待長處,予以放大;對待不足,予以寬容,不以自己的偏好,而忽視或放棄學生。用賞花的心情對待教育,用賞花的心情看學生,這無疑是教師心靈的支柱,能讓教師換一種方式對待教育這份神圣的職業,換一種心態,可能教育效果更為奇妙!

參考文獻:

[1]張端然.給孩子最佳的賞識教育[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3.

[2]孟繁華.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賞花讀后感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春天到,賞花去
抉擇——《給我一個擁抱吧》讀后感
賞花海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走,賞花去!
“讀后感”等十七則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