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虎禪師題材剪紙溯源與釋義

2019-02-28 01:56
關鍵詞:延平禪師剪紙

賀 瀚

(福建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350017)

以伏虎禪師為題材的剪紙是福建民間伏虎禪師信仰習俗與農耕文化孕育的民間剪紙遺產,文化根源可追溯到形成于中華遠古時代的對虎的認知觀念和信仰崇拜。 虎在《說文解字》中被定義為“山君”,具有威風八面的震懾之威,而后又被以中庸平和為特色的華夏價值觀改造為仁義之獸,并與佛教、道教思想融合,遂產生虎的崇拜。 特別在閩西北,民眾深信其祈雨救旱、護境安民的“神跡”,成為福建先民拓墾的重要精神支柱。 近30 年來,學界開始重視伏虎禪師信仰習俗相關信息和文獻的收集研究,成果如汪毅夫對伏虎禪師信仰相關歷史文獻的解讀[1](P156-166);周立方運用“祭祀圈”理論對伏虎禪師民間信俗活動的田野調查[2](P224);以及羅臻輝對伏虎禪師演變為客家農墾社會保護神的文獻佐證[3]等。 本文則是從藝術人類學的角度擴展伏虎禪師信仰習俗的研究,并且根據所掌握的田野調查材料,將論述對象落實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人類學家喬治·馬庫斯(George Marcus)和米歇爾·費徹爾(Michael Fischer)認為:“人類學作為一門已發展起來的科學,其主要動機就是搶救文化多樣性。 民族志能夠捕捉住變遷中的文化的真實,因此它們就可以成為人類學偉大的文化比較計劃的原始記錄”①George E. Marcus and Michael M. J. Fischer,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P24.。 本文即以民族志的書寫方式搶救性記錄具有福建民俗文化代表性的伏虎禪師題材剪紙,并探析其內在的藝術內涵。

時至今日,每年春節過后春耕農忙之前,南平地區各鄉鎮仍然流行拜祀伏虎禪師的迎神賽會活動,但當地婦女用紅紙制作伏虎禪師題材剪紙,并將其張貼于大門外以鎮宅的風俗景觀卻正在快速消亡。

一、東南山國的人虎遭際

1.地理生態基礎

伏虎禪師題材剪紙所依存的南平市延平區,地處福建省閩北地區,全境山地丘陵綿延不絕,唯有閩江河流侵蝕下形成的河谷區域地勢平緩,典型地詮釋了福建這個“東南山國”的地理格局。 這樣的地理格局天然缺乏適宜農業耕作的平坦開闊之地,卻是蝮蛇猛獸生存棲息的天堂,從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延平區是福建省境內猛虎活動最頻繁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4](P148-149)。這樣的地理生態環境,隨著農業向山林開發擴展、人虎沖突的漸次凸顯、伏虎禪師信俗逐漸擴散,這為以后相關民間美術符號的產生埋下了伏筆。

2.移民的困境

福建的農耕文化晚于北方中原地區,晉末“衣冠南渡”來到福建的北方移民最早主要落腳在閩北,包括延平區,他們帶來相對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但適宜農耕的平地稀少,隨著人口增加,逐漸轉向山林地帶開墾,由此開始了與老虎爭奪生存地盤和資源的歷史。 自唐代以來,有關福建人文地理的典籍出現了人虎遭際的字眼[4](P134-136),出現的順序與福建的農業開發進程一致。 人與虎的互擾使雙方沖突越演越烈,但人對虎的感情很矛盾,虎因威嚴的氣勢令人膜拜,又因猛獸屬性讓人畏懼、避之不及,典籍中的人虎關系的記載,從“此地有虎”“虎祥瑞”“人虎接觸”“虎患”,到“捕虎”“伏虎”等,既崇拜虎又捕殺虎,反映了歷史上福建民眾對虎復雜矛盾的文化心理。

二、伏虎禪師信仰與農耕生存方式

1.佛教信仰南遷:延平區的伏虎禪師崇拜

伏虎禪師信仰是延平早期移民在農耕生產生活中為適應當地的地理生態逐漸形成的興起的,又受中原文化影響,是佛教文化世俗化的產物。 據該區地方志記載:“唐垂拱元年(公元685 年),伏虎廟修建于當地的西芹鎮,祀伏虎禪師”①南平市志編撰委員會.南平市志[M].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4.(P1481)。 時至今日,西芹伏虎廟被奉為“芹山祖殿”②民國版《南平縣志》[M],卷四,名勝志,記載:“古傳伏虎禪師坐化于此,有塑像,傳為肉身,故稱芹山祖殿。 每年二月,各鄉及沙(沙縣)尤(尤溪縣)界,來請香火者,逐日不斷,尤見靈應。 ”,香火分播到周邊各大小村落的廟宇殿堂。 為什么早期延平移民要修建伏虎廟,確鑿證據現已無法考證,但在同時期中原地區的佛教史傳中,伏虎廟的出現往往與民眾遭受虎患、高僧降服猛虎的傳說有關③(唐)釋道世:《法苑珠林》[M],卷二十七,四庫本,記載有東晉高僧在湖北陽興縣以佛法降虎“晉沙門釋法安者,廬山之僧遠法師弟子也。義熙末,陽新縣虎暴甚盛,縣有大社樹,下有筑神廟,左右民居以百數,遭虎死者,夕必一兩。法安嘗游其縣,暮投此村,民以懼虎,早閉門閭,且不識法安,不肯受之。法安遙之樹下坐禪通夜,向曉有虎負人而至,投樹之北,見安如喜如跳,伏安前,安為說法授戒,虎踞地不動,有頃而去。 至旦,村人追死者至樹下見安,大驚,謂其神人,故虎不害。 自茲以后,而虎患遂息。 眾益敬異,一縣士庶,略皆奉法。 ”。

需要指出的是,古時福建的虎患遍及全省,因山地阻隔,信息不暢,各地閩人為平息虎患所祭拜的偶像有別,如龍巖人曾經祈禱于土地神,福州人曾祈禱于南臺神,閩東地區祭拜林公大王,或禱告于城陛廟,甚至有通過文字的法力來戰勝虎患的方法,其中,閩西汀州與延平區一樣崇拜伏虎禪師,但傳說與淵源有別[5]。閩西汀州人崇拜的伏虎禪師,是有名有姓的北宋高僧,來龍去脈清晰。而閩北延平人的伏虎禪師信仰早于閩西,且伏虎禪師無名無姓,關于他的傳說更具傳奇色彩。 以延平城區內主祀伏虎禪師的慈蔭庵主持善悟大師的表述④此為筆者在延平區慈蔭庵與主持善悟大師的交談所得,并參考了“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政府”官網關于伏虎禪師的記載,由于表述過長,此處文字在保留原意的情況下有壓縮。為例:

“相傳伏虎禪師原是閩北一帶專收賦稅、無惡不作、魚肉鄉里的衙役,外號稱‘老牌’,老百姓對他十分痛恨。 但老牌開悟以后,剃度出家,潛心向佛。 一日,老牌化緣回廟的山路上被猛虎擋道,便對老虎說‘你若想吃我,必須連肉帶骨,絲毫不剩,若有一點骨頭,我就是你主人。 ’最后老虎果然沒辦法將老牌吃盡,發現一塊小骨頭掉進巖石縫里,怎么也拿不出來,只好認輸。 老虎只好盡心地侍奉老牌,老牌就被人們尊稱為降伏老虎的英雄禪師而供奉至今。 ”

以上敘述可見閩北伏虎禪師信仰有若干文化層疊加,首先是情節曲折離奇,與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流行題材“尸毗王本生故事”相似,反映了中國早期佛教信仰的敘事邏輯;二是含有“頓悟成佛”的禪宗哲學思想,是唐代以來佛教中土化的產物;第三點則是滲入了延平人與老虎長期較量的慘痛歷史,以及他們平息虎患的堅定信念。

2.農耕生存方式:豐樂仙都與祈冬保苗

“豐樂仙都”是曾經懸掛在西芹伏虎廟的一塊清代匾額題字,背后的歷史情境是隨著墾山耕田的速度加快,又受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的變遷等因素影響,福建典籍里記載的虎患越加嚴重,虎傷人吃人事件頻繁發生,延平更是重災區,清嘉慶時期,時任延平府知府的廣善,在西芹伏虎廟(從宋代開始西芹伏虎廟改稱為慈蔭庵)祈禱八年,虎患遂除,為西芹伏虎廟題額曰“豐樂仙都”①民國版《南平縣志》[M],卷四,名勝志:“嘉慶初虎患未息,知府廣善親禱於庵,八年患除,題額曰‘豐樂仙都’。 ”,表達了延平人對豐產富足、安居樂業的向往。 其中的“豐”字,是題眼,反映了虎患對農業生產的嚴重影響,伏虎禪師崇拜正是延平人對農事豐產熱切期盼的結果,延平人至今仍然每年初舉行伏虎禪師游神踩街活動可作為例證。

如延平轄區范圍內的樟湖鎮領兜村農歷正月十五伏虎禪師巡境、 夏道鎮鳩上村二月半伏虎禪師巡境、南山鎮南山村農歷二月廿八紀念伏虎禪師壽誕,以及鄰近的尤溪縣聯合鎮聯東村二月廿七的伏虎巖廟會等,各地舉行活動的時間相近,均是趕在春耕農忙前將伏虎禪師的神像請進轎宇沿街巡游,讓伏虎禪師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以“祈冬保苗,祝五谷豐登”②此為筆者田野調查所得,夏道鎮鳩上村道教法師鄭用河鄭道長在抬請伏虎禪師巡境之前,以太上老君的名義為村民向伏虎禪師寫的祈保信里提到奉請伏虎禪師“祈冬保苗,祝五谷豐登”。等。 近年來,特別是尤溪縣政府將伏虎禪師民俗信仰與當地的開耕節、傳統農家肥制作、打草席、白曬花生制作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起來作為農業文化遺產整體項目,積極傳播農耕文化,更確切反映了伏虎禪師信仰與農事活動的密切關聯。

三、伏虎禪師題材剪紙與宅門禳鎮

1.審美創造:延平婦女與伏虎禪師題材剪紙

延平人崇拜伏虎禪師的民間信仰習俗活動繁盛,有延平婦女的積極參與,以延平區夏道鎮鳩上村農歷二月十四伏虎禪師巡境(當地人稱之為過二月半節)為例,在這個當地一年中參與人數最多、儀式規模最大、最為熱鬧隆重的集體民俗活動中,村民們會自發組建儀仗方陣為伏虎禪師巡境造勢,雖然無法追溯古代鳩上村婦女如何參與其中,但如今,她們會積極組建女子腰鼓隊、旗手隊等方式游街,不但作為信眾,也作為主要組織者籌劃活動,是福建鄉村女性信仰生活的一個典型特點,也反映了信仰習俗中的族群認同和感情依附[6]。

而延平區文化館曾經于1999 年委托所管轄的各鄉鎮文化站做過一次傳統民間剪紙普查工作, 收集到八百余件作品[7],其中以伏虎禪師題材剪紙為代表,反映了作為創作者的延平婦女在伏虎禪師信仰習俗中的另一種獨特的參與方式和文化表達方式。 之后這些剪紙刊印在《延平民間剪紙》集冊里,伏虎禪師主題剪紙得以首次整理記錄,標注的名稱為“伏虎公”③南平市文化館.延平民間剪紙[Z].內部資料.1999.(P1),是當地人對伏虎禪師的俗稱,作者則有西芹鎮的陳有花、康秋梅、陳愛華;南山鎮的游水英、陳金蓮;巨口鄉的陳美娘等老人,按當時征集作品時標注的創作者年齡來看,她們從耳順到耄耋,今謝世者為多。

2.整體造型:猙獰美的意象表達

現已無法追溯是誰在什么時期最開始剪出了伏虎禪師,但從當地各鄉鎮收集來的作品來看,伏虎禪師主題剪紙在造型上趨同,均表現伏虎禪師騎坐于虎背之上,與地方志里“伏虎禪師跨虎涅槃”④南平市志編撰委員會.南平市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4.(P1482)的描述相近,而在審美風格上,則舍棄了廟堂里的形象特征。 供奉在廟堂里的伏虎禪師慈眉善目、寂靜端坐,一頭老虎或站或臥,守護在禪師身邊。 而伏虎禪師剪紙的形態兇悍奇特,令人過目難忘,具體表現為伏虎禪師雙手高舉于頭頂,一手拿金剛圈,一手拿短刀,面目猙獰地正面朝向觀看者;所騎之老虎也是正臉造型,怒目圓睜,呲牙咧嘴,威風凜凜又四平八穩地馱著主人。

如果將伏虎剪紙與十八羅漢中伏虎羅漢的傳統造像特征相比較,會發現兩者的造像特征較之廟堂中的伏虎禪師更有相似之處,均主要表現為猙獰美。 伏虎羅漢的藝術形象成熟于宋代,一般塑造為剃發出家的比丘[8],手執金剛圈,威嚴勁健,姿態不拘。 而伏虎禪師剪紙的形態更意向化,粗獷古拙,伏虎禪師的頭上甚至剪出了棱角,加之面目猙獰,震懾效果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伏虎禪師與伏虎羅漢雖然同為中國本土文化滋養出來的佛教偶像,而且在馴化猛虎的觀念上如出一轍,但兩者的背景成因有別,歷史進程中的文化演繹有別,經過在延平區實地走訪,確認該地區的伏虎剪紙源于伏虎禪師信仰,而非伏虎羅漢信仰的民俗化剪紙造像。 伏虎剪紙雖然以兇悍的面貌示人,但剪紙老人們的古拙、自由、隨性的創作個性疊加,也使它們看上去生動活潑,趣味盎然。

表1 伏虎禪師造像、伏虎禪師剪紙造型、伏虎羅漢造像對比

3.裝飾細節:禳鎮、祈福的審美屬性

伏虎禪師剪紙在細節處理上暗示了穰鎮、祈福的審美屬性,主要表現為所使用的吉祥裝飾圖案又多具有鎮物的性質。學者陶思炎給鎮物下的定義是:鎮物,又稱穰鎮物、辟邪物、厭勝物,作為心化的器物或物化的精神,它幫助人們面對各種實際的災害、危險、兇殃、禍患以及虛妄的鬼怪邪祟……以文化象征和風俗符號體現為人的心智與情感的凝聚、藝術與生活的創造。 自古以來,民俗鎮物發展出繁多的種類,諸如剪刀、銅錢、石榴花等,在早期民俗生活中的禳鎮功能均大于祝禱、喜慶的寓意[9](P1)。

除此之外,囍字、卍字、壽字、如意等傳統吉祥紋樣也常被采用來點綴伏虎剪紙,美好的用意不再贅述。 延平區西芹鎮陳有花老人的一件伏虎剪紙的裝飾紋樣集中體現了上述特征,而且裝飾部位和以上常規圖案的組合運用是隨機自由的,風格上偏好琳瑯滿目、多多益善。 創作者還對裝飾紋的鏤空部位做了襯色處理,強化了視覺效果。 這件作品另有一個特別之處是裝飾有五角星,五角星不是中國傳統常規紋飾,估計與創作者經歷自1949 年以來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大量使用五角星作為政權和軍隊的象征符號有關,五角星符號已深入人心,有新生、希望、凝聚、團結等審美意象。

表2 伏虎禪師剪紙的主要裝飾紋樣及象征意義分類

4.民俗功能:宅門禳鎮

延平婦女為何將伏虎禪師剪得猙獰夸張并且強化禳鎮裝飾屬性? 經田野調查走訪,發現與民俗使用功能有關,遲至2000 年左右,在每年年初各鄉鎮開始準備拜祀伏虎禪師活動的時候,延平區還有老婦人將伏虎禪師剪紙貼于大門外鎮宅。 然而這一獨特的人文景觀隨著延平區最后一批在日常生活中有剪紙民俗運用習慣的老婦人的相繼過世而慢慢消亡,至今已罕見,僅依稀尚存在一些延平老人的記憶里。

表3 壁花剪紙空間布局程式

伏虎剪紙的宅門禳鎮民俗使用功能還可以從延平區剪紙普查所得的一幅結合了伏虎禪師跨虎造型的壁花剪紙中得到佐證。 壁花剪紙是多個剪紙單體并置粘貼在一個平面的剪紙組合,在組合上有一定的程式,受到兩種空間認識觀的影響,一是中軸對稱、廳堂為中心和重心的傳統民間建筑空間布局,二是民間信仰活動中“神圣空間”與“凡俗空間”[10](P34-35)的平行空間體驗,從而使壁花剪紙形成中軸對稱、中心裝飾重點突出、室內與庭院、天國與人間景象的空間敘事特征。 具體來看,即壁花剪紙的平面中心位置貼有供桌供品以及供奉的神或菩薩,讓人聯想到廳堂里的拜祀活動;平面上方位置貼八卦花、壽、喜、龍、鳳等傳統吉祥符號,代表祥和的天國理想;平面下方部分則貼上成對的雞、豬、魚、狗等,有如室外庭院的場景,確定完主要布局,再在四周空余處貼上角花、花邊等,構成有中軸對稱聚合感的延平壁花剪紙,形成延平婦女的精神空間的形象表達,也體現了她們所理解的神與人、天與地的秩序關系。 融入伏虎禪師的這一幅壁花剪紙,供桌下方部位呈現的庭院景象由禽畜換成了伏虎禪師以及一對老虎,形象地將伏虎禪師剪紙用于鎮守家園的民俗使用情景反映了出來。

綜上可知伏虎剪紙的產生深度依賴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 延平區早期移民的生存邏輯是伏虎剪紙的文化根脈,農耕生產生活促進了伏虎禪師信仰民俗化,伏虎剪紙具有禳鎮美學價值和使用功能。

猜你喜歡
延平禪師剪紙
基于多種電氣增量融合判據的電弧故障診斷方法
陳延平
中國工人運動先驅蘇兆征的遺囑
剪紙
基于粒子群優化神經網絡PID控制的車道保持系統研究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從
剪紙
剪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