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及其社會功能探賾

2019-02-28 01:56
關鍵詞:集美角落民眾

梁 虹

(集美大學 音樂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區域民眾因共同的祖先信仰,而逐漸形成統一的祭祀組織,并舉辦共同的祭祀活動。這些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充分顯現了族群意識與祖籍意識[1]。 每年正月十五廈門市集美大社舉行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就是地方性祭祖活動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集美大社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動不斷發展完善,逐步建立了責任分工明確的管理團隊,并形成了穩定且完善的祭祖活動體系。 通過對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田野調查,能夠進一步保護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而深入闡析集美大社刈香巡境活動的社會功能,則能夠更深層地理解地方性祭祖活動的意義所在。

一、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考察

(一)元宵刈香巡境探源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習俗的產生,源于對“開閩王”王審知的敬仰之情。 唐末,王審知三兄弟率軍南下,平定八閩,結束了福建當時的政權割據狀態[2](P27-29)。后梁時期,梁太祖朱溫先后封王審知為威武節度使兼侍中、中書令[3](P46-51)與閩王[4](P176)。 由于王審知施政有方、恩澤全閩,因此被尊稱為“開閩第一王”,后人稱“開閩王”。 王審知十分注重開發閩南沿海一帶,積極發展海外貿易。 由于積勞成疾,王審知于同光三年(925 年)十二月十二日病逝[5]。 同安民眾于北辰山自發籌建廟宇供奉開閩王,常年香火鼎盛。 后來集美大社人,從北辰山引來開閩王香火,將其分靈引入大社,虔誠供奉,逐漸形成元宵刈香巡境的傳統習俗。 所謂“巡境”是指地方神明在每年固定的時段,出巡區域內的各個角落,接受當地民眾的朝貢與祭拜,并在出巡之地顯現神力,保佑神明所轄地域內的民眾平安幸福、人丁興旺[6]。

(二)元宵刈香巡境流程

近年,筆者深入大社實地調研元宵刈香整體流程,將刈香巡境活動劃分為:正月十四預熱流程與正月十五主體流程兩部分。 闡析如下:

1.正月十四預熱流程

集美大社每年的元宵刈香活動,從正月十四就正式進入預熱流程。 卯時(5 點至7 點),正式進行“請天公”儀式。身穿華麗道袍的道士在鼓樂隊的現場伴奏下,手持三清鈴、朝板、甘露碗等法器進行各類齋礁科儀?!罢執旃眱x式結束后,大社民眾陸續從家中帶來香紙與貢品,到船靈公廟朝拜神明。同時,香火錢的募集工作也全面展開,宗族中的老人們在廟內的一側空地擺開桌椅,開始進行逐一登記并撰寫紅榜。大社廣場上老人孩子們圍著布袋戲戲臺,欣賞著傳統古樸的戲曲表演。 喧鬧的人聲與喜慶的鼓樂聲交織一體,十分熱鬧。

酉時(17 點至19 點),船靈公廟內準時進行“送天公”儀式。道士口念經文,并配合使用各式道教法器,開始送神儀式。 最后,這些由竹條和彩紙制成的豪宅與貢品,都統一放置于廟前點燃燒盡,以示送抵天庭,祀奉神明。 由此,“送天公”儀式結束。

戊時(19 點至21 點),船靈公廟前的戲臺上,開始演出歌仔戲。大社歌仔戲表演屬于公演戲性質,即演出費用統一由大社民眾捐贈的香火錢支付。 近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歌仔戲劇團的硬件設備逐漸改善。 精彩的戲曲表演,在酬神的同時也娛樂了當地百姓。

2.正月十五主體流程

集美大社元霄刈香的主體流程,從正月十五的辰時(7 點至9 點)正式開始。首先由道士在船靈公廟進行齋醮科儀。 而后,供奉與船靈公廟的五尊神像,在吹打樂隊的現場伴奏下,依次用神轎抬出。 分別是: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王審知妹妹、進士祖陳文瑞以及清水祖師(黑面祖師)。 在簡短的敬拜儀式之后,巡境活動正式開始。

上午的巡境路線,主要繞行船靈公廟以南的五個角落,分別是:岑頭角、郭厝角、渡頭角、后尾角以及向西角(見圖1)。 每到一個角落,村民們必定早已自發地在祠堂前或角落的空地上整齊地擺放好供桌方陣,以示對神明最虔誠的供奉。 刈香巡境陣頭隊伍到達之后,先繞供桌方陣一圈,然后將神像坐北朝南依次排開,供本地角落的村民祭拜。

圖1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上午路線

五尊神像停留之時,各家各戶在指定的區域內集中燃放各式鞭炮與煙花。 鞭炮煙花與陣頭表演交融一體,十分熱鬧。 上午巡境結束后,所有巡境陣頭將回到船靈公廟,工作人員食用工作餐,并稍作休整。

下午的巡境路線,主要繞行巡游船靈公廟以北的五個角落,依次是上廳角、塘墘角、清宅尾角、新村以及內頭角(見圖2)。較之上午的五個角落,下午巡游的角落多處于新老城交界處甚至已跨入集美經濟發展的新區域。 繁茂的商業街道與古樸傳統的巡境隊伍,既凸顯出時空視覺上的年代錯位,又存在某種深層的和諧交融。

圖2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下午路線

下午的巡境活動結束后,五尊神像將來到陳氏大宗祠完成“三進三出”儀式。 大社青年抬著五尊神像邊跑邊用力搖晃,三進三出陳氏大宗祠。 搖晃得越厲害,越表明神明展雄威。 而后神像將圍繞陳氏大宗祠行進一圈,以祈求神明保佑陳氏子孫后代繁盛興旺。

將五尊神像送回船靈公廟后,大社民眾將在陳氏大宗祠旁進行“攻炮城”活動。 所謂“攻炮城”是指民眾將點燃的鞭炮甩上天空,盡力引燃懸掛于空中鐵圈上的鞭炮。 若空中鐵圈上的鞭炮被引燃,那么預示著甩炮者將得到神明恩典,心想事成。 同時該甩炮者還將得到陳氏宗祠提供的獎金。 由于此環節為競技性質,因此現場參與甩炮的青年輪番上陣,熱鬧不已。

在正月十五陣頭外出巡境的同時,陳氏大宗祠旁的掌中布袋戲的演出,照舊進行,老人孩子圍于小戲棚前, 或坐或站,愜意觀賞著用閩南語演唱的布袋戲傳統劇目。 戌時(19 點至21 點),船靈公廟前的大社戲臺上,將繼續上演歌仔戲公演戲。 歌仔戲演出結束之后,集美大社陳氏大宗祠旁,將燃放煙花爆竹。 由此,元宵刈香巡境系列活動全部結束。

(三)元宵刈香巡境參與者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主要包含以下三類人群:工作人員、陣頭隊伍、隨香民眾。

1.工作人員: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的工作人員,可分為決策者與執行者兩類。決策者,一般由大社陳氏宗親會承擔,主要負責制定詳實的活動計劃。 執行者,則大多由集美大社本地居民承擔,承擔秩序維護與后勤保障等工作。

2.陣頭隊伍:刈香巡境中,陣頭隊伍是最為醒目的人群。 陣頭隊伍一般由:大社義工陣頭、外來交陪陣頭、外聘陣頭組成。 大社義工陣頭與外來交陪陣頭,皆為義工性質,不收取酬勞。 而外聘陣頭,則需要支付相應的演出費用。

3.隨香民眾:集美大社刈香巡境的隨香民眾,主要由集美大社岑頭角、郭厝角、向西角、后尾角、渡頭角、上廳角、塘墘角、清宅尾角、新村以及內頭角這十個角落的本地居民組成。 在巡境中,每個角落都將高舉本角落大旗,并由本角落青少年組成的角頭鑼鼓隊伴隨而行,最后為本角落的隨香居民。

除了以上三類主體人群之外,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周邊居民以及觀光游客參與其中,參與人群不斷擴大。

二、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陣頭的發展演變

(一)巡境陣頭日益壯大

在過去,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人力財力有限,因此陣頭數量大致為5-7 個,其中大社神像陣、舞龍陣、角落大旗陣、鼓吹樂隊、腰鼓隊這五大陣頭為歷年固有陣頭,不可或缺。

近年,日益繁盛的區域經濟合作與姻親網絡,促進了周邊村鎮的交流與互動,間接推動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陣頭的發展壯大。 2017 年,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中,首次出現了前來“交陪”的外來義工陣頭:霞城義工陣頭。這支陣頭隊伍來自于集美后溪鎮霞城城隍廟。新鮮陣頭力量的注入,為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帶來了全新活力。 2018 年,臺灣彰化八家將一行十三人,受邀參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 活動主辦方提供食宿與來回交通費用。 臺灣彰化八家將團隊此行為友情“交陪”性質,并未收取酬勞。 同年,霞城城隍廟不僅派出了義工陣頭前來助陣,霞城城隍廟城隍爺也首次受邀出巡“交陪”。2019 年,霞城城隍廟城隍爺神轎陣與多個義工陣頭,共計近百名義工,再次受邀參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 由此,集美大社刈香巡境陣頭隊伍不斷壯大(見表1)。

表1 2015-2019 年集美大社刈香巡境新增陣頭對比

(二)巡境陣頭軟硬件提升

隨著時代發展,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陣頭的硬件與軟件皆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首先,投入經費的不斷增加,使得大社刈香巡境陣頭的硬件不斷完善。過去,大社神轎陣的隊員們,都是穿自己的日常服裝前來參加活動。 2015 年開始,大社刈香巡境工作人員首次統一了工作服:寫有“集美社”的紅色工作馬甲。整齊的隊服,使得陣頭隊伍更加有序、規范。2016 年,大社舞龍隊啟用造型精致、質感上佳的新式長龍,現場舞龍表演更加恢弘震撼。同年,大社刈香巡境全體工作人員隊服更換為黃色的傳統緞料對襟馬褂。這一古樸的服裝風格,更加貼合刈香巡境的主題風格。2017 年,集美大社后尾角幾位社民自發集資一萬余元購買了三尊電音三太子。 這三尊電音三太子做工優良、造型精美、神態可愛。 有了這三尊極富閩臺特色的電音三太子相助,當年的刈香巡境十分成功,吸引了更多民眾關注并參與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

其次,由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因此巡境陣頭的義工表演者不斷提升自身軟實力,錘煉團隊表演能力。 后尾角電音三太子團隊成員,不僅自身定期進行團隊訓練,還邀請廈門忠侖神霄宮三太子團隊教練前來指導排練。 通過教練指點與刻苦練習,后尾角電音三太子的表演技藝不斷提升,在巡境中的現場表演,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備受關注,吸引本地電視臺進行現場錄制與采訪。 大社舞龍隊,也聘請了專業的舞龍教練前來指導排練,通過對腳步的專項訓練與龍身造型的專題培訓,大社舞龍隊的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三、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社會功能

(一)心靈庇佑 團結宗親

傳統的祭祖活動,源于民眾對祖先的信仰。 這一祭祀活動體現出民眾向敬仰的祖先祈求平安庇佑、驅災避禍的深層心理需求。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就是祖先崇拜的典型表現。當地民眾希望通過虔誠祭拜,獲得神明恩賜與保護,以得到心靈庇佑。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作為地方性集體活動,對團結宗親、凝聚人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巡游于集美大社十個角落的元宵刈香活動,清晰地勾畫出集美大社的“祭祀圈”?!凹漓肴Α眱鹊拿癖?,具有較強的內心趨向性,在共同的祭祀活動中,自發地凝聚在一起,形成團結且堅韌的群體?!凹漓肴Α崩碚?,最早由日本學者岡田謙于1938 年提出,用于研究臺灣傳統社會。 該理論經過多位臺灣人類學家的研究與探討,最終形成較為清晰的概念: 祭祀圈是以神明信仰來結合與組織地方人群的社會形態。 它具有一定的范域(territory),在此范域內的居民因共神信仰而結合為一體,有某種形式的共同祭祀組織,維持例行化的共同祭祀活動。[7](P53-114)“祭祀圈”理論,逐漸成為研究漢人地方社會的重要工具。 臺灣著名人類學家林美容教授指出:

傳統村鎮共同祭祀相同的祖先,以神為群體的象征,形成共同的祭祀組織,舉行共同的祭祀活動。這些祭祀組織與活動就顯現了同莊意識、同族意識、同姓意識以及祖籍意識等。因此,我群意識與我群情感形塑了各式各樣的民間信仰的組織與活動, 而借著共同的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也增強了我群認同(identity)與我群結合(solidarity)[8](P8-9)。

每年刈香巡境的籌備工作, 集美大社的十個角落族長們需要提前若干個月就開始商議活動方案,這為十個角落的宗親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臺。 此外,刈香巡境所需義工眾多,并且需要極高的團隊協作精神。 因此,為保證此項大型民俗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各角落的青年人必須相互信任、通力合作,并通過大量的團隊訓練、實景演練等方式保證刈香巡境活動萬無一失。 一年一度的刈香巡境,激發了大社民眾的向心力,增強了陳氏宗親的團結意識。 由此,每年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從社會深層發揮了心靈庇佑與團結宗親的重要功能。

(二)保護非遺 發展文旅

2015 年,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入選集美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佳保護形式,即為活態傳承。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集美大社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社元宵刈香活動規模不斷擴大,集美區政府的人力物力投入持續增加。 民眾與政府的強大支持使得此項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深層地挖掘了該非遺項目的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與自媒體進入大社進行拍攝,并在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多元平臺充分展示了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民俗魅力。 隨著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知名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文創企業開始關注集美大社的歷史文創街區項目,并紛紛入駐集美大社。 2017 年7 月25 日,聯發集團有限公司與集美大社文創旅游街區項目運營商廈門柒美文創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收購框架協議,正式收購集美大社文創旅游街區項目。2018 年6 月3 日,海峽兩岸30 名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的優秀涂鴉選手齊聚集美大社,展開以“大展宏圖 圓夢兩岸”為主題的涂鴉大獎賽。 在此后的四天時間里,選手們在大社老宅墻壁上展開了他們無限的想象。 古樸的閩南建筑與新潮的涂鴉作品碰撞出時代的火花。 集美大社迅速成為廈門旅游熱門打卡網紅之地。2018 年8 月4 日,集美大社文創街舉行開放儀式,孟子書院、鋮鈺文化、華僑大學建筑學創業實踐基地、樂巢流行音樂基地以及三好文化藝術中心等文創機構簽約入駐,標志著集美大社成為廈門文化創意旅游新地標。

(三)地方互動 閩臺交流

傳統民俗活動,不僅為全方位展現本土文化搭建了重要平臺,也為多區域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近年來,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中的“交陪境”現象日益鮮明,引人注目。 最早提出“交陪境”理論的是日本民俗學學者植野弘子[9]。 所謂“交陪境”,是指外來陣頭出于對本地神明的敬仰與對本地民眾的情誼,而無償地參與到本地祭祀巡境活動中。 這無形中增進了地方村落間的深層互動,促進了村落間民眾的情感交流。 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著名學者丁仁杰認為:在這種生態與歷程中,新聚落透過進入“當地巡境的刈香活動”,而得以展演出自己的實力,

并得到周圍聚落的認可或承認。交陪網絡,則是籠罩在當地神明的榮耀與光輝之下,一個聚落熱

情參與這個巡游隊伍時,所能由周遭得到的最溫暖的相互認可與承認。而這些網絡,一部分是曾與自己共同爭取周遭認可過程里的兄弟之邦,一部分則是努力爭取新友邦后的產物[10]。

日益鮮明的“交陪境”現象,對地方村鎮互動與海峽兩岸交流皆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中展現出來的“交陪境”現象,促進了地方村鎮間的互動往來,呈現出“迎進來,走出去”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來“交陪”陣頭受邀參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2017 年,集美后溪霞城派出官將首與大仙尪仔陣,無償參與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 2018 年,集美后溪霞城城隍爺首次受邀參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2019 年,除城隍爺之外,霞城城隍廟的財神爺與虎爺也一同受邀參加巡境。 該年,霞城城隍廟派出的義工總數接近百人,氣勢宏大,盛況空前。 同時,集美大社的陣頭也受邀參加了海滄、翔安、金門等地的各類傳統民俗活動。2018 年5 月,后尾角電音三太子前往翔安,受邀參加香山巖廟會,共同慶祝清水祖師圣誕千秋。 2019 年4 月,后尾角電音三太子前往海滄青礁慈濟宮,受邀參加保生大帝祭祀活動。

其次,集美大社與臺灣寺廟間呈現出來的“交陪境”現象,推動了海峽兩岸民眾的交流與往來。 由于臺灣地區傳統民俗保存較好,許多祭祀活動依舊嚴格遵照先人的祭拜步驟進行。 許多在大陸已經幾近失傳的傳統陣頭表演方式,卻能夠在臺灣地區一一找到。 例如八家將表演、謝將軍范將軍表演、官將首表演等多種古樸傳統的表演內容。 因此,集美大社陳氏宗親會邀請臺灣民俗表演者前來“交陪”助陣,并對大社陣頭表演進行指導與訓練。2018 年3 月,臺灣彰化元帥堂的八家將團隊受邀參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受到廈門民眾與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 同時,集美大社的陣頭隊伍也欣然受邀前往臺灣進行“交陪”巡境。2019 年5 月,集美大社后尾角電音三太子受邀前往金門,全程參與“金門迎城隍繞境活動”。相同的傳統文化、相同的古樸鄉音,拉近了海峽兩岸民眾的距離,推動了海峽兩岸民眾的情感交流。

《史記·禮書》 說道: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是當地民眾崇拜祖先的重要表現形式。 傳統古樸的祭祖儀式,使當地村民獲得了心靈慰藉;歷史悠久的巡境活動,則從社會深層發揮了團結宗親,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 作為入選集美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本土信俗項目,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得到了越來越多大社青年的熱情參與,社會影響日益擴大,逐漸成為集美區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張燙金名片。 唯有活態傳承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動,方能全方位地保護這一古樸且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

猜你喜歡
集美角落民眾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每月新詞
擁抱AirPlay 2 讓音樂和電影蕩漾在家中的每個角落
不朽的豐碑之集美解放紀念碑
集美之美 美如其名
選對綠植 角落也有春天
讓博物館成為“民眾的大學”
論劍集美 2014COC總決賽報道
讓教育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